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是全文文眼,表明决不放弃追求的意志和决心,激励人们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坚定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之所以北伐是想取得“__________”的功绩,但是其结局却是“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忆昔”两字领起,作者回忆二十多年前洛阳旧游的美好时光。午桥畅饮,豪英满坐,地灵人杰,使人乐以忘返,透着一种疏放轻快的气息。
B.“长沟流月去无声”写出了清幽、明净、幽寂、雅致的情趣。桥下流水静静流淌,印在水上的明月好像也随流水而去,静景中却见出一种动态美。
C.下阕是个人感情的抒怀。“二十余年”两句纪实,包括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深刻内容,国事沧桑,知交零落,万里奔波,九死一生,怎能不“堪惊”。
D.“闲登小阁”三句,作者暂时抛却国破之痛流离之苦,于是看新晴,听渔唱,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旷达之情,“闲”字含蕴淡淡喜悦的闲适之情。
2.结合全词,赏析“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妙处。
把以下两句课内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仆固怀恩纵兵掠并、汾属县,帝患之,以郭子仪兼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镇河中。怀恩诱吐蕃、回纥、党项数十万入寇,朝廷大恐。帝问计所出,对曰:“无能为也。怀恩本臣偏将,虽剽果,然素失士心。今能为乱者,诱思归之人,劫与俱来,且皆臣故部曲,素以恩信结之,彼忍以刃相向乎?”帝曰:“善。”虏寇邠州,先驱至奉天,诸将请击之。子仪曰:“客深入,利速战。彼下素德我,吾缓之,当自携贰。”因下令:“敢言战者斩!”坚壁待之,贼果遁。
永泰元年,怀恩尽说吐蕃、回纥、党项等三十万,掠泾、邠,京师大震。于是帝急召子仪屯泾阳,军才万人。比到,虏骑围已合,乃使李国臣、高升、魏楚玉各当一面,身自率铠骑二千出入阵中。回纥怪问:“是谓谁?”报曰:“郭令公。”惊曰:“令公存乎?怀恩言天可汗弃天下,令公即世,中国无主,故我从以来。公今存,天可汗存乎?”报曰:“天子万寿。”回纥悟曰:“彼欺我乎!”子仪使谕虏曰:“昔回纥涉万里,戡大憝,助复二京,我与若等休戚同之。今乃弃旧好,助叛臣,一何愚!彼背主弃亲,于回纥何有?”回纥曰:“本谓公云亡,不然,何以至此。今诚存,我得见乎?”子仪将出,左右谏:“戎狄野心不可信。”子仪曰:“虏众数十倍,今力不敌,吾将示以至诚。”左右请以骑五百从,又不听。即传呼曰:“令公来!”虏皆持满待。子仪以数十骑出,免冑见其大酋曰:“诸君同艰难久矣,何忽亡忠谊而至是邪?”回纥舍兵下马拜曰:“果吾父也。”子仪即召与饮,遗锦彩结欢,誓好如初。因曰:“吐蕃本吾舅甥国,无负而来,弃亲也。马牛被数百里,公等若倒戈乘之,若俯取一芥,是谓天赐,不可失。且逐戎得利,与我继好,不两善乎?”会怀恩暴死,群虏无所统一,遂许诺。吐蕃疑之,夜引去。子仪遣将白元光合回纥众追蹑,大军继之,破吐蕃十万于灵台西原。
(节选自《新唐书·郭子仪传》)
1.下列句子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彼下素德我,吾缓之 惧怕 B.今诚存,我得见乎 确实
C.遗锦彩结欢,誓好如初 赠送 D.公等若倒戈乘之,若俯取一芥 攻击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皆臣故部曲,素以恩信结之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今乃弃旧好,助叛臣,一何愚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C.且逐戎得利,与我继好,不两善乎 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D.破吐蕃十万于灵台西原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子仪沉着冷静。面对数十万敌军的威胁,郭子仪指出敌方首领是叛将,不得军心,作乱的多是自己原来的部下,自己曾经与他们有恩信,他们不会锋刃相向。
B.郭子仪声望极高。回纥人得知郭子仪在军中,极为吃惊,他们因为听信仆固怀恩的话,以为皇帝和郭子仪已死、中国无主才出兵的,不然的话不会参与这场叛乱。
C.郭子仪胆识过人。为示以诚意,让回纥人相信自己还活着,郭子仪不顾左右劝说,孤身深入敌营,与之痛饮叙谈,又派人送来罗锦,得到了回纥人的信任,欢好如初。
D.郭子仪审时度势。他指出吐蕃背信弃义,回纥军队如果倒戈一击,既能得到极大的利益,又能与唐朝续结盟好。回纥军队听信他的建议,与郭子仪军一起大破吐蕃军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梦比花香远
马力
(1)奉化是桃乡,所产水蜜桃,天下有名。春刚到,桃花就闹开了,弄得枝头红红粉粉。山野如笑。
(2)世人爱花,浅了说,乐赏风景之美,深了讲,聊寄心底之情。寄情,少不了诗与歌。在中国,咏花诗词历来不少,蔚成诗歌史上的一个品类。群芳馥郁,四时皆有绽妍,只说春花。梅花之俏、海棠之媚、杏花之娇、梨花之洁、玉兰之雅、月季之丽、素馨之清、牡丹之艳、杨花之柔,我数出的几种,虽以各色姿容夺着古今目光,却未将风流占尽,只因更有桃花在。桃花应期而开,独得一段芳春。《红楼梦》里的儿女,在秋爽斋偶结海棠诗社,又到藕香榭办菊花诗会。转年初春,海棠社改作桃花社,众人雅集潇湘馆,拟了诗题来咏桃花,薛宝钗冒出一句“从来桃花诗最多”。我虽身在大观园门墙之外,却也明白此话的不虛。
(3)花能入诗,便不会枯,不会凋,永是清鲜永是香,衰飒的朽态是不见的。
(4)歌子也是老的好。《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蒋大为唱了几十年,我也听了不知多少次。歌词是邬大为写的,溯其祖籍,他应是浙江奉化人。到部队体验生活,是那个时代创作的必修课。乌苏里江边的珍宝岛,鸭绿江畔的河口,邬大为都是走过的。大概是机缘吧,采访的一位小战士,也从奉化来。握枪守卫北疆的年轻士兵,想念东海之滨的亲人,想念家乡的桃树林。过去听蒋大为唱“桃花”,固然觉得好,多半因了曲调之美,此回亲闻不少人提起那段旧事,懂了:此歌能感心动耳,全在词中的情感之真。
(5)珍宝岛、河口,我都是印过屐痕的,况且我从小就到了北大荒。这首歌曲尤能触着我,觉得句句都是从心间流出的,其情、其境、其神、其意、其韵、其味,皆美。在这歌里,形象极明艳,为宾的是桃花,为主的当然是人。套用“人面桃花”的典故,虽未必尽意,风致还带着几分,令人悠然远想。
(6)歌声里,奉化人听出了乡愁。
(7)浙东的天气,暖得早。三月的桃花,已很好看。林家村的桃园,一派浅粉深红,满坡满岭,饰了妆。遮了剡溪水的眼波横,压了雪窦山的眉峰聚,淡妆浓抹,无不相宜。四近山水,都还只是桃园的清丽衬景,花枝的冶逸妖娆,实难描。就冲这,绯赤欲流的蜜桃,当然是阳春时节最惹眼的角色,捧场的主顾便是那不分长幼的赏花人。
(8)万树桃花,颜色太浓了一些,我把头一抬,眼睛里尽是无边的花红,燔山熠谷。寥廓的晴空下,仿佛正上演一场白日烟火。每座昂仰的峰峦都是巨大的火把,喷射奇丽的炬焰。瞧着瞧着,觉得那极目而红的光芒是悠悠飘移的,一抹一抹朝天边卷,舒展而畅意。此番花景,宜远观。周敦颐赏爱莲花,写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话,也是这个意思吧。
(9)桃树是小乔木,不高大,高大了,就不是桃树了,也少了纤秀的姿态。望着褐色枝干从泥土里伸出来,果枝轻扬,扬向太阳,这时的我,感到甜稠的汁液在汩汩中往身上流,润了心。总不能果子结得好,又怪其矮小吧!夭夭之桃,自己不会择势,而种树人能让它们高到山上去,灼灼其华就接了天,比彩云还明灿,开屏的孔雀也会艳羡。
(10)桃花,株株开得盛。漫山翻涌嫣红的波浪,这春天的光色哟,欢欣地奔淌,消融了严冬未阑的寒意。一花一叶,只消入目,心就暖了。
(11)心思细的人,会踱近桃林,让花影遮了脸。不这样,意兴似无所凑泊。我也抱此念,慢下脚,低回于丛簇的几株。心静才可瞅得真:薄薄的瓣儿蝶似的栖上虬枝,又因那浅淡的红而微含一点羞。轻吐的繁蕊软若柔丝,呼吸之间,暗觉花香袅袅。正贪享着,那边山上传来歌声,调子响到云里去。这一刻,丛桃的清芬嫩蕊,飞入梦中的芳春。
(12)山下坡上,压满了人。那么多游春的男女,在薄薄的花阴里,在幽幽的浮香中嚷着,笑着,跳着,跑着。这么鲜的春花,谁见了也要着迷,忘了回自己的家;这么热烈的色彩,能燃起爱,对画里江山的爱,心底便有了诗。花海中的观览,得着感官之悦,更得着心灵之醉。无花的生活,该是怎样的寡趣;无花的世界,该是怎样的沉暗。故此,爱花的老少愈加流露出对于人世的恋念与不舍。植物王国的芳泽,充溢情感天地。
(13)春日是多梦的季节,桃枝的繁英给远近山岭遍披锦霞,映红了东海的碧涛,更将未醒的酣梦染红。
(14)桃树的生命里,韶秀总和春光一起临世。桃花开着,春便不尽,尽了,还盼着来年呢。时序景观中留着岁时演变的痕迹,俺们心里装着十二花令,“桃花流水窅然去”,又有何忧?往复的节候中,“看看又是残冬过,满眼韶华一片春”,鲜润的桃红,在那儿候着呢。
(15)花上的阳光也是红的,催着桃子熟。过几个月,桃子露出酡颜,就该离枝。我的齿颊哟,好像叫香美的桃汁给浸甜了。
(16)待到再逢春,又是满山红。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3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行文曲折有致。(2)至(6)段写桃花占尽风流,写花能入诗,写从歌声中听出乡愁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为下文详细描写桃花蓄势。
B.文章语言朴素自然。“山野如笑”“待到再逢春,又是满山红”等短句朗朗上口,多处引用诗词典故使文章具有浓厚的诗意和韵味。
C.写桃花整体采用了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写法。先写林家村桃园整体景色,次写桃树的纤秀姿态,然后再具体摹写桃花。
D.题目“梦比花香远”含蓄蕴藉,意味悠长。文中有多处写到“梦”,有直接叙写,也有暗示,既照应了题目,也深化了文章主旨。
2.请赏析第(11)段中画线的句子。
薄薄的瓣儿蝶似的栖上虬枝,又因那浅淡的红而微含一点羞。轻吐的繁蕊软若柔丝,呼吸之间,暗觉花香袅袅。
3.作者通过“乐赏风景之美”来“聊寄心底之情”,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分析,文章抒发了哪些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尧舜禹“禅让”之事,法家从现实利益与利害角度出发,认为此事不可信,“篡位夺权”更可信;墨家将之归于“选贤”;儒家将之描绘成彬彬有礼的“礼让”。到底是“让”,是“选”,还是“篡”,因为史料缺乏,今天我们已经很难讲述清楚。不过,只要我们认真辨析,还是能够从历史演进的常态中去尽力把握到一点事实真相的。
当时黄河流域中游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由来源于不同族姓的强大部族共同组成的、属于酋邦性质的部落联合体久已出现,其内部的运行机制已经相对稳定。那些势力强大的部族之间不再动辄以激烈的外部冲突的形式来争夺酋邦的最高领导权,能够运用相当成熟高明的政治智慧,通过相对和平的方式达到必要的妥协,以完成最高领导权的交接和嬗替。我们对于尧舜禹的“禅让”或“篡夺”,皆应作如是观。因为即使是发生过属于暴力性质的“篡夺”,就其过程和影响来看,所有参与各方显然都是相当克制的。
从唐尧到虞舜再到夏禹的领导权交接,我们都不应看做是个人之间的权力转移,而应视作是部族地位变更的反映。文献记载,尧在位共98年。不言而喻,执掌这近百年权力的显然不可能是某个个人,因为任何一个个人都不可能有这样长的执政寿命,所以只能是尧所从属的陶唐氏部族。因此,所谓尧在位近百年的说法,不过是陶唐氏部族曾经在近百年的时段之内握有部落联合体最高权力的一种曲折反映。
虞舜时代的情况就更加明显了。舜在尧的晚年便“摄政”28年,尧死之后舜亲政多年(《史记》记载39年,《尚书》记载50年),到晚年再仿效尧的榜样让政于禹,自己又过了17年才死去,由此看来也不大可能是属于个人的行为。另外一些资料则明确启示我们:虞舜的时代比之唐尧的时代,更像是一个朝代。《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说:“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这里的“虞”与夏、商、周并列,无疑应当是一个朝代。在先秦时人的观念里,“虞”的确是作为一个朝代而存在过的。
舜在晚年“让政于禹”,透露出的应是类似的信息。“舜殛鲧而用禹”、“禹逼舜”之类的记载,清晰地折射出了“有虞”和“有夏”两大部族为争夺部落联合体最高领导权而进行的尖锐斗争,昭示着“有虞”在逐渐衰落的趋势中尽管竭力抑制“有夏”的兴起,却终于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的过程。
自炎、黄时代通过激烈的大规模战争形式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酋邦式的部落联合体之后,酋邦内部最高领导权的交接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成熟的机制,它保证了这种权力交接不必动辄采取激烈的外部冲突的形式,而能以相对和平的方式进行。这正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智慧与技巧的早熟性。
(摘编自王和《中国早期国家史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尧舜禹“禅让”之事,儒家、墨家、法家基于自家学说阐释出不同观点,应该说都有相应的依据。
B.尧舜禹时代,即使发生属于暴力性质的“篡夺”,就过程和影响来看,参与各方应该都是相当克制的。
C.炎、黄时代酋邦最高领导权的交接除了通过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来实现外,有时也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实现。
D.尧舜禹时代酋邦内部最高领导权的交替,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智慧与技巧具有早熟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对尧舜禹“禅让”各家学说的不同观点起笔,力图从历史演进的常态把握还原历史的真相。
B.文章引用史料证实唐尧、虞舜、夏禹不是具体的个人,而是部族或朝代象征,有力地佐证了本文的观点。
C.文章从酋邦部落联合体最高领导权的交接和嬗替的角度立论,不拘泥于“让”或“夺”的细节考证。
D.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参考大量文献,从历史学和人类学等角度对“禅让”这个古老话题作出了全新的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尧舜禹时代的背景是部落联合体出现很久并且非常稳定,大部族之间和平共处,不再争夺酋邦领导权。
B.尧执掌权力98年,文献记载对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因为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有近百年的执政寿命。
C.因为《左传》有将“虞”与夏、商、周并列的记载,所以先秦人认为“虞”曾经作为个朝代存在过。
D.舜杀死了禹的父亲鲧,禹逼迫舜禅位给自己,这些记载反映出有虞、有夏两大部族进行的尖锐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