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就是村落。但近年来,人口流失和生活方式转变正在使乡土文化趋于解体。一些具有百年历史的古村庄人去屋空,流传千百年的民俗、手工艺濒临失传,县志、村志等乡土文献整理无人问津,乡村文化设施老旧短缺……凡此种种,让人说到乡愁时,甜蜜中充满着苦涩。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假设你是某大学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根据材料反映的现实状况,以协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志愿者们开展与此相关的主题活动。注意倡议书的格式,字数不少于800字。

 

别让古村落渐行渐远 亲爱的志愿者们: 你们好! 一砖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皆含情;想起乡土,内心便满是温柔,感受乡土文化,如饮美酒醇厚悠长。可近年来,人口的流失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乡土文化趋于解体,乡村的一切与我们渐行渐远。所以,我在此倡议:留一片乡土去品味,勿让古村落成为历史。 乡土文化解体,究其根本,是人口流失与生活方式转变的必然。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中国乡土社区的单元就是村落。可以说,村落承载着无法言喻的情谊与韵味,乡村的生活自然、恬淡。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快速发展与进步的时代,这个时代不断有新的事物、新的契机涌现。大量的乡村人民为了追求更美好的高品质生活,迁徙到了城镇,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他们无法慢下来……凡此种种,让我也依稀体会到了余光中先生口中乡愁的韵味;乡愁是邮票,是思念,甜蜜中充满着苦涩。如此,怎能不让人感慨、叹息?如何才能留一片乡土去品味? 同学们,我们要读好古村落这本书,让乡土文化在现代生根发芽。 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每个古村落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当我们真正了解这些历史时,我们就会明白保护古村落的重要性。古村落的民风民俗、房屋建筑、手工艺都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让这些乡土文化失传,我们应当重新拾起它们,传承并使其发扬光大。乡土文化的没落,古村落的现状都不容乐观,对于这样的现实,我们需要重视。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古村落,让乡土文化的生机再次焕发。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的乡土社区就是村落,所以说保护乡土文化应从根本上出发,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活动,组织大家去古村落参观,去学习濒临失传的手工艺,去了解流传千百年的民风民俗,去查看整理无人问津的县志、村志等乡土文献等等,为乡土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想要留住它们绝非易事。保护乡土文化,避免它们的消失,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与同心。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一片乡土,凝聚无数希望,让我们停下快速的步伐,留一片耐心来呵护我们的乡土,用丰富的思想装点乡土村落,以细腻的心去珍惜乡土文化,让乡土文化永不落幕。 因此,我在此再次发出倡议:“留一片乡土去品味,勿让古村落成为历史!” 倡议人:XX大学志愿者协会 2019年12月12日 【解析】 本次作文是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仔细审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审清本题的限制性,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题明确要求根据材料反映的现实状况,以协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志愿者们开展与此相关的主题活动。 审题: 本次作文提供的材料是有关时代发展的大潮中乡村的衰落问题,这则材料作文,结合了时代热点“乡村振兴”。从“保护村落,留住乡愁”这个切入口反应时代热点。村落是乡土中国的基层单位,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乡村人口外流,传承濒临断绝。要留住人口,焕发村落生机,就要唤起人们心中的乡愁。让乡愁为乡村振兴留住人才。审题需要看到材料中提示的关键词“村落”“人口流失”“生活方式转变”“乡愁”,看到主题和背景。也要通过文中例举的现象,找到对应的素材。同时在冯骥才的名言中看到材料的价值倾向,即“保护村落”势在必行。写作时注意倡议书的格式。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参考立意 保护村落,留住乡愁;不能让乡土文化解体;不能发展城镇的同时,丢失乡土文化;别让“乡愁”变苦,勿让乡土成愁;留一片乡土去品味;保护古村落,志在必行;在城镇化的大潮中留一片乡土。 行文思路: 如果以“守住乡土文化”为立意,则可以这样行文:开头可以陈述乡土文化趋于解体的现状,那么按照一般思维逻辑(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办)来思考的话,可以有以下几个发散点:(1)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3)解决措施是什么;考生在行文的过程中既可以深入剖析其中一个方面或该方面中的一个或几个角度,又可以和其他方面或该方面中的一个或几个角度复合生发立意。以上几个方面的多种选择及其叠加,可使立意角度的开放性达到最大化,只要最终落脚到保护古村落、保护乡土文化上即可。 素材积累: 1.长久以来,关于乡村的记忆沉淀在一代代国人的血液里。在纸质出版的时代,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梁鸿的《出梁庄记》书写然而,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特别是进入互联网社会以后,关干乡土中国的叙事似乎变少了。这也造就了信息的断层,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中国的农村此前,一些残酷的底层物语、回乡记不断冒出,不可避免地带有外力造成的偏见,本质上仍旧是将乡村妖魔化、污名化。 2.在短视频时代,以李子柒为代表的短视频创作者,将镜头再次对焦到了这片更广哀的土地上。中国的农村除了“社会摇”和“土味喊麦”的生猛鲜活,也可以是十人十桌,三时主餐,四季流转的田园诗意。春华、夏核、秋实、各乐,怡然自碍李子来等人的短视频里记录了古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式的田园生活,唤醒了大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让生活在都市丛林中的大众获得喘息。 4.如何重新认识真正的当代中国农村,在新时代需要新的答案。乡村的原生态之美,动人心魄,雨后山林、农耕日常、酿酒品茗,是视频,也是现实。我们可以重新发现乡土中国的美好,也可以自信地对外展示中国衣村的开形象。所以,别急着否定李子柒的文化输出,也别匆忙定义中国农耕生活的落后。 5.“只有直接有藏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费孝通先生如是说,这个“地方,可以是斗室之居,可以是一四城市,也可以是民核的血脉,也可以是历史和文化的土壤。我们忘了袭浪的清香,忘了叫器着列队经过的聘群,也忘了过年的味道。每年冬至过后就会开始杀“年”,主人还要远亲邻围坐在一起吃“创猪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字数不超过60个字。

教育部于去年启动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近日,全国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经验交流暨成果展示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三全育人”试点启动以来,试点单位和高校已在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等方面形成了有推广价值的新经验、新机制。在这次会议上,还有专家建议,结合前期已取得的试点成果,高校不妨将教书育人的“软倡导”变为未来可抓、可查、可考核的“硬约束”。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哪吒》的火爆也带动了电影周边的销售,其公开衍生品的销售额超1800万元。然而与国外相比,________。参考美国和日本两个拥有完整衍生品产业链的国家,美国有75%的影视收入来自于衍生品市场,日本接近90%的动漫收入都来自于衍生品。在中国,衍生品市场的收入占比则仅为15%左右。像《大圣归来》《哪吒》等开发较为成功的衍生品,几乎都是采用众筹预购的方式,通常产品的设计、制作到最后的发售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到那时电影的热度基本已经褪去。诚然,国外的电影市场已经具有了比较成熟的衍生品产业链,________,照搬国外成功经验的做法很可能会带来“水土不服”的现象,________,还需要进行深度思考。

(钱江晚报:《<哪吒>衍生品超1800万元,文创之路怎么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的坚实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包括器物层面的赶超、制度体系的完善,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集中体现。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到实处,关键是要靠人。要靠有坚守的本地人。优秀传统文化____________,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他们有的甘守清贫,为手艺、绝技代代相传____________;有的顶住压力,为文物遗存的当下命运奔走呼号;有的____________,为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默默奉献。能够坚守的本地人是____________文化发展繁荣的有生力量,懂得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善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就能够让文化发展在每个地方找到现实落点,使文化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绵延不绝   殚精竭虑   倾其所有   推动

B.连绵不绝   处心积虑   倾囊相授   推动

C.连绵不绝   殚精竭虑   倾其所有   推进

D.绵延不绝   处心积虑   倾囊相授   推进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坚实根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源泉。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大批有识之士在很大程度上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出力发声

B.一大批有识之士的发声出力让当地文化得到了保护传承

C.很大程度上依靠有识之士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出力发声

D.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大批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出力发声的有识之士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被贬黄州时多次畅游赤壁,回忆英雄。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执长矛吟咏诗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的儒者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用比喻手法描写宫女早起梳理发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印证了周敦颐所说的“晋陶渊明独爱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上西平·送陈舍人

吴泳①

跨征鞍,横战槊,上襄州②。便匹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声吹起塞云愁。男儿若欲树功名,须向前头。

凤雏寒,龙骨朽,蛟渚暗,鹿门幽。阅人物、渺渺如沤。棋头已动,也须高著③局心筹。莫将一片广长舌,博取封侯。

(注释)①吴泳:字叔永,南宋潼川人,关心国事,正直敢言,不避权贵。②襄州:襄阳,位于鄂西北,地处汉水中游,属南阳盆地边缘,当时处在宋金对峙的前线。③高著:高明的招数。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跨征鞍,横战架”塑造了一副“横槊立马”的出征形象,用“征”“战”分别形容“鞍”和“槊”,制造出紧张的战斗气氛。

B.“芙蓉未折”表明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笛声”借指战争,“塞云”代指战云,此句运用比喻、借代的手法表现敌人骚扰带来的危急。

C.下片点到了襄阳历史上的四个著名人物,庞统、诸葛亮、邓遐、孟浩然,表明襄阳是大有作为的地方。

D.“棋头”有双重意思,一即“旗头”,旗的顶端,队前掌旗的人,借指军队;—指弈棋,暗指战事。

2.这是一首送友人赴任的词,寄托了作者对友人殷殷的期望和告诫,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