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文言实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文言实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常痛于骨髓,计不知所出耳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

B.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          群臣惊愕,卒起不

C.秦王必喜而善臣                      而燕国陵之耻除矣

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闻教        而奉守先王之宗庙 (选自《荆轲刺秦王》)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A项,第一个“顾”的意思是“可是/只是”;第二个“顾”的意思是“回头看”。 B项,第一个“意”的意思是“心意/心思”;第二个“意”的意思是“预料,意料”。  C项,第一个“见”的意思是“召见”;第二个“见”的意思是“被”。  D项,两个“得”的意思均是“能/能够”。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 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 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情,情却自然溢出。(摘自作文评语)

B.贷款金额为叁拾肆万元,月底结算。/ 暂收定金伍佰元,余额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摘自单据合同)

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 苦难是化了装的幸福。/ 不是忙到脚不沾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地。(摘自教室板报)

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请期待。/ 领衔吉林,独占鳌头。/ 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摘自招牌广告)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秤/    仿/手瓜    除/根问底

B./汤    /轮机    节/虎离山

C./    事/家母    /仨瓜

D./胸    /长    /颜欢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意思就是人生最高尚的事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自从古圣先贤提出“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论断后,“三立”就成为了许多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

我们虽然无法与圣贤比肩,但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声音唱响这人生的“三部曲”。

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怎样与时俱进,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的新青年”呢?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范围和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的节奏与教育的节奏

①学校生活是一段生命的旅程,教育则是一场深入生命的探险。那些对生命充满好奇的探险者,如蒙台梭利、怀特海、维果茨基,分别在不同的领域中发现了学校旅程中最重要的秘密:生命是有节奏的,睿智的教育期待着与生命的和鸣共振。

②自然拥有自身的节奏,如日月盈亏,寒来暑往;生命拥有自身的节奏,如呼吸吐纳、生老病死。依据自然节奏的启示和生命自身的律动,人类创造了新的节奏,如音乐、诗歌、美术、数学。作为一项面向生命的事业,教育也是一种依据生命的律动而创造的节奏。教育面向生命,就必须探寻生命的节奏,合于生命的节奏,强化生命的节奏,并创造生命的节奏。

③教育的节奏要求教育者对生命节奏的敏感。蒙台梭利从生命的节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教育的敏感期。“当某种特殊的敏感性在儿童身上被激起时,它就像一道光线照射到某处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使得那个被光线笼罩的地方成了他的整个世界。”“如果儿童不能根据他的敏感期所发出的一些指令行事,那么,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就永远地丧失了。”因此,教育需要观察和发现,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

④教育又必须等待,必须耐心等待生命的生长。维果茨基从生命的节奏中发现了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和教育最佳期。他用心理学的实验告诉人们,只有当儿童在自己的发展中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时,一定的教育才能有可能进行,这是教育的最低界限。除了最低教育界限外,还存在着最高教育界限,两者之间就是“教育最佳期”。早于或晚于最佳期的教育,或因超出最近发展区而无法对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施加影响,或因停留于现有发展水平而不能有效促进心理机能发展。当我们急于造就神童和天才时,当我们因孩子面对“奥数”一脸茫然而怒火中烧时,当我们心灰意冷,要为孩子贴上无可救药的标签时,或许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再等等看……

⑤基于对生命节奏的哲学解读,怀特海为教育者绘制了一份生命的智力周期图:浪漫——精确——重归浪漫的综合。童年的浪漫为精确阶段积累素材。没有浪漫的冒险,要么是儿童被僵死的知识淹没,并因过早耗尽“内存”而“死机”;要么是教育者面对一个空洞的大脑——从本质上说,教育必须是将已存在于大脑中的活跃而纷乱的思想进行有序的排列,你不能教一个空洞的头脑。所以,当我们听到一个儿童喃喃自语:山坡上开满了妈妈……且慢发出我们的嘲笑——这是一份多么美丽而珍贵的浪漫啊!因此,或许我们更应该这么做:以童年和成年共同的名义,归还童年的浪漫,保卫童年探险的权利。因为儿童是成人之母,童年的生命体验至少与成年体验同等重要。

(《北京教育(普教版)》,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是有节奏的。教育的节奏,不仅要符合自然的节奏,也要符合生命的节奏。

B.教育有最佳期。抓住了儿童生命发展的敏感期,也就抓住了儿童教育的最佳期。

C.最佳期的教育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

D.“浪花是大海吹出的泡泡,我是妈妈吹出的泡泡”也是一份美丽而珍贵的浪漫。

2.文章第③段结尾说“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第④段却说“教育又必须等待”,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3.请简要归纳文章的论述层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李正之是辛弃疾的好友,曾两度任江淮、荆楚、福建、广南路的提点坑冶铸钱公事。是年冬入蜀,改任利州路提点刑狱使,稼轩作此词送行。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靶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两句,点出李正之入蜀与自己送行,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B.词的三、四句,表明因自己罢官,朋友远调,抱负难以实现,更觉得离别痛苦。

C.下阙起首两句,化用王勃的诗句,劝勉友人不必伤悲,应勇于担负起国之重任。

D.词的结尾两句,点明李正之入蜀时间,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相互间的激励。

2.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词的两大流派,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的代表人物。可就本篇而言,在豪放大气的词风中也有温婉细腻的情感抒发,请你试做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