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对相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他笔下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既是客观景物的特点又是作者主观情感的体现。
B.《短歌行》的作者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建安文学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婉转缠绵的独特风格。
C.《游褒禅山记》选白《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阐释了学人治学的道理。
D.《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集中体现了“美丑对照”原则,以善恶相容、真假共存的对比手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些人涂抹事实、曲解史料,虽然表面上打着“解密历史”“还原真相”等幌子,( )。仔细推究,他们在价值观上一味利己,为________而不惜歪曲真实,为追逐私利而不惜扰乱视听,于利己主义的死胡同兜兜转转;在认识论上主观先行,人为割断实践与认识的联系,混淆真理与谬误的边界,于主观主义的渊薮中不见天日;在方法论上轻率武断,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流于表象疏于本质,于形而上学的陷阱里漏洞百出。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上世纪80年代,苏联受国内所谓“新思维”以及国外敌对势力等影响,放任历史虚无主义横行流布,结果以卓娅、马特洛索夫等为代表的一批英雄人物被污名化,________党史国史也被否定颠覆,最终导致国家________。苏联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深思。一个人如果失去对过去的理性判断,注定是可悲的;一个民族如果失去对历史的敬意,则更加难以直面未来。通过葆有足够的温情与必要的敬畏之心,切忌不可忘却历史,无疑是我们应有的姿态。随着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应注意对极少数________的人保持警惕,并自觉抵制披着多种外衣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根本上也是难逃名、利二字
B. 根本上还是名、利二字把人心扭曲
C. 根本上还是难逃名、利二字
D. 根本上也是名、利二字把人心扭曲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欺世盗名 因而 分崩离析 殚精竭虑
B. 沽名钓誉 因而 离心离德 处心积虑
C. 欺世盗名 进而 离心离德 殚精竭虑
D. 沽名钓誉 进而 分崩离析 处心积虑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凭借足够的温情与必要的敬畏之心,切忌不可忘却历史,无疑是我们应有的姿态。
B. 葆有足够的温情与必要的敬畏之心,切忌忘却历史,无疑是我们应有的姿态。
C. 葆有足够的温情与必要的敬畏之心,切忌不可忘却历史,无疑是我们应有的姿态。
D. 凭借足够的温情与必要的敬畏之心,切忌忘却历史,无疑是我们应有的姿态。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主人公担忧与所爱的人余生都不能相聚相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客”以比喻的修辞感伤个人在天地之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借游览的经历,强调“物”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春 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①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②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①锦字:《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善属文。苻坚时,滔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诗寄滔。②元戎:主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女主人公是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她目睹皇城奢靡的生活,联想到夫君征戍在外,顿生愤懑不平之情与深切思念。
B.颔联的“心随明月到胡天”与李白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手法相似,都将明月当作心灵相通的媒介,都表达出对远人的担忧与牵挂。
C.颈联上句借用典故表现女主人公的绵绵愁思,回文诗可以反复回旋地阅读,恰若思妇情意百转千回;下句的“笑”字运用了拟人手法。
D.尾联写女主人公不问夫君问主帅,何时才能燕然记功,战胜而还,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相关联,赋予了本诗更为深远的社会意义。
2.诗歌首联历来为人称道,其中“莺啼燕语报新年”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激荡回旋的水流)
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列坐其次(旁边) 崇山峻岭(高) 欣于所遇(高兴)
C.感慨系之(附着,随着) 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完结) 向之所欣(过去)
D.喻之于怀(比喻) 所以兴怀(…的原因) 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其孰能讥之乎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序是一种文体,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体现了赠序的特点。
B.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对宴集环境的描述可谓素淡雅致、极尽神韵,表现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C.想到往日美好易成陈迹,作者不免感慨横生,悲叹人生苦短、往事不再,由此体悟到“死生亦大矣”的生命之“痛”。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说明不管生活方式怎样不同,人总是留恋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有生之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袅娜”“羞涩”等词本是用来描摹女子姿态、神情的,这里用它们来描写荷花,绘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着作者的主观感情。
B.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赋予了人性,是一种拟人的手法,充分表现出荷香似有似无、时断时续的特点。
C.第三段“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一句中的“这”指“不能朗照”,作者的这种感受与他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心境吻合。
D.文段多处使用叠词,不但生动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2.作者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你怎样理解“另一世界”?
3.文中的词语极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浮”字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