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飞,鹏举,相州汤阴人。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飞应募。相有剧贼陶俊、贾进和,飞请百骑灭之。遣百人伏山下,自领数十骑逼贼垒。贼出战,飞阳北,贼来追之,伏兵起,擒俊及进和以归。诣河北招讨使张所,所问曰:“汝能敌几何?”飞曰:“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所矍然,飞因说之曰:“国家都汴,恃河北以为固。苟凭据要冲,峙列重镇,金人不能窥河南,而京师根本之地固矣。”所大喜,借补武经郎。三年,贼王善等合众五十万,薄南薰门。飞所部仅八百,众惧不敌,飞曰:“吾为诸君破之。”左挟弓,右运矛,横冲其阵,贼乱,大败之。金兀术趋建康,飞设伏牛头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金营中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兀术次龙湾,飞以骑三百、步兵二千驰至新城,大破之。兀术奔淮西,遂复建康。秋,入见,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飞数见帝,论恢复之略。帝答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 方指日渡河,而桧欲画淮以北弃之,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以谏议大夫万俟禼与飞有怨,风禼劾飞,又风中丞何铸、侍御史罗汝楫交章弹论。飞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论曰:西汉而下,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飞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选自《宋史·岳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飞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B.飞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C.飞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D.飞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岳飞的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飞”和“举”是同义。

B.宣和,宋徽宗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每个皇帝在位时使用一个年号。

C.河北,泛指黄河以北地区。《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中的“河”就是指黄河。

D.建康是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代京师之地,此处属借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飞重视谋略。在与陶俊、贾进和交战时,他设下伏兵,佯装向北边逃跑;金兀术攻建康时,岳飞设伏牛头山,派人混入金营扰乱。

B.岳飞作战勇猛。贼人王善等带领五十万人攻来,岳飞为鼓舞士气,冲阵杀敌,虽然只带领八百人,最终却大败对方。

C.岳飞有志难伸。岳飞决心收复失地,快要渡河时,却遭到连下十二道金牌命令班师的阻挠,悲愤却无奈。

D.岳飞忠而被谤。岳飞对国家忠心,却成为秦桧的障碍,于是秦桧指使万俟禼、何铸、罗汝楫等接连弹劾岳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

(2)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1.C 2.B 3.A 4.(1) 你日日夜夜都在请求议和,然而岳飞正做收复黄河以北的打算,一定要杀了岳飞,才可以议和。(2) 然而天性忠愤激烈,议论人事坚持公道,不屈服于人,最终因此招致祸患。 【解析】 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岳飞喜好贤才,礼遇士大夫;遍览经史典籍,歌唱雅诗,投壶为乐,谦虚谨慎得如同一位书生。每次辞官,一定说:“将士们为国效力,我有什么功劳?” 句中,“好贤礼士”是语意并列的一个短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B两项。“雅歌投壶”是两种语意并列的文人雅趣,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项。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B项,“每个皇帝在位时使用一个年号”解说错误。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 故选B。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A项,“佯装向北边逃跑”分析错误,原文“飞阳北”意思是“岳飞假装败退”,与北方没有关系。 故选A。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1)“朝夕”,日日夜夜;“方”,正在;“始”,才。 (2)“持正”,坚持公道;“挫”,屈服;“卒”,最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水在滴

苏沧桑

中午十一点半,徐师傅等人都吃饭去了。捞纸房像被突然摁进了寂静的井底。

有两种水声,在空旷的寂静里,缠绕回响。

第一种,滴答,滴答,滴答……不急不慢,不变的节奏和密度,这是榨纸声——徐师傅上午做的几百张湿纸抄在杉木仝板上,摞成一尺多高的湿纸垛,用千斤顶压上去,把水榨出来,在晒纸房里经过晒纸的工序,就成为一张真正的元书纸。

水顺着纸垛边缘滴下来,滴在铺在底下的竹帘上,迅速汇集在竹帘的四角,滴落在青石板上,滴答,滴答,滴答……让人想起赤脚踏在青石板上的脚步,想起南方屋檐下慵懒的雨滴,想起小满时节前三天的山林,嫩竹拔节,万物萌动。雨滴在每一棵竹子的头上,被它们吮吸进身体,满山的嫩竹——元书纸的前世——的身体里,便流动着雾岚的气息、草木的幽香、覆盆子的酸甜、笋的青涩,流动着砍竹的当当声、竹子顺着坡道滑到山脚的哗哗声、杀青的唰唰声、砍竹人的咳嗽声,以及路过的山民呼出的烟草味、他或她的汗味、饭菜的味道、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一棵竹,裹着整个山林的日月精气,一张元书纸的胚胎,在滴答声中渐渐成形。

另一种水声,是流水声,细弱又清亮。它来自幽暗的捞纸房某个角落,水从一只装满纸浆的槽缸里溢出来,匍匐进地面。几近难以察觉的流水声,被无边的寂静扩大了。水声泠泠,像由远及近的银铃声从云霄洒落大地。

这两种水声,在此地,已经回响了一千多年,也许更久远。冬去春来,世事更替,水声从未停息,改变的,是水声渐渐从繁密到稀疏。

此时,在村的另一头,作坊里年纪最大的捞纸师傅徐师傅,用手端起了饭碗。那双手已经在纸浆水里浸泡了四十五年,比白纸更白的手掌,已看不出掌纹和指纹,老茧连着老茧,有些地方已经开裂,又被纸浆水浸泡得更白。这双手,放进发酵捣烂的竹纸浆里,不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

这双手已经不痛了,但很怕冷。数九寒天时,一天十几个小时,在结冰的纸浆水里进进出出,冷到骨头里的冷。冷了,就往电饭煲热水里蘸一下,暖和一下再做。

痛的是肩膀、腰。一站十多个小时,一抬臂二十公斤,一天几百上千次。捞纸得用巧劲,抄得轻,纸太薄,抄得太重,纸又会嫌厚。每一张纸,重量误差不超过几克,要有手法、经验和耐心、细心。

一缕阳光在吱呀一声里改变了形状,捞纸房的门被推开了,徐师傅回来了。刚才缠绕回响着的两种水声迅速遁迹,代之以一些更清晰明亮的声音——淅淅沥沥叮叮咚咚的滤水声、竹架子的咿呀声、一个老男人偶尔的咳嗽声。“摇头晃脑”的下午开始了。

“摇头晃脑”是每个上年纪的捞纸师傅的习惯。捞纸就是《天工开物》记载的“荡料入帘”。徐师傅手持纸帘浸入水浆,纸帘随手腕晃动,使浆液匀开,慢慢向前倾斜,晃出多余的水浆,那层浆膜就是一张纸。随着倾斜、上提、放纸、揭帘这些动作的起承转合,他低头、转头至右边又转到左边,然后点头、抬头,一气呵成。纸帘提拉出水的最后一下,他的头点得很快,像在用劲,又像在对自己说“对,对,对”。

午后的换纸房,淅淅沥沥叮叮咚咚的水声是唯一的声音。他喜欢安静,连收音机都不愿意听。

他并不关心纸是不是有生命,是不是有灵魂,他听不懂回归、传承、情怀这些字眼。他不知道那些纸去往何处,纸上会被写下或画下什么,哪怕是一个沉重的嘱托、一张生死状、一个孩子的梦想,或是一个罪人的忏悔……

“做生活,不管喜欢不喜欢做,总归要好好做。”这“生活”,关系到他一天有多少收入,关系到他们平淡无奇却无比重要的日常,更关系到心里安与不安。

偶尔,他也会想,接替他操起这张竹帘的会是谁。他没有徒弟,年轻人都不学这个了。刚才,穿过村庄回捞纸房时,他碰到了一群人,一个在外地做生意回家过节的邻居,叼着烟,眉飞色舞地说着在新马泰旅游的事。邻居以前也做纸,后来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出去挣钱了,再也不碰纸了。

徐师傅与他们擦身而过时,听到了一阵哄笑。他呵呵笑了几声,头也不回走上了通往捞纸房的田埂,重新将自己安放进淅淅沥沥叮叮咚咚的水声里,感觉世界又回到了他喜欢的样子。

(节选自《纸上》,原载《人民文学》2017年第5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截取徐师傅一个中午的生活片断,将他四十五年的捞纸生涯和元书纸制作的千年历史浓缩其中,选材精当,构思巧妙。

B.文章细腻生动地描写徐师傅“摇头晃脑”捞纸的场景,展现捞纸这一古老工序的同时,突出了老人娴熟的手法、专注的神情。

C.“他听不懂回归、传承、情怀这些字眼”,“ 这‘生活’,关系到他一天有多少收入”,这些句子说明徐师傅做纸完全是为了谋生。

D.传统的作坊、年老的捞纸师傅和电饭煲、新马泰旅游等现代元素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时代变迁中古老村庄真实而独特的风貌。

2.请赏析文章第4段中划线的句子。

3.本文标题“水在滴”寓意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有人形容2018年上半年的影视圈是“寒冬来临”,不是没有道理。先是崔永元曝出“阴阳合同”,紧接着国家拟将明星工作室的税收政策由核定征税改为查账征税,然后国内三大视频网站(爱奇艺、优酷、腾讯)及六大影视制作公司竟然破天荒联合发布限制“天价片酬”的声明。值得回味的是,声明方中不少是有较强竞争关系的。

明星艺人高片酬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但背后成因是有市场因素的,本身也没有违反相关法律,因此,国家多部委也只能通过行政手段予以约束,行业协会提出建议或意见来呼吁。所谓市场因素,则是我国长期以来影视产业发展不够健全,在内容制作上过度依赖明星单一要素,大量影视公司及热钱对明星艺人盲目追求,导致艺人片酬不断上升,最终到了不理性且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结果,也到了不得不由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以及全行业联手来予以约束和规范的地步。

(中国电影网)

材料二:从利益回报的这个角度来看,薪酬过高,演艺明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这一现象的形成并不是演艺明星一厢情愿的结果,其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根看不见的利益链条。首先,制作方之所以愿意给明星开出高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这一产业的下游,有播出机构愿意接盘。而播出机构也十分精明,虽然因为明星薪酬过高,自己购买影视剧或综艺节目的成本会有所增加,但是流量明星具有号召力,往往会吸引更多商家来投放广告,自己并不吃亏。所以,从制作到播出的整个产业链来看,演艺明星的高价片酬似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符合市场经济逻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平心而论,过高的薪酬如果能够诞生出艺术水平较高的经典之作,或许不会引发公众的吐槽。可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与天价片酬对应的并不是在艺术表演上的精雕细刻和对职业的崇高敬仰,而是对一己私利的过分追随。当一些明星为了个人利益可以丢掉职业敬畏感而漫天要价,当影视剧或综艺节目在制作播出的所有环节只看中商业价值,文化产业正逐渐背弃艺术创作的本真。遏制天价片酬如果只将目光聚焦在少数明星身上,显然治标而不能治本。

(吴忠文明网)

材料三:令人欣慰的是,最近一两年,影视领域开始出现一些可喜的变化。从闹出“锁场”闹剧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传出“抠像合成”丑闻的《孤芳不自赏》,那种单靠“流量艺人”来号召市场,剧情和制作都粗糙不堪的作品,在票房和口碑方面接二连三折戟沉沙。相反,一些剧本扎实、演技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则同时收获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今年的影坛黑马《我不是药神》没有一个“流量艺人”,但这并不妨碍其市场表现气势如虹,成为国产电影近年来少见的惊喜之作。

(2018年8月14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相关数据显示,在影视产业比较成熟的美国、日本和韩国,主要演员的片酬通常只占影视作品总预算的20%至30%。为了限制大牌艺人漫天要价,韩国业内制定了“出场费标准”,按照艺人的资历、地位、演出的分量等分成大约18个档次,出场费逐层增加,到18级封顶。

与其他国家相比,日剧的片酬相对合理,而这与其独特的制作和估价机制有关。具体来说,电视剧制作部门会定期对观众实施调查,得出每个明星当季的预期收视率,然后综合考虑其业内地位、演技等因素,确定片酬预估值。随后,电视台工作人员据此与明星经纪公司或本人谈合同,一般最后的结果和预估值相差无几。

(2017年9月27日《法制晚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市场因素涉及投资方、制作方、观众、产业机制等方方面面,是影响明星片酬的重要因素,如果得不到有效规范和约束,高片酬将难以遏制。

B.明星艺人的高片酬是市场因素形成的,本身也没有违反相关法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存在是合理的,无可非议。

C.单靠明星来号召市场的粗糙作品与剧本扎实、演技精湛的精品在票房和口碑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我国影视产业市场开始出现一些可喜的变化。

D.影视产业成熟的国家,主要演员的片酬通常占比低,影视市场相对规范,产业发展相对健全,大牌明星也不能漫天要价。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演艺明星们如果怀着对职业的崇高敬仰,在艺术表演上精益求精,创作出艺术水平较高的经典之作,就算片酬再高,也不会引发公众的吐槽。

B.明星高片酬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除了演艺明星自身的因素外,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和播出平台也“功不可没”,其根源不外乎利益。

C.高片酬不是明星一厢情愿的,如果只将遏制天价片酬聚焦在明星身上,只是治“标”,建立良好的影视产业生态才是治“本”。

D.材料四介绍了影视产业成熟的国家片酬所占投资比例,及其限制明星片酬的措施,可见采取科学措施可以有效抑制明星片酬过高。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限制明星高价片酬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请具体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神才能传世

王海滨

①中国画高度重视“传神”,传统画论对此多有论述。在主题性创作中,要激发中国画的创造活力、时代活力,表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就要激活中国画“以形写神”的艺术传统。

②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有言:“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对“以形写神”的创作方式进行了精彩又高度概括的总结。这种“胸有成竹”的创作方式,具有鲜明的中国艺术特色——捕捉物象的神韵;默记物象的音容特点;快速落笔,留住稍纵即逝的物象姿态和艺术感受,所画作品既能形似,亦复传神,对于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的艺术表达,无疑具有显著优势。

③能够传世的作品必传神。真正传神的作品,既是艺术写真,更是时代写照。只有在时代生活中“抓活鱼”,艺术才能拥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生动与鲜活。从时代、人民对主题性艺术创作的要求,思考“以形写神”在中国画史中的重要性,可以获得更深刻的体会。

④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要想将物象刻画得新鲜而富有活力,画家必须合理运用与主题精神相谐适的表现手法,这既是时代精品的创作要求,也是审美意境的重要评价标准。从中国画的特性和发展脉络来看,中国画的生动性主要并不来源于逼真的写实效果,更多来自画家对于现实生活、大自然及其内部规律的悉心观察与感悟,以及对外界形象的主观意象化艺术处理与塑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下,画家更应当深入火热的社会实践,用心体验,对新时代涌现的新题材和与之相应的艺术语言进行反复锤炼。

⑤在这个反复锤炼的过程中,素材的搜集,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艺术升华尤为重要。要想抓到“活鱼”,艺术家首先要以充盈的情感与澄澈的心灵,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增强内心对表现对象的充分认识,并将这种真实的情感带入创作过程,对画面内容进行意象化的观察和剪裁:对艺术形象最重要的特征进行必要的强化,对不需要表现的东西有意识弱化甚至不画,从而充分凸显艺术感受。因此,从本质而言,中国画创作者对于形象的把握,是对绘画整体思考后的主观表达。如果画家在创作时无选择、无情感投入地照抄物象,即使能在技法上做到无比细腻,也会失去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体验,堕入机械描摹与制作的泥潭。这种作品可能极为逼真,但必然少了鲜活和灵动的艺术气质,难以打动人,更不能带给人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因此,“逼真”并非中国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正如齐白石所言,绘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中国画的至高境界,也是艺术精品与平庸之作的本质区别。

⑥要想获得“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艺术效果,主题性创作还必须远离程式化。画家创作时若拘泥于成法的制作,则有程式化的嫌疑。程式化创作很容易让画家失去创造力——艺术独创的过程总是艰辛的,肯定不如以驾轻就熟的艺术形式完成创作那么轻松,因此,在注重传承关系的中国书画领域,缺乏真切艺术感受的程式化创作容易成为一种惯性。在技法娴熟和已有的观念基础上,中国画创作者要勇于摒弃习惯性的创作图式,保持艺术敏感度,将生活中感动心灵的瞬间完整记录下来,让内容与形式妥帖融合,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契合、刻记属于这个时代的视觉印象和审美情境。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指出,画竹时要先仔细观察,做到“胸有成竹”,然后一气呵成。

B.“以形写神”不仅是艺术传统,更是时代要求。

C.“抓活鱼”比喻画家应选择生动鲜活的素材,避免陈旧熟套的素材。

D.苏轼言画竹“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说明绘画观察要细,下笔要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重点论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绘画作品如何做到“传神”的问题。

B.第二段引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句子,是为了论证“传神”的重要意义。

C.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先引出话题,然后论述了绘画创作“传神”的意义和方法。

D.第五段引用齐白石的话,说明绘画并非照抄物象,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绘画要做到生动与鲜活,不仅要注重素材的搜集与艺术升华,还应远离程式化。

B.程式化创作更轻松,但却可能缺乏真切的艺术感受。

C.中国画是对绘画整体思考后的主观表达,因而并不注重写实。

D.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用墨的浓淡虚实来体现景物的远近关系,体现了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荷塘月色》写景状物精彩,意境优美,语言富有韵味。《故都的秋》也写景状物,但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浓郁的情思,作者的襟怀、志趣、性格也洋溢在字里行间。《我与地坛》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尽管各篇课文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含蓄,有的直率,但都情景交融。这些课文不仅展现了景之美、情之浓,而且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发读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多方面思考。

蜿蜒的小路、潺潺的流水、起伏的山峦、寂静的森林、广袤的天空、浩瀚的大海……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有一幅美丽的图画,试撷取一片最美的风景,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表达自己的感悟。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举出费孝通《乡土中国》中你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概念,说一说它为什么重要?以及对认识今天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