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的化妆——林清玄 ⑴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的化妆——林清玄

⑴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⑵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⑶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⑷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⑸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⑹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⑺多么有智慧的人啊!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⑻“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⑼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⑽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⑾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而是要从内在里改革。

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从全文看,标题“生命的化妆”所包含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来改变生命的内里。

B.养成乐观、自信、善良、自爱而有尊严的气质。

C.用高明的化妆术精心化妆,让人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

D.通过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多运动、改善睡眠等,从而改变人的体质及精神。

2.文章第⑵段中说“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

A.先扬后抑 B.欲扬先抑 C.衬托 D.对比

3.概括⑿段“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中的“这道理”指代的具体内容。

4.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⑼段“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句话的理解?

5.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文章中“我”对化妆师的情感经历了由最初的好奇轻视变成最后的致敬感慨的过程。

B.化妆师认为最低层次的化妆扭曲了人的个性,而拙劣的文章也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

C.从与化妆师的交谈中“我”感悟到一切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是从内在里改革。

D.全文以“我”对化妆的认识为线索,突出了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平淡的生活是最美丽的这一主题,并流露出对这些人的惋惜之情。

 

1.C 2.B 3.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而是要从内在里改革。 4.化妆师认为写文章和化妆是相似的,一流的文章与化妆都是生命中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是人们淳朴个性的自然表现。 5.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筛选文中重要词句,与选项一一对照排除。本题要求选择:对标题“生命的化妆”所包含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结合“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可见,C项, “用高明的化妆术精心化妆,让人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只是脸上的,表面的化妆,不符合“生命的化妆”之意。综合以上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散文中较常见的从篇章的角度是抑扬的运用、以小见大的运用和对此的运用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讲一般为抒情、议论、描写、叙述等多种方式运用,注意辨别。本题要求从全文看,所用的写法。 结合文章后文来看,化妆师关于化妆的一番理论“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可见,文章主旨是赞美化妆师的深刻思想,因此第二段对化妆的鄙夷,实际上是“欲扬先抑”手法。 故选B。 3.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本题要求概括⑿段“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中的“这道理”指代的具体内容。 结合文本可知:“这”表明它在前文出现过,筛选前文的内容“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而是要从内在里改革”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本题要求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⑼段“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句话的理解。 结合前文“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和“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可见,化妆师认为写文章和化妆是相通的,都应该是自然本性的流露,而不是堆砌辞藻,做表面功夫。 5.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答题方法如下:从关键词语入手,一个句子中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所以,体会句子含义一定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找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从分析修辞入手,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本题要求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D项,“突出了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平淡的生活是最美丽的这一主题”的表述错误。结合全文可知:文章的主题应该是要明白“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而是要从内在里改革”。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之学而不诲人不何有于我哉

1.对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默:默默地 B.识:知识 C.厌:满足 D.倦:厌倦

2.对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B.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出处及诗人、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朝李白。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竹枝词》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王昌龄。

D.“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查看答案

填在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_________。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她仅仅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我问:“让他们尽管骑自行车,快快活活地玩一阵好了。”

B.你是打算在周末去拉萨呢?还是等到放假的时候再去?

C.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又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小说。

D.下面是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访谈节目的片断,受访者张积慧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非典型性肺炎”病区护士长。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挪威国旗耀武扬威、得意洋洋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B.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扎西啊!

C.林中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

D.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都插不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