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 人类的弟兄,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当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看到流逝的江水,会想到时光的 ;看到再生的小草,会想到生命力的顽强;在平寂静的山林里,会平息烦躁的心情;面对 ,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单是一个秋天,( );它的 ,会使人联想到生命的代序;它的成熟,会令人感到喜悦和满足;它的萧瑟,会让人觉得寂寞和悲伤。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接触自然时,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的原因,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
B.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
C.由于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人与自然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联系。
D.当人在接触自然的时候,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这种天然的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就会带给人们许多不同的感受 B.人们许多不同的感受就接踵而至
C.就会带给人们一模一样的感受 D.就会带来飘飘欲仙般不同的感受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是
A.铺天盖地 溘然长逝 满城风雨 悄然而至
B.比比皆是 一去不返 暴风骤雨 悄然而至
C.铺天盖地 一去不返 满城风雨 悄无声息
D.比比皆是 溘然长逝 暴风骤雨 悄无声息
按要求默写。
(1)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体现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愁肠愁更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题目。
临江仙
【五代】牛希济
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注】罗浮山:道教的“第七洞天”,相传为葛洪炼丹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飐”是风吹物动之意,写出因湖面广阔,风吹浪动,似外与天接,凸显湖面之广。
B.“一点”是词人在湖面遥望君山的直观感觉,以此强烈对比,意在表现君山的娇小。
C.上片的后三句描写君山的神秘朦胧,并展开想象,使得景色奇丽而富有情致。
D.下片写秋夜增寒,着一“冷”字,天地之低温,词人体肤心理之寒冷都融汇于此字。
E.下片写星斗下垂,湖面视野开阔,橘林更显红颜娇美,含蓄地写出极富诗意的美景。
(2)这首词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有关词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天平山记
高启
至正二十二年重九日,积霖既霁,灏气澄肃。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乃治馔载醪,相与诣天平山而游焉。
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道傍竹石蒙翳,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至白云寺,谒魏公祠,憩远公庵,然后由其麓狙杙①以上。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若噬,蟠孥②撑拄,不可名状。复有泉出乱石间,日白云泉,线脉萦络,下坠于沼,举瓢酌尝,味极甘冷。泉上有亭,名与泉同。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过此,则峰回磴盘,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两崖并峙,若合而通,窄险深黑,过者侧足。又其上有石屋二:大可坐十人,小可坐六七人,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既入,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乃复离朋散伍,竟逐幽胜,登者,止者,哦者,啸者,惫而喘者,恐而啕者,怡然若有乐者,怅然俯仰感慨,若有悲者:虽所遇不同,然莫不皆有得也。
予居前,益上,觉石益怪,径益狭,山之景益奇,而人之力亦益以惫矣。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其上始平旷,坦石为地,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天之风飕飕,太湖之水渺乎其悠悠。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既而欲下,失其故路,树隐石蔽,愈索愈迷,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时日欲暮,大风忽来,洞谷啥呀,鸟兽鸣吼。予心恐,俯下疾呼,有樵者闻之,遂相导以出,至白云亭,复与同游者会。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而予亦笑其恇怯颓败,不能得兹山之绝胜也。
于是采菊泛酒,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日:“今天下板荡③,十年之间,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然恐盛衰之不常,离合之难保也,请书之于石,明年将复来,使得有所考焉。”众日:“诺!”遂书以为记。
[注)①狙杙(jū yì):像猕猴攀登小木桩一样。②蟠(pán):盘曲。孥(ná):牵引。③板荡:《板》、《荡》,《诗经·大雅》篇名,都是写周厉王无道的诗,后称政局混乱为“板荡”。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治馔载醪 治:整理
B.草木秀润,可荫可息 荫:遮盖
C.蟠孥撑拄,不可名状 状:陈述或描摹
D.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 举: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遂书以为记 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
B.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 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
C.至则舍舟就舆 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
D.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 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日
3.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天平山的怪石、甘泉、险崖作了细裂的描绘,还生动传神地描写了自己及同游者游览天平山时的不同动作、神态和感受。
B.作者特别写了自己登上山的高处后远眺的辽阔境界,而且写出了自己当时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的感觉。
C.作者褰裳奋武,独登极顶后下山,虽经历了日暮风作,鸟兽鸣吼,愈转愈迷时的恐惧疾呼,但因能“得兹山之绝胜”,所以“乐”。
D.文章最后,作者感慨时局之动乱、保一己平安之不易、同游盛会之难再。要求记此次游历于石上,以弥补无法再游之遗憾。
4.选择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最佳的一项
A.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
B.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
C.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
D.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乃治馔载醪,相与诣天平山而游焉。
(2)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
(3)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而予亦笑其惬怯颓败,不能得兹山之绝胜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流泪的滕王阁
潘碧秀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遣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借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体”,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栏杆。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睑。
扁舟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会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三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躲在云层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唯有惆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
斜阳已成余晖,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
(选自《散文》2003年第10期)
1.文中画线句子“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有什么含意?
2.结合文意,概括“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一句中“伤痕累累”的具体内容。
3.文章为什么以“流泪的滕王阁”为题?这样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个案调查报告(节选)
一、相关研究回顾与研究设计
随着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状况引起广泛关注,相关的研究也陆续展开。蒋有慧对江西省4城市的样本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上网情况总体是好的,但确有一少部分学生,由于不正确地使用网络影响了身心健康,甚至受到伤害。权朝’鲁等对济南样本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黎嘉敏对广州市样本进行了调查,其结论也是积极的。这些调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正确看待当代中学生的网络生存状况,并对中学生上网的动机、上网中存在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进行了分析,为中学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上述调查也部分涉及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状况,但不够细致深入。对此,我们认为,中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仍是有关行为问题的核心。对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可以为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提供更为直接的参照。
我们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选取长春市一所完全中学,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技术,在其初中和高中各随机抽取12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全部收回,其中初中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03份,占85.2%;高中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01份,占84.2%。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这是此次调查的重点,主要了【解析】
①中学生对网络文明规范的了解程度;②对待网络不文明行为的态度;③对网络诚信的态度;④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态度;⑤对网络行为的责任感。分别就各问题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一:对网络文明规范的理解程度统计结果
| 很了解 | 听说过,什么内容不太清楚 | 从没听过 |
初中(%) | 16.3 | 59.6 | 24.0 |
高中(%) | 13.9 | 74.3 | 11.9 |
表二:对聊天骂人行为的态度统计结果
| 无所谓 | 别人先骂,可以回骂 | 无论如何不该骂人 | 其他 |
初中(%) | 9.6 | 5.8 | 72.1 | 12.5 |
高中(%) | 6.9 | 8.9 | 63.4 | 20.8 |
表三:在网上是否使用真实个人资料
表四:对偷看别人邮箱的看法
表五:对在网络上散布假消息的看法
关于中学生对网络文明规范的了解,我们选择了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来设计问题,但从回答情况看,令人担忧:合计有83.6%的初中生、86.2%的高中生对公约的理解是模糊的,甚至“从未听过”。中学生网络文明意识比较淡薄。而对于聊天时骂人现象的看法,过半数的学生采取反对态度,选“其他”者除未注明的外,也都持“厌恶”或“远离”的态度,但还有近20%的学生觉得无所谓或者“别人先骂你,你也可以骂他”。70%或以上的中学生在注册聊天时不用真实个人资料或使用半真半假的个人资料。这反映了网络社会中的诚信危机。
(二)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看,中学生主要把网络作为开阔视野、快捷方便获取信息、与人沟通及展现自我的一条途径。如有学生说上网“可以透过小小的电脑来了解世界各地的消息”,“将许多难以实现的事变成了可能”,可以享受“一种‘地球村’的幸福”,“在文学网站上可随时发表文章,建立文集,不需等投稿再登的时间”等。但还有一部分中学生把网络作为宣泄情感甚至逃避现实的舞台。如有的学生说,上网时“没人知道你是谁,也可以无所顾忌地说心事”“你在平常不愿做和不敢做的事情,在网络中都可以尽情发挥.不会感到现实的残酷”“可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陷”等。
1.就选段内容来看,不属于对“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调查的积极意义的一项是
A.有助于人们准确看待当代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状况。
B.有助于中学生对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网络文明规范的了解。
C.为中学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和直接参照。
D.主要是为了就调查报告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2.根据调查与统计,对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不属于选段中得出的结论的一项是
A.极大部分中学生由于不正确地使用网络影响了身心健康,甚至受到伤害。
B.中学生对“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理解是模糊的。
C.中学生整体的网络道德状况比较令人满意,多数中学生对网络不文明行为能有正确的认识。
D.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学生对网络法规了解模糊,法律意识明显淡薄,法律责任感不强。
3.分析表四、表五的内容,在横线处写出结论性的文字。(请参照画线处“表二”结论文字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