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指出校园安全事件发生的时间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从整体上看,每年下半年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整体要高于上半年,在节假日、开学以及毕业季,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具体来看,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设施安全、意外伤害等事件为多发事件。按照校园欺凌的方式进行分类,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23.3%。该报告还指出,中部地区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占46.23%。
(选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二:中小学生之间的欺凌现象,是个全球性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有近2.46亿儿童和青少年因体貌特征、性别、种族与文化差异等遭受欺凌。在我国,全国检察机关2018年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988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180人。
在我国,对欺凌概念认识不清、处置乏力,一直困扰着现实中的欺凌治理。一些欺凌现象要么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么干脆当作正常“打闹”而不被重视,处理上表现出浓重的“随意化”特点。这既无法形成有效治理,也对被欺凌方的权益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此次综合治理方案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明确了欺凌防治的制度框架。当然,方案再详尽,能否发挥实效,关键还在于能否落实。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材料三:犯寻衅滋事罪,一人获刑四年,另四人被判11个月。这是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的宣判,而五名被告人均为北京市西城区某职业学院未满18岁的女学生。
2月28日下午15时至晚22时之间,北京市某职业学院的一名女学生朱某和另外四名女被告人在女生宿舍楼内,随意挑选两名女生进行辱骂殴打,还脱光了一名被欺凌女同学的衣服予以羞辱,并用手机拍摄了羞辱、殴打视频,在小范围内进行传播。尽管北京市针对未成年人已经有了成熟的附条件——不起诉的教育感怀模式,但是,情节恶劣且无悔改之人,显然法律的惩戒更适合。
(选自《新闻周刊》,有删改)
材料四:“实施欺凌学生可送工读学校”并不是什么新法新规,只是对相关上位法的某种具体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实施严重不良行为的,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现实中发生的校园欺凌,很多时候都与上述条文所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相吻合,而这也决定了有关法律具备理所当然的适用性。最新公布的“治理方案”再次重申了这一已有的法律条款,自然是期待其能在校园反欺凌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实施欺凌学生可送工读学校”之所以能够得到舆论的强烈回响,根本原因还在于现实中反欺凌手段的捉襟见肘。在学校批评教育太软,行政刑事处罚门槛太高的前提下,不少人难免会感叹“拿作恶者没太多办法”。而“送工读学校教育”一项恰好充实了现有的反欺凌惩戒体系,并使之更具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激活这一制度工具,势必会对反欺凌工作大有助益。
可问题在于,这一步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在短时间内,工读学校还很难对校园欺凌治理产生直接帮助。这首先是因为现存的工读学校已经少之又少;而除此以外,还有法律方面的限制。《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没有赋子任何部门介入并强制问题学生去工读学校的权力。这意味着在现实操作中,必须经家长、学生、学校三方同意,学生才可转入工读学校——如今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仍然未能就此破局。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校园欺凌有鲜明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语言欺凌是当前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形式。
B.由于对欺凌概念认识不清、处置乏力,中小学生之间的欺凌现象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C.校园欺凌是非常严重的不良现象,要采取教育感怀和法律惩戒相结合的方式来处理。
D.工读学校稀少和受法律的制约等原因,导致激活“送工读学校教育”制度并非易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运用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以及区域特点。
B.材料二是从校园欺凌的国际化和中国治理校园欺凌的现状的角度来介绍校园欺凌。
C.为了应对现实中反欺凌手段的捉襟见肘,“送工读学校教育”得到舆论的回响。
D.“实施欺凌学生可送工读学校”是当前唯一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特点的应对方法。
3.根据上述材料,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校园欺凌现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个暑期档,一部反映三个备战高考的家庭关于爱与成长的故事,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电视剧《小欢喜》以温暖又明亮的基调,直指对家庭教育议题的思考,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剧。
《小欢喜》以高考为镜,照见两代人的忧喜、得失和成长。高考,是社会热点话题,事关子女的前程和家庭的未来。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相关的探讨和启发却是文艺作品的灵感源泉所在。《小欢喜》以高考为着眼点,提炼现实社会中既典型又普遍的特征缩影于方、乔、季三个家庭之中,进而引起观众对教育话题的讨论和对亲子关系的反思。作为荧屏前的观众,我们扮演着什么样的父母角色;又或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成为什么样的子女?透过《小欢喜》再来进行自我反观,随之而来的现实启示正在影响更多人。
电视剧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调,但当前也不乏部分作品存在脱离于现实、悬浮于社会的状况。“伪现实”剧集或许能占据一时的话题热度,但终究登不上台面,难以赢得观众持久的掌声。《小欢喜》自播出以来,关注度和口碑双向上扬,除了演员高超的演技,还得益于它既还原了生活又不失其鲜活,真实性与戏剧性在其中得到了理想的统合。剧中展现的三组家庭群像是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缩影,符合大多数现实家庭的生活样态。他们面临高考压力和代际碰撞不断产生的矛盾,但矛盾之下不变的却是对彼此的关切和深爱。这或许就是中国家庭的真实状态,更是经过锤炼提纯的生活现实。在无限贴近真实生活的同时,《小欢喜》也保持着灵动的艺术感染力。剧中很多细节不断延展着角色的内涵和多面性,进而勾勒出更丰满的人物形象。有如诸种幽默诙谐的台词强化了角色魅力,又如早餐后桌上留下的鸡蛋壳和进门换鞋等点滴细节为作品增加生活温度;关于择校、早恋等议题的聚焦也进一步润色了作品对教育观念的探讨……这些都为这部现实题材剧集的表达增色、提亮不少。
《小欢喜》在揭示中国家庭的种种现实之余,更蕴含着激扬向上的价值观,赋予生活以美好的憧憬。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对于个人成长、教育观念和亲子关系的审视与探讨理应更准确地对接当下的现实语境。《小欢喜》以高考话题切入,通过剧中人物的际遇和成长,折射出时代细微而深刻的改变。方圆遭遇中年失业,放低“政法大学毕业高材生”的姿态去做网约车司机;季胜利回归家庭,改变官僚作风学会温存体贴;方一凡学习成绩不佳,转变思路结合特长参加艺考;乔英子报考航天专业的梦想回应着当下中国航天事业腾飞的步履……剧中人物的成长走向正是当下现实的诸种投射,也契合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展望,这是我们需要的现实主义:既植根现实土壤,也张扬浪漫情怀;既折射生活真实面貌,又赋予生活以美好想象。
就像是透视中国家庭的一面镜子,《小欢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你我。当现实被——映照出来,除了生活的阴晴雨雪不定,人生的阴晴圆缺难言,剩下的一个“爱”字足以观照;剧中的每个角色具体而微,从“入困”到“脱困”的过程都以“成长”为过程、以“爱”为最终落脚点,这便构成了“温暖现实主义”的真正注脚。
(摘编自云志《现实题材电视剧是当代丰富的表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热点话题,没有标准答案,但相关的探讨和启发能成为文艺作品的灵感源泉。
B.当前在我国的电视剧创作市场上也存在部分作品脱离于现实、悬浮于社会的状况。
C.无限贴近真实生活,这为《小欢喜》这部现实题材剧集的表达增色、提亮了不少。
D.蕴含着激扬向上的价值观,赋予生活美好的憧憬,是《小欢喜》获好评的关键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在分析《小欢喜》能收获观众喜爱的原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B.当前“伪现实”剧集的存在是文章立论的社会背景,文章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C.第三自然段以《小欢喜》为例,正面论证电视剧创作要以现实主义为主调的观点。
D.本文作者主要采用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及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来推导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让荧屏前的观众透过作品进行自我反观,这样的电视剧也会收获观众的喜爱。
B.《小欢喜》有较高关注度和好口碑,只是因为它将真实性与戏剧性进行了统合。
C.电视剧中的有些生活,不是现实中真实的存在,是创作者经过锤炼提纯的生活。
D.电视剧中折射生活真实面貌,赋予生活以美好想象,这是我们需要的现实主义。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请将你选择的小题号填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按要求作答。将文章标题抄在答题卡上。
题目(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有益于育德、励志、静心、启智。读书可以自寻其趣,陶冶性情,如陶渊明一般在书海中获得快乐与满足;读书也可以开阔视野、深化思维,如韩愈那样“能自树立”,使其文“存于今”;读书还可以认清自我,找到方向,如富兰克林那样助力自己的人生事业……
在你的阅读经历中,读书又是如何影响与改变你的,请以“读书使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题目(二)请从下面5个词语中任选两到三个,将它们串联起来,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①青春 ②劳动 ③诗歌 ④风景 ⑤家乡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少于700字。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早年教育
富兰克林
⑴我自幼即好读,手中偶有点钱便都用来购书。我的第一部书便是班扬的《天路历程》。后来我又将这书卖掉购买了布尔顿的《历史丛书》,书为坊间廉价小本,不下四五十册。正值我求知欲如饥似渴之年,却苦于无适当的书可读,我父亲的少量藏书多属于宗教论战性质,而我此时已决定将来不作牧师,是以藏书大多只是稍加涉猎。父亲书中我最耽读不倦的是普鲁塔克的《名人传》,惟有在这部书上的时光最不虚抛。
⑵这种浓厚的书癖终于使我父亲决定让我进入印刷业,尽管此时他已有一子(即詹姆斯)在这行业。我对印刷业的爱好远较父亲强烈,惟下海当水手的念头仍未完全忘怀。考虑此事后果堪忧,父亲遂不再耽搁,立即催我去詹姆斯处作学徒。不久我对印刷一行已事事熟练。这时我开始有机会接触到好书。利用与书肆学徒相识关系,我有时竟能从那里借上一册小书,但每次必速看速还,不敢污损。有时一本书晚间借回,次日天明即须归还,这时我便一卷在手,连宵赶读,以防到时还不回去,叫人来催。
⑶此后不久,一位名叫马修·亚当斯的商人常来我印刷所,其人的各类书籍收藏甚富,得知我好读,因邀我至其书室中,慨然将我所欲读的书惠借给我。此时我对诗的兴趣正浓,间或也稍有所作;詹姆斯以为此事倒也有些好处,对我稍稍鼓励之,因而我遂开始写时事诗,记得其中一首名《灯塔悲剧》,记船长威斯雷克及其二女海上遇难事;另一为水手歌,记海贼狄乞就擒事。两诗印成后,兄命我去市中售卖。前一种销路极佳,以其事发生未久,人们的印象尚深。这事给了我很大鼓励,但父亲对我的作诗则大加嘲笑,说作诗的人大抵都是乞丐。因此我遂绝作诗念头,实际上我即使作诗也不会成为很好的诗人;但文章对我则不同,它在我一生当中用途颇广,甚至可说是我日后的重要立身之阶。
⑷就在这时,我偶然遇到《旁观者》的零本一册,书为第三卷。这书我以前从未见过。我把它购回反复阅读,读后心爱不已。我认为此书文字极佳,因而有意模拟它。抱此目的,我遂取其中数篇,将篇中各句所表述的意思,略加隐括,即置之一旁不顾;数日以后,不看原书而径行重述原文,方法即将隐括语中的意义,一一仔细标出,其详尽须与原作无异,用字则尽我所能,务求妥贴。然后拿我重写的《旁观者》与原文相比较,找出谬误,加以改正。我发现我的词汇仍嫌不足,或用字想字时来得吃力,而这种能力,如果我不中辍作诗的话,早应不成问题;因为经常需要寻找同意但不同音(为了押韵)或不同长度(为了音律)的词汇这件事,势必要使我时刻去追求变化,并把这类事牢记在心,渐而至于精熟。因此,我遂把若干故事改写为诗;过上一段,当原文已经完全忘却,再把那些诗改写回去。另外,我有时还把我的提要有意打乱,数周之后,待我需要足句完篇时,再对这些进行一番认真整理。我这样做是为了学会如何把思想安排得富于条理。然后,取来原作互相比较,发现种种纰漏,即加改正;但有时在某些非关宏旨的细节上,我觉得我竟较原作更稍胜一筹,因而不禁暗自庆幸,自忖将来或有望成为一位不坏的英文作家,也未可知,因为在这事上我确是不无奢望的。
⑸正当我一心为文的时期,我读到了一部英文法,书末附有讲解修辞与逻辑的短论二篇,后者篇末载有苏格拉底辩论法范例一则。我对这个方法爱之入迷,并学着试用,于是废弃了我以前那种生硬反驳与正面辩论,而处处以一个谦逊的探询者与存疑者态度出现。我感到辩论时采用这个方法对我极为有利,但对我的对手则颇具困惑作用;因而耽之不倦,并经过不断练习而日臻精熟,这时即使许多学问高于我的人也每每为我所屈,因为辩论的结局他们常常不能预见,致陷入窘境之中而不能自拔,结果每辩必胜,而实际上不论我的能力或主张都未必如此高明正确。这个方法我曾连续用过多年,但也渐加放弃,而仅将谦逊的表达习惯保留下来;凡遇有所主张因而可能起争辩时,“当然”“无疑”以及其他自以为是的词语便很少出口;而宁可使用“我把某事理解为如此如此”;“由于某种某种理由,在我看来,或我不妨认为,如此如此”;“依我的想法某事可能如此”;或“如若我不错的话,某事可能如此”。这个习惯,我认为,每当我从事某种措施的推行,需要发表见解和说服人们的时候,往往给我带来极大便利;另外,既然交谈的目的无非为了提供情况、了解情况、使人心悦与使人乐从,因此我深愿一切好心聪明的人士切勿因自己的主观自是态度而影响自己的应有作为。因为那种态度势必要引起反感,招怨树敌,甚至使我们处处遭到失败,这时即使是一副天生的语言才能,也必无济于事。若你的目的在于提供情况,发表意见,过分自信与专断的态度每每容易产生龃龉,使人不能耐心聆听。若你的目的在于从他人获取情况和增长知识,但同时对你目前的看法却又表现得十分拘执,厌恶争辩的谦虚人们必将望望然而去之,听任你错误如故。因此,以这种态度出之,既不能为你赢得听话人的好感,也不能获得你所争取者的乐从。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两项是
A.父亲见富兰克林从小嗜书,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书,便安排他向他的哥哥詹姆斯学习技能,从事印刷这个行当。
B.作者模拟并改写《旁观者》,因为比原作更胜一筹,也因为一直以来的愿望,作者认为自己将会成为一个不错的英文作家。
C.作者饱读诗书后,对诗兴趣浓厚,也善于散文写作,这些优点,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是他日后成功的重要手段。
D.作者学习写诗,根据刚发生不久的事而写的时事诗《灯塔悲剧》记录了船长海上遇难的事,销路极佳,因而大受鼓舞。
E.父亲对作者的诗作大加嘲笑,认为作者即使作诗也不会成为很好的诗人,因此作者断绝了作诗的念头。
2.结合全文,说说富兰克林早年所受教育中,有哪些东西对他后天成功有所帮助。
3.作者写自己读苏格拉底辩论法的用意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4.富兰克林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对周围世界强烈的认识愿望、对现实的感悟都促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谈谈你对“真正的阅读者”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①,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②,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注释)①深辙:大车所轧之痕迹,此代指贵者所乘之车。②周王传:指《穆天子传》,记录了有关周穆王的传说。
1.下列对诗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夏”紧跟着暮春的时序,此时草木繁盛,枝叶纷披,将陶庐笼在一片绿阴之中。
B.“既已”、“时还”等字眼表明耕种既毕,收获尚早,诗人可以偷闲读书,别有兴味。
C.“微雨”、“好风”是细雨和风,润衣不湿,吹面不寒,增加了酌春酒摘田蔬的兴致。
D.“泛览”、“流观”意为泛泛而读,诗人并不追求现实功利的目的,因而读得不在意。
2.本诗中的“众鸟”,既可以看作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有所象征。下列诗句中写“鸟”也属于这种情况的一项是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本诗末句“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请结合全诗概括作者感到读书之乐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刘正夫书
韩愈
愈白进士刘君足下:
辱笺,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赐,且愧其诚然,幸甚幸甚!凡举进士者,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宁可以不答其意邪?来者则接之,举城士大夫莫不皆然,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之名,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
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惟其是尔。”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夫文岂异于是乎?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之最。然则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足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于文,岂异于是乎?今后进之为文,能深探而力取之,以古圣贤人为法者,虽未必皆是,要若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之徒出,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有文字来,谁不为文,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顾常以此为说耳。
愈于足下,忝同道而先进者,又常从游于贤尊给事,既辱厚赐,又安得不进其所有以为答也。足下以为何如?愈白。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之名 接:接待,此处可理解为“笼络”
B.宜师古圣贤人 师:以……为师
C.虽不为当时所怪 怪:奇怪
D.忝同道而先进者 忝:有愧于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来者则接之 今后进之为文
B.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之名 则共观而言之
C.为文宜何师 以古圣贤人为法者
D.然其所珍爱者 然其存于今者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见其至,宁可以不答其意邪?
如果看见他来了,怎么可以不回应他的诚意呢?
B.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
名声存在的地方,就是诽谤指向的地方。
C.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并不是一定要文章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且以那样的方式结束。
D.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
必定是出自这样做的人,而不是出自遵循寻常世俗之见的人。
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
②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
5.请分条概括本文在学习“为文”问题上作者所持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