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为了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改善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分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本市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为:
(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纸、废玻璃、废金属等废弃物;
(二)有害垃圾,是指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且应当专门处置的废镍铝电池,废药品等废弃物;
(三)湿垃圾,是指易腐性的茶叶、果壳、食物残渣,过期食品等有机废弃物;
(四)干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市绿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商务,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市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目录及投放规范,并向社会公布,未按照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管执法部门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
(摘编自《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
材料二:早在2000年6月,我国就将8个城市列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但时至今日,垃圾分类面临的最大尴尬仍然是很多人因为分拣意识不够而“拎不清”。
“一些城市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技术层面……还没有从培养市民的文明习惯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充分认识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目前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基础了解层面,还需要加强引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指出。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一位博士后说:“通过7年的研究发现,垃圾分类要获得居民认可,社区里的志愿者很重要,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比单纯的信息传递更能让居民认识和开始垃圾分类。”在他看来,志愿者不是单纯地具有督导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上门拜访,与居民进行日常交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等。
(摘编自邱明、颜维琦《垃圾分类如何“拎得清”》)
材料三:日本形成了政府带头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的宣传教育体系,开展了多样化、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既教育了公民要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也教育了公民如何科学分类;同时还形成一个良好的垃圾分类管理的舆论环境,给公民以压力和动力,内化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日本垃圾分类宣传的多样化体现为:第一,宣传主体多样化。日本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主体涵盖了政府、社区、居民团体、企业、家庭、学校和志愿者等。很多垃圾焚烧厂设计得非常漂亮,学生、游客和附近居民可以到焚烧厂参观旅游。第二,宣传内容多样化。日本垃圾分类宣传既包括了对正面的垃圾分类处理的教育,也包括对不文明垃圾分类行为的宣传。第三,宣传方式多样化。日本商品外包装上会印有分类标记及材料成分,牛奶盒上甚至会提示包装盒处理的正确步骤: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等一些超市也会设置垃圾桶,详细标上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等分类标志,以便消费者分类投放。
此外,责任明晰的垃圾分类管理法律体系和严格的惩罚监督是促使公民参与垃圾分类管理的外在压力。实施有效的扶持与激励政策,是促进公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动力。
(摘编自吕维霞等《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基本分类的说法,下列对垃圾的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废弃计算机、饮料的复合纸质包装、塑料袋都属于可回收物。
B.药瓶、消毒剂、荧光灯管、含汞温度计都属于有害垃圾。
C.剩菜剩饭、茶叶渣、花卉绿植、过了保质期的牛奶都属于湿垃圾。
D.餐巾纸、烟蒂、纸尿裤、一次性杯子都属于干垃圾。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市政府为促进垃圾分类,改善城市卫生,出台了相关办法条例,为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提供了具体规定与指导。
B.如果一些城市能从培养市民的文明习惯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对公众进行引导,就能获得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可。
C.我国可以从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的经验中获得一些启示,比如在超市设置详细标注了分类标志的垃圾桶。
D.虽然我国在本世纪初就设置了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但是很多市民分拣意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垃圾分类势在必行。请根据材料,为有效推进我国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给出具体的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写诗、演唱、绘画、设计……人工智能在进入文艺领域之后,凭借超强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迅捷高效的创作优势,正在拿出越来越多的作品。这显露出人工智能在文艺生产和文化市场方面的诸多可能、
②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创作吗?”正成为一些人焦虑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每当人们谈起人工智能时,往往想到科幻小说中的强人工智能,它们具有人类一样的情感和体验,和人类一样生活,看起来似乎会取代人类;然而,目前我们实际拥有的是弱人工智能,它们具备人类的一些高端技能,但在情感、意识等方面还与人类差别较大。即便如此,人工智能的进入依然促使我们反观人类自身创作的特点与优长——越是面临技术冲击越要端正和坚定本体价值,同时在文艺观念和创作实践上越要有新的追求和突破
③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想要成为诗人徐志摩,它需要做些什么?首先,它要拥有徐志摩的阅读量,最大限度地接近他的创作素材;其次,它要学习徐志摩同时代其他诗人的诗,因为徐志摩的诗歌特色是在与同时代其他诗人诗歌的对比中呈现出来的。但这样,它就能创作出徐志摩的诗了吗?不,它还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徐志摩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还是“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无不来自诗人自身的生平际遇,人工智能只有具备了徐志摩的人生经历,还原了他的所有体验,才有可能真正创作出有徐志摩风格的诗来。
④没有人生,我们便无法理解诗和艺术。人工智能正是在这里遭遇滑铁卢。据研究,尽管人工智能具有令人炫目的高超技能,却很难模仿人类基本的、无意识的直觉,这被称为“莫拉维克悖论”.它可以轻易学会下棋,但一个婴儿都可以做到的感知世界,人工智能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训练,甚至即便如此也未必能学会。文艺创作就是这样一座人工智能很难翻越的山峰,创作并非仅仅是遣词造句,它建基于生命体验之上,来自人生际遇和内在情感,基底是整个人生和人所处的整个世界。在形式层面,人类未必会比人工智能厉害,但是将形式与生命体验密切关联在一起,创造出更优美、更有冲击力的作品,人工智能没法与人类相比。这是人类创作的不可替代性,是人类创作的真正尊严。
⑤正如有人所说,机器人写诗不是要代替人写诗,而是帮助人把诗写得更好。人工智能和人类在创作上各有优劣,重要的不是孰优孰劣,而是如何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让人工智能帮助我们提升创作品质和水准,使人类创作如虑添翼。就像以往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将推动艺术创作革新一样,这一次,我们获得了一个比以往所有工具都更强大和更方便的工具。它将重塑艺术创作格局,也将重塑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从长远来看,这场巨变难以避免。
⑥人工智能来了,不仅仅带着它的作品来了。我们刚刚踏上这条道路,刚刚接触到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尚未思及深层问题。但毫无疑问,在不久的未来,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会对我们的观念和实践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正视挑战,在挑战中发掘价值、抓住机遇,必将带来文艺创作的新变化、新收获。
(摘编自卢文超《正视人工智能带来的艺术挑战》,《人民日报》2019年6月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由于缺乏人生经历、生命体验,不可能创作出优美的、有冲击力的作品,其创作只是供人们娱乐而已。
B.人工智能来了,我们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也不必因此惊恐、畏惧,相反我们可以借此反观人类自身创作的特点与优长。
C.根据“莫拉维克悖论”,人工智能很难做到像婴儿一样感知世界,在形式与生命体验上都无法与人类相比。
D.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推动了艺术创作革新,人工智能已经重塑艺术创作格局,也将重塑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领域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创作水平。
C.文章第④段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强有力地论证了人类创作的不可替代性。
D.文章由人工智能在写诗、演唱、绘画、设计等文艺领域显露出的创作优势引出话题,指出人们的焦虑问题,从而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创作的人们而言,需要帮助他们了解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区别,增强文化自信。
B.人工智能进入文艺领域,既意味着人类将面临巨大挑战,也促使人类正视挑战,抓住机遇,谋求文艺创作新的变化和收获。
C.今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就算学会了律诗创作的全部技巧,也无法成为杜甫,因为它无法将形式与生命体验密切关联起来。
D.人工智能和人类在创作上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应发挥人工智能的积极作用,以帮助人类提升创作的品质和水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冬日。雨晴雾霜曦月星云,气象万千;晨读晚练上课午休期中考家长会拉拉操体育节歌手赛艺术节,丰富多彩。哪一道风景你最欣赏,最感兴趣,最……
请以“冬日里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然后从两个方面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
下面是某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的发言摘要, 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做修改。
刚才主持人的一番话真可谓一孔之见,使我受益匪浅。首先我要感谢老师对我学习的慷慨相助,同时我殷切希望成绩差的同学能够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另外,以后如有问题,也欢迎大家不耻下问,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秦到南北朝期间,儒家独尊的地位被动摇,社会思想自由活跃,各种思想在相互冲击中不断交汇融合。诗人们围绕着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为唐代诗歌高潮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诗经》中有不少描述男女爱情的诗歌,记载了怨男痴女从_______相逢相知到婚前的海誓山盟的恋爱过程,表达了他们对爱情的向往。《离骚》中主题表现为强烈的爱国情愫。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及奸佞掌权者的排挤压制,屈原宁愿______也不苟延残喘,长太息掩涕,哀民生多艰。胸怀大志的曹操,面对天下分裂、割据一方的形势,______,渴盼天下贤才能士齐聚身边,助己实现一统四海的霸业。面对官场的黑暗,五柳先生宁归隐山林也不与官员______,如羁鸟、池鱼一般回归山林,实现“性本爱丘山”的夙愿。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 客死 慨当以慷 同流合污
B.总角之宴 溘死 慨当以慷 同流合污
C.总角之宴 客死 慷慨陈词 随波逐流
D.黄发垂髫 溘死 慷慨陈词 随波逐流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及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
B.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及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极大地促进了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
C.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及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
D.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及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们以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B.诗人们围绕着诗歌内容这个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创作出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C.诗人们以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创作出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D.诗人们围绕着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