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寡人之于国也》中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即猪狗吃人食而不知制止,饿死人而不知赈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词作者在赏心亭上看到秋空千里、冷落辽阔的南国和向天边流去的大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情诗·其五
张华
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
兰蕙缘清渠,繁华荫绿渚。
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
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不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介绍地点和写作缘由,并为下句作铺垫,描写抒情主人公在空旷的野外四处游荡。
B.“逍遥”“独”“延伫”写抒情主人公从悠游自得到感受孤独、最终长久站立的过程。
C.“繁华”句承上句而来,继续描写兰蕙,但这一句侧重写兰蕙之生机盎然。
D.“佳人”两句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惆怅,这类似于《涉江采芙蓉》中的“采之欲遗谁”。
2.这首诗的最后四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繇年十九,从父韪为贼所劫质,繇篡取以归,由是显名。举孝廉,为郎中,除下邑长。时郡守以贵戚托之,遂弃官去。州辟部济南,济南相中常侍子,贪秽不循,繇奏免之。平原陶丘洪荐繇,欲令举茂才。刺吏曰:“前年举公山,奈何复举正礼乎?”洪曰:“若明使君用公山于前,擢正礼于后,所谓御二龙于长涂,骋骐骥于千里,不亦可乎!”会辟司空掾,除侍御史,不就。避乱淮浦,诏书以为扬州刺史。时袁术在淮南,繇畏惮,不敢之州。欲南渡江,吴景、孙贲迎置曲阿。术图为僭逆,攻没诸郡县。繇遣樊能、张英屯江边以拒之,以景、贲术所授用,乃迫逐使去。于是术乃自置扬州刺史,与景、贲并力攻英、能等,岁余不下。汉命加繇为牧,振武将军,众数万人。孙策东渡,破英、能等。繇奔丹徒,遂溯冮南保豫章,驻彭泽。笮融先至,杀太守朱晧,入居郡中。繇进讨融,为融所破,更复招合属县,攻破融。融败走入山,为民所杀。繇寻病卒,时年四十二。后策西伐江夏,还过豫章,收载繇丧,善遇其家。繇长子基,字敬舆,年十四,居繇丧尽礼,故吏馈饷,皆无所受。姿容美好,孙权爱敬之。权为骠骑将军,辟东曹掾,拜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权为吴王,迁基大农。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权大暑时尝于船中宴饮于船楼上值雷雨权以盖自覆又命覆基余人不得也其见待如此。
(选自《三国志吴志·刘繇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权大暑时尝/厅于船中宴饮/于船楼上值雷雨/权以盖自覆/又命覆基/佘人不得也/其见待如此/
B.权大暑时/尝于船中宴饮/于船楼上值/雷雨权以盖自覆/又命覆基/余人不得也/其见待如此/
C.权大暑时/尝于船中宴饮/于船楼上值雷雨/权以盖自覆/又命覆基/余人不得也/其见待如此/
D.权大暑时尝/于船中宴饮/于船楼上值/雷雨权以盖自覆/又命覆基/余人不得也/其见待如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下邑长”中的“除”是授予官职、任命官职之意,这和李密《陈情表》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的“除”意思完全一样。
B.“欲令举茂才”中的“茂才”又作茂材,是汉代的另一种察举常科,西汉时原作秀才,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
C.“骋骐骥于千里”中的“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常用于比喻天生志向远大的人才,如荀子《劝学》中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D.“会辟司空掾”中的“掾”通“椽”,是指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此处用来比喻位高权重的官员,和“如椽巨笔”的“椽”意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繇年少无畏,胆识过人。譬如他的本家叔叔被强盗抓去了,他竟然敢去强盗那里把叔叔再抢回来。
B.刘繇料事周到,防患未然。吴景、孙贲对他假意恭维,貌合神离。他们本是袁术手下的人,为绝后患,刘繇驱逐他们离开。
C.刘繇时而勇敢,时而怯懦。如他敢于深入匪窝抢人,揭露权贵贪婪污秽;却又因害怕袁术,不敢到扬州去上任。
D.刘繇家族荣宠,深受器重。刘繇父子深得君王的赏识,尤其他的长子刘基,有主见,有个性,又一表人才,深受孙权器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袁术在淮南,繇畏惮,不敢之州。欲南渡江,吴景、孙贲迎置曲阿。
(2)繇进讨融,为融所破,更复招合属县,攻破融。
(3)后策西伐江夏,还过豫章,收载繇丧,善遇其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聆听生命
刘跃清
连长王进喜结婚好几年了,他的家属玉梅的肚子仍然是一马平川,不显山也不露水。
王进喜这次休假时间比较长,足足有四十来天。他回来没多久,他娘就打电话来,兴奋地说,玉梅反应很厉害。王进喜一惊,玉每咋的啦?他娘在电话里笑骂他是木瓜玉梅怀上了,娘终于能抱上孙子啦。
那些日子,王进喜浑身是劲,天天带着兵们跑五公里(以前是每两天跑一次),跑得兵们直抱怨:看样子,咱们要当干爸爸也不容易。
玉梅怀上了,王进喜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回去。两口子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孩子;营养,胎教,生男孩叫什么名字,生女孩叫什么名字,孩子在肚子里老不老实,孩子的衣服、玩具,孩子的教育,甚至以后上什么大学都要憧憬一番。胎儿三个月了,玉梅去做了一次B超。做完后,玉梅问医生,是男孩还是女孩?医生说,胎儿发育良好,是男是女请等最后揭晓。接着又咕噜一句:都什么年代了,还重男轻女。
玉梅觉得很委屈,谁重男轻女了?人家只是想知道性别后,好准备适当的衣服、玩具。当玉梅把这一番话说给王进喜听时,王进喜一个劲儿地附和:就是就是,不过医生也说得对,把谜底留在最后,无论是男是女,都是一个惊喜。
玉梅的预产期是九月份。在电话里,玉梅不止一次问王进喜,到时候你能不能回来。玉梅说,女人生孩子是鬼门关里走一遭,到时候布望能拉着他的手进产房。每当触及这个话题,王进喜就含糊其辞地说,到时候看,争取争取。
秋风起时,指导员被派出去学习,副连长母亲病危,临时请事假,连队就连长王进喜和一位副指导员顶着。沙场秋点兵,秋天是检验部队年度训练成果的时候。今年的演习,团里点名让王进喜他们连队表演连战术进攻。王进喜的连队已连续三年被评为集团军训练达标先进连队。团里为了让他们创造四连冠,把这个机会又让给了他们。
连战术进攻,首要的是连长这个角色,王进喜自然脱不开身,所以关于他的家属生小孩的事,他提都没有向营里提起。
演习前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人一忙,闲时的思念和牵挂就靠边站了。上午十时王进喜的娘打电话到连队,说玉梅开始阵痛了,马上就要上医院。放下电话,王进喜良久无语。
他来到营部,对营长说,他想请两个小时的假,上街去一趟。营长没有多问,点头答应了。
王进喜走出营门,坐公共汽车,径直来到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口。妇产科门口的长条椅子上已坐着好些人。有几个小伙子不时站起来,踱着步,焦急地看着表,那情形仿佛刚关进笼子里的野生动物。王进喜受到感染,也坐立不安。
时间好像过了几个世纪,突然产房里传出一声洪亮的婴儿啼哭声。片刻,产房的门裂开一道缝,一位护士小姐龇出小虎牙一笑:1号生了个八斤重的胖小子,母子平安
“生啦!”一个穿西装的小伙子快步上前,但没等他走到门口,产房门又给关上了。
“生啦!我做爸爸啦!”西装小伙子高兴得手舞足蹈,眼睛发亮。
生啦!我做爸爸啦!”王进喜也叫喊着,激动得满脸通红,直搓着手。
旁边的人一时莫名其妙,看怪物一样看着他俩,咋啦,里面就一位产妇生了,他俩都做爸爸了?
西装小伙子一扭头,发现王进喜比自己还高兴地大叫“做爸爸啦”,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虎视眈眈地盯着王进喜,拳头捏得直响,一步一步向王进喜走来……
王进喜一边后退,一边掏出军官证说:“兄弟,你误会了,我妻子在老家也是今天这会儿生小孩,而我不能回去,我来这儿只是想听一下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感受一下做父亲的喜悦……”说到这儿,王进喜再也说不下去了,泪水夺眶而出。
西装小伙子的拳头慢慢松开,缓缓向前,两个男人,两位父亲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当触及这个话题,王进喜就含糊其辞地说,到时候看,争取争取。”这句话为后来王进喜不能送家属进产房做了暗示。
B.从“拳头捏得直响”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小说最后三段用“西装小伙子”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他的态度的变化。
C.小说善于塑造人物,“那情形仿佛刚关进笼子里的野生动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几个小伙子的状态。
D.小说不是正面描写军队干部、战土的训练及日常的生活,而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表现了军人博大的胸怀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2.小说中的军人王进喜是一个“有自己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3.试析本小说题目的妙处。
4.王进喜去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口聆听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并紧跟在小伙子之后叫喊“生啦!我做爸爸啦!”小说这样来写王进喜,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衔着春光飞来
郭宗忠
开春了,布谷鸟叫着,农人开始插秧播种。“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鸟儿仿佛季节的时钟。
小时候,我们把燕子当作家鸟,它们生长在每家每户的堂屋里,与我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一点不认生,知道农家的茅草房子就是它们的家。
燕子们挑选中意的人家筑巢——和善积德、代代忠厚。燕子们认准了这一家,年年晚秋去了南方,到了柳芽萌动之时,它们依然会回到这里。
建燕子窝是很费工夫的事,官们从河边或者池塘边,一口口衔来稠稀适中的黄泥。一个春天,层层叠叠的一口口泥粘在一起的燕子窝就垒成了。燕子窝也是一件艺术品,它们形态各异,是美的建筑。
不知不觉,几只燕子就从燕子窝里伸出了头来,叽叽喳喳的,等着爸爸妈妈啄来吃食,它们一个个永远吃不饱的样子,也像我们小时候腋窝底下永远夹着一个煎饼一样,边玩游戏边咬一口。
奶奶是非常和善的人,对家中的燕子窝自然十分呵护。受奶奶影响,不用她说,我们也从来不会去捣燕子窝。年年春天,我们都盼着燕子们回来,燕子们叽叽喳喳叫时,我们四五个孩子也是叽叽喳喳地围着桌子吃饭,一碗粥、一张煎饼、一盘素炒土豆丝或者素炒萝卜丝、一碟小成菜,我们吃得香喷喷的。燕子也似乎成了我们家里的一员。等有一天,那些燕子不再叽叽喳喳了,那就是一窝燕子长大了,它们一只只飞出去,去另一个屋檐下做窝。
奶奶会说、等你们长大了,也会像燕子一样,都飞到远方去。那时候我们还不能理解奶奶说的远方在哪里,也不会放在心上。然而,当我们一个个长大,真的都离开了家——大哥到百余里外的地方上班,二哥、我和弟弟都走上从戎的道路,到了千里之外,这才忆起奶奶的话。
雏燕们在窝里有时候也争来争去,不小心就会挤下来一个,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用根木棍把燕子送回燕子窝里。它们离开窝,也像我们跑远了找不到家,等着奶奶或者母亲唤我们的小名,这才恍然从忘了时间的游戏里抬起头,赶紧往家里跑。
燕子们起得早,勤劳人家也有早起的习惯。奶奶早起先去菜园里采来带着露水的新鲜蔬菜,父亲早早起来提着水桶去井边打水,母亲是三更半夜就起来了,她要先摊完一盆玉米或者地瓜糊子的煎饼,然后还不能耽误天亮去生产队里上工……人勤春早,只有在这样的人家,你才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日子贫苦却津津有味,一点也感觉不到物质匮乏的焦虑。奶奶的和善、父亲的宽厚、母亲的勤劳都是遗传到我们身上的最好的品质。
燕子们也是在晨光里出门,或是筑巢,或是去为雏燕们逮蚂蚱等昆虫,它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劳作,才能维系一个家庭的繁衍生息。
燕子们出门,我们几个孩子也会背着书包开始去上学。在熹微的晨光里,我们高声朗读,每一篇文章都背得滚瓜烂熟,偶尔扭头看看窗外,电线上的燕子也排成了一队,叽叽喳喳上早课一般。
有意思的是,有的人家懒惰,晚起床,早睡觉,燕子从南方回来时,就不在那一家做窝了。还有的人家,嫌弃燕子叽叽喳喳的叫声,一竿子把燕子窝给捣了。它们一传十十传百,这样的人家再也没有燕子来住。大概是因为没有燕子早晨催促着起床,一家子人也越来越懒,日子过得越发不如人意。
一户人家的家风和性情,燕子是能感受到的。
如今我生活在城里三十多年了,见到的燕子越来越少。去年春天,桃花盛开的季节,我去北京门头沟采访一位做古建修复工程的企业家,他的公司也是古建的设计,二楼的走廊是开放的,雕梁画栋的梁椽间,他给钉上了一些木板,为了方便燕子做窝。那三五十个燕子窝里,有的是一对在里面,更多的是三五只六七只雏燕在伸着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的老家。他说,燕子都是有记忆的,它们也在寻找祖先居住的老屋,或是那些貌似古老的建筑,而后安下它们的家。
此时,又是一个春天来了,燕子们又要回到北方了,伴着桃花杏花的盛开。我记起多年前诗人苗得雨的诗句:“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小燕儿,衔着春光飞来。”
衔着春光的小燕子给人们带来了春光和希望,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因为有了它们,而响起了催人上进的进行曲。
你看,一些设计者们特地在楼房板檐下留出了空间和平台,燕子们便会循着爱飞来,找到自己的栖身之地。它们的尾翼会像二月春风的剪刀,燕语呢喃里,裁出千万柳丝,绿叶与花束。
(摘自《光明日报》2019.3.22)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开春了”,结尾写到“又是一个春天来了”,前后呼应,中间叙述燕子飞回、筑巢、哺育、成长,形成了一个圆满严谨的结构。
B.“鸟儿仿佛季节的时钟”指的仅只是在南方过冬的燕子新社前后又准时飞回,此时北方正时序变换,梨花渐渐凋落,清明时节也快到来。
C.文章运用了多种手法,如拟人“一点不认生”“等着爸爸妈妈啄来吃食”;如比喻“叽叽喳喳上早课一般”等,写出了燕子的可爱与灵性。
D.文章最后一段化用了唐代诗人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句子,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明丽清新的春光图。
2.请结合文本简析标题“衔着春光飞来”的含义及作用。
3.文章最后写做古建修复工程的企业家的故事有何用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发展是硬道理,绿色是硬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切实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规模粗放扩张和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从源头上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构建绿色创新体系,离不开技术引领、金融支撑,需要绿色技术和绿色金融“双轮创新驱动”。我们将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加强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开发与利用,加快形成新型生态产业体系。
我们将继续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绿色发展,需要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必须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每个人的一小步,都是迈向美丽中国的一大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强化环保为民的理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认真抓好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大系统。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就很可能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只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以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能还自然以自在,给生命以生机。
生态环境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在国家层面加强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要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
国土空间需要按照用途统筹安排,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主体功能区制度有效落实。整合目前分头设置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以便将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摘编自《人民日报·青山绿水共为邻——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技术的创新促进与绿色金融的融合,有助于构建绿色创新体系。
B.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表现。
C.强化环保为民的理念要解决民众关切的问题,把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摆在首位。
D.通过生态环境监管对国土空间用途的管制,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经形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生态环境监管时把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作为论证的依据。
B.文章提出问题后分别分析了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建立健全制度等的重要性。
C.文章讨论完善绿色经济体系时指出,生态环境问题最终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
D.文章在论述统筹安排国土空间的问题时给出了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相关政策等解决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改变产业发展模式才是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根本,但引导民众绿色消费仍有必要。
B.要想还自然以自在,给生命以生机,就需要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C.如果只注重种树、治水或护田的某一个方面而不能全面考虑就会立刻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D.只有从国家层面加强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才有可能做好生态环境监管这一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