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念。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声,还是窗外的风雨声?是新岁的爆竹声,还是梦中的短笛声?……

请以“牵动内心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

 

牵动内心的声音 璀璨的星空降临在我的世界里,其中,一颗颗闪烁的繁星和着一丝丝,一缕缕的自然之声牵动着我的内心。 ——题记 泉水入心 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只有泉水的涓涓溪流。原本烦闷的心随着泉水的叮咚作响慢慢的消愁。它,一次次地流过我的内心,冲洗着我的心石,然而,此时的我,眼前再也不会被父母暴风雨般的训斥场面所掩盖。 我只想置身于这个泠泠的泉水世界,让原本凹凸不平内心得以平复,听,声音更细了。 鸟鸣唤心 每次来到这成就了内心天地的自然里,习惯性的伴着撒于一身的暖阳起床更衣,倚窗而闻。然而,不知从哪里传来一阵阵欢呼雀跃的鸟鸣,没有麻雀归巢的浅唱高吟,没有雄鹰搏击长空的豪声壮语,没有冰花弥漫大地的傲气四射。只是婉转,独自悠扬的早晨之韵,唤醒了少女久久的心事。曾几何时,无法在琴键上跨出指尖的弧度而痛哭流涕,曾几何时,无法在舞台上转出180度的姿态而想要放弃。但此时,失落之花早已不再沉睡,是这动人的自然之声让它褪去了灰褐色的外壳,留下明朗的空间,绽放出了全新的自己。几只鸟儿似乎把电线当成了五线谱,站在上面,亮出自己清脆的歌喉。我深深的有一种欣慰之感,眼前不再是荆棘遍布的世界,只有通往成功大道的平台。 我只想跻身于这个嘤嘤的鸟鸣世界,让原本尘封泛黄的内心得以打开,羞答答的花朵得以怒放。听,声音更明了。 琴声息心 过往的城市生活无时无刻不污染着我的心。为了内心得以平静,我选择在这个人迹罕至的树林里过退隐的生活。坐在凉亭中,仔细聆听,我仿佛听到古人弹出的“忘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觉,似乎听到了孤独的老者奏出“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悲叹,好似闻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恍惚间倾听到爱国青年畅出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情怀……而我,任凭琴声于心河萦绕,渐渐地平息,沉淀下去。 我只想倚在这个琴声悠扬的世界里,让原本烦躁不安的内心得以平静。听,声音更清了。 自然的声音牵动着我的世界,繁星满是的世界里,我懂得了给自己的内心世界打电话。 【解析】 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首先解读命题。“牵动内心的声音”,审题目里的关键词,“声音”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牵动”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牵动内心深处”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声音”可以是自然的,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或艺术的等等。文章重在表达牵动的过程:即为什么牵动,怎样牵动。整篇文章应表达对所写的声音的怀想、由衷赞美等感情。文章可以实写,比如可写由听到书声、风雨声、教诲声、音乐声等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可以虚写,比如将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等)中的某些图景幻化为听觉感受,从而进入审美境界。对声音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声音的感受是有感染力的,震撼力的;表现的“声音”不应该是低俗的,不健康的。这道题选材宽广,立意不难,任何一种或几种声音,只要与“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相关就行,从正、反、实、虚各个角度立意均可。 参考立意: (1)家庭的声音,如母亲的唠叨、父亲的叮嘱; (2)校园的声音,如读书声、课铃声、老师或激情或柔和的讲课声; (3)与自己兴趣爱好有关的声音,如钢琴声、琵琶声; (4)来自自然界的声音,如花开的声音、小草钻出泥土的声音、柳树发芽的声音; (5)无形的声音,如强国之呼唤,爱国之呐喊等。 可用素材: (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处于喧嚣城市的许多人习惯于阳光明媚的晴天,而不习惯于让心丝烦躁的雨声,其实不然,雨声是最纯洁的心灵洗涤剂。整日被喧闹声所包围的我们,被琐屑的尘埃占据了我们的心灵,为什么不去尝试着放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去聆听雨声,去感悟大自然的跳跃,体会到一种梦幻般的境界。 (2)有这样一种声音,高音嘹亮震撼,低音缠绵动人;有这样一个人,腼腆的笑容恰似邻家大男孩,憨憨的声音可爱单纯;有这样一段情,穿越大片的荆棘,“到达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3)你听,鸟儿在枝头欢歌、在草丛里鸣叫、风儿在草原呼啸、浪花轻拍着海岸……声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喜欢聆听蜂儿嗡嗡飞舞的声音,每当听到这种声音时,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金色的、在花丛中忙碌的身影,这些可爱的小生灵生命是那样短暂,但它们一生辛辛苦苦为人们酿造甘甜的。它们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品性令我折服。 (4)我喜欢倾听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的声音,每当听到这种声音时,我仿佛看到那清澈透明的溪水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谷流下来,时而急,时而缓。它一边奔流一边玩耍。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六色的岩石,一会儿又摸摸沙地上才伸出脑袋来的小草,一会儿让那飘浮的树叶打个转。 参考结构: 本文是一篇散文,题目是《牵动内心的声音》。文章娓娓而谈,作者围绕“声音”这个关键词语,采用小标题形式,共写了三部分。 开头部分:以题记形式开篇,“璀璨的星空降临在我的世界里,其中,一颗颗闪烁的繁星和着一丝丝,一缕缕的自然之声牵动着我的内心。”自然过渡到下一自然段。 中间部分:采用并列手法,以小标题形式分别阐述了“泉水入心”“鸟鸣唤心”以及“琴声息心”三种观点。既分出了层次,又细致动人。 结尾部分:收束全文并重申观点。“自然的声音牵动着我的世界,繁星满是的世界里,我懂得了给自己的内心世界打电话。” 总之,全文一气呵成,文采极佳,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公安部门提供给市民“防诈骗”的初步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高三某班全体学生毕业前写给老师的一封感谢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并作修改。

感谢信

尊敬的老师:

您好!

在高三这一年里,是您,挽救了我们。是老师那亲切、期盼的眼神,穿越我们荒芜的心,留下一片绿意;是老师那颗颗汗水,洒落在我们贫瘠的精神土地上。即将离别,难忘音容。

敬爱的老师,现在距离决胜高考,只有几天时间了。在这向高考目标最后冲刺的时日,我们决心集中精力,争分夺秒,努力拼劲,以出色的成绩来回报老师一年的教育培养。

此致

敬礼

您的高徒:×××

×年×月×日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8年7月下旬,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             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            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B.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C.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D.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B.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C.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D.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

B.远见卓识    大展拳脚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

C.高瞻远瞩    大展拳脚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

D.远见卓识    摩拳擦掌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不愿与“二三其德”的氓一起终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模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悲凉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溪送别

[南北朝]

谢朓

怅望南浦时,徙倚北梁步。

叶下凉风初,日隐轻霞暮。

荒城回易阴,秋溪广难渡。

沫泣岂徒然,君子行多露

[注]①南浦:典出《楚辞·九歌》中“送美人兮南浦”,此处代指溪水。②徙倚:徘徊。③沫泣:哭泣。④行多露:典出《诗经·召南·行露》,言路上很潮湿,行人难以行走。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写诗人送别友人,诗人在岸上相送,友人则已上船,诗人只好对着河水怅望,在岸边徘徊。

B.“沫泣岂徒然”一句写在离别之际纵然痛哭悲伤也是徒然,那么就不要哭泣伤感,表达出一种豁达的情怀。

C.本诗“君子行多露”一句借《诗经》之句,说路上很潮湿,行人难以行走,表明了友人前路将受辛劳。

D.本诗中,山水景物是诗人表达惜别之情的载体,渲染了与友人离别时的特定氛围,情和景在诗作中浑然一体。

2.成倬云评此诗中间两联云:“中间写景处即有情在。”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