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技经肯綮之未尝 之二虫又何知 B.遂见用于...

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技经肯綮之未尝         之二虫又何知

B.遂见用于小邑           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

C.翱翔蓬蒿之间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D.农人告余以春及         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

 

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句式掌握和判断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文言文几种特殊句式的标识能记忆并运用。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依据意思和各种句式的特殊标识。本题要求选出“各项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A项,都为宾语前置句,“技经肯綮之未尝”宾语前置句,“之”提宾标志,即“未尝技经肯綮”,意思是“经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都没有碰到过”。“之二虫又何知”,“何知”即“知何”,意思是“知道什么”,为宾语前置句; B项,都为被动句,“遂见用于小邑”中“见……于”表被动。“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中“破”意思是“被(我)打垮”,整句意思是“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 C项,均为省略句,“翱翔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即“翱翔于蓬蒿之间”。“闻汉购我头千金”,省略介词“以”,即“闻汉购我头以千金”; D项,“农人告余以春及”为介词结构后置句,即“农人以春及告余”。“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意思是“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 没有特殊句式。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葭(jiā)苇   契诃()夫   千金裘( qiú     妃嫔(pín)媵嫱

B.亭榭        饱蘸( zhàn      将(qiāng)进酒    上干(gān)云霄

C.溯()流     孤癖            歌数阙( què     切中肯綮( qìng

D.央浼(měi     胆怯           马嵬(wéi)坡      架梁之椽(chuán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对于那个时代,那些文人来说,兴之所至,在驿站的墙上涂抹几句诗,是很平常的事,(       )。当文人在粉墙上________,驿站的主人便在一旁给他捧着砚池,围观的人群中则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文士酣畅淋漓地________,然后飘然远去,他自己并不能把这放在心上。那“发表”在墙壁上的诗,自有过往的文人墨客去________。他们背着手吟读一回,觉得不怎么样,又背着手踱去,在转身之间,已就淡忘得差不多了。偶尔见到几句精彩的,便要伫立许久,品味再三,________般怡然陶醉,日后又少不得在文友中传扬开去。

过了些日子,那字迹经过风吹雨打,剥落得不成样子了,店主便用泥灰粉刷一遍,清清白白的,好让后来的人再用诗句涂抹。主人照例给他在一旁捧着砚池,很欣赏的样子。就这样到底有多少诗“发表”在驿站的墙壁上,谁也恐怕没有统计过。

1.下列在文中括号里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驿站的主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围观者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写诗的人也更不会大惊小怪。

B.围观者不会大惊小怪,驿站的主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写诗的人也更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

C.驿站的主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写诗的人也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围观者更不会大惊小怪。

D.写诗的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驿站的主人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围观者更不会大惊小怪。

2.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笔走龙蛇    一挥而就    评头论足    醍醐灌顶

B.春蚓秋蛇    一挥而就    指手画脚    振聋发聩

C.笔走龙蛇    一蹴而就    评头论足    振聋发聩

D.春蚓秋蛇    一蹴而就    指手画脚    醍醐灌顶

3.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恰当的一项是

A.到底有多少诗就这样“发表”在驿站的墙壁上,谁也没有恐怕统计过。

B.有多少诗就这样“发表”在驿站的到底墙壁上,恐怕也没有谁统计过。

C.就这样到底有多少诗“发表”在驿站的墙壁上,谁也恐怕没有统计过。

D.到底有多少诗就这样“发表”在驿站的墙壁上,恐怕谁也没有统计过。

 

查看答案

(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湘夫人》中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秦朝统治者挥金如土的奢靡生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孟浩然①

李 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②,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③,迷花不事君。高山④安可仰,徒此揖清芬⑤。

注:①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早年仕途失意,后隐居。诗中孟夫子指孟浩然。②轩冕,荣华富贵,仕宦。③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④高山,即”高山仰止”。⑤清芬,清高,芬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风流”指孟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它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

B.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这一联有提纲挈领、总领全诗的作用。

C.中间两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

D.整首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示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

2.诗中的第二联一“弃”一“卧”可谓形象生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事亲以孝闻。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无几,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玄宗大喜。清河客李萼,年二十余,与郡人来乞师,谓真卿曰:“闻公义烈,首唱大顺,河朔诸郡恃公为长城。今清河,实公之西邻也,仆幸寓家,得其虚实,知可为长者用。今计其蓄积,足以三平原之富,士卒可以二平原之强。公因而抚之,腹心辅车之郡,其他小城,运之如臂使指耳。唯公所意,谁敢不从?”真卿借兵千人。代宗嗣位,时元载引用私党,惧朝臣论奏其短,乃请,百官凡欲论事,皆先白长官,长官白宰相,然后上闻。真卿上疏曰:“臣闻此语已来,朝野嚣然,人心亦多衰退。何则?诸司长官皆达官也,言皆专达于天子也。 郎官御史者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回日奏闻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今陛下欲自屏耳目,使不聪明,则天下何述。”其激切如此。卢杞专权,忌之,会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奏曰:“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上从之,初见希烈,希烈养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诸将丛绕谩骂,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希烈遽以身蔽之,而麾其众,众退,乃揖真卿就馆舍。希烈既陷汴州,僭伪号,使人问仪于真卿,真卿曰:“老夫耄耋矣,曾掌国礼,所记者诸侯朝觐礼耳。”兴元元年乃杀真卿,年七十七,德宗诏曰:“鲁郡公颜真卿,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节选自《旧唐书·颜真卿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郎官/御史者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回日/奏闻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

B.郎官/御史者/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回日/奏闻/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

C.郎官/御史者/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回日奏闻/ 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

D.郎官/御史者/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其出使天下/事无巨细得失/皆令访察/回日/奏闻所以明四目/达四聪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科: 科举考试用语。唐宋进士分甲乙科,唐代王建《送薛蔓应举》诗云:“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明、清通称进士为甲科,举人为乙科。

B.辅车:颊辅与牙床。一说车夹木与车舆。此处比喻事物处于次要的位置关系。《左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C.郎官:郎官是古代官名,盖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战国始有,隋唐以后,郎官多指六部的侍郎、郎中、员外郎。

D.耄耋:指八九十岁,年纪很大的人。古时男女称呼高寿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真卿很有远见。他在平原任职期间,预料安禄山要反叛,提前以久雨毁坏城墙为借口,修缮城墙,疏浚加深护城河;又暗中统计健壮男子,储备粮食,最终在安禄山反叛时,保住了平原城。

B.清河人李萼和郡人到平原城向颜真卿学习,并尊颜真卿为长者,并说清河县积蓄多,积蓄够颜真卿用三次。

C.颜真卿忠于朝廷。元载任用私党,害怕被别人说坏话,就提出有事先向长官报告,再由长官报告宰相,最后宰相报告皇帝。颜真卿对此激烈反对。

D.李希烈反叛,卢杞向皇帝建议派颜真卿出使晓谕李希烈,最终颜真卿为李希烈所杀,德宗下诏对他的忠诚给予很高的评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公义烈,首唱大顺,河朔诸郡恃公为长城。

(2)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