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央视新闻频道近期推出“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快闪节目之后,一场场爱国歌曲快闪活动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流行开来,各行各业的青年,利用新兴的媒体与艺术形态歌唱祖国、祝福祖国,优美的旋律在各地飘荡,爱国的激情在人们心中沸腾。
快闪类型多样,先后出现过离散型、游戏型、政治型、商业型等不同种类。其内容或是一种娱乐狂欢,或是表达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抑或是宣传某种新观念、新产品。学者们对其评价也是态度各异。批评者认为它肤浅幼稚,只是纯粹的社交性游戏而缺乏严肃理性的实践目标;指责它干扰城市正常秩序,增加城市治理成本;甚至担心快闪族被未知组织者利用,从而引发社会混乱。赞赏者则认为,快闪降低了社会参与的门槛,创造了一种平等民主的社交形式;它以戏剧化的方式重塑了人们的城市空间体验,并拓展了公共表达的形式。
爱国歌曲快闪活动合理借鉴了快闪亚文化“情境创设”的理念和充满活力的形式,并通过有效的策划和组织为其注入了深沉的内容和情感,提升了审美品格,展现了亚文化参与构建主流话语的无限可能。
注入意义,内容主流化。有别于快闪亚文化的无意义传统,爱国歌曲快闪活动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背景,是一份献给祖国的特別礼赞。所唱曲目虽多为老歌,但因其爱国情感浓烈、社会普及度高,且经过全新编排,更能直达人心、引发共鸣。活动在娱乐性、可近性上获得了青年的认同,同时也突破了理论界对其肤浅性、破坏性的指责,以轻盈的姿态为爱国主旋律注入了一丝清新的活力。
精心策划,形式审美化。各地的快闪都非常注意天气、场所、布景、道具、领唱人物的选择和设计,以彰显其地域特色、历史风韵、建设成就和时代精神。活动多在人流如织的公共场合惊奇发生,以知名人士、行业精英、青年学子富有个人魅力的独唱或互动演唱启幕。在悠扬旋律的感染下,成百上千的在场群众从好奇驻足到自觉加入,最终发展为共情共鸣的集体合唱。主办方通过多机位抓拍、精美剪辑和专业和声,最后完成声画语言绚丽、情感逐渐升华的优雅叙事。
创设情境,行动剧场化。社会哲学家芒福德认为:“城市不仅创造了剧场,它本身就是剧场。”爱国歌曲快闪系列活动通过艺术行为、教育主题的巧妙嫁接,在司空见惯的城市居所中创设出富有诗意的剧场氛围,使现场群众在偶遇的“戏剧”情境中经历了一场融欣赏、体验、共情、参与于一体的审美实践。而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接力传播,则将剧场效应进一步扩散,形成了跨时空的情感震颤和价值认同,引发了全国范围内一场又一场表达爱国激情的快闪风潮。
快闪以其游戏性、创新性、自组织性等特点,很好地适应了青年的行为特点和情感诉求,让他们在娱乐互动中自觉体验,也为其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提供了施展空间。可见,青年亚文化既不是芝加哥学派眼中对社会具有实际破坏力的反文化,也不完全是伯明翰学派视野中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风格抵抗的附属文化,亦不全然是后亚文化学者视野中的纯娱乐文化。
在歌唱祖国快闪的走红中可以看到,青年亚文化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其重要价值,能让青年在身临其境感受并参与的情况下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悟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选自邹举《中国教育报》2019年6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快闪类型多样,学者们对其评价也是态度各异。批评者对其扰乱城市进行了指责,赞赏者则认为其对拓展城市空间起到了积极作用,且赞赏者更多。
B.爱国歌曲快闪活动合理借鉴了“情境创设”的理念和形式,突破了理论界的指责,为爱国主旋律注入了活力,从而获得了青年的认同。
C.为了彰显各地地域特色、历史风韵、建设成就和时代精神,各地的快闪在天气、场所、布景、道具、领唱人物的选择和设计方面进行了精心选择和策划。
D.快闪系列活动是一场融欣赏、体验、共情、参与于一体的审美实践,使现场群众在偶遇的“戏剧”情境中创设出了富有诗意的剧场氛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开篇列举了央视推出的“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快闪节目,接着对快闪的特点进行了诠释,然后引出了作者的观点。
B.第四至六段文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论述了快闪文化具有主流化、审美化、剧场化的特点。
C.第五段介绍爱国快闪活动的拍摄过程,论述了爱国快闪活动具有审美化的特点,整个活动经过精心策划以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D.文章最后部分进一步论述了青年亚文化让青年在爱国快闪活动中,可以感受爱国的氛围,领悟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国快闪活动多在人流如织的公共场合惊奇发生,因而在偏远的山区、海洋上一般不宜举办此类活动。
B.爱国快闪活动需要借助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接力传播,否则将无法形成剧场效应也无法形成跨时空的情感震颤和价值认同。
C.提供表现青年的行为特点和表达情感诉求的空间,使之在娱乐互动中自觉体验,可见快闪活动具有创新性、娱乐性等特点。
D.吸收了文化中积极因素的爱国快闪活动,将活动主题化、审美化、情感化,让青年可以身临其境,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作文。
居里夫人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有的科学家从一块极小的陨石中努力寻找外太空的信息。
以上材料对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很有启发意义。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君子亭记
王阳明
①阳明子既为何陋轩①,复因轩之前营,驾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时;清风时至,玉声珊然,中采齐而协肆夏,揖逊俯仰,若洙、泗群贤之交集,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而列于堂陛之侧,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②门人曰:“夫子盖自道也。吾见夫子之居是亭也,持敬以直内,静虚而□,非君子之德乎?遇屯而不慑,处困而□,非君子之操乎?昔也行于朝,今也行于夷,顺应物而能当,虽守方而□,非君子之时乎?其交翼翼,其处雍雍,意适而匪懈,气和而□,非君子之容乎?夫子盖谦于自名也,而假之竹。虽然,亦有所不容隐也。夫子之名其轩曰‘何陋’,则固以自居矣。”
③阳明子曰:“嘻!小子之言过矣,而又弗及。夫是四者何有于我哉?抑学而未能,则可云尔耳。昔者夫子不云乎?‘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②,吾之名亭也,则以竹也。人而嫌以君子自名也,将为小人之归矣,而可乎?小子识之!”
(选自《王阳明集》有删改)
[注]①何陋轩:王阳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后,伐木为轩,自建居所,并命名为何陋轩,取《论语》中“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之意。②《论语注疏》:人博学先王之道,以润其身者,皆谓之儒。但君子(儒)则将以明道,小人(儒)则矜其才名。
1.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亭位于何陋轩的前面。
B.交代了君子亭命名的缘由。
C.竹之姿像虞宫廷里的群妃。
D.必要的隐忍也是君子之道。
2.将下列词语填入第②段方框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弗拘 ②能亨 ③若愚 ④能恭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①② D.③②①④
3.有人认为第③段中“嘻”字可两【解析】
一是表惊讶的感叹词,二是嬉笑的意思:结合具体内容推断不同解释背后的王阳明形象。
4.本文围绕“君子亭”的命名,层层推进,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窦建德传
①窦建德,贝州漳南人。世为农,自言汉景帝太后父安成侯充之苗裔。材力绝人,少重然许,喜侠节。乡人丧亲,贫无以养,建德方耕,闻之太息,遽解牛与给丧事,乡党异之。盗夜劫其家,建德立户下,盗入,击三人死,余不敢进。请其尸,建德曰:“可投绳系取之。”盗投绳,建德乃自縻,使盗曳出,跃起捉刀,复杀数人,繇是益知名。为里长,犯法亡,会赦归。久之父卒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②武德元年,宇文化及至魏县,建德谓其纳言宋正本及德绍曰:“吾,隋民也;隋,吾君也。今化及杀之,大逆不道,乃吾仇,欲为天下诛之,何如?”正本等曰:“大王奋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争附者,以能杖顺扶义、安四方也。化及为隋姻里,倚之不疑,今戕君而移其国,仇不共天,请鼓行执其罪。”建德善之。即引兵讨化及,连战破之。化及保聊城,乃纵撞车机石,四面乘城,拔之。
③未几,连突厥侵相州,刺史吕珉死之。滑州刺史王轨为奴所杀,奴以首奔建德,建德曰:“奴杀主,大逆。纳之不可不赏,赏逆则废教,将焉用为?”命斩奴而返轨首,滑人德之,遂降,齐、济二州亦降。
④五月,建德自板渚出为阵,西薄汜南,属鹊山,亘二十里,鼓而前。秦王登虎牢城望其军,按甲不战。日中,建德士皆坐列,渴争饮,意益怠。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史大奈、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建德被重创,窜牛口谷。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获之,传而西,斩长安市,年四十九。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滑人德之(_______________)(2)西薄汜南(_________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大王奋布衣(_________)
A.奋发 B.奋斗 C.奋起 D.发扬
(2)西薄汜南,属鹊山(_________)
A.聚集 B.连接 C.归属 D.嘱咐
3.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史大奈、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
4.用“/”为下列句子断句。
久之父卒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5.第①段画线句“建德杀盗”之事在《旧唐书》中未曾记载,《新唐书》详细叙述此事,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
6.唐朝人殷侔在《窦建德碑》中写道:“自建德亡,距今已久远,山东河北之人,或尚谈其事,且为之祀,知其名不可灭,而及人者存也。”请结合全文推断百姓“为之祀”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鹧鸪天·博山寺作①
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②,岂其御③,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④,山鸟山花好弟兄。
[注]①该词作于作者40来岁遭谗落职之时。②语出《世记新话·品藻》,表达坚守自我的志向。③语出杨雄《法言·问神》,表达不依附权贵之意。④语出《丐论》:“古人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与松竹为友;座无君子,则与琴酒为友。”
1.以下评价适合于本词的一项是( )。
A.激情昂扬
B.平淡闲逸
C.激愤深沉
D.幽默风趣
2.本词富于议论,也借助精选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全词四句中哪一句最能体观这一特点,请结合具体意象赏析。
3.词这种体裁,一般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本词却另辟蹊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看隧道的老表
李新勇
①离开故乡多年,每次探亲,除了想多陪伴年迈父母,我就想去看看我的傻子老表。这一次,有机会把一年的公休假跟过年的长假绑在一起,终于如愿以偿。
②他的妻子,我的表嫂,一个拥有三百多号员工的土特产进出口公司董事长,说她派车送我去。我说老表每次往返你这里,是你派车还是他自己乘车。表嫂说以前他自己乘车,现在他自己开车。我说,那我还是自己乘车去吧,看看他曾经走过什么样的路。
③出了门我想,我这傻子老表果然傻到家了,其他不说,表嫂是个前呼后拥、腰缠万贯的老板,而自己却是个隧道看守员,单凭这一点都能斩钉截铁认定,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傻家伙。
④我的傻子老表曾是我的偶像,他脑子好使,读书过目不忘,初中毕业考上铁路中专,一转身就脱离了农民身份,成为公家人。1980年代,在面朝黄土背朝天靠老天爷赏饭吃的乡村,这种华丽的转身是具有模范效应的。
⑤我考上大学那一年,他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乘回来探亲之机,送了我一床毛巾被。那时候,我们弟兄四个都在读书,家徒四壁。这条毛巾被,是我最值钱的行李。在大学里,白天搭在床沿上,当坐垫,以保持床单被子整洁,晚上当被盖,夏天直接搭到肚子上,冬天盖到被子上。一直用到我沿江东下,定居江尾海头。这份情谊,我断断忘却不了。
⑥人们开始认为他是傻子,是从他放走窃贼开始的。据说一天晚上,窃贼趁他熟睡之际入室盗窃,被他捉了个现行,他不但不把那家伙扭送派出所,还问人家遇到了什么难处,拿出钞票给贼人,然后开门送贼。用村里人的话说,是脑子缺八根筋的人才干得出来的。
⑦后来中专文凭不吃香了,遍地都是大学生,他便从车站被安排到更运的地方做了隧道看守员。他妻子离职下海,生意越做越大。接常理,他早该成为妻子的帮手。即使什么都不干,窝在家里享清福,也不至于被人当作傻子。
⑧通过北斗导航,很快查到老表看守的隧道,一千多米长,在横断山的崇山峻岭之中,两头没有站点。不到两百公里的路程,换了三种交通工具,打听了十多个人。四围大山,面临深谷,谷底平原,四方八面全是草木和山树,没有人烟。接到我的电话,他站在隧道口迎接找,左手手电筒,右手钢锤,头上有头灯,牛皮工具包向左斜挎腰间。快三十年不见,他没有发福,仍然清瘦,只是容颜苍老,面皮黑得像擦亮的铁器。
⑨正是吃饭的点,没有火车经过,他从工具箱里取出一把手电筒递给我,把我往隧道中领。进入隧道二十多米,黑暗立即把我们湮灭,两只手电和老表额头上的灯,证明还有两个活人存在。在隧道中部有三个避车洞,中间一个摆上了两张凳子一个暖炉,旁边简易的工具桌上两个保温饭盒,就是我俩的中饭。他招呼我坐下来,趁着没有火车经过,赶紧吃饭。
⑩我问他一年到头到底在防备什么,又没见他带枪,他说的确不需要枪,但需要钢锤、钢尺、数显扳手、电子硬度计、红外测距仪等十多种工具,都在挎包里,还需要眼晴。这一条隧道虽不算长,但修建于1970年代,当年建筑材质和技术有限,加上处在构造地质上,容易出现裂纹和渗漏。这条铁路很忙,每20分钟一趟火车往返,他每天要巡检三个来回。查看哪里有裂纹、哪里有渗水空鼓,没有列车时敲敲铁轨,临时停车时敲敲车轮,判断情况,电筒不离手,可以照明,还可以打信号,这活儿一干,快三十年了。
⑪我问他为啥不跟表嫂做生意。他说他曾经停职了一年,两个月在他妻子的公司里吃闲饭,十个月在医院和家里养“心病”。关键是脑子里全是隧道里的岩壁和铁轨,睡不着,心脏像被人挖走了。妻子懂他,待他病愈,支持他来上班了。正说着,一列火车驱赶着满隧道强烈得睁不开眼睛的光芒呼啸而过,巨大的咔嗒声震得耳鼓麻木失灵,疾驰的寒风带着沙粒和灰尘打在脸上,细小的疼痛在脸上像花朵一簇簇绽放。老表笔直站立在避车洞中,表示隧道内一切平安,示意火车安心通过。
⑫吃了饭,巡检完剩下的隧道,返回到刚才他接我的地方,距隧道口十来米的一块平地上,一间十来平米的红砖小屋里,办公桌、电话、床铺、简易灶台,一应俱全。我说,换了我,坚特不下来。老表笑笑,“你一年到头写作,换了我,我也坚特不下来。”说罢,我们对着眼前深邃的山谷笑起来。
(有删改)
1.从叙述方式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的作用。
2.结合第⑧段内容,分析作者是如问塑造老表形象的?
3.第⑪段画线句的语言运用很有表现力,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4.有人认为标题改为“傻子老表”更好,结合全文,从构思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