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2...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2018年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我国召开,大会的主题为“学以成人”,它启发我们思考: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请以“学以成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35年,是伟大祖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里程碑;2035年,是伟大祖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加油站,是新征程的新起点:2035年,正值而立之年的你们相聚一堂,或回首往事或展望来……

请展开想象,以“2035年,我们来相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叙事有波澜,有细节描写。

 

① 学以成人 人,顶天立地,万物之灵长。对名副其实的人下定义,西方人说,人是有思想的芦苇;东方人说,人是仁义礼智信的君子。为了育人,西方柏拉图建立了阿卡德穆,东方孔子广收三千门徒。 东西方思想的共同点在于,承认真正的人是摆脱动物性的,是有人独有的道德品质。荀子认为,人性是人要通过学习恢复美好的品质。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要通过学习使人明辨是非,恢复社会的道德水平。于是我们发现,古希腊人的必修课有音乐、几何、演讲等等,目的在于培养一个真正希腊公民应该具备的理性思辨与道德情操;儒家弟子研习六艺,在六艺的学习中感悟道德,提升德行,比如在“射艺”中,心不正则难中靶心,就是在要求学生为人正直忠信。由此可见,东西方在对真正的人的培养上,都指向了学习这条道路。虽然在学什么方面各有特色,但其目的都不只在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而是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体味技能科目背后,对人道德素养的要求。 一言以蔽之,学习的作用在于“立德树人”,道德是人性的地基,是名副其实的人最基本的要求。因而,学习实际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学习基础科目,养成人应具有的道德素质;第二阶段是对学科的深层研究,提升技能。而第二阶段必须有第一阶段养成的道德基石为基础,否则再丰富的知识技能所造就的大厦也有倾塌的危险。比如,复旦大学学生因与室友摩擦,便投毒取人性命。如果他在第一阶段树立了宽容他人和尊重生命的道德底线,他又哪里会害人害己呢?守岛官兵王继才并没有受到较高层次的教育,却用自己三十多年的坚守证明了其生而为人的伟大坚守,这与他学到的忠于祖国,忠于职守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学有余力,则已学文”,青年人在研究更深层次的学问前,一定要夯实道德的地基,学习之中不忘立德树人,先成为一个有德行的真正的人,“扣好第一粒扣子”,再去掌握更高层次的技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② 2035,我们来相会 2035年仲夏,我正乘坐前往尼泊尔的列车上,沿路是中国新修的水利工程设施,只见那百米高的瀑布垂天而下,湍急的水流涌向大坝,却无法撼动一步。四周交错纵横的管道飞旋而下,盘根错节,我不禁暗自咋舌,伟大的祖国变得如此富强而有活力。心中的自豪和喜悦不禁从胸口喷薄而出,手指紧扣,按捺住激动的内心,此去我的任务将更加重要,也能见到我那驻留的老同学啊。 我们所在的团队将到加德满图完成中国对外高铁建设的最后一块拼图,届时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将会全部完成,连接四海,接通世界的中国高铁将会以其高速度、高安全、高舒适成为世界主流载具,中国高铁势必将稳居世界顶峰。“李总,我们到了”,不经意间,我们所乘坐的列车已经到了南站,前来接机的是我的老同学老王,我们俩三步并作两步紧紧相拥在一起。老王是驻留在这边的高级顾问,而我前来协助他完成建设工作。路上,老王兴奋地给我们介绍着中国在尼泊尔的建设工程,他指着远处那栋耸立的大厦,激动握住我的手。“老李,这可是咱们分公司啊”,何其幸福的语调!我并排坐在他身边,竟也能感受到他全身颤抖,像是快乐从全身溢出了一样。 我们终于乘车到了最终归程,盘旋而上的高轨,总立的架桥,全新的新式电箱,一切开始都很完美。“其实我们只差山头那颗螺丝没拧,但它需要技术人员操作,而这边又没有技术高的!”老王叹了口气望下我,所以只能请你的团队,你有没有带来年轻人?还没说完我便打断了他,“这活儿给我吧,我也才30出头啊,年轻得很,况且我也想完成祖国的伟大壮举!”说着我带上了磁力手套攀登金属器具,在老王的带领下,我开始攀爬架桥,不过几十米,长期缺乏这种锻炼的我有些体力不支,呼啸而过的山风,刮得我脸有些生疼,灼热的烈阳刺透我的皮肤引起我的阵阵眩晕,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下面是近几十米高空,我勉强昂起头颅,鼓励自己往上一步,再一步,脚却是失控一般不听使唤,打着颤想退缩,那螺丝护罩分明不过几米了呀! 这时一双有力的大手伸了出来,安全而又紧实,在几十米的高空让我全然没有了危机感,老王一脸微笑,像极了十多年前在我窘境时给我帮助的笑容,顺着他的手迎上去,我们合力完成了建设工作。 一屁股坐在地上,我几乎有些瘫软,夕阳的余晖倾泻在这铁轨上,铺出银色光芒,我俩紧紧相拥,像多年前一样。在异国他乡为祖国添上这最绚烂、最美的画卷,我很光荣! 【解析】 ①审题: 本题通过命题作文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1.确定文章体裁——议论文;2.划定取材范围;3.掌握写作重点。《学以成人》,即材料所说“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重点放在“成人”。何谓“成人”?广泛的学习含义侧重技能,由此可以展开“成人”指有责任感、有使命感、有爱国之心、有崇高理想等高尚品质等。因为文体要求议论文,所以写作时可以从“是什么”(什么是名副其实的人)、“为什么”(为什么要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怎么做”(如何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等角度展开。不管如何写,都要注意题目要求:不少于700字。 参考立意:本题是命题作文,题目已给出立意,只要重在理解名副其实的人,阐释其内涵即可。 素材: 1.武艺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鸣惊人,人们惊的不只是她上千的诗词积累,更是她自信而不失风度的气质。于她而言,学习诗词将她由一个只重“用诗词增添作文文采”的目光短浅之人,变成一个有风骨内涵、更注重诗词为她构建的宁静内心世界的“人”;由物喜己悲变得荣辱不惊,淡定处世。有形的诗词便融入她的血脉,化作她的风骨。 2. 屠呦呦:青蒿鹿呦呦 救治亿万人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其成就跨越东西。”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用事实证明了中国土生土长的科学家靠自己的奋斗、拼搏也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实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自问世以来,使数百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今年,在应对抗药性问题上及治疗红斑狼疮方面又有了新突破。屠呦呦带领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只为了治病救人,他们的存在就是人间的一道光,驱散了黑暗。 3. 孙家栋:家国情怀 国之栋梁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少年勤学,青年担纲,成了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都是属于他的传奇。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多年发射卫星,42年为中国造34颗卫星,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他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到“北斗导航”,背后都有他筹谋、忙碌的身影;他将60多年的岁月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如今,为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他仍然在呕心沥血、奋斗不息。 有人问孙家栋:“航天精神里哪一条最重要?”“热爱!”“如果你不热爱,就谈不上奋斗、奉献、严谨、协作、负责、创新……” 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参考范文采用了层进式,开篇指出何谓名副其实的人,将东西方作比。第二段进一步阐释“是什么”——真正的人的培养需要通过学习掌握技能,更要具有道德素养。第三段正式提出“为什么”——通过学习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的要求。最后提出做法并点题。从青年人的角度,提出希冀,并指出所谓的名副其实是指有德行。 ②审题: 本题通过命题作文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1.确定文章体裁;2.划定取材范围;3.掌握写作重点。材料中给出了几种想象方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正值而立之年的你们相聚一堂等。因为文体要求记叙文,所以写作时注意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穿插在其中,言语间表达出相会的感受。不管如何写,都要注意题目要求:想象合理,叙事有波澜,有细节描写。要想象合理,可以基于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自身经历等对2035年展开一定的想象。 参考立意:本题是命题作文,题目已给出立意,写作时围绕其进行叙述即可。 素材: 1.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空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舰体通常拥有巨大的甲板和坐落于右侧的舰岛,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核心舰船, 舰队中的其它船只提供其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发展至今,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战最重要的舰艇之一, 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的机场情况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航空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2. 中国高速铁路(CHSR)是指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 截至2018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2.9万千米以上,占世界高铁总里程三分之二以上;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到3.5万千米,居世界第一。 3.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Big data)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 在现今的社会,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彰显他的优势,它占领的领域也越来越大,电子商务、O2O、物流配送等,各种利用大数据进行发展的领域正在协助企业不断地发展新业务,创新运营模式。有了大数据这个概念,对于消费者行为的判断,产品销售量的预测,精确的营销范围以及存货的补给已经得到全面的改善与优化。 “大数据”在互联网行业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互联网公司在日常运营中生成、累积的用户网络行为数据。这些数据的规模是如此庞大,以至于不能用G或T来衡量。 结构: 记叙文的结构与议论文不同,它没有严密的结构安排,但也有几种类型的写作模式。 (1)时序顺进式。即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片断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其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其模式如下: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 (2)平列展开式。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基本模式是:材料①开头(引出材料)→主体;材料②→结尾(抒情、议论)。 (3)对比映照式。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其基本模式为:正面材料开头(引出材料)→ →结尾(抒情、议论)反面材料。说明: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至于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 (4)穿插回放式。即利用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特点,以某一物象为线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式串联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操作的关键是选好串联的物象,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其模式为:开头(交待物象,引出材料①)→发展(引出材料②)→高潮(引出材料③……)→结尾(抒情、议论)。 (5)时空交互式“时空交互式”结构顾名思义,是指将时间和空间相互糅合在一起,以此来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记叙文,其内容一般都是时间跨度较大,而空间转移又比较频繁的人事等。采用“时空交互式”,有利于对处于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人事等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6)逐层深入式。逐层深入的写法符合人物性格形成、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所以,“逐层深入式”的结构也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只要我们能让文章在内容前后上表现出某种“意思”的“递进”便可以了。 参考范文中采用了时序顺进式,写了自己所在的团队到加德满图完成中国对外高铁建设的最后一块拼图,届时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将会全部完成,连接四海。但是建设中只差山头那颗螺丝没拧,但它需要技术人员操作,而这边又没有技术高,于是“我”亲自完成这一项工作,由此情节得以展开。叙述清晰,适时抒情,基于现如今中国的高铁的快速发展展开了合理想象,有多处细节描写,字里行间流露着“我”和老同学相会合力完成对外高铁建设,为我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的无比的自豪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1)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提亚哥之中,选择一个人物,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2)阅读下面材料,从后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某市开展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在媒体开设“曝光台”栏目,以照片配文字的形式曝光了12位在交通路口闯红灯的行人,并将其正面头像放大。一时间舆论四起,民众议论纷纷。

①经过设置红绿灯的路口,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面对。你一定也有印象深刻的某一次,请用一段文字描写当时的情境。

②写一段议论性文字,就上述某市交通违法整治行动中的这一举措发表自己的见解。

③针对上述材料,以“珍重”为题,自选角度,写一首小诗。

(3)请以“圆”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奇妙的植物王国,春天来临之时,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________,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植物的芽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叶芽发育为枝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或者花序,混合芽则发育成既长叶花又开花的枝条。而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与________密切相关。如果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叶芽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如果花芽________,则先叶后花,而那些叶芽与花芽对温度要求相似的植物,花叶便会同时发育,形成花叶同现的景象。

 

查看答案

浮来一棵树

①我执拗地相信,眼前这棵银杏树与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一定有某种亲密而必然的联系。

②四十多年前,在我家楼后,挺立着一棵银杏树,四下就这一棵树,看上去孤零零的。它粗壮的树干,我们六七个小伙伴手拉手围起一个圈才能环抱住。浓荫密布的树下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坐在爆出地面的老树根上,阳光倾泻如瀑,穿过枝叶花花点点地打在我们头上、肩上。黔南的天气说变就变,山那边还出着太阳,树这边却突然下雨了,我们慌忙向树中央靠拢,树撑开它的枝叶,像一把伞,替我们挡住雨水。春天来了,我们在树下仰着脖子,等待大孩子摘一枚枚树叶扔给我们。我们将那扇形叶子对折成小鸟,一手捏着叶,一手扯着茎,仿佛一只大雁在不停地扇动翅膀。秋风秋雨至,吹落一地黄金叶,我们拾了洗净晾干,夹在书里。一整本书,夹了一个不长的秋天,随手翻翻就到了尽头。这是一棵野树,没人管它,也没人认领它。谁都可以扛着长长的竹竿,打树上结的果,但一般没人这样做,也不值得。累累果实摩肩接踵,悬挂枝头,被风扫荡,被雨痛击,相互追赶着坠落,滚入银杏叶铺成的眠床,深深浅浅地埋入时光中,也被漫不经心的脚步带到四方。

③这棵树默默见证着我的成长,与我一同分享着一年又一年青黄相接的记忆。当我回忆起童年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由它出发,我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童年。

④牢牢扎根在记忆中的这棵树,是我童年的生命树,也是我成长路上的消息树。从它开始,我钟爱上了银杏树。它高大雄伟,宠辱不惊,叶黄知秋,长寿古老,是树中的君子、智者与寿星。大概是记忆中这棵树太根深蒂固了,我总认为其他银杏树都不如它老,它以强大而顽固的气场笼罩了我。

⑤直到我看见这棵银杏树。其枝干四下横生,莽莽苍苍;树身老气横秋,褶皱密集龟裂;根系暴露蜿蜒,仰之遮天蔽日。我承认,眼前这棵树肯定比记忆中那棵树老,不仅因为它是“天下第一银杏树”,更因为它四千年通天入地所承载和记录的历史。穿过历史的烟云和尘土,我仿佛看见它密如蛛网的年轮间,盘旋着多少兴衰往事……

⑥它也是一棵野树。它从一粒果实开始,也许是随着一阵风飘浮而来,也许是顺着一场雨漂浮而下,还也许是一只鸟,不知从哪儿衔了一粒银杏果,一松口,让它落了下去……当然,想象还可以有另外一些。但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四千年前的一天,一粒银杏果落到了浮来山的山坳间,生根发芽,渐渐枝繁叶茂,根系像一只铁拳,紧紧攫住山石,任由狂风暴雨、地震海啸也撼动不了。浮来山——山也可以浮来吗?像这棵树一样,飘浮或漂浮而来。我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好名字,动感十足,禅意也浓,浮来一座山,又浮来一棵树。这棵树的生长是多么不容易呀,它要忍受和承担一棵树与生俱来的宿命,比如风摧、雨打、雷劈、霜冻、鸟啄、虫咬、火烧、斧砍……这个过程漫长而危险,它不会拔起自己躲避,只能站在原地逆来顺受,一声不吭地往下扎根,朝上和四周扩张。它幸运地躲过了一次次天灾人祸,直到它足够健壮和强大,一些宿命对它没了威胁,另一些宿命仍然如影随形。

⑦它在与身边的同伴赛跑,在年轮的跑道里跑,跑着跑着它成了浮来山上最老的树。此时人们才惊讶地发现,自己身边居然有这么一棵树,活过了许多代人。他们开始意识到它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是它将纵横驰骋的根系扎入包容他们生死的土地,成为土地的一部分,共同托起了他们。他们无比信赖它,虔诚地膜拜它,因为他们在它身上看见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笼统地归之于生命力。他们生病时取一片它的叶子入药煎服,逢灾时对它祭拜祈祷,没病没灾时系上一条红色福带,朝它说出自己的心事,借助它四千年的寿命,搭起与天地对话的阶梯,也听到了雄浑苍凉的回声。

⑧它是一棵长满故事的树。《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鲁莒两国曾在此树下会盟。它见证了两国国君笙歌弦舞、化剑为犁的情景。莒国虽小,“毋忘在莒”之典故,自春秋至西汉,犹如这棵树繁密的根系,在《管子》《吕氏春秋》《新序》等典籍中鲜活地延续,逐渐由臣子规劝君王居安思危、不可忘本,演变为普通人之间的相互告诫。而“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则有揪出罪魁祸首,不杀不足以求安宁、平民愤的意味……这些都发生在它眼皮底下,四千年不过它的四季,由绿转黄,从繁华到凋零,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它扎根于历史腹地,矗立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历二十朝代,铭记多少成败是非,洞悉多少善恶兴亡。

⑨公元495年,一个叫刘勰的莒地读书人,先后经历了丧父丧母的打击,又以一介清贫白衣,在寺院中孤苦伶仃地苦读十年。而立之年的一个夜晚,他梦见自己手捧祭器,追随孔子南行。他认为这是孔子在暗示他要有所担当,遂决心著书立说,树德建言。此后历经四个寒暑,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著述之中,终生未娶的他终于有了一生最得意的孩子——《文心雕龙》。人因文显,自此刘勰名噪一时,他也终于从寺院中走出来,做了一系列小官。正当他渴盼施展政治抱负之际,梁武帝下诏解除他的职务,敕令他重回寺院编纂经藏。两年后,完成任务的他“燔发出家”,改名慧地。从此,俗世少了一个官,寺院青灯下多了一个孤傲的身影。通往这棵银杏树的黄泥古道上,常常能够看见他鹑衣百结,飘然而过。校经楼中,晨钟暮鼓,青灯黄卷,楼外银杏树绿了黄了,经年不辍……

⑩一千五百年后,我站在这棵银杏树下,才意识到《文心雕龙》也是一棵结满累累成语、格言和警句的银杏树。这棵树氤氲着千载充沛文气,雕版着千年工笔乡愁。

⑪我绕着这棵树走了一圈又一圈。我想能够生长如此长寿树的地方,必得吸纳天地之精华。我要围绕着它,呼吸它的气息,啜饮它的甘露。临走我还要拾一片它的落叶,我将重温我曾被它荫庇的童年和少年。归来我仍是中年,但从此,我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便与我眼前这棵银杏树,合株同心,难分彼此……

(取材于简默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累累果实摩肩接踵       摩肩接踵:形容果实密集

B.树身老气横秋             老气横秋:形容年老体衰、缺乏朝气

C.化剑为犁的情景          化剑为犁:与“化干戈为玉帛”意思相近

D.自此刘勰名噪一时       名噪一时:与“声名鹊起”意思相近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追忆了夏、春、秋三个季节银杏树带给作者的不同乐趣,富有童趣与诗意。

B.第⑥段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浮来一棵树”中“浮来”的含义。

C.在浮来山“天下第一银杏树”的启迪下,刘勰决心著书立说,创作了《文心雕龙》。

D.文章多处运用拟人的手法,不仅使银杏树更加可亲可敬,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文章结尾说“我记忆中那棵银杏树,便与我眼前这棵银杏树,合株同心,难分彼此”。这句话有何含义?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阐述。

4.《红楼梦》中有一首吟咏贾宝玉的词,“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有的版本将“有时似傻如狂”写作“有时似俊如狂”,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来说,“俊”和“傻”哪个更好,请结合原著谈谈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根据背诵经典篇目,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_____________,首身离兮心不惩,

②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④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⑤《琵琶行》中,以环境描写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杜甫的《蜀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表现其忠血不渝,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

_________________,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玉琚玉佩鹓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注释)①觚棱,宫殿的屋角瓦脊。②天上,指朝廷。③鹓,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④唾壶歌缺,《世说新语》中说,王敦酒后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如意击打唾壶,壶口尽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想象友人即将赴任的临安,宫殿在阳光照耀下高大壮丽,似蓬莱般令人神往。

B. “正钱塘江上”两句,写江水气势磅礴,银白色的浪花奔涌着向前,极具画面感。

C. 下阕开篇四个短句急促有力,“能”与“空”凸显了词人激切、无奈的矛盾心绪。

D. “不洒”两句说的是,莫因离别流泪而难为情,应如世间孩童般真实地表达心意。

2.本词结尾“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通过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来抒发情感。下列诗句 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C.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柳枝词》)

D.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严仁《鹧鸪天·惜别》)

3.本词与下面的诗歌都写送友人赴任,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