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沙抬头看着太阳
马慧娟
①老沙蹲在田埂上不肯回家。中午的太阳在天空像个大火球,烤着他,也烤着他的玉米,他的脑门上全是细密的汗珠,多了就汇成一滴,顺着鼻尖、下巴滴到脚下的土地里。老沙脸上被汗拉出一道道印记,像一条条弯曲的小河。
②玉米底部的几片叶子已经枯黄,顶部的叶子不由自主地拧了起来。干早让它们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仍然不能避免枯萎。
③老沙脚下被汗滴湿了小小的一片,看着玉米无精打采,他的眼睛湿了。他是个勤快的农民,他一直相信只要勤快,土地就不会亏待人。
④自从搬迁到这个地方,他在这片土地上付出的劳动是别人的两倍。第一年地不平整,别人都凑合着种,老沙不,他叫了辆铲车把地整了一遍,然后平铲车铲出的壕沟又忙了半个月,结果种出的玉米还不如别人家的。
⑤第二年,别人还是按原来的方式种,老沙却种起了覆膜玉米。七月高温,覆膜的地非但没保墙,地表温度还比没覆膜的地高,把玉米差点烧死。老沙急了,不眠不休地在地里撕薄膜,一时成了别人的笑话。等秋收,玉米又一次不如别人家的好。
⑥近两年流行拿平地机平地,老沙又平了一遍地,把所有的农家肥集中到地里,又换着花样给地里上化肥。别人的地锄一遍,他骂着让家里的老婆儿子锄两遍;别人都用化肥车推化肥,他把化肥一把一把丢在玉米跟前,再拿铁锨铲土埋掉。他就不相信,他如此实诚地对待土地,土地还能亏了他?
⑦但是现在呢,脚下的土地干得快裂开口子了,急得他想用流出的汗、滴下的眼泪拯救一棵玉米。抬头看着天空,太阳面无表情,云彩也躲得没有一片。
⑧儿子出门打工去了,是和他吵了一架走的。儿子说他再这样种地,迟早要饿死在这片土地上。他暴怒:不种地你吃个啥?!儿子说:好多人不种地照样吃香的喝辣的,没见饿死一个,你就知道守着你的地,你守着,反正我不管了。老沙一巴掌扇在儿子脸上,说:你给我滚,不要再回来!
⑨老婆和一帮女人去温棚上摘辣椒了,一个小时六块钱。天没亮就走了,棚里温度那么高,一上午挣个二三十块钱有什么意思?可没这二三十也不行啊。老婆十天半个月也能给他几百块,要买农药,要买化肥。老婆今年都没有给她自己买两件衬衫,想到这,老沙有点怨恨脚下这片土地了,它怎么就像喂不熟的白眼狼呢?
⑩老沙被太阳晒得头晕,看着远处,大地似乎要着火了一样,翻腾着阵阵热浪。他听见有人喊他,一回头,老婆找来了。老婆头巾上还残留着几片辣椒叶子,衣服后背一片汗渍,眼睛有些失神。
⑪老婆抱怨他,这么热的天不在家待着跑出来干吗? 老沙哼了一声不愿意回答。老婆看着低头耷脑的玉米,重重地叹口气,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两个人就这样站在田埂上,陪着玉米一起晒着。
⑫老沙的电话响了,掏出来一看,是儿子打来的。老沙把电话扔给老婆,老婆白了他一眼接通了,儿子问了一圈家里的事情,然后又问:玉米咋样?电话在免提上,老沙是能听到儿子的询问的,他一下子眼睛湿了,好像受人欺负的小孩看见大人了。
⑬儿子继续安慰,玉米已经那样了,让他们不要再难过了,老话说,犁得细,磨得光,真主不慈悯没指望。他在外边已经找到活儿了,让老沙不要担心,干到年底,一定比玉米的收成好。
⑭老沙又一次抬头看着太阳,太阳仍旧面无表情,想着儿子在外面每天顶着太阳要干十个小时的活几,老沙开始后悔打了儿子一巴掌。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前两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和土地的干旱,又表现了农民老沙的辛苦与焦急。
B.老沙总是勤快、实诚地对待土地,却多年收成不好,儿子不愿同守土地,选择出门打工,体现了两代人观念的差异。
C.小说善于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外出打工的儿子来电,“老沙把电话扔给老婆,老婆白了他一眼接通了”,体现了老沙的不善表达和老婆的不满。
D.文章综合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质朴,非常接地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小说第③段和第⑫段两次写到老沙“眼睛湿了”,请分析他这两次流泪的原因。
3.小说以“老沙抬头看着太阳”为题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电 国家汉办昨天在京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三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我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
昨天上午,由国家汉办组织成立的“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和以色列等国家的30多位知名学者,将在3天会议期间具体商讨翻译的进程安排。
据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介绍,在几位知名中外学者的倡议下,2008年夏,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正式立项“五经”翻译项目。
许琳指出,“五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迄今为止,一套适应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了解中国文化需要的多语种“五经”译本却不存在。“我们必须出版一套全新的现代译本,只有这样,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才能被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并真正接受。”她说。
(摘自《京华时报》)
(材料二)
施舟人领衔主持译“五经”
朱静远
因为缺乏现代译本,堪称“中国儒家文化原典”的“五经”始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国家汉办近日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并计划在3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中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开展对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著名汉学家施舟人是此次“五经”翻译项目的主持人。记者日前采访了施舟人。
是中国重要文化遗产
记:为什么会选择翻译“五经”?它似乎并不是中国特别通俗的读物。
施:所谓“五经”,是对《诗》《书》《礼》《易》和《春秋》的约定俗成的叫法。“五经”是中国最古老、最神圣的典籍,它们的起源大多早于后来被称作“儒家”的学说。两千多年来,它们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帝国体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也是很多世纪以来国家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
很多外国人读过中国文学的译本,但他们却不了解“五经”,甚至根本买不到“五经”的译本。
从年代、文化背景来看,“五经”和世界其它重要文明的经典有相似之处,但它最大的特色是与人有关。《圣经》、《古兰经》等都是关于神的作品,而“五经”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代表作,有很多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思想、观点,是最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之一。
多次呼吁翻译“五经”
记: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五经”的?
施:上世纪70年代,在国学界与季羡林先生一起被称为“北季南饶”的饶宗颐先生在我执教的法国高等研究院做访问学者。恰逢法国政府出资设立一个规模宏大的世界文化经典翻译项目。当饶宗颐先生看到项目中的中国典籍只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时,年过六十的他流泪了:“我们完了,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文化源头是‘五经’。”
饶宗颐先生的眼泪使我深受震动,看到这种情况,每一个相关的人,每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人都会感到不安,我心中翻译“五经”的愿望也越发强烈。
在后来的30多年中,我多次在各种场合提到翻译“五经”的重要性。2008年,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接受了我的建议,经过多国学者参加的评审会,正式立项“五经”翻译项目。
需要各方面专家参与
记:“五经”翻译有怎样的重要性?
施:我对重新翻译“五经”的评价是:责任很重,难度不小。每一个学者的翻译都有其个人的色彩在内,因此要成立“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委员会,在国内学术界、国际汉学界相关领域聘请杰出学者担任委员会成员。关于委员会成员的组成,国内外的学者都会参与进来。
记:“五经”翻译对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有怎样的帮助?
施:“五经”推广到国外一定会对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有帮助。“五经”的翻译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就像洗手,两只手互相揉搓才会干净,但你可能不知道究竟是哪只手帮助另一只手洗干净的。
(相关链接)施舟人,生于1934年,曾师从康德谟和石泰安先生研究中国道教史,以研究中国道教而驰名于国际汉学界,是国际上第一个提出建立文化基因库的人。现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法国高等研究院特级教授,中国福州大学特聘教授。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饶宗颐先生看到项目中的中国典籍只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时,他流着泪说:“我们完了,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文化源头是‘五经’。”这仅为感叹“五经”的重要,没有轻视另两本书。
B.“五经”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帝国体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也是很多世纪以来国家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
C.虽然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叙述了国家汉办组织海内外学者共同翻译“五经”的工作,并阐述了“五经”翻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材料二还叙述了怎样开展翻译“五经”工作的有关内容。
D.材料一属于消息,由导语、主体两部分构成,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了概括叙述的方式;材料二属于访谈,由导语、主体、链接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了问答的形式,较消息更具体。
2.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简要叙述了“‘五经’始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原因,介绍了国家汉办关于“五经”翻译工作的计划和安排,并阐述了翻译“五经”的意义。
B.“五经”是对《诗》《书》《礼》《易》和《春秋》的约定俗成的叫法,“五经”缺乏现代译本,因此不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C.“五经”和世界其它重要文明的经典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它最大的特色是与人有关,是关于人的作品。
D.施舟人先生举出在国学界与季羡林先生一起被称为“北季南饶”的饶宗颐先生的一次经历,是用典型事实证明翻译“五经”的重要性。
3.你认为由中国国家汉办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书法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兰亭集序》不断阐释的历史。《兰亭集序》被认为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尽管与之相随的是,《兰亭集序》的真伪之辨从来没有停止过。
最早提出质疑的是宋代学者,而较有说服力的是清末曾经当过慈禧太后秘书的李文田。他工书善画,学问渊博,是岭南“碑派书法”创始人。他爱好金石收藏,精于鉴别。他通过多年考辨,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
1965年夏,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从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兰亭集序〉的真伪》一文。他基本上重复了李文田的两个论点,认为从年前南京出土的王谢 (晋代) 墓志来看,《兰亭集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其次,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是在王羲之所作《临河序》的基础上加工而写成的。因为,文章前半部描写欢快之情,写得很流畅,后半部突然悲痛起来,这与晋人的达观以及王羲之本人的性格大相径庭,故值得怀疑。据此,郭沫若推断《兰亭集序》乃是一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
郭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了《〈兰亭集序〉的真伪驳议》一文,提出了与郭文针锋相对的观点。该文认为,唐初各大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都在学王帖,而唐太宗也酷爱王之书法,我们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其次,若以东晋书法当接近于隶书,而《兰亭集序》却是行书,因此就怀疑《兰亭集序》非晋人之作,这是方法论的错误。王字本身有发展过程,它脱胎于旧时代而又高于旧时代,向行书方面发展,故王羲之被称之为“书圣”,其理由即在此也。再者,从美学的观点上看,《兰亭集序》书法、文思之潇洒、飘逸,与东晋士族的风貌也相吻合。因此,《兰亭集序》为晋代王羲之手笔。
值得欣慰的是,“兰亭论辩”沉寂多年之后,新出土的文物为考证传世《兰亭集序》的真伪提供了新线索。1998年6月,在南京市东郊发现一处罕见的六朝古墓葬群,其中二号墓室前部出土有两方极为珍贵的砖质墓志,在全国引起轰动。该墓为东晋名臣高崧及其夫人谢氏的合葬墓。高崧卒于公元366年,夫人谢氏卒于公元355年,而王羲之卒于公元361年。可以说,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这两块墓志上写有“晋侍人、建昌伯、广陵人高崧” 等字,虽仍有由隶入楷的痕迹,但已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高崧墓志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重大。在南京周边,还有三十块左右墓碑,东晋墓碑出土地点也不只是南京,还有在丹阳、马鞍山出土的。
这些考古发现表明:从书体上来看,六朝的书体在转型之中,即由隶到楷的重要演化阶段,多种书体并存是合情合理的。东晋时期不仅只存在隶书,而且行楷或隶楷兼有。这就纠正了过去“晋代不可能出现楷书、草书”的说法。这些考古发现完全推翻了李文田、郭沫若的基本论点,也为《兰亭集序》的真伪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
(摘选自刘孟达《〈兰亭集序〉真伪之谜》,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中国书法的历史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它不断阐释的历史。
B.郭沫若基本重复了李文田的观点,认为《兰亭集序》是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也没有提供新的考证线索。
C.南京东晋高崧墓志等的出土,为《兰亭集序》的真伪之争提供了重要佐证,证明了郭沫若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
D.《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把“览”字写成“揽”,是为了避讳其曾祖父王览而为之,这也佐证了《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提到质疑《兰亭集序》真实性的有宋代学者和清代的李文田,既为引出郭沫若的观点作铺垫,也印证了关于《兰亭集序》的真伪之辨从来没有停止过的观点。
B.高二适的文章是从三个方面来驳议的:一是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二是怀疑《兰亭集序》非晋人之作是方法论的错误;三是从美学的观点分析。
C.文章最后一段以许多考古发现的文物为依据,完全推翻了李文田、郭沫若等人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作品的观点,论据确凿,论证充分,显得真实可信。
D.为了证明《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品,本文先破后立,先摆出李文田、郭沫若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观点,从反面来突出默默无闻的高二适的观点,论证雄辩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清代的李文田是岭南“碑派书法”创始人。他工书善画,学问渊博,并且爱好金石收藏,精于鉴别。因此他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的说法是可信的。
B.郭沫若认为《兰亭集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如果南京高崧墓志等没有被发现,他这种说法还是有道理的。
C.南京高崧墓志是我国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墓志上字体是由隶入楷的转变时期的字体,且已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对研究我国书法发展史很有价值。
D.高崧墓志的发现在书法史上意义重大,它证明了六朝的书体处在转型之中,六朝多种书体并存是合情合理的,东晋时期不仅存在隶书,而且行楷或隶楷兼有。
李煜的词有鲜明的艺术特征。他都是由自己感受出发,直写观感,因而使得词中情事、景象都展现在读者眼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他善于抓住事物特质,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特别是他写人生的观感,写自己的哀愁等抽象的东西,几乎无不通过具体形象显示出来。他还善于描写个别人物的表现来概括出某一类人共有的特征,或攫取某部分最突出的生活情景来反映某种生活的全貌,让读者通过个别的表现来看到一般的意义。而他的词取得人们的爱好,则多是緣于其中表现的愁、恨的思想感情,这部分作品占他创作的三分之二以上。
为什么写愁、恨的东西会取得人们的爱好呢?第一、因为他这类的作品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没有歪曲生活或者粉饰生活,这就给人以合情合理的感觉,觉得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必然会产生这样的思想感情,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意义,能够感动不同时代的各个不同社会集团的人们。比方说,离开亲爱的人的愁思,失却欢乐生活的悲叹,由帝王变成囚徒的哀痛,这都是生活的真实。读这些词的人,有这种生活的固然会激起同情心,没有这种生活的也会撇开其中的具体事件来接受词人的真情实感。第二、因为他这类的作品中有些还蕴藏着对不合理生活的抗愤情绪,对美好生活的殷切眷恋,表明了这是在横遭压抑的情势之下所产生出来的愁苦。例如“往事只堪哀”首的写勃郁不平的心境和美好生活的回忆,“闲梦远”首的写对南国美丽景物的依恋,“林花谢了春红”首的写对剥夺美好生活的深长怨恨,都是以自己的无可奈何的感受向人们提出了真诚的诉说。而这样的诉说,是会使人们忘却了他的身份地位而同情他的不幸遭遇的。第三、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就李煜的阶级地位来说,谁也明白他是南唐最高的统治者,可是由于他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愁、恨,正是人们在现实社会中最易感受到的愁、恨,最易引为同调的愁、恨,人们读他这类作品时就会以赞叹其他作品中所表现的愁、恨一样的眼光来对待他们。
(选自《南唐二主词诗文集译注》,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读者接受李煜诗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一首写亡国之君江山不保的悲痛,没有帝王生活的读者需要通过词中描绘的具体真实的事件接受词人的真情实感。
B.《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一首中对被剥夺美好生活的深长怨恨,是在横遭压抑的情势之下所产生出的愁苦,会使人们同情词人的不幸遭遇。
C.《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一首写不可言说的孤寂与纷乱绵延的离愁,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最易感受到的愁、恨,故而也最容易打动读者。
D.《清平乐》(别来春半)一首写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愁,是词人真情实感的流露,能够感动不同时代、不同集团的人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根据材料,概括李煜词的艺术特征。
3.结合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的内容,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其“取得人们的爱好”的原因。
简答题
(1)葛朗台平生唯一吃亏的买卖是和一个犹太人的交易。请简述他从这个交易中得到的教训,及其在阻止巴黎弟弟破产事件上的作用。
(2)《茶馆》第一幕中:“看看你这年轻小伙子会作生意不会!”“说真的,我真想收回这里的房子!”“把本钱拢到一块儿,开工厂!”句中“年轻小伙子”是谁?这些台词体现了说话人什么样的形象特征?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红楼梦》中的妙玉虽为出家人,却“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她处事圆通,而且毫不掩饰对宝玉的爱慕好感。
B.《三国演义》中的张飞粗鲁莽撞,急于报关羽被杀之仇而被部下杀死,但在巴郡擒严颜时却又表现得有智慧有谋略。
C.《家》中觉新一方面渴望自由的爱情,公然反抗高老太爷,支持觉慧逃婚;另一方面胆怯懦弱,自己接受包办婚姻。
D.《呐喊》中的狂人病发时胡言乱语,毫不妥协地反抗现实,可一旦痊愈,就失去了反抗性,自然融入到社会秩序中。
E.《茶馆》中的崔久峰年轻时候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战士,但后来却成了一个“中国非亡不可”的悲观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