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教育是国运之本,是支撑国家发展的坚强基石,也是人才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教育是国运之本,是支撑国家发展的坚强基石,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师这份职业不仅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而且承担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希望,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教师尊严受到挑战的情况依然存在。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这不仅需要教师们强化责任担当、提升个人修养,以好老师的形象滋润学生心田、深入群众心间,(  ),把尊师重教落实到行动上来。

教师是高尚的职业,长期以来,我国的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    ,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要维护教师队伍的纯洁和神圣,要对有辱教师职业的人或行为予以惩治,以法治精神守护这片净土。强化教师准入制度,优化教师评价机制,切实加强待遇保障,提升教师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为师道尊严    

让更多优秀人才    ,善为良师。完美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的体制机制,提升教师社会地位,让尊师重教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教师这份职业不仅承担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希望,而且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教师尊严受到挑战的情况依然存在。

B.教师这份职业不仅承担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希望,而且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尊严受到挑战的情况依然存在。

C.不仅教师这份职业承担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希望,而且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尊严受到挑战的情况依然存在。

D.教师这份职业不仅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而且承担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希望,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教师尊严受到挑战的情况依然存在。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也很必要

B.还需要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C.全社会还需要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D.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还需要让全社会广泛了解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呕心沥血  保驾护航   乐为人师   蔚然成风

B.苦心孤诣  遮风挡雨   好为人师   蔚然成风

C.呕心沥血  遮风挡雨   好为人师   靡然成风

D.苦心孤诣  保驾护航   乐为人师   靡然成风

 

1.B 2.B 3.A 【解析】 1.试题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项,成分残缺,“由于……使得”不能同时出现。C项,语序不当,“不仅……也”主语是“教师这份职业”,主语应放在关联词前。D项,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家庭”后“民族”;另外成分残缺,“由于……使得”不能同时出现。故选B。 2.试题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根据上文“不仅需要……”可知,括号内用的句子宜用“还需要”,排除A项;C项,“全社会”不宜放在“还需要”前面;D项,转换了主语,与上一句不连贯。故选B。 3.试题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方面用心艰苦。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形容教师工作的辛苦应该用“呕心沥血”。保驾护航:保驾,保卫帝王,保卫皇帝;护航,护送航行派兵舰护航。泛指保护某事物。遮风挡雨:遮挡风雨,比喻起保护作用。此句应用“保驾护航”。乐为人师:乐意做老师,喜欢教育工作。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喜欢以教育者自居。“好为人师”含有贬义,此句应选“乐为人师”。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了一种良好风气。靡然成风: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多指坏事物。从感情色彩上来看,应选“蔚然成风”。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子安抚男子并答应婚约要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有两句说方与圆不能相互配合,志向不同彼此很难相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中写水势凶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B.“迢迢”两句分别从牵牛和织女两处落笔,“迢迢”使人联想到远方的游子,“皎皎”又使人联想到女子的柔美。

C.全诗从织女的角度来写织女劳动的情景、勤劳的形象和孤苦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了牛郎对织女的缠绵情意。

D.全诗似句句在写景,又句句在写情,情语景语融合无间。写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2.请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地名)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抑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节选自《全梁文·陶渊明传》,有删改)

(注)①秫:俗称高粱,多用作酿酒原料。②粳:一种稻子,一般不作酿酒原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B.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C.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D.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即表字。古代男子20岁时取字,以供长辈和自己称呼。

B.刺史,西汉每州设立刺史,主管巡察;魏晋后为州牧之称。

C.征,一种任用官员方式,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D.元嘉,年号的一种。年号是古代皇帝用来纪年的一种方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志趣独特。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B.陶渊明厌恶为官。曾做过州祭酒,但时间不长就辞职回家了;州里征召他做主簿他不去;朝廷征召他为著作郎,他也不去。

C.陶渊明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王弘的馈赠,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檀道济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渊明天真直率。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他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他要睡觉,别人可以走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见荷塘月色

吴兆民

①今儿晚上,我终于来到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

②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就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上滑过。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年,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

③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从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

④前面是石拱桥了。站在桥边向荷塘对面望去,近春园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木蓊蓊郁郁,白杨树最为高大。它的身影连同高处丛生的灌木都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显得黝黑而错落。

⑤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水里的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边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不时瞟我一眼。

⑥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碑石,记载着近春园的历史。后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月光在静静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彩,我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邈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极目远望,未见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带远山,恐是让长高了的树木遮住了吧。

⑦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严。那个夜晚,你一人在这里的默想和表白,说不上庄严,充其量只是几天后以《荷塘月色》艺术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却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实践。没有哪一个要求你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去监督你这样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志、风范。你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贫病交加之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成了承载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的人。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人不屑,但这反而衬托出你的崇高,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

⑧这样想着的时候,阵阵清寒和阴森不知从何方向我袭来,又想到这遗址就是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围的清寒和阴森,只好回转到有路灯的荷塘边。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

⑨我在荷塘边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绿色聚光在不停旋扫。毕竟是现代文明社会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

⑩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都作了否定性回答。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作为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又岂能不固守气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回到人之为人的本性上来: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不断温习、时时记取七十五年前①那份富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深情告白,是回复我们人的本性的一剂良药。

⑪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独行的风采,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

(注)①七十五年前:指1926年。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怀着渴望已久的心情来追寻朱自清的足迹写起,然后勾勒了荷塘月色,最后联系史实,评价朱自清高洁傲岸的人格。

B.文章前六段按照作者的行踪,移步换景;所写景致,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所写景致基本一致,给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C.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说,荷塘、月色依旧,而我的心思既深切地怀念故人,又对在险恶环境里变节投降的文人深表遗憾。

D.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既评价了朱自清的人格,又结合现实,探求了发人深思的“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

2.文章第⑦段中,将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章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的情感倾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学生对国家认同感高,九成以上的学生为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自豪,96.2%的四年级学生和97.9%的八年级学生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学生职业理想多样化,科学家、军人、教师和医生成为学生的理想职业选择。学生对成功的原因看法积极,有关获得成功最重要因素的调查中,选择个人努力的学生占比最高。

语文、数学、科学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基础。监测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语文、数学、科学学业表现良好。从阅读时间看,四、八年级学生每天进行15分钟以上课外阅读的比例分别为74.4%、79.4%。从阅读内容看,学生更喜欢经典名著和近现代优秀作品:四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三部作品为《格林童话》《西游记》《三国演义》,八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三部作品为《西游记》《三国演义》《朝花夕拾》。

四、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65.3%,部分区域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视力不良检出率四年级超过60%,八年级超过80%。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2017年)规定,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监测结果显示,四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少于9小时为22.5%;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少于8小时为39.7%。

有22.5%的四年级学生和21.2%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问自己学校或班级发生的事情”,25.1%的四年级学生和21.8%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花时间与自己谈心”。15.4%的四年级学生和9.9%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从不认真听自己把话说完”,19.3%的四年级学生和18.8%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要求自己做某件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从不耐心说明理由”。

探究式教学能力不同的科学教师所教学生的科学成绩差异

 

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学生比例

达到优秀水平的学生比例

探究水平高的教师

探究水平低的教师

二者差值

探究水平高的教师

探究水平低的教师

二者差值

四年级科学

86.8%

77.1%

9.7%

24.2%

11.5%

12.7%

八年级物理

87.9%

62.7%

25.2%

22.8%

7.6%

15.2%

八年级生物

89.7%

82.5%

7.2%

12.7%

6.0%

6.7%

八年级地理

82.3%

78.4%

3.9%

19.6%

14.9%

4.7%

 

(摘编自《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

材料二:

“增强学生体质”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主要任务之一。为此,全国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开展阳光体育1小时活动。近5年间,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比例由58.32%上升到72.13%。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农村营养餐得到落实和践行。上述种种举措,加之全社会对学生体质的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多年来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并使学生体质逐年好转。

初中生课业负担仍未减轻。实际上,由于统一中考压力大,5年来初中生课业负担仍未减轻。调查显示,2014年初中生每天家庭作业时间超过120分钟的达82.25%,每天在校时间超过7小时的学校比例达70.17%,每周课时数超过35节的学校比例达72.56%。同时,每学期统一考试超过2次的学校比例达76.83%。不少初中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宣传“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素质好,不怕考”等错误观念,严重误导学生。

(摘编自杨欣、罗士琰《我国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的评估研究》)

材料三:

“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落实地方政府责任,确保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7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没有达标的省份要限期整改达标,这件事不能再耽误了,一耽误就是一代人,必须加快推进。”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调查人群中,九成以上的学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九成以上的学生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这表明学生普遍具有积极的人生观。

B.科学家、军人、教师和医生成为学生的理想职业选择;学生的价值观是积极的,在对成功的原因的看法中,个人努力成为最重要的因素。

C.学生在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数学、科学素养方面的学业表现良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D.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偏少,但是阅读量较大;《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两部经典属于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最喜欢阅读的作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师探究式教学水平与学生科学成绩有密切关系。其中以八年级的物理学科表现得最为突出,中等及以上水平的学生差值超过25%。

B.探究水平高的教师,在科学、物理、生物、地理四个学科都比较容易使大多数学生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但要使学生达到优秀水平却比较困难。

C.全国各地开展的阳光体育1小时活动,中西部地区农村营养餐得到落实和践行,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多年来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使学生体质逐年好转。

D.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了义务教育在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的地位,并提出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水平标准,这表明国家对义务教育的重视。

3.从材料看,我国义务教育还存在哪些问题?请简要概括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