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按要求作文。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说文解字》 土里生长的不只是庄稼,还有习...

按要求作文。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说文解字》

土里生长的不只是庄稼,还有习俗、文化……——《乡土中国》

土生万物,土创文明,土蕴情感。材料中的“土”引发了你哪些感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土生土长 江南杏花春雨,塞北骏马秋风,东瀛樱花清酒,西洋荷马海伦。青海花儿调、黄河船夫曲、蓝水多瑙乐、红土孔雀歌,苍原赶车谣、清乡水磨腔:一方方水土,一曲曲歌诗。毕竟,土地无声,脚印留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前人依据生活经验造就了不同的字。“土”,两横一竖,结构虽简,却是我们赖以生存成长的地方,更是文化、性格孕育、成长之地。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没错,一切生物都是由土地孕育而成。植物,在土中种下,再从土里钻出,再到开花、再到结果。它的生长都在土中进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秃秃的土地上,最终被花、草、树木所占据。随着花、草、树木的生长,动物也逐渐出现、逐渐进化。这便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由此看来,土确实是一个对生物来说必不可少的东西,是生物得以产生、赖以生存的家园。 当然,土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同时,土还是文化的起源地。原始时代,人们通过土地上的花草,树木的兴衰,懂得了万物间的生长规律,知道了耕种文化。他们利用土地、依据由土启发的技术来耕种。这种技术文化在土中生长、发育,一直流传到现在并为人所用。 四地之土不同,而文化亦不同也。 有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确是不错。一方水土,孕育着一方生灵。水土不同,这方和那方的文化也不同。谈及南方,人们往往思及南方金灿灿的稻穗,更或是那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淡雅气质的南方女子。又有谁知,这从何而来?正是脚下的这片土地,哺育了一代代温婉的南方人,又哺育了一代代豪爽的北方人。这一方土,赐予了人们许许多多,也被人们寄予了许许多多。古人捧土而游,以土寄相思,人至暮年,总强调落叶归根。那根,不正是我们脚下的这一片土吗?思乡之情从土而出,因为土地之不同,带给我们的感受也不相同,塑造的性格品质也不同。 当然,我所说的土,不仅是指劳作的土地,同时还有心灵之土。这心灵之土,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变得更加坚韧,更加宽容。而且,还孕育、发展了我们的文化。在土中日复一日的耕种中,人们获知了成功的秘密,懂得了处世之道。 土里有植物,更有文化与精神。它们生于土且长于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灿烂。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土”,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 材料的第一句话“土,地之吐生物者也”,是关于“土”的基本解释,也是作文立意的逻辑起点。这一基本内涵,应该贯穿本次写作始终。材料的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申发,目的在于帮助考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土生万物,土创文明,土蕴情感……从“实”(土地上的生物)到“虚”(土地孕育的文化和精神),很好地诠释了土地的要义:“土”,两横一竖,结构虽简,却是我们赖以生存成长的地方,更是文化、性格孕育、成长之地。材料中的表述看似围绕“土”展开,切不可狭义理解为只能写“土”。写作时可以扩大视野,提升层次,如写农村发展、经济建设、民生工程、文化发展、文明进步等领域,这样不仅有利于展示写作个性,也能体现命题人立德树人、弘扬正面价值观的初衷。 参考立意:材料中的“土”是正面的、积极的、正能量的物象,立意不能偏离这一理解。如①土地孕育万物;②土地孕育人类;③土地是国家的象征;④土地是故乡的象征等。 行文结构:如选择写记叙文,可以写关于乡愁、亲情的,如“躲不开的乡愁”“在亲情的土壤中成长发展”等。可以记叙家乡的风俗文化,表现对家乡的赞美,人情美,人性美,或者是记叙一次与土地有关的故事,记叙人们对土地态度的变化,反映人们观念的变化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做法或启发等,如“土地为我们提供了衣食,养育了万物,我们应该对这一片土地永怀敬畏感恩之心”等。 【素材】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洹泥中,举以为人。” 在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一座保留至今的明清时代的社稷坛。社稷坛,就是祭祀社稷时所用之坛。社,是社神,是土地之神;稷,是稷神,是五谷的代表。这种对社稷的祭祀,是出于古人对乡土国土的深厚感情。坛上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填着青、红、白、黑、黄五色的泥土,它大体上符合我国土壤分布概况。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代称。 今天下午,在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秦始皇兵马俑后,连战先生又愉快地接受了吴永琪馆长代表秦俑馆赠送的一块秦土。这块弥足珍贵的秦土,取自秦始皇兵马俑考古现场的坑道遗址。此间人士表示,由于西安是连战先生的出生地,这是两千多年前的故乡泥土,将这块秦土赠送给连战先生,十分有纪念意义。 大地河山,吞吐着冬夏,长存在那些有情有义、有笑有泪、有方有智者的心里、梦里、手里,集于舌尖、嗓间、指肩、纸笺…… 如果说茫茫黄土当然地肥育了《诗经》,那深浅水域自然冲荡着《楚辞》。王国维对屈原精神的阐述深得后学之心:“大诗歌之出,必须俟北方之感情与南方之想象合而为一,即必通南北之驿骑而后可……” 龙应台的父亲少年离乡、乡音难改、改葬方归。当司仪用湘语唱起“上──香”“拜──”时,她深深跪下,眼泪决堤。千古以来,故乡人就一定是以这样悲怆楚音招魂的:“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在这里,楚音与天地山川一样幽深,与苍天鬼神一样宏大;司仪的每一个音,都像父亲念《陈情表》的音,每一个音都重创儿女。”此时此刻,她方才理解父亲灵魂的漂泊,方才明白他何以听《四郎探母》泪下,方才欣悦他真的是回到了梦里的家。 莫言的红高梁仍然在山东暗燃,艾芜的绿森林仍然在云南明媚,李白的江油城仍然在四川在后世招月,赵佶的万岁山仍然在南宋在遗民触泪,萧红的《呼兰河》仍然在黑土地静流,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仍然在中俄边界呜咽,齐邦媛的《巨流河》仍然与渤海冲击,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仍然在广褒的北美无拘无束浩荡…… 我承认水土养人,但人不是植物,土地决定植物但不决定人性人心人格,也许我们不必把地与人划上等号或强加因果。你能想到吗?明末清初,北方降旗林立之时,水润江南却为了汉唐衣冠而发愤一击;保百里河山,留千年魂魄,写万卷气节。 也许,我们更应在意是否养育过某方水土?是否记得住、留得住、对得住所经历的每方水土?你可以写不出《我的阿勒泰》、画不出“我的高尔泰”,你至少可以留下一株金麦穗、一缕稻花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旅游小贴士”大多是用来提醒游客在游玩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以及在游玩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拟写三条旅游小贴士。要求:①有针对性;②语言简明得体。

乳源大峡谷起于乳源大布镇,终至英德境内。它没有那种一望无际的红褐色土质的苍凉气息,而是绿意盎然的一方美景,乍眼望去,葱葱郁郁,还有淡淡的雾气萦绕其中。奇特的景观比比皆是:骆驼峰、金龟岩、双狮拜客、灵龟贺寿、石猴迎宾、送财童子、仙人伞柄、虎跳岩等不下二十个景点。景色秀丽而地貌险峻。有一条坡度达50度斜角的1386级石阶的“通天梯”可达谷底,足有86层楼那么高,而且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任何停顿歇脚的地方。由崖顶至谷底有观光梯。谷底温度通常比较低,地面较湿滑。谷底总长15公里,若要游完全程,至少需要3天。

 

查看答案

《红楼梦》中哪个人物被赞怀有“咏絮才”?列举能体现该人物诗才的两处情节。

 

查看答案

“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这话是《红楼梦》中哪个人说的?“非常喜事”指什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典之殇

①“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②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视野中却杳无了。比如古诗词中的盛大雪况,吾等之辈,虽未历沧海桑田,但一夜忽至的“千树万树梨花开”,还是亲历过的。满嘴冰淇凌的现代孩子,谁堆过雪人?谁滚过雪球?没有雪的冬天,还配得上叫“冬”吗?流逝者又何止雪?在新辈人眼里,不知所云的“古典”比比皆是——立于黄河枯床上,除了唇干舌燥,除了满目的干涸与皴裂,你纵有天才想象,又如何模拟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谁还能托起李太白心中的汪洋与豪迈?

③今天的少年真够不幸的。父辈把祖先的文学遗产交其手上,却没法把诞生那些佳句的空间和现场一并予之。那样的户外,那样的四季——若荷尔德林之“诗意栖息”成立的话,至少这天地洁净乃必须罢。可是,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天光明澈,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皎夜寂静,今安在?

④从审美资源上讲,古代要比当今富饶得多,朴素而优雅得多。地球自35亿年前诞生生命以来,约有5亿种生物栖居过,今多已绝迹。在地质时代,物种的自然消亡极缓——鸟类平均300年一种,兽类平均8000年一种。如今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测说,上世纪末,每分钟至少一种植物灭绝,每天至少一种动物灭绝。

⑤多少珍贵的动植物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生态活页从视野中被硬硬撕掉?多少诗词风光如《广陵散》般成了遥远的绝唱?

⑥古典场景的缺席,不仅意味着风物之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逝。由于丧失“现场”,人类正在丧失经典。不久,对原版大自然丧失想象力的孩子,将对古籍中那些伟大的美学华章和人文体——彻底不明就里,如坠雾中。阅读竟成了挽歌,竟成了永诀和追悼!

⑦语文课本中的诸多游记,无论赏三峡、登黄山,还是临赤壁、游褒禅……除了传递水墨画般的自然意绪,更有着“遗址”的凭吊含义,更有着“黄鹤杳去”的祭奠意味。比如我们对“蒹葭”“雎鸠”阐释时,难道只会停留在“某植物”“某水鸟”的字面意思上,再也领略不出别的了?难道就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油生敬畏和感激?难道除了匆匆草草的娱情悦性,就涤荡不出“挥别”的忧愤来?类似的每一词语本身,无不包藏着生态、民俗、历史、美学和社会学信息。那“蒹葭”“鹿鸣”“雎鸠”“猿啼”……不仅代表草木或动物,更指向一种生存文化和栖息美学,也是一部人间记忆。它让今人在阅读自然圣经的同时,更对眼下境遇和空间有一种检验、校对和反思。某种意义上,古典文学为后人矗起了一座纪念碑,是丰碑,更是殇碑。

⑧不知道老师们在领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之时,有没有升起一股隐痛?并把它悄悄传递给孩子?如果有,如果能把这粒“痛”埋进孩子心里,我要感谢这位老师——今天,为孩子接种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明天,这粒小小的“痛”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我相信,接种这支疫苗的孩子,多少年后,当面对一片将被伐倒的森林、一条将被铲平的古街时,至少会有一丝心痛和迟疑吧?最终阻止粗鲁和野蛮的,或许正是那迟疑。

⑨其实,何止语文,地理、音乐、美术、生物、历史、哲学……哪个不包含丰饶的自然信息和生命审美?哪个不蕴藏着比辞条、年代、人名、因果、正反等更辽阔的人文资源和精神风光?关键看有无感受到它们,能否深情地领略并分享它们。若连最初级的课堂都无法帮孩子立起“敬仰自然”“尊重生灵”“万物和平”的精神路标,当他们进入成人序列后,那些坚硬的环保口号又有何用呢?影响一个人终生价值观的,一定是童年的记忆和知觉——那些最早感动过其心灵的生命细节!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在最重要的“审美”和“信仰”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所以,当被“广州餐桌日均‘吃猫’一万只”的新闻惊得目瞪口呆时,我突然想:这些食客也曾是孩子,也曾是学生,可谁告诉过他,人不是什么都可以吃的?

⑩看过两则报道,皆和树有关。一个叫朱丽娅·希尔的少女,为保护北美一株巨大的被称为“月亮”的红杉树,从1997年12月10日起,在树上栖居了738天,直到树的所有者——太平洋木材公司承诺不砍伐它。还有,在瑞典的语文课本和旅游手册中,皆可见这样一件事:1971年,斯德哥尔摩,当铲车朝古树参天的“国王花园”逼近时,一群年轻人站了出来,他们高喊“拯救斯德哥尔摩”的口号,用身体当盾牌,挡在那些美丽的大树前……终于,地铁站绕道而行。多么幸运的树!而它们,也给新一代瑞典人撑起了盛大的精神荫凉。

⑪多么童话的心灵啊!其力量源于健康的生命知觉,源于天然的性灵和秉质,他们保卫的不仅仅是树,更是生活和生活的美学理想。

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教育应该“树”出像树一样根深叶茂的人。

(取材于王开岭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人的想象力远不如古人,人们在诵读古典诗词时,无法重现、体验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

B.作者紧扣“古典”与现实生存状态的关联行文,视角新颖独特,语言沉郁凝重,充满深沉忧思。

C.当现在的孩子长大成人后,环保宣传对构建他们的“敬仰自然”“尊重生灵”等意识已不再起作用。

D.汉语中的每一个词语,都包藏着生态、民俗、历史、美学和社会学信息,都指向了生存文化。

2.文章第①段引用诗句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

3.赏析第⑧段中的画线语句。

4.作者在第⑩段写了两则报道,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5.标题“古典之殇”中的“殇”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的部分。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在群雄割据 、风起云涌的三国时期,就有无数英雄豪杰引发后人的兴怀。例如,杜甫在《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长江,想起三国时英雄曹操、周郎,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天 地长久、人生短暂的感叹;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咏怀三国时期英雄人物,间接抒发自己人到老年的壮心不已和无奈感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