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

“读薄”与“读厚”,虽然有着相同点,比如都要聚精会神、一以贯之地读,都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思考着读等等,但终究取向不同、方法不同。从取向上说,“读薄”偏重于求深度,“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

将书“读薄”,自是一桩苦差使。曾从报上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有人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修时,每周都被要求阅读一本中世纪的哲学巨著,一周大概得读上1000页。到了周末,要把哲学论文缩写成薄薄的两页。过程大致如下:首先把书的内容缩减为20页,然后再减到10页,5页,最后只剩下2页。所有无关紧要的旁枝末节统统去掉,只留下最根本.最重要的两页。到了下一周,又从另一部鸿篇巨制开始。这样一来,所读过的哲学思想自然在脑海里留下了印象。“读薄”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过滤.不断凝练.不断“蒸馏”的过程,也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达事物本质的过程。这般读书,每读一本,就能获得“雁过留声”、“水过留痕”的效果,长此以往,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钱钟书就很擅长“读薄”,有一次,有关部门要黄永玉画一幅《凤凰涅槃》作为礼物送给日本,并关照黄永玉写一个“凤凰涅槃”的文字根据。在翻遍资料访遍人而不得时,他想到了钱钟书。钱告诉他:“这是郭沫若1921年自己编出来的一首诗的题目,你哪里找去?……这样吧,你去翻翻中文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到。”黄永玉依言果然一找就解决了问题。钱钟书的这番检索本事,除了博闻强记,还不缘于其“读薄”的功夫吗?

“读薄”固然重要,“读厚”也必不可少。“读厚”要求对相关联的或类似的人、事、理、知识点作横向沟通,并力求在越界而读上下足工夫,以架构立体式的知识网络,优化自我视野结构。林非先生曾经告诫读书人:“整个读书的过程,应该表现成一种循序渐进的态势,从点到面,不断地扩展。首先总是钻研跟自己工作与生存更为有关的书籍。像从事科学技术的人,在开始的时候,侧重于阅读本行的书籍,读多了,读通了,读精了,必定会延伸到其他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就如爱因斯坦,除了自然科学知识,他,还有更为广博的文、史、经济和哲学方面的知识,这样他思索整个人类的命运,自会变得更为运用自如,切中肯紧。事实上,将书“读厚”,更是为了培养读书人自己的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能力。而培养读书人的最好途径是在把书“读薄”的同时,去把书“读厚”。

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如此这般,阅读不再是手段而是目的。

(摘自2010年3月1日《学习时报》)

1.下列对原文思路的梳理,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引出话题→分说“读厚”→分说“读薄”→揭示目的

B.提出论点→分说“读厚”→分说“读薄”→归结论点

C.提出论点→分说“读薄”→分说“读厚”→揭示目的

D.引出话题→分说“读薄”→分说“读厚”→归结论点

2.下列诗句与原文阐述的道理最贴近的一句是(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3.下列四句话中,最能准确概括全文中心论点的一句是(    )

A.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

B.“读薄”需要开掘、“蒸馏”,“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

C.“读薄”固然重要,“读厚”也必不可少。

D.读书的真谛和要义在于:先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

 

1.D 2.B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文通过华罗庚对读书的见解来引出将书“读薄”和“读厚”的话题,第三段分说“读薄”,第四段分说“读厚”,第五段得出结论:读书的真谛和要义在于:先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诗句与原文阐述的道理最贴近的一句”,然后理解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和诗句表达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本文的“读薄”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达事物本质的过程,即要理解文章最主要内容的过程。而“读厚”则是要求对相关联的或类似的人、事、理、知识点作横向沟通,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所以读书既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即“读薄”,又要多读,读和文章有关联的知识,即“读厚”,强调两方面,而“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就是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说。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议论文中心论点呈现的位置和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将标题作为论点。二是在开头提出论点。三是在末尾归纳出中心论点。四是在行文中提出中心论点。本文扥结构为先通过华罗庚对读书的见解来引出将书“读薄”和“读厚”的话题,然后分说“读薄”和“读厚”,最后得出结论。所以本文的论点是在末尾归纳出的:读书的真谛和要义在于:先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题目①:

“融”既有融化、消溶的意思,也有融合、融通的意思,还有和乐的意思……当今是多元发展的时代,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手机公司已不只是手机公司,新闻传播提出实现资源、技术、人才、生产等各个方面融合共生的融媒体,还有融创、融心、融梦以及融梗这些鲜活的词语……融,无所不在。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题目②:

2019年“北京青年榜样”年度人物揭晓,应对急难险情的守护者、做好“小巷管家”义务工作的外卖小哥、探索互联网扶贫新路径的扶贫人、为国输送体育人才的基层教练员等榜上有名。实际上,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北京青年像他们一样富有家国情怀,根植基层,激扬生命。请你寻找发现,讲讲身边的北京青年榜样的故事。

请以“北京青年榜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高中阶段,你读了不少文学作品,请结合《平凡的世界》《呐喊》《老人与海》中的一部作品。写出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分享给高一同学。要求:条理清晰,言之有物。

②最近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询意见稿)》,指教师可以适度体罚学生。对此,请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③寒风吹起,冬天来了,我们的生活融于冬景。请以“冬日抒怀”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杜甫的《杜鹃》诗说:“东川无杜鹃。”在抗日战争时期到过重庆的人都知道,每逢阳历四五月间,杜鹃夜啼,其声悲切,使人终夜不得安眠。但我们不能便下断语说,“东川无杜鹃”是杜撰的。物候昔无而今有,在植物尚且有之,何况杜鹃是飞禽,              。譬如以小麦而论,唐代刘恂撰《岭表录异》里曾经说广州地热,种麦不收。但700年以后,清屈大均撰《广东新语》的时候小麦在雷州半岛也已大量繁殖了。   

①为上面文字空白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5个字。

②有人认为上面文字画线句表意不准,并作了修改。你同意该修改吗?请简述理由。

修改:但700年以后,据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记载,雷州半岛已大量繁殖小麦了。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中秋之夜,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黛玉的那句“冷月葬诗魂”带同学们沉浸在艺术佳境中。大家开展探究学习,发现有的版本将“冷月葬诗魂”写作“冷月葬花魂”。对于塑造黛玉形象来说,“花”和“诗”哪个更好?请结合《红楼梦》中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瑞雨为安

凌晨4点多钟起床,赶杭州到瑞安的早班高铁,一路上所遇见的,恰好如此行所要探究的南戏《琵琶记》中写的那样:“我早晨间见疏剌剌寒风,吹散了一帘柳絮;晌午间只见淅零零小雨,打坏了满树梨花。一霎时啭几对黄鹂,猛可地叫数声杜宇。”虽然季节略有差距,却与“绿成阴,红似雨,春事已无有”的意境相差无几。

一路上,天地间尽是雨,连读带想的也少不了雨。到达阁巷镇柏树村已是午后。踏上高郎桥,桥下清幽的水面,突然起了声波一样的花纹,还伴着铿锵的弹拨音韵。那小河里的水纹虽然与琵琶声断无关,在与桥头相连,与小河为邻的高郎祠里,一只琵琶分明响得正幽。

高郎祠的正式名称为高则诚纪念馆,高则诚是《琵琶记》的作者。实际上,在高则诚动笔之前,民间就有不同版本的《琵琶记》在上演,高则诚只是作为改编者,将这曲民间戏曲推上了中国戏曲史的巅峰。看过了铭刻在门楣和立柱上的那几副后来者撰写的楹联,空荡荡的屋子里就没有什么值得流连的了。别人还会去那尊铜像近处前后左右端详,我是断断不会正眼看一下的。这习惯在家乡黄州就养成了,那时是不愿去看东坡赤壁里面的苏东坡像。之后到秭归的屈原祠不愿看屈原像,到平江的杜甫墓和成都的杜甫草堂不愿看杜甫像,到芜湖的城陵矶不愿看李白像,到和县的霸王祠不愿看项羽像。只有一个地方例外,那是在青海玉树的勒巴沟口。我曾奋力扒开许多荆棘,才站到传说中的文成公主雕像面前,却还是无法从岁月留在崖壁上的风霜中看出真切来。这样的不真切往往是最好的!天下文人,文章是命,一部《琵琶记》不是哪一间屋子所能装下的,尽可能腾出空间,才能听见当年翻动简牍纸帛的声音。就像高则诚自己说的,“重门半掩黄昏雨,奈寸肠此际千结。守寒窗,一点孤灯,照人明灭”,能照人明灭,就能照天下荣辱。有一间屋子在,给尘世间留下一种托寄就可以了。最高等级的存留是在人心。人心之外,无论怎么说,怎么做,包括那坚实的青铜做成的雕像,也是不真实的虚拟。

相比之下,一墙之隔的小院里,那女子怀抱琵琶深深浅浅地唱着南戏,外来者听着似懂非懂的,反而让诞生于千年之前的南戏有了一丝一缕四处回旋的生机。歌者自歌,闻者自闻,不歌也不闻的是夹在我们之间纷飞不已的雨,还有院子中间被雨打湿的花草冬青。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有人夸说,辞了官、回了家的高则诚用清丽之词,一洗《琵琶记》原著之陋,于是,村坊小伎将其看作不可企及的高度,竞相仿效,像纲领那样,不得有丁点的随便和苟且,才情既富,节奏弥工,从头至尾,字字句句,都要透彻唱了才行。一时之间,广为传演,几半天下。

院子里的雨,有时大,有时小。

当年的高则诚,如若不改旧时戏中的生角丑态,除非电闪雷鸣助兴,仅凭旦角一己之悲,很难穿透这绵绵雨幕。高则诚妙就妙在将早前村坊小伎中的狂遣怒骂给修正了。一个来自小地方的毫无背景之人,凭一手好文章得以接近帝王将相,又从官场全身而退——高则诚自然比那些待在鸡鸣草屋中想象黄金宫阙的人懂得的多很多。南戏也好,南曲也好,南音也好,在这南方的雨中,用家长里短的爱表现出艰难时世,才是人生本意。让百分之百的善掉进百分之九十九的误解,再用那难得的百分之一作为契机,升华彼此性命。恨与恨的冲突不是根本的冲突,恶与恶的矛盾不是根本的矛盾,而爱与爱的水火不容、善与善的针锋相对,最让人生这场大戏撕心裂肺,荡气回肠。

南戏、南曲和南音,各自的缘起与流传,有许多的不一样。在这小院里,也有天上雨水、屋檐雨漏和树叶雨滴的区别,玄想之下,这带着“南”字符号的音乐艺术,是不是与雨密不可分,是不是适合在雨中相听?初粗想,再细思,才发现高则诚的《琵琶记》里,果然到处是“雨”和“水”。有提到雨的戏文,还有提及水的歌句。

用那菽水之欢,表意学子虽有青云万里之志,又不舍离别白发之双亲。渴望夫妻长相厮守,不用卿卿我我,而以“田畴绿水浟”来说两口子是要勤劳耕作的。真出了家门,离开老父老母和新娘去往北方的京城,所见到的村是水村,殿是水殿,不是“流水蘸柴门”的普通人家,就是“画桥烟柳”“秋千影里墙头半出红粉”的谁家水滨。写才子青云路通,则以“三千水击飞冲”来抒发壮志。目标真的实现时,想着生死存亡音书难寄,万水千山相阻隔。以各种各样的水,男人叹人生青春难再。留守女子也愁苦,哪怕“奴家心素”,也只能用“凉浆水饭”来祭拜公婆。两下萧条,一样愁难诉。只怕除了用雨水作主旋律的《琵琶记》,任哪出戏也难以如此动人。

好雨知时节,好雨识人心。

趁着年丰人寿的日子,高则诚以风调雨顺之心,写出风调雨顺的意境。人生苦短,免不了要面对烦恼,那么就尽可能将烦恼留给自己,将美好的东西献予他人。雨是世间最常见的一种吉祥之物。瑞安本地雨水多,瑞安博物馆里却还陈列着当地人用来祈雨的祭祀器具,可见天降甘霖,地生玉露从来就是最得人心的。包括《琵琶记》在内,一切的南戏、南曲、南音,莫不是用雨水来做主心骨,相比冰刀霜剑、电光火石,还是情意绵绵的艺术来得久远。不大不小的雨,时断时续的雨,孤舟夜雨,乱萤疏雨,太阳雨,云缝雨,梧桐雨,杨梅雨,大雨洗心革面,小雨不在有无。

雨在瑞安落多久,落多少,与谁有没有关系,其实没必要探究。只愿世间少一些乱弹琵琶的悲欢离合,大家瑞安,天下瑞安。正如高则诚在诗里吟咏的,“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无情雨露高”。

(取材于刘醒龙同名散文)

注释:《琵琶记》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他们新婚幸福,伯喈被父亲逼去赶考;中状元后,被要求与牛丞相女儿结婚:想辞官回家,朝廷不允。赵五娘独自在家奉养公婆,饥荒年间,公婆双亡。五娘为公婆修筑坟台后,一路行乞进京寻夫,历尽艰辛,终以团圆。作者高则诚改变了旧戏中蔡伯喈贪图荣华、忘亲弑妻的恶态,因此也改旧戏之悲为欢喜团圆。②菽水:豆与水。比喻粗劣清淡的饮食,形容生活清苦。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琵琶记》戏文,既代以描写眼前之景,也巧妙地和出行目的相关联。

B.作者运用对比,以荆棘中探寻文成公主雕像,突出《琵琶记》在天地间,在人心中。

C.作者笔法富有诗意,行文语言含蓄凝练,具有跳跃性,而一以贯之的情绪表达流畅。

D.文章以高则诚的诗句结尾,既紧承前文,深化文章的中心,又委婉含蓄,令人回味。

2.作者赴瑞安探究《琵琶记》,下列关于探究结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琵琶记》明初时已被赞,它才情既富,节奏弥工,如同纲领,广为传演。

B.高则诚改旧时戏中的生角丑态,将早前村坊小伎中的狂遣怒骂给修正了。

C.高则诚自身的经历与才华是创作提升的关键,成就《琵琶记》经典价值。

D.《琵琶记》到处是“雨”和“水”,有提到雨的戏文,还有提及水的歌句。

3.本文题目“瑞雨为安”,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你的理解?

4.本文从“雨”联想,探究南戏《琵琶记》,获得丰富的感悟。实际上,从某一实物展开联想探究其他事物而获得感悟,这是人们常用的思考社会与人生的方式。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这样思考的体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