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赵州桥建于隋朝,巍然挺立,气势雄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港珠澳大桥已正式开通,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中国人心中有座鹊桥,传说农历每年七月初七夜晚,牛郎、织女相会,喜鹊群集银河,相衔成桥,以渡织女。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桥梁,也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交流的和平友谊桥梁。
从历史到现实,从传说到梦想,中国桥的内涵在发展变化。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在一次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根据给出的有关中秋节、重阳节的对联的下联,用给出的词语组成两副对联的上联。要求:语意完整连贯,符合节日特点,不重复使用词语。
池塘 黄菊 月静 倚风 桐叶 村酒 影 熟
中秋节: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风摇庭幕桂花香。
重阳节: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紫门临水稻花香。
下面是某大学机电系一学生会干部写的“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申请书,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改。
尊敬的学校领导:
①我乃机电系2017级2班的×××,②现为校学生会文体部负责人。③根据近一年来的努力工作,④我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⑤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⑥现自荐申请参加“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活动。⑦后附我的工作、学习情况,⑧请学校领导务必予以考核。
机电系2017级2班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春节,标志着合家团圆、幸福快乐。国人对春节的期待,实在无需赘述。但有人认为,“年味”正在变淡。这是否意味着,传统文化正在从我们的生活中悄悄退场?春节,不仅是家人一周的相聚,更是重新出发的起点。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每一个春节的底色。传统文化,无需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宣传,也无需___________________的诉说,它早已印刻在每一张摆放着年夜饭的餐桌上、每一个温暖人心的拥抱里、每一幅合家欢乐的幸福画面中。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欢度春节的方式也发生着变化。______________并不是可取的态度。想过好春节,不妨大胆做好减法,去除其中的陋习。同时,( )。全家起进电影院看电影或在家追网剧,何尝不是一种新年俗?俏皮的表情包取代了的祝福,有趣的抢红包打消了“节日腐败’’的烦恼……积极拥抱新事物,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才能获得蓬勃的生机。我们只要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开拓。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张旗鼓 不胜其烦 故步自封 千篇一律
B.大张旗鼓 不厌其烦 抱残守缺 千篇一律
C.大费周章 不厌其烦 故步自封 一成不变
D.大费周章 不胜其烦 抱残守缺 一成不变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我们必须确立新的表达方式
B.确立新的表达方式,我们就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C.为了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们应确立新的表达方式
D.我们确立新的表达方式,目的是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只要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B.我们只要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C.只要我们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D.只要我们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论语》中,孔子用一个比喻,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学生和自己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是还有其局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之高,水之曲的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田将军书院
贾岛
满庭花木半新栽,石自平湖远岸来。
笋迸邻家还长竹,地经山雨几层苔。
井当深夜泉徽上,阁入高秋户尽开。
行背曲江①谁到此,琴书锁著未朝回②。
(注)①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②著:同“着”。未朝回:不打算早回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写田将军书院花石的新颖:花木因其新栽而不落俗套,石因远来而突破常见。
B. 颔联描写田将军书院的竹子穿越到邻家生长,地上绿苔数层,突出了书院的清静。
C. “户尽开”一词暗示出书院主人的开放性格,说明此处经常有客人来此读书论道。
D. 全诗前六句把笔墨集于视觉之上,一句一景,景景紧扣表达中心,最后两句抒怀。
2.诗人在田将军书院不打算早回去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