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小题。 棋盘 佚名 天色渐暗,四周沸腾的声音归于越来越重的...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小题。

棋盘

佚名

天色渐暗,四周沸腾的声音归于越来越重的安静。

附近的工厂传来一种很低沉的嗡嗡声。

对面的人站起来:回吧。

回。古爷答应一声,并不站起来。

他慢条斯理地收拾好每一颗棋子,在盒子里摆放整齐。又取出一块布,把棋盘仔细擦干净,朝胳肢窝下一夹,晃悠悠地往回走。

穿过街道,沿着一个又一个店铺门口,一路走过去,两扇黑色的大铁门,满院花草树木,瘦弱的古奶奶,这是古爷的家。

古爷把装棋子的盒子放在窗台上,却将棋盘夹进卧室,小心地放在桌子下面。

古爷下棋属于好打架没力气的类型,心思好像并不在棋上,不出十步就捉襟见肘,他也不着急,输就输了,大不了重来。好在和他下棋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一辈子输赢太多,棋盘上的高下也淡了,呵呵一笑,再来。日子这么多,慢慢打发。

惟有一点,古爷爱惜他这个棋盘。下到得意处,一枚棋子拈起,“啪”地一拍,棋盘难免晃几下。古爷就提醒:小点劲儿,别把棋盘拍烂了。

这个棋盘,也没什么稀奇之处。一块方方正正的桐木板,刨光,上了白色油漆,老旧暗黄,黑墨画了楚河汉界,这就是棋盘。可古爷爱惜,仿佛宝贝似的,出来夹着出来,回去夹着回去,别人想帮忙捎上,一概不行。

以前古爷不这样。那会儿,他人高马大,走路一阵风,一杆旱烟别在腰里,旧蓝的烟荷包在屁股上一跳一跳。古爷走路脚步声重,离很远,不用看,听脚步声就知道是他。

古爷做了三十多年的村支书,老老少少见了他不论辈分,都喊他古爷。那时候,古爷可没工夫下棋,他忙啊,几百口人要吃饭,他不操心行吗?

这个叫上官的村,是全乡乃至全县少有的富裕村。邻国道,地势平,还都是水浇地,种什么都长,尤其是棉花更旺。

上官村人种棉花有经验。大集体时全村一盘棋,古爷就是优秀的棋手,可不像现在,他把棉花这盘棋下得有声有色。一眼望去,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棉花苗,枝条伸出老长,密密匝匝挤在一起。妇女们分散在一块一块的绿色里打顶、掐芽、捉虫,手底下麻利,嘴里也麻利,笑声串成了串,连成了片。到了秋天,上官村看起来更壮观,如一场大雪降落,到处铺盖成白色。棉地里,绽放着白生生的花朵;场院里,摊晒着满当当的棉花;空气里,弥漫着暖烘烘的味道。

古爷嘴里咬着青玉的烟嘴,那个乐,上官村人都乐。一群和古爷年纪相仿的女人,冷不丁抬起古爷,一下给扔到棉花垛上,吓得古爷忙往出爬:火!火!

别说全县了,上官村的棉花在全省都出了名。乡领导、县领导、省领导,带着一拨又一拨人来参观学习,要古爷传授经验。古爷吭哧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

后来,地分了,古爷还当支书。上官村依然是一望无际的棉田。古爷老了,那些和他开玩笑的女人也老了,再也抬不动他了。古爷说:换人吧。可全村人拗着,就不。

听说古爷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了,村里人都跑去古爷家看稀罕,好像突然之间不认识他了,大家不知道这人大代表到底是多大的官。

古爷说:中央估计也想听咱种棉花的事哩。大家哄堂大笑:古爷,那你就给中南海也种点棉花。

嗨,这些都太远了,不知道古爷还记得不?

前几年县里要征地,乡长和古爷谈,说上官村和其它三个村整体被征用了,要建工业园。

古爷头一拧:不行。这么好的地,可惜了。

乡长说:全县上下一盘棋,不能因为你上官村把这盘棋毁了。

古爷一个人当然毁不了一盘棋,上官村也毁不了一盘棋。就是残局,这盘棋也得磨下去。

当年年底,古爷不干了,说什么也不干了,说老了,思想落后了,跟不上形势了。

家家户户都拿到了补偿款,高兴地坐在家里盘算着先盖房还是先存银行,年轻人天天跑工地看工期,迫不及待地想进厂当工人,这是征地时答应他们的。

古爷也领到了补偿款,他对古奶奶说:这是老了烧我们的钱

从那以后,古爷就开始在街头下棋,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过问,好像他从来没有在上官村管过那么多年的大事小事,好像上官村和他无关。

他只关心下棋,却又不关心输赢。

古爷真心喜欢的是他那个棋盘。棋盘的一面是楚河汉界,另一面用红漆写着:国家重点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红漆很淡了,古爷用一块旧灯箱布蒙着,谁也看不到。

1.解析画波浪线句子“这是老了烧我们的钱”的含义。

2.赏析画线句段。

3.结合全文,解析标题“棋盘”的意蕴。

4.概括小说的主旨。

 

1.将补偿款说成“老了烧我们的钱”,隐含着古爷对征地一事的不满,也表现出对未来日子的悲观。 2.①运用比喻,将棉花收获时的景象比作大雪降落,写出其壮观。 ②运用排比,描写出上官村处处皆是丰收景象。 ③“白生生”“满当当”“暖烘烘”等叠词的运用,有音律之美,且为文字增添了乡土气息。 3.①指下棋的棋盘。 ②指古爷治下的上官村,在古爷这位棋盘高手的“行走”下,管理、经营得有声有色。 ③指县、乡的开发规划,征地征村开发的工业园区“一盘大棋”。 4.①刻画了一位一心为公、思想略微守旧的村支书形象。 ②反映了社会形势变化给农村及农村人带来的影响甚至冲击。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让语言出彩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恰当运用艺术手法(隐喻、拟人、象征等),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直露的意思变得含蓄。而形象、含蓄的语句却增添了理解、品味的难度,考生应当学会剥离艺术手法,还原本意,领会其所表之情,所达之意,把它作为理解句子含意的切入点。结合“前几年县里要征地,乡长和古爷谈,说上官村和其它三个村整体被征用了,要建工业园”“不行。这么好的地,可惜了”“古爷一个人当然毁不了一盘棋,上官村也毁不了一盘棋。就是残局,这盘棋也得磨下去”等分析,将补偿款说成“老了烧我们的钱”,隐含着古爷对征地一事的不满。结合“当年年底,古爷不干了,说什么也不干了,说老了,思想落后了,跟不上形势了”分析,也表现出对未来日子的悲观。 2.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我们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如一场大雪降落,到处铺盖成白色”,运用比喻,将棉花收获时的景象比作大雪降落,写出其壮观。“棉地里,绽放着白生生的花朵;场院里,摊晒着满当当的棉花;空气里,弥漫着暖烘烘的味道”,运用排比,描写出上官村处处皆是丰收景象。结合“白生生”“满当当”“暖烘烘”等分析,运用叠词,有音律之美。 3.本题主要考查鉴赏理解文本标题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指下棋的棋盘。结合“别说全县了,上官村的棉花在全省都出了名。乡领导、县领导、省领导,带着一拨又一拨人来参观学习,要古爷传授经验”“上官村人种棉花有经验。大集体时全村一盘棋,古爷就是优秀的棋手,可不像现在,他把棉花这盘棋下得有声有色”等分析,小说表面上写的是棋盘,实际上是借棋盘背后的故事。结合“全县上下一盘棋,不能因为你上官村把这盘棋毁了”“古爷一个人当然毁不了一盘棋,上官村也毁不了一盘棋。就是残局,这盘棋也得磨下去”等分析,揭示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以及某些地方领导没有从全国保护耕地的一盘棋出发,肆意侵占优质耕地的主题。通过棋盘的来由和古爷对棋盘的态度,反映了他对侵占优质耕地现象的困惑与无奈。 4.本题主要考查概括小说的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从文章标题入手,有些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的标题直接揭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从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的作用;有的文章则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从分析文中议论句、抒情句入手。有的文章中的议论句或抒情句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分析人物、事件或概括段意入手。有些文章的主旨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需作综合归纳才能明确。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从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棋盘”,刻画了村支书形象。为人无私,工作有魄力,带领村民种棉花致富;朴实憨厚,在参观者面前不夸耀自己取得的成绩;性格倔强,对上级征用优质耕地为工业用地敢于说不;有责任感,对破坏优质耕地的作法深感痛心。借棋盘背后的故事来揭示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以及某些地方领导没有从全国保护耕地的一盘棋出发,肆意侵占优质耕地的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拿来主义》节选,完成小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选自《拿来主义》)

1.用简洁的短语解释两处“主义”的词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表达上很有特色,试作简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题《三驼图》

张驼提盒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赵驼拍手哈哈笑,世上原来无直人。

——钱允治

形模相肖更相亲,会聚三驼似有因。却羡渊明思归早,世途只见折腰人。

——文谦光

1.钱诗中的“笑”有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意。

2.两诗皆语含双关,请作简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因。其归号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怳,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之猱。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从此披发入山,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巢,从新另抱矣。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①:入闱,即进入科举考场参加考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望报也               (2)则似被之猱

2.文中“___________”一词概括了文段内容,“___________”一词则表露了文段的主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我呼入,吾得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选自《鸿门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霸上      军:驻军

B.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泛指六国之地

C.秦时与臣      游:游玩

D.吾得事之      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的

A.我呼入             使子婴

B.具告事               料大王士卒足当项王乎

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D.待将军               今人有大功击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骂鲰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在危急时刻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

B.项羽信任项伯,改变主意,答应“善遇”刘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C.项伯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突然变为转机,并且要求刘邦早点儿去感谢项王。

D.张良足智多谋,刘邦隐忍狡猾,项伯知恩图报,相比之下,项羽则有妇人之仁。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辩论双方关于转基因的相关陈述,提炼出各自的观点,为此次辩论拟定一组辩题。要求立场鲜明,针锋相对,且用语简洁,结构相近。如“正方: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反方:以成败论英雄不可取”。“正方:人之初性本善。反方:人之初性本恶”等。

正方: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前景光明的技术,能够解决粮食安全相关的种种问题,包括植物疾病和害虫,还可能进一步减少化肥使用,提高生产力,带来有益的环境影响。很多益处已经成为了现实,并没有可靠的理论认为这项技术会对人或者动物的健康带来任何新的未知危害。

反方:转基因技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项技术看起来很有前景,但我们只看到了少数几个有用的产品,还没有出现什么产品改变整个农业面貌。而且抗药性的增加,将会让这些好处无法长期维持。使用这一技术带来了抗性杂草和害虫,增加了除草剂的使用量,也许会危害人类健康。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