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拿来主义》节选,完成小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①”,自己不去,别人也...

阅读《拿来主义》节选,完成小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选自《拿来主义》)

1.用简洁的短语解释两处“主义”的词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表达上很有特色,试作简析。

 

1. ①方式、方法、作风、政策 ②艺术理论、艺术主张 2.“活人”语含讥讽;“进步”运用了反语,表达了作者对送梅兰芳到苏联去等此类“送去主义”的否定与嘲讽。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闭关”“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分析,此处主要为方式、方法。结合“象征”分析,是一种主张、理论等。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本题要用还原法来答题。还原法——还原其“真面目”。此方法适用于运用了艺术手法(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双关意义)的文采句。让语言出彩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恰当运用艺术手法(隐喻、拟人、象征等),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直露的意思变得含蓄。而形象、含蓄的语句却增添了理解、品味的难度,考生应当学会剥离艺术手法,还原本意,领会其所表之情,所达之意,把它作为理解句子含意的切入点。妙用反语。在列举了“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三种表现之后,有这样一句议论,“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讽刺“送去主义”之风愈演愈烈,日益猖厥,大有执迷不悟,愈陷愈深之势。“算得”一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表明“活人代替了古董”,不是学术进步,文化昌明,而是学术退步,文化堕落,作者对此是不屑不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题《三驼图》

张驼提盒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赵驼拍手哈哈笑,世上原来无直人。

——钱允治

形模相肖更相亲,会聚三驼似有因。却羡渊明思归早,世途只见折腰人。

——文谦光

1.钱诗中的“笑”有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意。

2.两诗皆语含双关,请作简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因。其归号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怳,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之猱。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从此披发入山,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巢,从新另抱矣。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①:入闱,即进入科举考场参加考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望报也               (2)则似被之猱

2.文中“___________”一词概括了文段内容,“___________”一词则表露了文段的主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我呼入,吾得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选自《鸿门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霸上      军:驻军

B.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泛指六国之地

C.秦时与臣      游:游玩

D.吾得事之      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的

A.我呼入             使子婴

B.具告事               料大王士卒足当项王乎

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D.待将军               今人有大功击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骂鲰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在危急时刻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

B.项羽信任项伯,改变主意,答应“善遇”刘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C.项伯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突然变为转机,并且要求刘邦早点儿去感谢项王。

D.张良足智多谋,刘邦隐忍狡猾,项伯知恩图报,相比之下,项羽则有妇人之仁。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辩论双方关于转基因的相关陈述,提炼出各自的观点,为此次辩论拟定一组辩题。要求立场鲜明,针锋相对,且用语简洁,结构相近。如“正方: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反方:以成败论英雄不可取”。“正方:人之初性本善。反方:人之初性本恶”等。

正方: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前景光明的技术,能够解决粮食安全相关的种种问题,包括植物疾病和害虫,还可能进一步减少化肥使用,提高生产力,带来有益的环境影响。很多益处已经成为了现实,并没有可靠的理论认为这项技术会对人或者动物的健康带来任何新的未知危害。

反方:转基因技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项技术看起来很有前景,但我们只看到了少数几个有用的产品,还没有出现什么产品改变整个农业面貌。而且抗药性的增加,将会让这些好处无法长期维持。使用这一技术带来了抗性杂草和害虫,增加了除草剂的使用量,也许会危害人类健康。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例句所示,在空白处填入反义俗语。

古人说:人不可貌相;可古人又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古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古人又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古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古人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人说:出淤泥而不染;可古人又说:____________。古人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古人又说: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