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对文段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

对文段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以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有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节选自《史记·平准书》)

A.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有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B.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有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C.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有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D.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有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B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题中“战国”是固定名词,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A项;“贵诈力而贱仁义”与“先富有而后推让”构成一组形式对称的对偶句,“贵诈力而贱仁义”不能与“天下争于战国”相连,故排除C项;“诸侯”做“臣”的宾语,意思是“让诸侯称臣”,二者之间不可断开,故排除D项。 句意:天下处于战国时代,互相争斗,尊崇欺诈和武力而轻视仁义道德,推崇先占有财富而后讲究辞让。所以平民百姓之间富有的人有的累积上万财富,而贫穷的人有的连糟糠都吃不饱;强大的诸侯国兼并小的诸侯国,使它们称臣服从,而弱小的诸侯国有的断绝了祖宗的祭祀,国家也灭亡了。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列各句的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②客何为者?

③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吾属今为之虏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敢以烦执事(执事:执行法律和裁决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B.箕踞以骂曰(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C.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拜两次,是古代的礼节,表示隆重。)

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季父:叔父,古代兄弟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晋函陵    ②封之    ③与郑人    ④使使以大王    ⑤太子

芷阳间行    ⑦此亡秦之耳    ⑧常以身蔽沛公

A.①⑥/②③⑧/④⑦/⑤ B.①③⑥/②⑧/④⑦/⑤

C.①⑥/②③⑧/④/⑤/⑦ D.①③⑥/②⑧/④/⑤/⑦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之遇将军,可谓矣(深:刻毒)            秦王复击轲,八创(被:受)

B.且君尝为晋君矣(赐:赏赐)                因人之力而之,不仁(敝:损害)

C.秦王之金千斤(购:重金征求)                今行而无(信:讲信用)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谢:感谢)            沛公起厕(如:往)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史记》中世家记帝王,本纪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论语》是语录体的经典之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教育原则等。

D.《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这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不少地方取材于作者亲历的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