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回中①作
温庭筠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②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注]①回中:回中道。汉武帝巡幸郡国,为行路方便,辟回中道,为丝绸之路中的一段。②燕客悲歌:指荆轲在易水与燕太子丹、高渐离辞别时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事。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愁”字统摄全诗,后面对景物的描写无一“愁”字,却都围绕“愁”来表情达意。
B.颔联借典抒怀,诗人通过对“燕客悲歌”这一悲情场面的描写,抒发自己难以排解的愁绪。
C.全诗寓情于景,诗人有意识地只把边塞景物呈现出来,诗的意蕴留给读者自己遐想体味。
D.较之于温庭筠辞藻华丽、浓艳精致的“花间”词作,此诗语言清新爽利,意境含蓄深远。
2.《唐诗评选》评本诗为“纯净可诵”,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从情景角度对其“纯净”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忠嗣初名训,以父死王事,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玄宗谓之曰:“尔后必为良将。”尝短皇甫惟明义弟王昱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属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希望即奏闻,诏追忠嗣赴河西。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居节将,以持重安边为务。尝谓人云:“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甲仗充牣矣。初,忠嗣在河东、朔方日久,备谙边事,得士卒心。及至河、陇,颇不习其物情,又以功名富贵自处,望减于往日矣。天宝四年四月,固让朔方、河东节度,许之。玄宗方事石堡城,诏问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囯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玄宗因不快。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过。李林甫又令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十一月,贬汉阳太守。七载,量移汉东郡太守。明年,暴卒,年四十五。其后哥舒翰大举兵伐石堡城。拔之,死者大半,竟如忠嗣之言。先是,忠嗣之在朔方也,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竞来求市,来辄买之。故蕃马益少,而汉军益壮。及至河、陇,又奏请徙朔方、河东戎马九千匹以实之,其军又壮。迄于天宝末,战马蕃息。宝应元年,追赠兵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王忠嗣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短/皇甫惟明义弟王昱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属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
B.尝短/皇甫惟明义弟王昱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属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
C.尝短皇甫惟明义弟王昱/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属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
D.尝短皇甫惟明义弟王昱/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属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也作“禁内”,因帝王所居的宫苑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
B.中国,上古华夏族生活于黄河流域,以为所居居天下之中,故称;后泛指中原地区。
C.三司,早指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唐时主理刑狱。
D.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即加封死者的官职,是以精神的方式给予逝去的人嘉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忠嗣兵家出身,谙熟兵法。他的父亲为朝廷而死;唐玄宗和拥有雄才武略的王忠嗣讨论兵法,王忠嗣应对自如,出人意料。
B.王忠嗣忠于职守,淡泊功名利禄。王忠嗣身居将职时,行事慎重,安守边疆;他认为,不能消耗中原的兵力来获取个人功名。
C.王忠嗣敢于上谏,险些被处以极刑。针对唐玄宗攻占石堡城的计划,他分析双方形势,提出先观察再定夺的意见,几乎落到被处以极刑的地步。
D.王忠嗣心思缜密,具有远见卓识。在朔方互市时,他抬高马的价格来引诱诸蕃,导致诸蕃战马越来越少,而汉军更加壮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至河、陇,颇不习其物情,又以功名富贵自处,望减于往日矣。
(2)其后哥舒翰大举兵伐石堡城,拔之,死者大半,竟如忠嗣之言。
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说:“朴实胜过了对仪容举止的修饰就会鄙陋,对仪容举止的修饰胜过了朴实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采搭配适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B.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实施仁德之治的,那么诸侯们都会甘愿为他所用。即使他想不称王,也不可能了。
C.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境界之中的人,那他还等待什么呢?
D.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因此,圣人方正而不会伤害人,有棱角而不会划伤人,正直而不冲撞冒犯别人,有荣耀而不炫耀。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与例句全都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A.①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②之二虫又何知
B.①不患人之不已知 ②夫晋,何厌之有
C.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奚以知其然也
D.①燕王拜送于庭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下列各项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B.①吾其还也 ②其人居远未来
C.①桀纣之失天下也 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①此虽免乎行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越国以鄙远(边邑)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通“猝”,突然)
得乎丘民(众)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劝诫)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通“能”)
大方无隅(角) 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C.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抹,粉刷)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奋发)
幼而不孙弟(弟弟) 巧言、令色、足恭(过分、过度)
D.五花连钱旋作冰(立刻)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丰富)
数罟不人洿池(深)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侵犯、欺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