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光阴荏苒,物换星移。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
——习近平
②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张泉灵
③和时代并驾齐驱的人永远年轻。
——苏联谚语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依据下列材料写一则通知,文字可以作删减调整,必须符合通知的格式和语体,发通知的时间为2019年11月15日。
①学校拟举办2019年课本剧竞演活动,请各年级积极组织本年级师生观看。
②本次活动的地点在学校体育馆。
③本次活动由语文组和团委联合举办。
④本次竞演活动将评选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⑤本次课本剧表演将和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同时举行。
⑥本次课文剧竞演的主题是“激活名著,点亮心灵”。
⑦本次活动的时间定在2019年11月15日下午三点。
提取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概括“雨中城”的四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
“雨中城”的构思,源于新世相2016年在微博上发起的打造一座“永远下雨的城市”的想法。新世相收到了数百条热情认真的回复。建筑师、艺术家、医生,社会学专业学生等4345个雨天爱好者提供了9999个城市建设提议。几位百度员工在看到这个构思后,萌发了以百度地图为载体、用百度全景技术打造这座“雨中城”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
2017年9月25日,“雨中城”正式在百度地图上线。这座线上虚拟城市在真实世界的位置,在东经89.5°,北纬42.9∘的火焰山脚下,一个几乎不下雨的地方。但是在“雨中城”里,你还能听到黑龙江中俄边境伴着江水涌动的雨声,云南苍山洱海旁敲击在瓦片上的雨声,内蒙古通湖草原自驾途中的雨声,也能听到伦敦,神户、普吉岛、斯德哥尔摩等地下雨的声音。这些雨声,都由世界各地的雨天爱好者提供而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孝经》说:“移风易俗,善莫于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终极表达。因为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所以只要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 )。小小一团面,被塑造出形状________,图案________的月饼;薄薄的一张纸,会被剪成______的窗花。面对时代变化,只有发挥这份创造力,在保持节日内涵的前提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传统节日的多重表达,才能创造出为人民______、有强烈感染力的新的节俗文化产品——那应该是闻声而令人心从,润物细无声的产品,能够唤起民众对于节庆活动自发、自觉、自愿参与的产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各异 多变 精美绝伦 喜闻乐见
B.各异 变化 精美绝伦 脍炙人口
C.异同 多变 美轮美奂 喜闻乐见
D.异同 变化 美轮美奂 脍炙人口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创造的魅力是无限的 B.因为喜爱美食
C.中华民族是富有艺术创造力的民族 D.美的影响力巨大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不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不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B.只要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C.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的,一定是真正的美,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D.之所以真正的美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是因为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写鹰在空中自由飞翔,鱼在水里自在畅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写易水诀别时荆轲意志坚决地离去的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乞食
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意①,愧我非韩才。
衔戢②知何谢,冥报以相赔。
[注]①当年韩信在城下钓鱼,有位漂母怜他饥饿,给他饭吃,韩信发誓日后报答此恩。后来韩信帮助刘邦灭了项羽,被封为楚王,果然派人找到那位漂母,赠以千金。②衔戢(jí):衔,马勒于口,勒不会掉落,意为永远不忘。戢,收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写出诗人为饥饿所迫,不得不去乞食的痛苦情形和惶窘心态。
B.“叩门拙言辞”不是写诗人不善言辞,而是突出诗人不愿低三下四的气节。
C.“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写出了主人的善解人意。诗情由痛苦惶窘变为欣慰感激。
D.“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写诗人为有这位新交而真心欢喜,于是赋诗相赠。
2.这首诗的最后四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联系全诗看,这一用典有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