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文段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文段二: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渴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峡,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哀吾生之须臾,美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賦》)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 属:劝请
B.纵一苇之所如 如:去,往
C.苏子愀然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樵:樵夫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月出于东山之上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其声呜呜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扣悬而歌之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苟非吾之所有 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3.下列句子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徘徊于斗牛之间 B.泣孤舟之嫠妇
C.渺渺兮予怀 D.蚓无爪牙之利
4.下列对以上文段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山如画”两句,总结上片,引起下片。由上片的写景过渡到下片的写人叙事抒情。
B.“徘徊于斗牛之间”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
C.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感情。
D.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力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5.翻译下列句子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阅读上面的诗文,按要求作答。
(1)《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上阙描写了哪些赤壁景物?营造怎样一种意境?
(2)《赤壁陚》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是作者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都缅怀与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试比较二者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
7.请将文段中空缺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 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金就砺则利(磨刀石) ②声非加疾(劲疾)也 ③而绝(横渡)江河
B.①今之众人(一般人) ②君子博学(学问渊博) ③郯子之徒(这类人)
C.①纵一苇之所如(小船) ②舳舻千里(战船) ③泰山之阳(北面)
D.①磴几不可登(几乎) ②天姥连天向天横(遮蔽) ③则耻师焉(连词,表承接)
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A. 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 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C. 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 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下列所给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一字多义是汉字的一个突出特点。例如“安土重迁”的“安”表示“安于、习惯于”的意思, 的“安”表示“安定”的意思;再如“立竿见影”的“立”表示“使竖立”的意思, 的“立”表示“建立”的意思;又如“情急智生”的“情”表示“情况”的意思, 的“情”表示“感情”的意思。因此,学习汉语必须关注一字多义的现象。
A.惶悚不安 茕茕孑立 情理难容
B.安然无恙 茕茕孑立 情随事迁
C.安然无恙 标新立异 情理难容
D.惶悚不安 标新立异 情随事迁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典诗歌广义包括诗、词、散曲,狭义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以后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用了古典诗歌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歌。
B.赋是一种文学样式。《赤壁赋》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既保留传统赋体诗的特质,又吸收散文的笔调手法,以文为赋,骈散结合,极具特色
C.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文学体裁。《我与地坛》是长篇抒情散文,融叙事、抒情、写景、写人于一体,是充满哲思又极为个性化的作品。
D.我国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王公年次纪年、年号干支兼用法。“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以十天干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以六十年为一轮回。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上阕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回忆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巧妙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
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诗人使用瑰丽的语言推绘了梦游中的仙境,色彩缤纷,迷离惝恍,跌宕多姿。文章最后写梦游后的感慨,表达诗人对名山仙境的向往和对求仙问道的追求。
C.《拿来主义》批判的矛头指向当时反动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和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鲁迅用“大宅子” “龟翅”“鸦片”“姨太太”等形象的比喻来论证道理,语言嬉笑怒驾,妙趣横生。
D.《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话,课文节选部分从直接提出中心论题开始,分析党八股的坏处。并说明分析的方法是“以毒攻毒”,然后逐条列举,一一加以分折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