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是重视,他们对孩子关注度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是重视,他们对孩子关注度分别是:学习成绩、在学校有没有受欺负、思想动态、饮食问题、服装问题。

请从以上几个关注点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选择的事物之间要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 别让校园成为法外空间 最近的新闻,校园欺凌屡见不鲜,审视时代、反省社会的同时,身处象牙塔中的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一种人人自危的惶恐。当欺凌不再是别人的故事时,当求助师长仅只换回一句敷衍时,又有多少孩子会挥起稚嫩的拳头进行反抗,而不再相信法律和公平的存在?在公共安全教育如春雨般滋润各地之时,校园不应成为校园暴力的法外空间。 对公平和法律的信仰,必是从小目睹法治之优越之和谐才能养成的,在此层面上,长期对校园暴力以“打圆场”的方式处理,终会酿成恶果。当年锤杀室友的马加爵犯下弥天大罪之后,人们分析他的童年轨迹,发现他从小就是一个内向,常被欺负的孩子。多年的怨气无法释放,最终在失去理智之下铸成大错。我们在愤恨他的残暴时,又有谁能想到二十多年来他有多少次无助地哭泣?他或许正是一点点丧失对正义的向往,才从受害者变成了恐惧的施暴者。对校园暴力的敷衍了事,其导致的恶果是让施暴者看轻暴力的成本,让受害者失去对的正义信任,这就好比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以极端的方式爆炸。 《未成年人保护法》把青少年罩在一个安全的象牙塔内,抵御了外界的侵害,这固然值得推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校园暴力事件采取无底线的容忍态度。涉及侵害他人权益时,所有偏袒都应该抛掉。美国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前些年,在美国几位中国女留学生之间发生了一起恶性欺凌事件,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异国竟受到同胞的辱骂,围殴和人格侮辱。美国法庭并未将其看作学生的淘气,而是判处了涉案学生三到五年的监禁,认定其侵犯人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处理校园暴力可以借鉴此做法。法律应达到的效果是让犯罪者受到惩罚,让受害者感到正义的伸张,让其他人看到犯罪的成本。对于未成年人涉案可以从轻处罚,但并不能如材料中校方定性的“就是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来搪塞,这种推卸责任的态度只会让校园成为法外之地,为类似的事件的再次发生提供可怕的“温床”。 如何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呢?我认为,首先,家庭的积极引导不能缺位。对于孩子平时表现的“攻击性”,父母要引导他们不断战胜冲动,万不可助长孩子的戾气。其次学校要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校园本是一片净土,欺凌事件是开在这片净土上的“恶之花”。因此,学校应该主动承担起监护人的角色,有效保护每一个孩子,尤其要对那些身心不健康的孩子进行科学地引导,及时修剪他们身上疯长的枝丫,让整个校园充满和谐,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同时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大环境,法律应该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在于暴力实施者不懂法,受害者缺乏维权意识,因此就应该让法律走进课堂,用法律的保护伞,让每一个孩子都免受欺凌。 教育面前无小事,校园不应成为法外空间,校园暴力是对别人权益的践踏,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妥善处理,惟愿整个社会能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反思当今教育存在的问题,群策群力,采取有力地措施,让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此类作文审题的关键是弄清热点事件中包含的事理,从材料带给我们的启示中寻找立意角度。 审题过程:本文中列举的家长对孩子的五个关注点,相信每位学生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因此,本文在“有没有话可说”这一方面是没有问题的,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话可说。这样,就解决了写作中选材的问题,那么如何能够写得出彩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立意】 (1)学习成绩。这一点很容易写撞车,因此一定要独辟蹊径,剑走偏锋,可以写别人家的家长都是死盯着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旦成绩有了一丁点下降,别人家的家长就会如临大敌,想尽各种办法进行弥补。但自己的家长发现自己的成绩下降后,会要求自己和他们一起来个角色互换,要求自己当父母,家长当孩子,将自己做错的题,教会自己的家长。最后自己才明白,父母爱之深沉,悟出自己家长对自己的一片真情。(2)在校是否受到欺凌。这一点是如今的社会热点,校园霸凌事件经常见诸报端,引无数家长尽恐慌。因此,建议大家写成议论文,先提出种种校园霸凌现象有逐年多发的趋势,然后指出这一现象的危害,最后点出解决之道。当然,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想彻底解决这一社会难题,不太现实,但一定要能自圆其说,以身说法,最有说服力。(3)思想动态、饮食问题、服装问题。这三个关注点,建议大家合在一起写,思想动态决定了饮食风格和穿衣风格,可以从自身写起,从饮食或服装上与父母的审美冲突写新旧文化的包容。这样立意就更深一层了。 【素材】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8、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结构】 本文先述评材料,提出观点并扣题,简洁有力。然后分析“长期对校园暴力以‘打圆场’的方式处理”的恶果,引用并分析马加爵的事例,令人警醒。接着从法律层面论述校园不应成为“法外之地”,例举美国的做法,值得借鉴。最后从家长、学校、社会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条理清楚,具体可行。再次点题,提出希望,总结全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文学是心灵的抚慰剂。许多人因为孤独而爱好文学,许多人因为穷困而爱好文学,也有一些人因为富足闲适而爱好文学——他们信仰文学,崇尚真善美,文学必将让他们变得安贫乐道,富而不骄。真正爱好文学的人,一定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人。验之现实,大致不错。文学是纯净的,以文学钻营的人,终将身败名裂、一无所得。

①文学并不一定让文学爱好者变得安贫乐道,富而不骄。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公司某部门向财务部门写的购物申请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部门从去年十月成立以来,国内外活动一天天增多,需要复印的合同、契约、技术资料等文件多的厉害,目前的打印设备压根儿无法满足需求。为便于工作,我们打算再购买一台复印机。行不行,请批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____________、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从硝烟弥漫、________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_______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大势中寻找人生价值、标注成长坐标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______、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读懂家与国的辩证法,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我们就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与热忱,用奋斗托举美好未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同声相应           艰苦卓绝           筚路蓝缕      集腋成裘

B. 同日而论           艰苦卓绝           栉风沐雨      集腋成裘

C. 同声相应           坚贞不屈           筚路蓝缕      众擎易举

D. 同日而论           坚贞不屈           栉风沐雨      众擎易举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理念所倡导的。

B. 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C. 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D. 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B. 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C. 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在升腾,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D. 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一个高冠长佩、品行高洁的高士形象,成为许多人心中屈原的标准形象。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范成大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注)①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年)春。淳熙五年六月,范成大参知政事仅两个月,便因与孝宗政见不合而落职,于是诗人怀着难遇明主想要隐退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②春涨动:春水开始增涨。春季涨水叫春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描写景物,不作精雕细刻,意会即止;描写心境,也只略现迹象,巧妙用典,使得情意表达委婉含蓄。

B. 首联选择了两个意象“舞燕”“啼莺”,描绘了晚春时期莺歌燕舞、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透露出了诗人游赏的兴致。

C. 颔联点出暮春时令,暗示诗人心绪。诗人昏昏醉眠,日长难遣,樽前花老,诗情难觅,止不住把满怀愁绪抒写出来。

D. 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慨叹当时南宋朝廷不能振作,自己心力交瘁,回天乏术。

2.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联的妙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