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夭 《诗 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夭

《诗  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解析】 试题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此题题干明确了要求分析的具体的手法,主要结合诗句找到这种手法,然分析效果即可,诗中“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我”“夕阳”“河水”“远山”四个意象为必要元素,描写一个场景,表达一种情感。要求:①有心理描写;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有意境;④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问题。

春日耕者

苏    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鸟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四牡

《诗经•小雅》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啴啴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注)①四牡:四匹雄马。②騑(fēi)騑:马行走不停而显得疲劳的样子。③倭迟:道路迂回遥远的样子。④盬(gǔ):休止。⑤啴(tān):马疲惫喘息的样子。⑥骆:黑鬃的白马。⑦启处:安居休息。⑧鵻(zhuī):—种短尾的鸟。也叫鹁鸠。⑨苞:茂密。⑩栩(xǔ):柞树。将:奉养。(qīn)骎:马快速奔跑的样子。⑬谂(shěn):思念。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首诗的首章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在“王事靡盬”与“岂不怀归”一对矛盾中展现了人物“我心伤悲”的感情世界。

B.全诗有三章写到马,马是诗中主人公出行的唯一陪伴;有两章写到鵻,这是诗人行途所见。写景随意而又自然。

C.马儿气喘吁吁地在迂回遥远的道路上奔跑是由于“王事靡盬”“我”的“伤悲”和“不遑启处”也是因为“王事靡盬”。

D.鵻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飞和随意栖止,与“我”和“我”的马儿不停奔波形成对比,增加了“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E.“将母来谂”是全诗的关键句,本句揭示出诗人“怀归”和“伤悲”的根本原因,也表现了连年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2.这首诗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并加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请运用律诗相关知识,将所给四句诗填写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每逢佳节更情衷,            

                         

               ,政出和谐方大同。

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  ②心多自信得宽广  ③寒霜不减一旗红  ④小字云笺记岁丰

A. ①③④②    B. ④②①③    C. ③②④①    D. 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为诗歌体制,“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

B.《诗经》原称《诗》,它是“五经”之一,“五经”是指《易》《书》《诗》《礼》《乐》。

C.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子数整齐划一。全诗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D.在古代,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往往会分成若干支而散居各处。各个分支除了保留姓以外,还会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文氏”即文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