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窦建德传 ①窦建德,贝州漳南人。世为农,自言汉景帝太后父安...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窦建德传

①窦建德,贝州漳南人。世为农,自言汉景帝太后父安成侯充之苗裔。材力绝人,少重然许,喜侠节。乡人丧亲,贫无以养,建德方耕,闻之太息,遽解牛与给丧事,乡党异之。盗夜劫其家,建德立户下,盗入,击三人死,余不敢进。请其尸,建德曰:“可投绳系取之。”盗投绳,建德乃自縻,使盗曳出,跃起捉刀,复杀数人,繇是益知名。为里长,犯法亡,会赦归。久之父卒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②武德元年,宇文化及至魏县,建德谓其纳言宋正本及德绍曰:“吾,隋民也;隋,吾君也。今化及杀之,大逆不道,乃吾仇,欲为天下诛之,何如?”正本等曰:“大王奋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争附者,以能杖顺扶义、安四方也。化及为隋姻里,倚之不疑,今戕君而移其国,仇不共天,请鼓行执其罪。”建德善之。即引兵讨化及,连战破之。化及保聊城,乃纵撞车机石,四面乘城,拔之。

③未几,连突厥侵相州,刺史吕珉死之。滑州刺史王轨为奴所杀,奴以首奔建德,建德曰:“奴杀主,大逆。纳之不可不赏,赏逆则废教,将焉用为?”命斩奴而返轨首,滑人德之,遂降,齐、济二州亦降。

④五月,建德自板渚出为阵,西薄汜南,属鹊山,亘二十里,鼓而前。秦王登虎牢城望其军,按甲不战。日中,建德士皆坐列,渴争饮,意益怠。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史大奈、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建德被重创,窜牛口谷。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获之,传而西,斩长安市,年四十九。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滑人_______________(2)西汜南_________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大王布衣_________

A.奋发    B.奋斗    C.奋起    D.发扬

(2)西薄汜南,鹊山_________

A.聚集    B.连接     C.归属     D.嘱咐

3.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史大奈、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

4.用“/”为下列句子断句。

久之父卒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5.第①段画线句“建德杀盗”之事在《旧唐书》中未曾记载,《新唐书》详细叙述此事,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

6.唐朝人殷侔在《窦建德碑》中写道:“自建德亡,距今已久远,山东河北之人,或尚谈其事,且为之祀,知其名不可灭,而及人者存也。”请结合全文推断百姓“为之祀”的原因。

 

1. 感激 临近 2. C B 3.秦王李世民指挥军队率先出发,战马奋起,尘土高涨,李世民率领史大奈、秦叔宝将旌旗卷起,疾驰冲入建德阵营后方,窦建德的士兵回头看见唐军非常吃惊,于是大败。 4.久之,父卒,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5.第①段详细叙述“建德杀盗”的事例,正面表现了窦建德的勇猛无畏和机智聪明的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 6.百姓“为之祀”的原因有四点:①窦建德行侠仗义,乡人贫穷,无钱下葬亲人,他把自己的耕牛送去充作办丧事的费用。②窦建德勇猛杀盗,盗贼去他的家中抢劫,他不仅不怕,还杀死了不少盗贼。③窦建德能够凭倚天意顺应民心行动,用礼义安定天下,他在漳南发动起义的时候,人们都依附于他。④窦建德能够秉持正义,滑州刺史王轨被奴仆杀害,奴仆投降窦建德,窦建德不但不收留奴仆,反而杀死了他。 【解析】 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同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含义。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 (1)德,感激;“滑人德之”译为:滑州人感激他。 (2)薄,临近;“西薄汜南”译为:西临汜水。 2.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同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含义。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 (1)窦建德是农民起义军首领,他的手下说他“大王奋布衣”,意思是大王您以普通百姓的身份起兵。因此,奋是“奋起、起兵”的意思。 故选C。 (2)“汜南”“ 鹊山”均是地名,排除AD;因为句子的主语是窦建德的军阵,不能与“归属”搭配,排除C。“西薄汜南,属鹊山”意思是西临汜水,南连鹊山。 故选B。 3.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注意得分点:麾,指挥;怒,奋起,奋发;顾,回头看;溃,溃败,失败。 译为:秦王李世民指挥军队率先出发,战马奋起,尘土高涨,李世民率领史大奈、秦叔宝将旌旗卷起,疾驰冲入建德阵营后方,窦建德的士兵回头看见唐军非常吃惊,于是大败。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这段话的大意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父亲死了,乡里前来送葬的多达千余人,他们所赠予的钱物建德都推辞掉,没有接受。 “久之”是一个时间词,可以单独成句;“父卒”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有主语和谓语,与后面的“里中”不搭,故从“父卒”后面断开;“里中送葬”是一个名词短语,意思是乡里送葬的人,与后面的“千余人”连在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意思是乡里前来送葬的多达千余人;“所赠予”是乡里人赠予的财物,“让”是辞让,“不受”是不接受,“让”和“不受”意思接近,与前面的“所赠予”语意相关,意思是他们所赠予的钱物建德都推辞掉,没有接受。经过分析,断句如下:久之,父卒,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5.本题考查学生段落对塑造人物的作用。作答时,首先分析所给段落中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再回答作用,作用一般是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依据文中“建德立户下,盗入,击三人死”“跃起捉刀,复杀数人”,可以表现窦建德临危不惧、勇猛无畏的性格;依据“余不敢进。请其尸,建德曰:‘可投绳系取之。’盗投绳,建德乃自縻,使盗曳出,跃起捉刀”,可见窦建德的机智聪明。《新唐书》详细叙述“建德杀盗”的事例,正面表现了窦建德的勇猛无畏和机智聪明的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 百姓为窦建德祭祀的原因有四点:①依据“乡人丧亲,贫无以养,建德方耕,闻之太息,遽解牛与给丧事”,可知窦建德是一个行侠仗义之人,乡人贫穷,无钱下葬亲人,他把自己的耕牛送去充作办丧事的费用。②依据“盗夜劫其家,建德立户下,盗入,击三人死,余不敢进。请其尸,建德曰:‘可投绳系取之。’盗投绳,建德乃自縻,使盗曳出,跃起捉刀,复杀数人”,可见窦建德是一个勇猛无惧的人,盗贼去他的家中抢劫,他不仅不怕,还杀死了不少盗贼,这就会让强盗不敢贸然抢劫,使百姓心中感到安定。③依据“大王奋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争附者,以能杖顺扶义、安四方也”,可知窦建德是一个能够凭倚天意顺应民心行动、用礼义安定天下的人,他在漳南发动起义的时候,人们都依附于他。④依据“奴杀主,大逆。纳之不可不赏,赏逆则废教,将焉用为”,可见窦建德是一个秉持正义的人,虽然他要攻打滑州,滑州刺史王轨被奴仆杀害,这对窦建德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当奴仆投降窦建德时,窦建德却能秉持政教,不但没有收留奴仆,反而杀死了他,这也是让滑州百姓感激的,所以他们很快投降了窦建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鹧鸪天·博山寺作

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御,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注]①该词作于作者40来岁遭谗落职之时。②语出《世记新话·品藻》,表达坚守自我的志向。③语出杨雄《法言·问神》,表达不依附权贵之意。④语出《丐论》:“古人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与松竹为友;座无君子,则与琴酒为友。”

1.以下评价适合于本词的一项是(     )。

A.激情昂扬

B.平淡闲逸

C.激愤深沉

D.幽默风趣

2.本词富于议论,也借助精选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全词四句中哪一句最能体观这一特点,请结合具体意象赏析。

3.词这种体裁,一般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本词却另辟蹊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看隧道的老表

李新勇

①离开故乡多年,每次探亲,除了想多陪伴年迈父母,我就想去看看我的傻子老表。这一次,有机会把一年的公休假跟过年的长假绑在一起,终于如愿以偿。

②他的妻子,我的表嫂,一个拥有三百多号员工的土特产进出口公司董事长,说她派车送我去。我说老表每次往返你这里,是你派车还是他自己乘车。表嫂说以前他自己乘车,现在他自己开车。我说,那我还是自己乘车去吧,看看他曾经走过什么样的路。

③出了门我想,我这傻子老表果然傻到家了,其他不说,表嫂是个前呼后拥、腰缠万贯的老板,而自己却是个隧道看守员,单凭这一点都能斩钉截铁认定,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傻家伙。

④我的傻子老表曾是我的偶像,他脑子好使,读书过目不忘,初中毕业考上铁路中专,一转身就脱离了农民身份,成为公家人。1980年代,在面朝黄土背朝天靠老天爷赏饭吃的乡村,这种华丽的转身是具有模范效应的。

⑤我考上大学那一年,他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乘回来探亲之机,送了我一床毛巾被。那时候,我们弟兄四个都在读书,家徒四壁。这条毛巾被,是我最值钱的行李。在大学里,白天搭在床沿上,当坐垫,以保持床单被子整洁,晚上当被盖,夏天直接搭到肚子上,冬天盖到被子上。一直用到我沿江东下,定居江尾海头。这份情谊,我断断忘却不了。

⑥人们开始认为他是傻子,是从他放走窃贼开始的。据说一天晚上,窃贼趁他熟睡之际入室盗窃,被他捉了个现行,他不但不把那家伙扭送派出所,还问人家遇到了什么难处,拿出钞票给贼人,然后开门送贼。用村里人的话说,是脑子缺八根筋的人才干得出来的。

⑦后来中专文凭不吃香了,遍地都是大学生,他便从车站被安排到更运的地方做了隧道看守员。他妻子离职下海,生意越做越大。接常理,他早该成为妻子的帮手。即使什么都不干,窝在家里享清福,也不至于被人当作傻子。

⑧通过北斗导航,很快查到老表看守的隧道,一千多米长,在横断山的崇山峻岭之中,两头没有站点。不到两百公里的路程,换了三种交通工具,打听了十多个人。四围大山,面临深谷,谷底平原,四方八面全是草木和山树,没有人烟。接到我的电话,他站在隧道口迎接找,左手手电筒,右手钢锤,头上有头灯,牛皮工具包向左斜挎腰间。快三十年不见,他没有发福,仍然清瘦,只是容颜苍老,面皮黑得像擦亮的铁器。

⑨正是吃饭的点,没有火车经过,他从工具箱里取出一把手电筒递给我,把我往隧道中领。进入隧道二十多米,黑暗立即把我们湮灭,两只手电和老表额头上的灯,证明还有两个活人存在。在隧道中部有三个避车洞,中间一个摆上了两张凳子一个暖炉,旁边简易的工具桌上两个保温饭盒,就是我俩的中饭。他招呼我坐下来,趁着没有火车经过,赶紧吃饭。

⑩我问他一年到头到底在防备什么,又没见他带枪,他说的确不需要枪,但需要钢锤、钢尺、数显扳手、电子硬度计、红外测距仪等十多种工具,都在挎包里,还需要眼晴。这一条隧道虽不算长,但修建于1970年代,当年建筑材质和技术有限,加上处在构造地质上,容易出现裂纹和渗漏。这条铁路很忙,每20分钟一趟火车往返,他每天要巡检三个来回。查看哪里有裂纹、哪里有渗水空鼓,没有列车时敲敲铁轨,临时停车时敲敲车轮,判断情况,电筒不离手,可以照明,还可以打信号,这活儿一干,快三十年了。

我问他为啥不跟表嫂做生意。他说他曾经停职了一年,两个月在他妻子的公司里吃闲饭,十个月在医院和家里养“心病”。关键是脑子里全是隧道里的岩壁和铁轨,睡不着,心脏像被人挖走了。妻子懂他,待他病愈,支持他来上班了。正说着,一列火车驱赶着满隧道强烈得睁不开眼睛的光芒呼啸而过,巨大的咔嗒声震得耳鼓麻木失灵,疾驰的寒风带着沙粒和灰尘打在脸上,细小的疼痛在脸上像花朵一簇簇绽放。老表笔直站立在避车洞中,表示隧道内一切平安,示意火车安心通过。

吃了饭,巡检完剩下的隧道,返回到刚才他接我的地方,距隧道口十来米的一块平地上,一间十来平米的红砖小屋里,办公桌、电话、床铺、简易灶台,一应俱全。我说,换了我,坚特不下来。老表笑笑,“你一年到头写作,换了我,我也坚特不下来。”说罢,我们对着眼前深邃的山谷笑起来。

(有删改)

1.从叙述方式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的作用。

2.结合第⑧段内容,分析作者是如问塑造老表形象的?

3.段画线句的语言运用很有表现力,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4.有人认为标题改为“傻子老表”更好,结合全文,从构思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各题。

二十一世纪的人性图景

①暑期生活的一件热闹事情,即上海国际动漫节。约二十万观众来看,不仅吸引了各地的年轻人,欣赏人口创新纪录,而且,那一群在学生时代热爱动漫的人,如今长大,成为新一代消费主力。毫无疑问,如今动漫文化有了根,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年轻人生生长长的情种食粮。

②可是,动漫的世界,尽管有其正面的价值观,譬如家族情结、童心传统、寻找真情、挑战自我以及团队精神等,然而不能不说,较多的黑暗之心仍然是基本法则。尤其是游戏世界,打打杀杀、勾心斗角、自私自利,迎合人性的本能冲动与野蛮血性,充满向下沉沦的娱乐至死的颓废,甚至,表面是英雄崇拜或励志人生,骨子里却是顺承人性的自然倾向,强权即真理,自我即天意。久而久之,参与建构了人性的黑暗图景。

③我过去一直有一个看法,将所有的思想文化,分为两型。一是随俗的,一是雅化的。

④凡顺承人性中的自然性,皆为随俗的。如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尼采的超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卢梭的契约论、弗罗伊德的潜意识,以及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游戏电玩世界的文化法则等。

⑤凡提升、发明、转化、美化人性中的自然性,皆为雅化的。如儒家之性善说、柏拉图之理念说、康德之绝对命令说,以及各种哲学与美学中的形上智慧。

⑥随俗与雅化,为人类思想之两轮,离一不行。随俗,渐为现代性的根本特征,而雅化,则是传统之根本特征。随俗中,有雅化的努力;雅化中,又有随俗的用心。

⑦可是, 以上这种看法, 其实到了该修正的时候了。因为,上面这种说法中,雅化的“雅”,似乎是与真实的人性图景两相分离,甚至互不相干的东西。

⑧但是在二十一世纪渐渐清晰起来的一幅新的人性图景中,“雅”也是人性图景中的一部分。

⑨就以“善”为例,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人性的真实?美国密歇根大学哲学系教授孟旦,通过现代社会生物学的成果,揭示了在人的自然本性和遗传中有互惠和利他的先天倾向。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本能地就有利他的倾向。孟旦引用了社会生物学研究者爱德华·威尔逊的说法以证明儒家亲亲之仁的合理性。威尔逊证明了亲亲之爱, 建立在 “亲族选择”即基因的自然选择基石之上。“在利他主义行为的起源上,宗族选择特别重要。”

⑩威尔逊还说: “在多种有证据的遗传特性中,最接近道德趋向的是对他人之不幸的移情,以及婴儿与其保护人之间的某些情感过程。可以为道德趋向的遗传性再提供大量的历史证据。在进化史的过程中,那些使人趋向于合作行为的基因将会在全体人类中占据支配地位。”

更值得关注的是,脑神经认知科学最新发现表明,对造成他人痛苦的厌恶感和公平感,是大脑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两大先天情感。科学家通过对大脑的核磁共振实验发现,当志愿者被要求或选择将一个重伤者扔下船去,以解救其他人时,或选择不采取行动时,所有的患者都选择牺牲一人以拯救他人,而正常人则选择不采取行动。这表明,有病的大脑对道德麻木不仁,而健康正常的大脑则敏感。大脑相关道的德情感区有病的人,失去道德敏感的生理基础,而正常人则有这个基础。

其实人类学家也早就发现,人类社会的起源,即人的社会性形成,善是开端。因而我们越多而细致地理解人的历史起源,越是更多地理解人性。人类学家M·D·萨林斯指出:“在有选择地适应新石器时代的种种危险的过程中,人类社会克服或贬抑了灵长目动物的种种习性,如自私自利、争雄称霸、野蛮竞争等等,人类社会用血族关系和合作代替了冲突,将道德置于力量之上,人类社会在其最早的时期中完成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克服人类所具有的灵长目动物的天性,从而确保了人类的不断进化的科点。”另一个人类学家V·斯蒂芬森从他与爱斯基摩人的长期交往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们之所以幸福,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是按照为人准则生活的。从根本上看,人类与其说是一种竞争的动物,不如说是一种合作的动物。人类作为一个特种生存下去,是因为互相帮助,而不是丑陋的个人主义。”

上个世纪,我们读大学的时候,特别流行西方现代派的作品。其中有一篇小说人人皆知,即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1911-)最重要的小说,名为《蝇王》。“蝇王”是人们自己身上所深藏的恶的隐喻。作者旨在呼吁人们要正视“人自身的残酷和贪婪的可悲事实”,医治“人对自我本性的惊人的无知”。然而,如上所述,种种跨学科研究的合力,渐渐地正在拼合为一幅区别于《蝇王》的新的人性图景。这一新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思我们如何利用转化人性负面的固有思路,而且可以以真启美、美善合力,更加理直气壮地强调人性正面价值的文化主导力量。这不仅可以教我们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几千年前的性善、仁爱、雅化、守正等观念,而且可以启发我们重新省视当代的文艺、文学以及文化固有的思想框架。

1.第①段加点词“根”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人总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更感到亲和,对亲人、朋友更痛痒相关,更愿意分享一些好东西、好信息。”作为论据,可以支撑以下观点的一项是(         )

A.雅化是对人性中的自然性加以美化。

B.人类的道德倾向是具有遗传性的。

C.不伤害他人和追求公平的情感是先天的。

D.人类在克服动物性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3.根据文意,作者对“二十一世纪的人性图景”的预测是(       )

A.顺承人性中自然性的随俗思想会逐渐削弱,雅化的文化思想成为主流。

B.随俗与雅化是人类思想的一体两面,二者的发展互相独立又互相促进。

C.随着生物及社会学等跨学科发展,正面的人性价值会得到更好的张扬。

D.人类会全力发现遗传和社会基因秘密,发掘被隐藏的至善至美的人性。

4.梳理相关内容,分条陈述第段画线部分中“更加理直气壮”的依据。

5.作者对中华文化几千年前的性善等观念有了“重新认识”,请对新的认识加以评价。

 

查看答案

按要求选择。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刚健进取的精神,下列句子中最符合此种精神的一项是

A.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溥冰。

B.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C.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

D.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它的意义。

B.在网络上购物一定要特别注意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

C.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人民用自己的力量建立新中国。

D.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5G的推广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杜甫在《登楼》中,坚信华夏政权稳固、并义正辞严地警告侵略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通过描摹声音来衬托情感,具有“顿挫凄绝”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