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乡党第十》)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章记述的是孔子在乡党、宗庙、朝廷中,所表现的语言、容态各有不同。
B.孔子在居家时,与乡亲、宗族父老相处,他总是信实恭慎,谦逊得像不大会说话。
C.孔子在宗庙、朝廷上。却能侃侃而谈,辩明事理,但态度还是非常严谨。
D.孔子在乡党和在宗庙、朝廷中表现出完全两样的面孔,说明孔子在言行上有互相矛盾的地方。
(2)《论语·里仁》记载,孔子曾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请结合上文,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言与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三月惊蛰春始开
雨 辰
当蓄势已久的第一声闪雷划破早春的夜空,悠荡于旷野中的那一降阵季风便日渐和畅起来,薰梅、染柳、催桃,土地变得松软了,冬眠昆虫蠢蠢欲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惊蛰,好似一个万物复苏的动员令,天地之间的浩瀚生机突然勃发,春天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这个时候,天色如孩童变化无常的脸,或阴阴睛睛,或细雨蒙蒙,水汽的悄然升腾驱散了料峭轻寒,小草为大地铺展了浅浅绿意,一种清新、温润的气息在四周弥漫,让徜徉其中的你,感觉浑身通泰甚至有些许迷醉。在某些地区,春的步履姗姗来迟,然而“冻雷惊笋欲抽芽”,地下的植物已被唤醒。这一切无不表明,“春到人间草木知”。
在江南水乡,“天开地辟转鸿钧”,万千条抽芽的柳枝经微微春风的吹拂,越发轻盈柔美,一片片鲜绿从芦苇丛的枯枝败叶中蹿出来,贴地而长的荠菜、马兰头、艾草、泥胡菜,仿佛一个个玲珑的乡村女孩,争相点缀着千里沃野。
此时,行走于园林绿化带或杂草丛生之地,还得提防害虫的侵袭。在江浙的某些地区,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人们把随带的扫帚插到田间地头,以示驱除虫害保护庄稼之意;或者在自家墙基、畜栏、厕坑等处撒上石灰末,在果树下洒上石灰水等等。记得少儿时代常听家母念叨:“金(惊)蛰银蛰,人吃狗食。刚出洞的蛇虫百脚是顶顶毒的!你可要当心哪!”
那时候,我们全家居住在一座墙院里,步出后门即是与菜园相连的一个池壤,原本静静的水面,到了惊蛰,就会稀稀落落地响起蛙鸣,轻轻的,听起来像在敲着蒙布的小鼓。深潜水底的鱼儿,偶尔也会浮游上来,一甩尾巴又不见了踪影,耕耘菜园,铁耙翻起的蜂窝状泥块上,能看到好多条蚯蚓像幼鳝一样激烈地蹿跳。公鸡打鸣似乎也不择时间了,冷不丁会拍动双翅啼叫起来,跃跃欲飞。在隐蔽的墙脚边,还可发现蛇不知什么时候蜕下的皮,软不拉耷的一条,孩子们见了惊得大呼小叫。万物跃动争早春的态势正在生动地上演着。
向来靠土地吃饭的农家,诚然不会在这晴雨交替的时光只顾陶醉于人间春色而坐失耕种的良机。在长三角地区,此时已是一派“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之光景了。广播喇叭里播放的全国“两会”新闻,和着犁田机器的轰鸣声、农人《希望的田野上》的小曲声,已经在田地里喧腾起来,到处充满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一派新气象。小麦大多已经拔节,青青油菜即将开花,禾苗茵茵似绿色锦缎,一爿一爿,在艳阳的映射下鲜亮夺目。农谚道,“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得歇”。此时,施肥、培土、适时灌溉对于农作物的长势是十分关键的,而同样不能有丝毫疏忽的还有对秧田防寒措施的落实到位。如能不失时机地把握好这些环节,加之风调雨顺,农家期盼的好收成就不会是梦。
今年惊蛰,虽然还没有百花争艳,没有燕舞莺歌,但它是春天的使者,引领人们去捕捉春的诗意,理解生物的奥秘和“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意义,描绘新时代美丽乡村的蓝图。
(摘编自2018年3月9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薰梅、染柳、催桃”三词化静为动,赋予“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以人的功力,为展示万物复苏的季节作了很好的铺垫。
B.作者描写江浙某些地区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不但表现了初春农家的生活习俗和情趣,还寄寓了远离害虫侵袭的厚望。
C.作者认为,要想取得好的收成,不失时机地施肥、培土和灌溉是十分关键的,同时,风调雨顺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D.本文运用饱蘸激情的笔墨,勾勒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早春图画,启示人们抓住春的机遇,描绘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
2.文标题为“三月惊蛰春始开“,其“春始开”在文中有什么突出表现?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文章在描写春景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3) 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4)梦入神山教神妪, ________________。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______________。
(6)开琼筵以坐花, __________________。
(7)臣以险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9)雁阵惊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千岩万转路不定, 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游 东 田①
谢 朓②
戚戚苦无悰③,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④累榭,随山望茵阁。
远树暖阡阡⑤,生烟纷漠漠⑥。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注①东田:是齐惠王在钟山建的楼馆,附近风景宜人。②谢朓(464—499):字玄晖,南朝齐著名诗人。③悰(cóng):心情,这里指欢乐。④陟:即升、登的意思。⑤阡阡:同“芊芊”,茂盛之意。⑥漠漠:散布的样子。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
A.“戚戚”两句写出游原因,即苦于内心闷闷不乐,所以约伴去大自然中寻找乐趣。
B.“寻云”两句写出游登山。“寻”点明诗人内心的想望,“随”凸显其情态的悠闲。
C.“远树”两句运用叠词,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树木葱翠、云雾缭绕的秋日山水图。
D.结尾两句以景结情,诗人由衷慨叹,酒味再美,也不如自然美景更能消人忧愁。
E.这首诗写与友人携手共游东田所见的美景和感受。诗歌全用对句,语言清新流丽。
2.第四联“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为作者写景名句,尤为历代诗家所称道,请简析其妙处。
(1)请用“/”给下面短文中的画波浪线处断句。(断6处)
及去周,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2)请同学们写出三种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若获戾 戾:凶暴 B.兴举义兵 举:发动
C.妄相忖度 度:猜测 D.昔乐毅走赵 走:投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胡亥之杀蒙恬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
B.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 身死国灭,为天下人笑
C.夫能以大事小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而遭值董卓之难 青,取于之蓝而青于蓝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操的志向高洁的一组是 ( )
①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②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 ③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④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⑥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4.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操叙述自己起初只想做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讨伐董卓,并且得到了很多兵马。
B.在文中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
C.在文中,作者提到每次阅读有关乐毅和蒙恬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很真切地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
D.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充分显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2)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