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学习书法无捷径可走,只有从一...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学习书法无捷径可走,只有从一点一滴学起,多临摹,多创作,拓宽视野,记之于心,熟之于手,达到心手相应,才能日益进步。

B.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义正词严,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不得不服从了。

C.部队溃败后立即开展整风运动,决心以破釜沉舟的精神,多打胜仗,搞好群众工作,开发根据地。

D.封建时代的读书人一旦中举,不会稍事停留,一定会衣锦夜行,赶紧回家报喜。

 

D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在辨析时首先要弄清语境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色彩和风格等,这是解题的基础;然后弄清成语本身的意义用法,从结构、色彩、出处等角度进行了思考推敲;然后结合成语的理解与具体语境相对照,作出正确的判断。 A项,“心手相应”,形容手法熟练,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句子指学习书法,达到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的熟练程度。故成语使用符合语境。 B项,“四面楚歌”,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句子指处于孤立窘迫的境地,不得不屈服。故成语使用符合语境。 C项,“破釜沉舟”,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句中指部队多打胜仗,开发根据地的决心很大,故成语使用符合语境。 D项,“衣锦夜行”,夜里穿着锦绣衣服走路,比喻虽居高位,却不能在人前显示荣华富贵。句子指读书人一旦中举,一定会穿华美衣服连夜回家报喜,故成语使用不符合语境。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至东城,有二十八骑当立者,公子扶苏

B.为:庖丁文惠君解牛愿君快战

C.而:善刀藏之不敢言敢怒

D.于:多机上之工女虽然,每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骑能者百余人耳(追随)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B.乃中《经首》之(节奏)    地而骂(将)

C.本其成败之迹(或者)    山东为三处(约定)

D.足之所(踩)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咸阳(趋向)

 

查看答案

(1)《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2)《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门客们自述前来投奔蔺相如的原因是为蔺相如高尚的节操所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十则》里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 风 ( 其 二 )

杜 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立于淅淅秋风,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清。

2.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辙《六国论》)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孙之不甚惜        视:对待

B.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参与

C.韩、魏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    塞:阻塞

D.越韩魏,而攻人之国都    过:越过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B.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C.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D.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3.比较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对两篇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辙明确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该是“厚韩亲魏以摈秦”。

B.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主要是指韩、魏、楚说的,韩、魏、楚之所以“赂秦”,是因为写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C.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可见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

D.两篇《六国论》均为史论文章,均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因此结尾都谈到现实问题,委婉地告诫当朝者要记取历史教训。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②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