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则医药说明书的片段,其中三处表述有问题,请找出并作修改。
感冒初起轻症,俗称伤风,如喷嚏、鼻塞、流涕等病情继续发展,感染流感病毒引起上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是上呼吸道局部的炎症病状,出现发热、咳嗽、痰多、咽痛、剧烈头痛、四肢关节痛等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凌驾于电子技术之上的极为尖端的技术________ ,这就是光脑。目世界上第一台光脑,已由英国.德国和法国的70多名科学家工程师________ 合作研制成功。日本科学技水比较发达也正利用其在光学纤维及集成光路领域,在近年急干制订研制出光脑的计划。光脑和电脑的工作原理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光子代替了电子,使光脑的功能为电脑所__________ .首先是光脑可以在接近室温条件 下具有超高运算速度。 电子传播速度是每秒只能达到593公里,而光于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因此,利用光在光境中互连通信,要比利用电子在互连的导线中通信减少大量时间,提高了运算速度。超高速电脑的计算器件只能在极低的温度下工作。再次是( ).光脑依靠光子传播信息,光于没有电荷,对其他邻近的光子和电子毫无影响,所以光信号不互相干扰,还可与电子控制信号交叉。光脑还具有与人类似的容错性,系统中某一元件损坏或出错时,并不影响最后计算结果。光脑不但在工农业生产,而且在科技领域,像雷达信号处理方面也具有广阔前景。在未来战争中将更加显示出______的作用。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呼之欲出 处心积虑 望尘莫及 无可比拟
B. 应运而生 殚精竭虑 望尘莫及 无与伦比
C. 应运而生 处心积虑 望其项背 无与伦比
D. 呼之欲出 殚精竭虑 望其项背 无可比拟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光脑具有很强的抗击干扰能力
B. 光脑的抗干扰能力强容错性差
C. 光脑具有抗干扰能力和容错性
D. 光脑的抗干扰能力强容错性好
3.文中画模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价当的一项是( )
A. 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日本也正利用其在 光学纤维及集成光路领城的优势,急于制订在近年研制出光脑计划。
B. 日本科学技术术比较发达也正利用其在光学纤维及集成光路领域,在近年急于制订研制如出光盛的计划。
C. 科技术比较发达的日本也正利用其在光学纤维及集成光路领域的优势,在近年急于制订研制出光脑的计划。
D. 日本的本科学技术比较发达也正利用其在光学纤维及集成光路领城,急于在近年制订研制出光脑的计划。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一叶扁舟任凭漂荡,在浩渺江面上自由来去的情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喜李翰自越至
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
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
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久别”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悆之久,也突显了对朋友长久漂泊的同情。
B.诗中“孤舟”与李白《望天门山》中的“孤帆”寄寓了诗人不同的情感。
C.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现出朋友到来内心的欣喜、欢悦之情。
D.本诗前两联叙事,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悆之情及深切的关心之情。
2.诗的尾联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日:“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丁母忧。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扬州。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征商不得留难。故操舟者辄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轼请复旧,从之。
轼以两学士出知定州。会春大阅,将吏久废上下之分,轼命举旧典,帅常服出帐中,将吏戎服执事。副总管王光祖自谓老将,耻之,称疾不至。轼召书史使为奏,光祖惧而出,讫事,无一慢者。契丹久和,边兵不可用。故相庞籍守边,因俗立法。岁久法弛,又为保甲所挠。轼奏免保甲及两税折变科配,不报。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B.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C.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史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D.民贫役重/歧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C.关中,一般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关中地区南倚秦岭山脉,物华天宝,物产丰富。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得到母亲教诲。他的父亲外出游学,他的母亲很有学识,亲自教他读书;他要以东汉范滂为榜样,他的母亲表示赞许
B.苏轼被欧阳修赏识。他成年后博览群书,下笔成章,参加考试作的文章获得欧阳修青睐,后来欧阳修又推荐他进秘阁。
C.苏轼设法破除弊端。苏轼到扬州任职,以往驾船的人不允许私载货物,但后来允许私载货物,公私受害,苏轼上奏请求恢复旧制。
D.苏轼大力整顿军纪。春季阅兵,苏轼下令恢复以前的规定,有人感到羞耻,苏轼予以警告,直到阅兵完毕,没有人敢怠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
(2)补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年初一凌晨四点的哈尔滨,刚刚迎接完新年的人们大多仍沉浸在睡梦中,清洁工王晓明和工友们已经开始工作。
②响了半宿的鞭炮声也归于沉寂,空荡荡的大街上只剩下闪烁着的党虹灯和正在清理鞭炮碎屑的清洁工人。在哈尔滨市香坊区赣水路,地上满是燃后的烟花垃圾和鞭炮碎屑,远处望去好像给街道铺上了一层红地毯。清洁工王晓明和工友们正在把散落的鞭炮屑扫成一堆,然后装上垃圾车。放鞭炮是中华民族庆祝春节时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大量的鞭炮碎屑也给城市的环境和安全留下了麻烦,于是,除夕的凌展也就成了清洁工人们最辛苦的时候。
③“昨天也是和全国人民一样吧,欢度春节,然后看那个春节晚会到两点左右。但是因为工作需要嘛,我们一样要起来工作,就是说用我们的勤劳吧,为我们哈尔滨的市民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把没有燃尽的鞭炮隐患降到最低吧。”王晓明告诉记者,为了不耽误工作,看完春晚她只在床上睐了一会就马上来到岗位上了,虽然有点辛苦,但是等天亮大家出门的时候能看到一个整洁的城市,自己心里也高兴。
④寒冬中的哈尔滨,清晨时分气温格外的低,寒风吹到人的脸上好像被刀割一样,记者肩上原本满电的摄像机刚用一会就开始低电报警,但清洁工人们仍全神贯注地清扫着这个城市,由于鞭炮屑太零碎不好装车,清洁工人崔志和就用自己的双手捧着碎屑往车上倒。当记者要采访他的时候,他只是憨厚地笑笑说:“我们就是干这个工作的嘛,没啥说的。”
⑤哈尔滨市香坊区清洁二中心的主任赵东红说:“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吧,安排大家四点钟,比平时早一个小时的时间出来清扫街路,这样就是在八点钟出行的时候给市民一个清洁卫生的好环境。”他还告诉记者,为了让市民有一个干净的出行环境,工人们自己要求要力争在早晨8点钟之前将鞭炮碎屑清理干净。
⑥清晨5点半左右,街路上陆续开始有车辆行驶,清洁工人身上的反光马甲在车灯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他们用自己的劳动美化了城市,同时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⑦清晨6点,天色微亮,又开始听到鞭炮的响声。在大家开始享受大年初一的喜庆与热闹的时候,“城市美容师”们依然在辛勤地工作着,和清洁工人们一起清扫街路的赵东红笑着对记者说:“为了城市的美丽,我们挺值。”
(摘编自齐泓鑫《清洁工人:为了城市的美丽》)
材料二:
近日,鹤山市举行环卫工人慰问会和“共筑创文风景线,同庆环卫工人节”感恩晚会。当天,
15名鹤山市环卫工人获评“优秀城市美容师”,59名在一线岗位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环卫工人获得表彰。随后,现场举行了趣味游园活动,环卫工人们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垃圾分类、转呼啦圈、快乐拼图等游戏。在感思晚会上,歌舞、小品、咏春表演等10多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
活动中,鹤山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鹤山市环卫事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进步,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希望广大环卫工人继续发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改善市容环境卫生、创建文明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鹤山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环卫工作,今年年底前,住建部门将向符合中请条件的环卫工人推出公租房优惠政策。同时,继续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加快环卫事业改革,推动环卫工作再上新台阶。”该负责人表示。
(摘编自《江门日报》)
1.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非常注意锤炼语言,善于运用动词,如第二段“响”“清理”“铺”“散落”“扫”“装”等,表现力强,使文章具有文学意味。
B.“寒风吹到人的脸上好像被刀割一样”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当时狂风肆虐、天气寒冷的状况,令人害怕不已,更别说记者了。
C.材料一中加上记者到场的感受,增强了现场感,这样,读者也会和作者一样感知到新闻的现场,从而提升了新闻的意境和品位。
D.鹤山市负责人表示,住建部门将推出公租房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环卫工人也可享受,同时,加大环卫设施投入,推动环卫工作的进步。
2.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几十个字就交代了新闻的五个要素,使人们对这个新闻事件有基本了解,这是新闻结构中的导语。
B.第二段描写场景,叙述事件,并发表议论,如“给城市的环境和安全留下了麻烦”“清洁工人们最辛苦的时候”等是议论。
C.“清洁工人身上的反光马甲在车灯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同时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一句既说明了事实,又表达了感情。
D.本文没有一味地进行说教,作者深入采访第一线,用大量鲜活的现场语言,热情讴歌了环卫工人的平凡与知足常乐。
3.以上两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