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叫李子柒的四川姑娘火了。她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叫李子柒的四川姑娘火了。她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发布自己制作美食的短视频,几年下来,积累了几千万粉丝。在国外知名自媒体平台上,她的订阅量几乎和CNN差不多。她过手的都是四川农村的家常食物,特色调料,而且差不多每一样都是她从地里刨出来的。山泉洗过,炉火烧过,都是原生态的,符合大众对绿色食品的期待。她的视频,雨落屋檐,火映灶台,石磙碾姜,呈现的是一种文静祥和。她的视频,满足了人们对山水田园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

网友点评:即使平凡的人,也能活出生活的精彩。每个人如果都能像李子柒一样,发出自己的微光,就能汇聚起民族奋斗的高光。

请结合材料内容,展开想象与联想,讲述一则你所熟悉的李子柒一样的“中国故事”;也可阐述你的思考、感悟和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更多“李子柒” 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最近成为话题人物。有媒体报道她在国外社交媒体吸粉735万,受到国外观众热捧。李子柒在国外社交媒体发布的内容,与国内网友看到的并无二致,甚至连英文字幕也没有配,但还是“征服”了世界网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时此刻,也只有这个成语最能概括李子柒了。无论是自己种菜种花、做传统美食,还是酿酱油、熬红糖、编背篓,视频中的李子柒都保持最大程度的语言克制,偶尔会用几句四川话与外婆作简单交流,但粉丝数却呈现直线上升。截至2019年12月5日,李子柒在某境外视频平台上的粉丝数是735万,且这个数字还在飞速增长中。在该平台上,李子柒每个视频的播放量都在500万以上,堪称传奇。 “李子柒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满足了人们在诗意中寻找文化原乡的精神需求。大凡了解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真实的中国农村生活并没有像李子柒视频描述的那样唯美、典雅,但在现代社会消费文化大潮下,人们开始追求传统、回归自然、寻找乡愁,为日益物化的心灵寻求诗意栖息之所。古色古香的景观、自然采摘的食材、古朴简单的炊具、传统繁复的工序、充满仪式感的手作……李子柒的视频恰恰呈现了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三种关系: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满足人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情愫。 对李子柒展示的并非农村真实图景而进行非议的人们,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向世界展示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无疑,中国是立体的、多维的,有现代化大都市,也有传统农村。农村生活也是多元的、丰富的,既有沿海地区的新农村,也有西部的偏远农村;有的在工业化浪潮中跨入城镇行列,与城市生活差距不断缩小,有的远离尘嚣,依然保持着农耕传统。李子柒所呈现的,则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往、讴歌的田园生活,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即使不完全是现代农村图景,至少在历史轴线上看,也是真实发生过、非虚构的。用它作为素材,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它不是唯一的。当众多中华文化符号像拼图一样拼在一起,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便跃然纸上。 “李子柒现象”还是一个传播学上的“麻雀”,值得传播行业认真“解剖”。草根出身的李子柒,没有显赫的背景和深厚的学识,仅凭个人之力(后期有小团队),短视频产品短则几分钟、长则十数分钟,没有大团队参战、大成本投入的大制作,甚至连英文字幕都付诸阙如,低成本制作却能在海外圈粉无数,能级不比传媒巨头逊色,说明了什么?文化是人类共通的语言。那些充满人性关怀、给人精神愉悦的文化作品,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而这与作品主题是否宏大、制作是否大气并无直接关联。有时候,那些习惯于宏大叙事、满足于空洞说教的大制作,其效果反而不如接地气、有灵气的小制作。“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李子柒作品,胜在人性化与诗意化,而这恰恰是现代人心灵所渴求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面貌美丽动人、中国精神气象万千,要让全世界都听到中国故事、听清中国声音,只有一个李子柒是不够的,需要更多李子柒脱颖而出,用心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文化输出,让世界真正认识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 材料中提到四川姑娘李子柒火了,并提到了“火”的原因:“呈现的是一种文静祥和”“满足了人们对山水田园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这就限定了本次作文的一个写作角度。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说法,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李子柒的生活营造的就是这样一种相得益彰的田园生活画卷。在时下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李子柒的淡泊恬静契合了很多人的梦想。 网友的评价“即使平凡的人,也能活出生活的精彩。每个人如果都能像李子柒一样,发出自己的微光,就能汇聚起民族奋斗的高光”,将李子柒的故事升华到个人生活以及民族奋斗的高度,这也是一个写作角度。投入时代的洪流去搏击固然精彩,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凡生活也同样活的出色,李子柒给我们呈现出另一种生活方式,也很美。不可否认,李子柒的视频赢得了诸多外国网友的称赞,这在一定程度上水到渠成的起到了文化输出的作用,为祖国争了光。 作文要求是“展开想象与联想,讲述一则你所熟悉的李子柒一样的‘中国故事’;也可阐述你的思考、感悟和认识”,这是对写作体裁的限制,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参考立意: 1、“文化输出”网红也需担当; 2、用传统和自然影响全世界; 3、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更多李子柒; 4、润物细无声式的文化传播,事半功倍! 5、平凡的人生也精彩。 结构示例:题目是《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更多“李子柒”》。开头概述事件,补充李子柒视频的特点以及成就。接着分析李子柒大“火”的原因之一,满足了人们在诗意中寻找文化原乡的精神需求,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向往、讴歌的田园生活,世外桃源式的生活。然后分析李子柒大“火”的第二个原因,文化是人类共通的语言。那些充满人性关怀、给人精神愉悦的文化作品,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接着指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面貌美丽动人、中国精神气象万千,要让全世界都听到中国故事、听清中国声音,只有一个李子柒是不够的,需要更多李子柒脱颖而出,用心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素材: 1、李子柒火遍海外,并不在于她讲述了多么独特的中国文化,而恰恰是她展现的生活方式让海内外观众都能产生共鸣。那种脚踏实地、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不仅使中国大都市里的焦虑人群心生向往,也同样抚慰着无数想要短暂逃避现实世界的外国观众。视频中所展现的浓浓亲情、劳动的价值、对自然的敬畏,也都能让观众共情。 2、让世界了解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各方力量都在各显其能,以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600岁“网红”故宫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潮起来,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与创新力;自称“滇西小哥”的云南妹子,通过拍摄自耕自种、自养自产的云南美食,为世界送去“滇的味道”;年逾古稀的博物馆义务讲解员、“网红大爷”胡昇,通过网络直播讲述改革开放40年来市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在互联网时代,文明交流互鉴有了更多载体和渠道,有了更广阔的平台,有利于跨越差异、打破隔阂,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这个精彩无限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子柒”,需要更多有品质、有温度的好故事,让更多的人读懂中国、爱上中国。 3、远在法国的凡科伦夫妇也生活在农村,但是他们的农村生活却与其他人不同。一切机械化的管理让他们夫妻两人足可以种植189公顷的土地。在那里他们种植着小麦、豌豆、甜菜、油菜、亚麻和土豆,还饲养着40头牛。 凡科伦夫妇说:“我们崇尚土地和大自然,学习着了解他们,与土地为伴,与大自然和睦相处。”从早上的面包牛奶,中午的牛排苹果酒,到晚上的蔬菜和甜点,他们的每一餐都散发着自然的香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年度流行语是一个以年为跨度的社会观察哨。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以科学技术领域为例,从几年前的“互联网+”“引力波”,到时下的“5G”“区块链”,日新月异的革新不断拓展着生产生活的疆域。从“两弹一星”“陈氏定理”,到“神舟飞船”“粤港澳大桥”,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铁人精神”还是“蛮拼的”态度,无论是“个体户”首吃螃蟹还是“创客”掀起创业热潮,拼搏奋斗的精神始终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不变,这些都将汇聚起推动中国兴旺发达的磅礴力量。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随着中国文化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的普遍,②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之中。③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独特的粉丝文化,④推动了“粉丝经济”。⑤如何呵护好、规范好这一新生业态,⑥让“粉丝经济”带动市场发育、消费升级和行业变革,⑦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⑧成为目前亟需破解的一道治理难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当心底不自觉地吟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正站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中一幅题为《绝响》的美术作品前。这是一幅用麻布、麻绳、宣纸、墨等混合材料创作而成的作品。数条沾着大片墨汁的白色不规则残破麻布,被捆缚在宣纸包裹着的圆形板上。粗旧的麻绳,制止着被缚麻布的反抗张力。绷紧的麻布有着无比的愤怒,但它已无法挣扎,__________,便会撕毁自身,让圆形木板失去支撑而碎裂。仿佛,它们就是在隐喻澳门伤痕累累却仍在奋争的昨天。四百年的挣扎,四百年的孤独,四百年的思念!

左下角,简笔水墨勾勒出一只孤独无依的小舟和一个在巨大的木板中同样显得弱小无助的渔人,他们就像海中的浪花和沙滩上的细沙,在深渊的最低处随波逐流。但即使是一粒沙,他们也有自己的母亲!只是在滔滔的洪浪之中,在强大的外力面前,他们能做的,_____________。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排比、拟人、比喻 B.排比、比喻、夸张

C.对偶、拟人、排比 D.比喻、借代、排比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左下角,一只孤独无依的小舟和一个弱小无助的渔人”,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邶风·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对此评曰:“非此荑之为美,特以美人之所赠,故其物亦美耳。”

(2)《蜀相》中,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凝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德才,感人至深。

(3)《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说,“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告诫自己的侄子马严、马敦不要妄议别人的长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梵隐院方丈梅

晏敦复

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注:①梵隐院:在浙江定海。②晏敦复:南宋诗人、正直大臣。③亚:同“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古梅在彻骨的清寒中傲然绽放,为的是唤得春回人间,以此赞扬梅花报春而不争春的高贵品格。

B.颔联以“吹香”和“照影”描写梅花的清香与芳姿,而这只允许仙人和高士欣赏和品鉴。梅如人品,人如梅品,二者互赏而心志契合。

C.颈联写“月光皎洁,清辉如霜;梅摇影动,洒布阶苔”,诗人借月光把梅的精神具体化,进一步从正面突显了梅花的高洁、晶莹洁净。

D.作者移情于物,以澄澈淡泊的胸怀观照高雅香洁的梅花,创造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品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