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作文。
风雨中,与好友携手并进的时刻,总让人难以忘怀;节日里,与亲人倾诉衷肠的时刻,总令人记忆犹新;课堂上,与老师对答如流的时刻,总令人刻骨铭心……
生活中,那些充满温暖的章节,散落在记忆的深处,只要我们细心采撷,那些美好的日子,就会连成一片,熠熠生辉……
请以“那段温暖的时光”为题目,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修改下面两个划线的句子,使之与所给的上联或下联构成两副完整的对联。
(1)上联:心中塞外,依山楼榭尽白日
下联:在睡梦里游江南,临绿水的轩斋点染轻轻烟雾
下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太平湖,碧波粼光闪烁,碧绿的湖水荡漾
下联:齐云山,峻岭绵绵,青山起伏
上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研究发现,蓝光比萦紫线更伤皮肤。蓝光是指波长在400 -500纳米的高能量可见光,普遍存在于手机、电脑或LED显示器等中。提到蓝光的危害,很多人都知道它会导致眼睛疲劳、干涩,影响视力健康。但除此之外,①____。蓝光易在表皮层和更深的皮肤层产生色素沉淀,导致皮肤暗沉、变黑、长斑。同时,研究表明,蓝光不仅和紫外线一样,促使上皮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生成更多更活跃而加速皮肤衰老,而且由于蓝光波长更长,因此②____,造成细胞DNA氧化预伤,减少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产生,引起毛孔粗大、黑眼圈等皮肤问题。另外,蓝光还会刺激大脑,抑制褪黑素分泌。经常在睡前使用电子产品,③____,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皮肤暗黄、长斑、脱发等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小说史上,无论就哪个方面而言,《红楼梦》都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红楼梦》是中国小说中反映时代最深刻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思想性。《红楼梦》的叙事结构也有了重大突破。它改变以往多数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时空,情节的推移也具整体性,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红楼梦》的语言运用更达到 的地步,它以北方口语为基础, 传统文言中的精华,融会贯通,形成高度艺术化的文学语言。作者往往只需用 ,就可以勾画出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独具个性,像宝钗的雅,黛玉的尖,凤姐的俗,薛蟠的粗等等,使读者仅凭这些语言就可以 人物。作者的叙述语言,包括小说里的诗词曲斌,不仅能与小说的叙事融成一体,而且也能为塑造典型性格服务,做到了“诗如其人”—( ),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由于以上卓越的各方面的成就,因而使《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上或是艺术上都别具面貌,呈现出永久的艺术魅力,卓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登堂入室 兼采 三言两语 判断
B.登峰造极 兼采 三言两语 判别
C.登峰造极 博采 只言片语 判断
D.登堂入室 博采 只言片语 判别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与小说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口气高度切合
B.将小说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口气高度切合
C.把小说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口气高度吻合
D.使小说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口气高度吻合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以上各方面的成就的卓越,因而使《红楼梦》无论在思想上或是艺术上都别具面貌
B.由于以上各方面的成就的卓越,因而《红楼梦》无论在思想上或是艺术上都别具面貌
C.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卓越的成就,因而使《红楼梦》无论在思想上或是艺术上都别具风貌
D.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卓越的成就,因而《红楼梦》无论在思想上或是艺术上都别具风貌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言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2)在《离骚》中,屈原面对群小诬陷、风气败坏的环境,在发出优愁苦闷、走投无路的慨叹后,仍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慨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宋·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释]使君:时任惠州知州詹范。合江楼:作者被贬初至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荚被雨水滋润,柳花被风吹开的画面。
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动作和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D.本词上下片均有景有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明白如话,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2.有诗评说,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