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五选三) (1)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五选三)

(1)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亦以明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跬步,壑,潜蛟,泣,嫠,胥,社稷,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耒阳溪夜行

张九龄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注:这首诗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诗人奉朝廷之命祭南岳和南海的旅途中。

1.诗中营造的意境具有__________特点,“不是别家愁”的“愁”具体内涵是__________

2.请赏析本诗写景的艺术特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亷颇争列。已而相妇岀,望见亷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

(荆轲)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蕊王拜送于庭使使必用大王唯大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威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吏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jū)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也。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上卿                           拜:授予官职

B.愿举国为内臣,诸侯之列           比:齐等,同样

C.蔺相如止之曰                     固:坚决地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之           怪:责怪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荆轲废,引其匕首提秦王           今君亡赵走燕

B.倚柱笑                           箕踞

C.而蔺相如徒口舌为劳               日削月割,趋于亡

D.卒惶急不知所为                     为击破沛公军

3.下列对两段选文的内容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廉颇和蔺相如的矛盾的起因是廉颇“争名位”,矛盾的发展是蔺相如舍人“请辞去”,矛盾的激化是廉颇宣言“必辱之”,矛盾的解决是蔺相如的退让和“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表白。

B.由于刺杀秦王是在仓促之间出现的,秦廷上下反应迟钝:秦王惶恐到拔不出剑的地步,大臣们也都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

C.《廉颇蔺相如列传》选文充分展示了蔺相如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他的表现使老将廉颇深为感动,于是负荆请罪,最终将相交欢。

D.《刺客列传》选文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恐 惧 不 敢 自 陈 谨 斩 樊 於 期 头 及 献 燕 之 督 亢 之 地 图 函 封 燕 王 拜 送 于 庭 使 使 以 闻 大 王 唯 大 王 命 之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薯叶

段吉雄

山岗上,一畦一畦的红薯地正在和季节做最后的博弈,斗志盎然,绿叶翻滚。那片骄傲的红薯叶,它梗着脖子,延续着整个轮回的重复:仰着头吸收着天地雨露的精华,顺着经纬清晰的脉络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根部。这些在人们看来普通得像尘土一样的叶子,在光线的撮合下,经由复杂的化学反应,把一根根纤细的根茎孕育成硕大的果实。不得不承认,自然界的力量丝毫不逊色热衷于改变世界的高级动物。或者,更甚。

秋风劲辣的时候,红薯叶在田间的使命已接近结束了。同时,预示着另一个战场已经开启。树丛中野鸡突然的一声尖叫声,在幽深的山谷里来回碰撞,让秋天越发的绚丽和立体。山涧里走过来一队人。她们清一色的肩上背着背篓,手上提着篮子,步履有力,风风火火,宽宽的胯部把那左右乱晃的背篓卡得纹丝不动。她们袖子卷得老高,手上的青筋高高跃起,在醇烈的秋风里,能听得到里面血液在激情涌动。老远,她们就注意到了这片绿意氤氲、鲜汁流淌的绿毯。肥沃的土地自然能长出壮硕的庄稼,这片红薯地在女人们眼中就像家里虎头虎脑的孩子。

这是一片肥沃的黑沙泥地,土地松软得像刚出锅的馒头,也像农人们秋天的梦,暄乎得很。抓一把土攥在手里能看到指缝渗出的油。红薯叶子宽厚,敦实,满身都流淌着绿浆。红薯秆鲜嫩,粗壮,肉多筋少。那埋藏在地下的红薯撑破了土层,露出了或淡红色、或褐色的皮肤。看到这里,她们很有经验地根据这裸露的部分竞猜土地下面的分量,借以判断这个季节的收成。

女人们把背篓放在路边,随手提着篮子,一步就跨进了繁忙之中。她们一伸手,将匍匐在地上的红薯秧提起,另一只手把那些鲜嫩的叶子攥在手中,顺手一捋,那浸淌着白色汁液的秆、叶便脱离了主蔓,彻底告别蛰伏了一个季节的温柔之乡。篮子很快就满了,背篓也很快满了。里面的红薯叶一层层地挤压着,若不是被捆在一起,早都逃散了。女人们步履蹒跚,沉甸甸的。踢踏踢踏的声音在山谷里荡漾,深一脚浅一脚地迈进了季节的深处。

农家院子里,秋阳已经把这里收拾妥帖了。那一排刚被太阳消过毒的菜缸,盛满了水的大盆,还有泛着幽光的大黑铁锅,都安静地呆在院子里的某个角落,静候着红薯叶的到来。女人越来越近的脚步声让这个静谧的院子喧闹起来。满满一院子的红薯叶,青葱的味道弥漫了整个天空,就连在田间散漫的鸡、鸭、鹅都顺着这味儿觅了过来。整个村庄都笼罩在这汁浆甜醇,浓郁鲜嫩的气息里。

他婶儿,今儿鲊(zhǎ)酸菜哩?邻居探出头问道。

——女人抬起头看了看院里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红薯叶,清脆的回答声中包裹着无奈,后面的拖音里才有一点点的自豪。

大盆里的水开始摇曳起来,红薯叶前赴后继,一茬接一茬地被按进水里,冲洗干净后又被捞起来,放在一边控着身上的水珠。火苗愉悦地舔舐着锅底,锅里的水龇牙咧嘴,翻滚着打着旋。红薯叶恰逢其时地赶到,伸手就压制住了狂躁的开水。原本草绿色的叶子一下子就变成了翠绿色,翠莹莹的,像是用颜料涂抹在上面。

女人麻利地舞动着双臂,用特制的钗子把红薯叶从开水里捞起,稍微沥下水后,丢进旁边的缸里,动作娴熟而有节奏。脸上的汗水不停地滴下,她有时会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去搂上一把。顾不上时,汗滴就顺着脸滑进了锅里,融进了红薯叶的脉络里,它们被一起卷进了缸里,之后便偎依着共同酝酿着一个冬天的美梦。

女人的心里并没有那么多诗意的想法。她看着这快堆满院子的红薯叶,心里是十分敞快和愉悦的。至少,明年春时她做饭有下手的东西了。那每天挑着太阳和月亮的丈夫,还有那一群让她怜爱的孩子,想起了他们,女人疲惫的身体里又注入了动力,那已经偃旗的青筋重新又站起来,动作顿时又麻利了许多。

终于,院子里安静下来。那似小山一样的红薯叶已经不见了,它们被装进了厨房一排排陶瓷缸里,锅里剩下的小半锅水彻底安諍下来,深褐色的烫汁有一搭无一搭地冒着气泡,已经失去了刚才的狂热。当男人扛着农具,孩子们背着书包一前一后踏进院子时,这里再次热闹起来。

夜深了,陶瓷缸里传来咕嘟咕嘟的声音,那些叶子们又在进行复杂的反应,酵母菌把红薯叶中的糖类酵解,同时抑制着其他杂菌的生长。女人把那群小孩儿和酸菜——安顿停当,直到他们分别都扯起了鼾声时,她才摸着上了床。她伸腿踢了踢脚头的男人,鼾声没有受丝毫影响。女人在心里骂了声,一句话刚迸出口,自己的鼾声也訇然响起。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这是古人为了留住美好而使用的方法。农人并不知道《诗经》里这些华丽的语词,只知道想办法把家支起,把生活延续,就是一生。

1.概括女人一天的活动轨迹。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比喻巧妙,请作赏析。

3.文中画横线部分是怎样来写女人们劳作的?

4.文章以“红薯叶”为题,有何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的美学传统中,眼泪叙事一直有着一席之地。只要阅读一下从古到今的中国典籍,我们便会知晓,眼泪叙事基本上是一种关于女性的叙事方式,湘妃竹上的斑点、绛珠仙草(林黛玉)的还泪,皆是女性眼泪叙事的经典范本。眼泪是写在女性面颊上的诗行,也是女性独有的秘密武器。无论神话还是小说、电影,所有的眼泪叙事都具女性的阴柔特征,这也是现代大众文化领域内的煽情旗手多为女性作家的根本原因。

古典时代,眼泪叙事尚有颠覆反叛的语义(孟姜女哭长城),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眼泪叙事,似乎只剩下唤起观者的同情心这一项虛弱功能。诱导观看者感动并且珠泪滚滚,是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琼瑶阿姨的《梅花烙》、韩剧《蓝色生死恋》皆是此中楷模。大众看完这些影视剧,最多的反馈是“我看哭了”“感动死了”等等。由此可见,眼泪叙事的终极目的,便是利用文本主人公的悲惨境遇,来召唤藏匿在观者泪腺下的泪水,从而涓滴成海,形成一种规模壮大的集体泪场。广场舞的阿姨们以噪音与身体圈画她们所占领的高地,眼泪叙事专家们则以观者泪水的盎司来度量他们的作品是否直抵大众之心。

真正的电影大师,不会利用简单的煽情手法到达艺术核心。我们只要看看哈内克的影片《钢琴教师》与《爱》,便会明白,大师级导演是如何冷峻隐忍地呈现人性的复杂性的。观影若干年后,我都能记起《钢琴教师》里的最后一个镜头:女主角一个人走在街头,带着她胸前不可遮掩的自我刺杀的创口,与整个人流逆向而行。这才是艺术精品的最佳归宿:大脑,而非泪滴。女主角的创口深深地烙进观者的脑细胞,给予观者震撼性思考。而非被观者的泪光所映照,泪水流完的那一刻,便如废弃的纸巾一般抛进垃圾桶。

“文革”是全体中国人的创伤性事件。如何将这个创伤性事件真实、艺术、反思地呈现出来,考验的是导演的综合实力与艺术水准。将一场创伤性民族灾难,演变为简单的煽情剧,是普通艺术家亦该避过的误区。感动是大众文化的最为重要的指标,而非艺术精品的主要表征。我想,这也是法国戛纳电影节将张艺谋的《归来》放入非竞赛展映的根本原因。法国人文底蕴丰厚,艺术生态正常,当然不会将低端的大众消费品归于精品一栏。中国的艺术生态一向紊乱,这里汇集了骗子(制片人不履行与编剧签订的合同)、乞丐(给点小钱就大唱赞歌的影评人)、抄袭犯等等江湖大忽悠,再加上资讯资本的推波助澜,于是作为羊民的观众们,只能认为感动便是衡量一部影片好坏的最高标准,眼泪便是赠送给一部影片的最佳赞颂。

一百年前,蔡元培便开始在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倡导美育:“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是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有待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一百年后,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仍旧活在“感情推动力的簿弱”之中。中国的历史,便是原地打转的罩着眼布的驴子的历史。什么时候民众的审美能从简单眼泪叙事上升至理性思维,便是民族曙光的真正到来之。

1.下列关于“眼泪叙事”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眼泪叙事的终极目的是利用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来感动观者,催人泪下。

B.眼泪叙事具有的功能就是颠覆反叛,而不是唤起观者的同情心。

C.所有的眼泪叙事都具有女性的阴柔特征,是一种关于女性的叙事方式。

D.眼泪叙事简单的煽情手法不能抵达大众之心,难逃被观者抛弃的命运。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的电影大师,不会利用简单的煽情手法到达艺术核心,而是冷峻隐忍地呈现人性的复杂性。

B.艺术精品的衡量标准,不是感动和眼泪,而是能够深深烙进观者的大脑,给予观众震撼性的思考。

C.大多数中国民众的审美艺术标准缺乏理性高度,一百年过去后,其审美水平并没有提高。

D.中国紊乱的艺术生态,是造成中国整个社会都将能否感动作为衡量影片好坏的最高标准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大家都说我的行为可以解除祸患的。

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元军虽然很有礼貌且恭敬,实际上(内心)却很愤怒。

C.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只担心不能杀完,惩罚百姓唯恐不能制服他。

D.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我们复社品行作为读书人榜样的人,替他伸张正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