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彩虹
毕飞宇
老铁和虞积藻都是大学老师,他们有一样是值得自豪的事,那就是他们的三个孩子个个都成龙成凤,全飞了。大儿子在旧金山,二儿子在温哥华,最小的女儿在慕尼黑。
退休之后老俩口一直住在高校的五层小楼里。可天不遂人愿,虞积藻摔了一跤,再也站不起来了。为了虞积藻,老铁换了房子。新房子在 “罗马假日广场”的第二十九层。虽然更高了,但能顺着电梯直上直下,反而方便了。 他还买来了四只石英钟,把时间分别拨到了北京、旧金山、温哥华和慕尼黑,依照地理位置挂在了墙上。
虞积藻住上了新房,上下楼容易了,可她却一天到晚闷在二十九楼。夜深人静,虞积藻盯着那些时钟,动不动就要说“吃午饭了”“下班了”。她说的当然不是自己,而是时差里的孩子们。
老铁也感到不知所措。房子很高,很大,老铁的不知所措就被放大了,架在了高空,怎么办呢?老铁就趴在阳台上,打量起脚底下的车水马龙。它们是那样地遥远,可以说深不可测。老铁有时候就想,这个世界和他已经没有什么关系。
不久,老铁有了新的发现。隔壁一家窗户的背后有一个小男孩,趴在玻璃的背后,用他的舌尖舔玻璃,不停地舔,就好像玻璃不再是玻璃,而是一块永远都不会融化的冰糖。老铁也伸出舌头舔了一回。寡味得很。
小家伙又在窗户的后面出现了。这一次他张开嘴,用他的门牙有节奏地磕玻璃,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像打击乐队里的鼓手。就是不看老铁。一眼都不看。这个小家伙,有意思得很呢。老铁当然是有办法的,利用下楼的工夫,顺便从超市里带回来一瓶泡泡液。老铁来到阳台上,拉开玻璃,顶着炎热的气浪,吹起了肥皂泡。一串又一串的气泡在二十九层的高空飞扬起来。气泡漂亮极了,每一个气泡在午后的阳光下都有自己的彩虹。小男孩果然转了过来,专心致志地看着老铁这边。十来分钟之后,小男孩也拉开窗门,站在了椅子上,对着老铁家的阳台同样吹起了肥皂泡。这实在是太危险了。老铁立刻对着小男孩作出了严厉的手势。可小家伙哪里搭理他,每当他吹出一大串的泡泡,他都要对着老铁瞅一眼。他的眼神很得意,都挑衅了。
老铁决定终止这个小东西的疯狂举动。他来到隔壁,敲了半天,防盗门打开了一个缝隙。小男孩堵在门缝里,两只漆黑的瞳孔十分地机警地盯着老铁。小男孩很小,样子有些滑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白衬衫,吊带裤,皮鞋,像一个小绅士。他十分老气地问:“你是谁?”老铁笑笑,说:“我就是隔壁阳台上的老爷爷。”小男孩说:“你要干什么?”老铁说:“不干什么,你让我帮你把窗前的椅子挪开——那样不好,太危险了。”小男孩说:“不行。”老铁说:“为什么?”“我妈说了,不许给陌生人开门。”小家伙的口头表达相当好,每一句话都说得准确而又完整。老铁瞄了一眼屋子里的装潢和摆设,家境不错。老铁说:“你叫什么名字?”小男孩反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老铁回答道:“我叫铁树,你呢?”小男孩对着老铁招了招手,要过老铁的耳朵,轻声说:“我妈不让我告诉陌生人。”老铁笑笑,说:“你爸妈呢?”小男孩说:“出去了。”老铁说:“那你一个人在家干什么?”小男孩很不客气地看了老铁一眼,“咚”地一声,把门缝关死了。小男孩在防盗门的后面大声说:“干什么?有什么好干的?生活真没劲!”
老铁回来后又偷偷观察了一会儿,小家伙从椅子上撤退了,重新拉好了玻璃窗。老铁松了一口气。老铁注意到小家伙又开始用他的小舌头舔玻璃了。他舔得特别地仔细,像一个小动物,同样的一个动作他可以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个上午。
这个中午的电话闹鬼了,不停地响,老铁拿起电话“喂”了好几声,就是没有回音。响到第九遍,电话那边终于开口了: “猜出来我是谁了吧?” 老铁正色说:“你是谁?” 电话里说:“把你的泡泡液送给我吧。” 老铁听出来了,小声说:“你怎么知道这个号码的?” “我打电话给114问的。” 这孩子聪明。老铁故意拉下脸,说:“你想干什么?” “我的泡泡液用光了。我到你们家去拿好不好呀?” 老铁思忖片刻,故作无奈,说:“好吧。”
老铁挂了电话,突然有些振奋。搬过来这么长时间了,家里还没有来过客人呢。小男孩敲门来了。老铁十分正规地和他握过手,把他拉到虞积藻的床前。虞积藻打量了小男孩一眼,问:“这是谁家的小绅士?”老铁对隔壁努努嘴,大声地说:“我刚认识的好朋友。”小男孩两只眼睛却盯上了虞积藻的电动轮椅。他驾驶着电动轮椅在虞积藻的房间里开了一圈,附带试了几下刹车,又摁了几下喇叭,结论出来了,老气横秋地说:“我爸爸的汽车比你的好。”虞积藻十分开心地笑了。她问:“上学了没有?”小男孩说:“没有。过了暑假我就要上学了。”不过小男孩十分炫耀地补充了一句,“我已经会说英语了。”他一口气把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全背诵出来了。虞积藻笑了,满脸的皱纹像一朵砰然绽放的菊花,全部挂在了脸上。虞积藻一把把小男孩搂了过来,抱在了怀里,怀里实实在在的。这个小家伙真是个小太阳,他一来,屋子里顿时就亮堂了,虎虎有了生气。
这时小男孩仰起头,对老铁说:“你把泡泡液给我。” 老铁收敛了笑容,说:“我不给你。二十九楼,太危险,太危险了。” 虞积藻说:“什么泡泡液?给他呀,还不快给孩子。” 老铁走到虞积藻的面前,耳语了几句,虞积藻听明白了。虞积藻来了劲头,让老铁扶她。她要看老伴和小家伙一起吹泡泡液。她兴高采烈地大声宣布:“我们到广场上去吹泡泡。”
小男孩的小脸蛋阴沉下来了,说:“爸爸不在家,我不下楼。爸爸说,外面危险。”
隔壁的门铃 “叮咚”一声,在二十九楼的过道里悠扬。二十九楼,实在是太遥远、太安静了。小男孩站起身,说:“家庭老师来了。我要上英语课。”
老铁和虞积藻被丢在了家里,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其实平日里一直都是这样安静的,可是,这会儿的安静特别了,反而像一次意外。
电话又响了。虞积藻固执地要去接电话,可似乎只听了一两句话,电话的那头就挂了。她放下话筒,却没有架到电话上去,反而搂在了怀里,人已经失神了。盯住那一排石英钟一个劲地看。老铁问:“哪个儿女吗?” 虞积藻摇摇头,说:“小绅士。” 老铁问:“说什么了?” “他说,我们家的时间坏了。”
1.下列对于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运用多个比喻描绘小男孩舔玻璃、磕玻璃的情形,突显出小男孩性格童真的一面。
B.作者描写小绅士独自在家也打扮得一本正经,意在突出他家境优渥,拥有良好的教养。
C.小说结尾借小绅士之口说出老夫妇家的“时间坏了”,揭示出老夫妇的某种情感失落。
D.作者选取生活的一个片段,运用极富地方特色的语言,写作出有喜有悲的生活滋味。
2.小说把主要场景设计在一栋现代高层建筑的二十九楼,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小说题目“彩虹”寓意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佛系青年”既指将“一切随缘”作为精神行为指导准则的部分青年,也指当代青年群体中出现的“做什么都无所谓,随波逐流”的一种社会现象。
看到“佛系”一词,不免与佛教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联系起来。然而,它与佛教的教义大不相同。佛教中的淡然,是经历过世俗生活的大彻大悟。而青年群体刚步入社会,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一切随缘”的态度,并不是看破社会的智慧,而是面对自身童话世界和残酷现实世界的对立时的逃避和妥协。最先使用“佛系”一词的是日本媒体,他们把喜欢独处、不愿意恋爱、只关注自身兴趣爱好的男性称作“佛系男子”,这反映了日本低欲望社会的现状。但是,中国孕育“佛系青年”的社会环境与日本有本质区别。日本低欲望社会的出现是人们从追求物质生活向追求精神生活转变,是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而带来的理念变化,这种转变是主动的。而中国“佛系青年”现象更像是一种对现实的被动接受,其实质是一种遁世消极的文化。
“佛系青年”一词其实是以“葛优瘫”为代表的“丧文化”的演变。“丧文化”是指流行于青年群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佛系青年”与“丧文化”有一脉相承之处,都是通过网络集群性行为和网络狂欢的形式来彰显个性,宣泄对处境的不满。同时,“佛系青年”又是“丧文化”的演变与发展,“丧文化”是青年群体通过娱乐与自嘲的方式对自身标签的反抗,是看似一无是处、实则蕴含内心澎湃的奋斗精神。与之截然不同的是,“佛系青年”乃是通过主动贴标签的方式,为自己的颓废妥协与信仰缺乏披上一层“合理化外衣”。
“佛系青年”是一种社会偶然现象,但这种特定时期较多人具有的社会心态并不是自发性形成或者随意蔓延产生的,它的产生类似于涂尔干提出的“以某种心理模板作为框架,使某一群体中原本相似也可能相异的甚至大相径庭的个体的心理状态最终发生趋同”。首先,中华民族传统儒家文化注重的君子风范、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模式、广泛传播的佛教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沉淀融合,所造就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集体心态已成为一种民族性的内在心理特征。其次,网络技术的开放性、网络话语权的平民性、网络空间管理的薄弱性,使得网络虚拟空间成为许多亚文化交锋、交流与交汇的基地,诞生了如“丧文化”这样的青年亚文化,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侵蚀着青年的思想意识。最后,当前社会急剧转型,社会阶层上升渠道狭窄,阶层间流动性减弱,固化性增强,“有付出就有收获”为导向的传统社会价值观受到冲击,由此引发青年群体的焦虑感与挫折感。
总之,“佛系青年”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的转型和变迁息息相关。
(节选自卜建华《“佛系青年”群像的社会心态诊断与支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佛系青年”以“一切随缘”作为精神行为的指导准则,他们是被动接受现实的特定社会群体。
B.“佛系男子”最先出现在日本。它是日本人因文化程度普遍提高而在理念上主动寻求变化的一种文化现象。
C.“丧文化”是一种以颓废、绝望、悲观为特征的亚文化,虚拟的网络空间为其产生提供了土壤。
D.“佛系青年”缺乏信仰、内心缺乏奋斗精神,他们常常用颓废、妥协的方式宣泄对环境的不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佛系青年”的内涵与佛教教义进行区别,是为了更准确地揭示“佛系”一词的特征。
B.“佛系青年”虽是一种社会偶然现象,文章却在第四段里从现实维度分三个方面对其心态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引人深思。
C.文章引用涂尔干的心理学观点,为揭示“佛系青年”现象产生的根源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D.文章提出“佛系青年”的概念后,将其与佛教、“丧文化”等进行比较,然后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进行总结,条理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系男子”与“佛系青年”的差异很大程度来自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可见文化的形成无法规避社会的熏染。
B.“佛系青年”与“葛优瘫”虽然相似,但更有不同。二者趋同融合可以有效减少青年群体的焦虑感。
C.加强网络空间的管理,拓宽社会层上升渠道,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佛系青年”的出现。
D.诊断“佛系青年”群像的社会心态,撕毁他们身上的标签,用“有付出就有收获”作引领,“佛系青年”的消极遁世可能会有一些改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祖国建国70周年,在国庆那一天,看着一幕幕磅礴壮观的阅兵场景,我忘不了黄旭华用毕生的精力开辟海下的疆域,我忘不了林俊徳用血肉身躯为国筑起铜墙铁壁,我忘不了袁隆平不顾名利在麦田劳作的身影。
在国庆那一天,我耳边又传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呐喊;我仿佛又听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铿锵誓言。
国庆那一天,作为立志成为祖国各行各业领军人物的你,有哪些经历或见闻?请以“记国庆的一天”为副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拟标题,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对联寻亲”。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有人不小心弄乱了它们的下联,请你将它们重新组合,使之变得完整。
上联:时雨点红桃千树 下联:________________
上联:亭闲有竹春常在 下联:________________
上联:无意东风花半露 下联:________________
上联:晴空一镜悬明月 下联:________________
①山静无人水自流 ②春风吹绿柳万枝 ③夜市千灯照碧云 ④有闲春色燕双飞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颓圮(pǐ) 荫庇(yīn) 幅员寥阔 嘉言懿行
B.桀骜(áo) 遒劲(jìng) 嗔目结舌 提要钩玄
C.衣钵(bō) 承载(zǎi) 娓娓动听 戳力同心
D.祈祷(qí) 屏退(bǐng) 运筹帷幄 殒身不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