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54年世界杯赛半决赛时,巴西队意外地输给了法国队,球员们感到无脸见家乡父老。他们知道,球迷们辱骂、嘲笑和扔汽水瓶子是难免的。可是,当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的时候,巴西总统和两万多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人群中有两条标语格外醒目:“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这也会过去”。4年后,巴西足球队不负众望,赢得了世界杯赛的冠军。球员们回国时,16架喷气式战斗机为他们护航。聚集在机场的欢迎者达3万人。从机场到首都广场的道路两旁,自动聚集起来的人超过100万。在人群中,有两条横幅格外醒目:“胜利了更要勇往直前”“这也会过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简要概括其信息。要求:要点全面,表述连贯,含标点在内不超过45个字。
版画是绘画形式的一种。制作版画,要先用刀具在版上刻出画面,也可以用化学药品在版上腐蚀出画面,再复印到纸上。所用的版,可以是木版、石版、铜版、锌版、麻胶版等;形成的作品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是套色的;制作时,可以采用凹版、凸版、平版、孔版、综合版、电脑版等方法。
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今年入冬以来,北京、河北等局部地区经常有重度雾霾,空气污染严重。经常有人问,①_________?木耳和猪血能“清肺”吗?其实,想用某种食物来结合微尘、清除雾霾的想法,相当地不靠谱。因为②_________,在小肠吸收;而PM2.5微粒是从鼻子里进去,在肺里沉积,这两条路完全不重合。即便木耳中的多糖和猪血里的蛋白质能够结合粉尘微粒,也只能结合那些从嘴里进去的微粒,至于肺泡里的粉尘微粒,③_______。虽然食物不能直接防住雾霾,但加强自身的营养,适当多吃一些有利降低炎症反应、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的食物,至少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雾霾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陶瓷艺术是一种具有标志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作为全世界 的一种艺术语言,似乎总是以优雅的姿态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制作瓷器需要极度的细心和耐心,否则,不可能制造出 的瓷器。中国陶瓷上有“中国故事”,在表达人物故事或戏曲故事时,工匠们惯于使用“减法”,抓住其中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而( )通过这种以图代文的方式,实现理念与思想的教化和普及。随着瓷器的大量出口,中国传统故事画也传到了异国他乡。中国瓷器所蕴藏的“中国风”,令西方人 ,但因为文化传统的隔阂,国外文博学界在解读中国瓷器故事画时经常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使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各方力量应该携手,把陶瓷上的中国故事讲得精准、透彻、动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耳熟能详 精美绝伦 赞不绝口 张冠李戴
B.有目共睹 精美绝伦 拍案叫绝 南辕北辙
C.耳熟能详 美轮美奂 拍案叫绝 张冠李戴
D.有目共睹 美轮美奂 赞不绝口 南辕北辙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故事内容通常取材于当时流行的话本小说,容易被理解。
B.这些故事又通常取材于容易被理解的话本小说,当时很流行。
C.这些故事内容通常取材于容易被理解的话本小说,当时很流行。
D.这些故事又通常取材于当时流行的话本小说,容易被理解。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国家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给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B.国家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这使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C.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这使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D.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给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善用比兴手法,如用桑树来比兴,桑叶未落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桑叶凋落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夸张之笔、对举之句,极写洞箫悲曲的感染力。
(3)《离骚》中,作者运用反问表达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达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八)
东晋·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绁:捆绑,束缚。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青松生在东园,却被众草掩没,可见众草之深,其势莽莽。
B.三四句,冬天,严霜降临,众草凋零,这时候,青松挺拔的英姿,就卓然出现于世人眼前。
C.七八句,诗人提壶斟酒,抚摩青松,即使不到园中,亦时时远望,显得对松树一往情深。
D.最后两句,诗人感叹自己被尘网所束缚,人生如同梦幻,表现出消极、失意的情绪。
2.本诗托物言志,作者借“青松”表现了自己怎样的遭遇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