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挥手之间(有删节) 方纪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挥手之间(有删节)

方纪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清凉山上望下去,见有不少的人,顺山下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我们《解放日报》的同志,早得了消息,见博古、陆定一同志相约下山,便也纷纷跟了下来,加入向东的人群,一同走向飞机场去。

记得八月十日夜间,新华社的译电员带着刚刚收到的日本投降的消息,一路喊着从我们的窑洞门前跑过,不到天亮,这个消息便像一阵风传遍了延安。第二天晚上,南门外新市场上便出现了群众自发的庆祝集会。卖水果的农民,把一筐一筐的花红果子抛向空中,喊着要人们吃“胜利果实”。有些学校的学生,把棉袄里的棉花掏出来,扎在棍子上,蘸着煤油点起火把来,在大路上游行。

但是过了两天,令人气愤的消息便接连传来:蒋介石下命令不准八路军、新四军受降,阎锡山派兵进攻上党解放区.新的内战危机,忽又迫在眉了!毛主席八月十三日做了报告(即《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指出“内战危险是十分严重的,因为蒋介石的方针已经定了。”

昨天夜里,支部忽然传达了中央关于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思想上说甚么也转不过弯来;并且是,毛主席要亲自去重庆!当时,心里像压上一块石头,点着一把火,又沉重,又焦急,通夜不能入睡!

送行的人群,陆续朝飞机场走去。出了东关大街,转过一个山嘴,不远就是飞机场。飞机场上人越来越多,一会儿就聚集了上千人。但是,谁也不讲话,沉默着:整个机场上空气十分严肃,就像是在前线,战斗将要打响前的一刹那。

人们又听到了汽车的马达声:一辆延安人都熟悉的带篷子的中型汽车正转过山嘴,朝飞机场驶来。立刻,人群像平静的水面上卷过一阵风,成一个整体地朝前涌去。接着,又停下来;正当汽车站住,车门打开的时候,机场上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毛主席走下车来。和平日不同,穿一套半新的蓝布制服,皮鞋,头戴深灰色的盔式帽。整个装束,完全是像出门做客一样。这立刻引起人们一种深切的不安和离别的情绪;眼泪不由得涌了出来。

站在前面的中央负责同志们,迎上前去。主席伸出他那宽大的手掌,和大家一一握手道别。主席的脸色是严肃的,从容的,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关切和鼓舞之情。然后,又停下来,望着所有送行的人,举起右手,用力一挥,便朝停在前面的飞机一直走去。

机场上人群静静地立着,千百双眼睛跟随着主席高大的身形在人群里移动,望着主席一步一步走近了飞机,一步一步踏上了飞机的梯子。

这一会儿时间好长啊!人们屏住了呼吸,一动不动地望着主席的一举手,一投足,直到他在飞机舱口停住,回转身来,又向着送行的人群。

人群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着飞机涌了过去。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安慰,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拚命地一齐挥手,像是机场上暮地刮来一阵狂风,千百条手臂挥舞着,从下面,从远处,伸向主席。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毛主席在重庆住了四十三天,最后才签订了“双十协定”。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关于重庆谈判》一文的注释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为了顾全大局,为了实现全国人民要求的和平、民主的生活,我们党是做了怎样的有原则的让步,进行了怎样的针锋相对的斗争。如果不是九月间的上党战役消灭了阎锡山的三万五千人,恐怕连这样的“双十协定”也不会有的!

现在,重读《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以及《关于重庆谈判》等等伟大的历史文献,想起了当时在延安机场上为毛主席送行的情景,真如同是一面历史的镜子,照亮了过去,也照亮了今天和未来……

记得初到前方时,部队的同志告诉我:八月二十八日清早,部队上传达了毛主席亲自去重庆谈判的通知,当天十点钟,所有的战士都翘首西望,在天空中寻找那架从延安起飞的飞机,谛听着飞机的声音;他们当真像是听到了这架飞机的沉重的隆隆声响!那时,我们的战士怀着怎样的心情啊!他们握紧手里的武器,等待事情的结局。如今,战士手中的武器,正在发挥自己的威力了。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又出现在眼前了:主席伟岸的身形,站在飞机舱口;坚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宽大的手掌,握住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的举起,举起,然后有力地一挥,停止在空中……

在他面前,是无数的战士,正朝着他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一九六0年十月

1.简要分析文章以“挥手之间”为题的妙处。

2.简要阐述文章最后一句划线句子的含义。

3.毛泽东的“挥手”在全文出现了三次,请简要分析作者写法的不同之处。

4.简要说说本文叙述的特点和作用。

 

1.①将国共重庆谈判重大历史题材用“挥手之间”来呈现,匠心独运,不落俗套。②“挥手之间”表现了毛泽东坚定和承诺,极富领袖魅力;③表现了人民早有的默契的心领神会;④体现了领袖和人民的那种血肉相依的关系。 2.①既是实写,更是虚写。②实写人民战士的的力量与期待;③虚写毛泽东思想蕴含中国未来前途和方向。 3.①前两次实景描绘,后一次虚写。②第一次比较简略,突出“有力”;③第二次更为详细细节描写更具体可感,将全文推向高潮;④第三次用回忆和追溯加以虚写,强调它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加深了其历史意义。 4.①特点:在顺叙的同时,运用大量的插叙和补叙。②作用:交待了历史的背景,丰富了内容,深化了文章主题。 【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主旨看,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其次要结合结构看,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然后结合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还要结合人物看,明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最后要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文中多处描写了挥手的动作,写到主席伟岸的身形,站在飞机舱口;坚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宽大的手掌,握住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的举起,举起,然后有力地一挥,停止在空中,从而表现主席内心的坚定,这一挥手实际上是主席对百姓的许诺,一定会为百姓争取和平,所以“挥手之间”表现了毛泽东坚定和承诺,极富领袖魅力。当群众在看到主席挥手时,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拚命地一齐挥手,像是机场上暮地刮来一阵狂风,千百条手臂挥舞着,从下面,从远处,伸向主席,从而表现百姓们的默契和心领神会。主席和群众的挥手,交相呼应,实际上表现的是领袖和人民之间的那种血肉相依的关系。同时本文选取的是国共重庆谈判的重大历史题材,但是却用“挥手之间”为题目,从表达效果上来说不落俗套,更具吸引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语句的含义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含义,然后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再结合文章的主旨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上文回忆了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所以“在他面前,是无数的战士,正朝着他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也是作者的回忆,所以可以理解为虚写,“正朝着他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从而看出毛泽东思想蕴含中国未来前途和方向。本文选取的是国共重庆谈判的重大历史题材,所以这句话也是对现实的描写,写出无数的人民战士奋勇前进的情景,表现出人民战士的的力量与期待。 3.本题考查考生对写作手法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回归文本,找到文中对毛泽东的三次“挥手”的描写,然后指出运用的写作手法,结合分析手法的表达效果。本文第一次描写毛泽东的“挥手”是在他到达机场,走下车,看着送行的人,举起右手,用力一挥,这是实景描绘,用语比较简略,突出了“挥手”的有力。第二次是主席站在登机口,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这也是实景描绘,但描写更加详细,尤其是举手和挥手的细节描写,更体现了他内心的坚定。第三次描写是作者对延安机场上送行情景的一种回忆,是虚写,从而可以体现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思想具有的振奋人心的力量,加深了其历史意义。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叙述的特点和作用的把握能力。作答时,一般从四个角度考虑:第一,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第二,叙述人称及视角;第三,情节安排(构思)技巧;第四,叙事安排上的技巧。本题主要从叙述方式的角度来考查,本文的叙述顺序主要为顺序,叙述了为主席送行这一事件,但文章二三四三段插入了对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之后人们的欢呼的场景,文章十四段和十五段补叙了我重读这些重大的历史文献和出道前方时的感受,通过插叙和补叙是故事情节更完整,同时也交代出送别的历史背景,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从而加深了历史的厚重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本诗中间两联用的________艺术表现手法,借筝声传达心声,抒发________的情感,使整首诗别具一格,别有情韵。

 

查看答案

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苏轼《赤壁赋》)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见至焉,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而写下名篇《沁园春·长沙》。当代中学生们,你们正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年纪,请飞扬你们的激情,擦亮沉睡太久的夜空!

(4)《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屈原不为小人的种种丑态、伎俩所动,宁愿突然死去,也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的心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及长,辩瞻,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焉之志。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或以潘岳《金谷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闻而甚喜。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尝在载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扁,各为五字。姥初有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有焉之志     终:终老

B.可乐也         信:实在

C.况修短随       化:变化

D.姥初有色       愠:恼怒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女妻之            而乃手共搏之

B.会稽山阴之兰亭    因击沛公

C.亦犹今视昔          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

D.羲之笑不答          今行无信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或取诸怀抱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赠金紫光禄大夫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幼年时不善言辞,人们不大看重他;长大后文章、书法极佳,为人耿直、率性,深为当时人们敬重。

B.王羲之是虽出身高门,却淡薄宦情,好隐居,与清谈名士交游,以山水吟咏为乐,曾作兰亭集序》一文。

C.《兰亭集序》前半部分记叙盛会概况,写山川之美,饮酒吟咏之乐;后半部分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

D.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即享大名,尤其楷书影响很大,曾为一老妇题扇,人人都抢着买。对其书法推崇备至。

5.请把下列课文中划线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秦之武退秦师》)

(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多元,一个是一体。一体是指中华民族在形成过程中的融合性。目前的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统称为中华民族。古代的中华,也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文化,一个是民族。民族主要是指中原地区以汉民族为主体民族的民族融合体,如唐太宗曾说:“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这里的中华作为民族的含义,主要指的是中原地区汉文化圈的民族共同体。如辽道宗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何嫌之有?"这里的中华指的是文化,是少数民族首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向往的表达。因此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文化的融合体。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

50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多元,就是指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集合体中不可缺少的单元,他们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汉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4%,是中华民族的主休民族,形成于2200多年前的汉朝,主要居住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区。随着历史的发展,又有众多的民族加入,成为汉族一员,如唐代的粟特人,在长安和洛阳经商生活,安史之乱后,大量定居于洛阳的粟特人融入汉民族,失去了本民族身份。还有的民族在与汉民族的交流发展中能保持本民族特色,如哈尼族,居住于云南地区,公元前3世纪时生活于大渡河以南,称为和夷部落。唐代时,这支民族向唐王朝贡献方物,臣属于唐,元明清时期聚居于云南地区的沅江、澜沧江之间,“多住在半山腰,依山势建立村寨”,首领被授予土司之职。还有些民族是从境外迁入的,如18世纪以后从沙皇俄国迁入中国境内的俄罗斯族。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是历史形成的一个整体,它不是分裂和分散的。

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居住情况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和聚居中有杂居、杂居中又有聚居的交错局面。这种居住局面的形成,是历史上移民造成的。古代社会由于战争、经商、灾害等原因,形成了多次移民活动,逐渐形成了目前的居住模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也是历史形成的,在民族迁徙过程中,民族文化形成了有效传播,比如汉民族向新疆地区的移民,带去了灌溉技术、建筑技术以及钢铁冶炼技术等,而新疆地区人民向中原地区的迁移,带来了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胡桃、葡萄等。北魏时期,居住在洛阳的西域侨民在万家以上,其中很多人充当了传播西域音乐、舞蹈艺术的使者角色。来往移民不但传播文化,还进行商业流通,形成经济上的互相依存,如张骞开通西域之后,“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丝绸之路因此形成。商业物品的流通,使中原地区民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形成了经济上的互相依赖关系和情感上的互相亲近关系。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选自《从历史视角看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是民族和文化的融合体,也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

B.占94%的汉族形成于2200多年前的汉朝,主要居住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

C.历史上的移民造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和聚居中有杂居、杂居中又有聚居的交错局面。

D.北魏时期,居住在洛阳的众多新疆移民,既向当地传播了西域的音乐和舞蹈艺术,也进行商业流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论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历史发展形成的。

B.文章第二段用例证法论证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文化融合的民族。

C.文章以详实的事实论据,证明了中华民族虽然是多元的,它是历史形成的一个整体。

D.最后一段从居住、文化、经济等方面论证了各民族发展是不能分割的整体性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汉族占了全国总人口的94%,少数民族在与汉民族的交流发展中,在汉族的影响下,逐渐融入汉民族,失去了本民族身份。

B.虽然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集合体中不可缺少的单元,但他们因为人数少,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没有产生影响。

C.我们现称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集合体,是一个既有整体性又有个体性的融合性民族共同体。

D.各民族文化在民族迁徙过程中得以传播,使中原地区民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形成了经济上互相依赖、情感上互相亲近的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校家委会举办主题为“学生成长”的座谈会,其中一个话题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难做到的是什么。经过热烈的讨论,家长们梳理出以下观点:①坚持自己的目标;②抵制诱惑,守住内心的宁静;③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④慎独,即在独处时也能谨慎不苟;⑤感恩,不要把自己得到的一切看作理所当然;⑥懂得舍弃。

上述观点中,你最认同哪一点?结合自己对成长的认识,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