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节气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二十四节气越来越在意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节气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二十四节气越来越在意了。春夏的几个节气感觉还好些,秋天就不同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像坐滑梯似的,止都止不住;况且它们的手一个比一个凉,表情也一个比一个冷漠、生硬,但又不得不跟着它们一步步地往岁月深处走,哪怕后退半步也是不可能的。走着走着,一场铺天盖地的白霜便突然降临了。

②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比如风,它来的时候也是有路数的。如果站在田野的高处,就不难发现远处的那些亭亭玉立的玉米、高粱,开始悠悠地摇曳起来,一起一伏的,形似一个水波的巨孤,慢慢地推过来,推过来,经过身边时,“嗖”的一声,就蹿过去了。节气也是如此。就说惊蛰吧,也不是陡然的一声响雷这么简单。据我多年的观察,惊蛰也有着怀柔的一面。在它到来之前,常常会有几个暄透的好日头,笑容可掬的样子,把藏匿于瓦砾、枯草里星星点点的残雪悄悄消融掉,再把僵硬的泥土弄得酥软了,然后才是一记重雷。

③乡村就有这么个好处,它使你觉得这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根有脉、有因有果的,不是一味地胡来。不像我们人,只要心血来潮,就会轻举妄动,结果做出许多蠢事,然后再慢慢地反思、修正。比如霜降,它的威严是由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一点一点铺垫起来的。节气就是这样有规矩,也守规矩,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该立的立,该废的废。然而冷与热,立与废,都使你心服口服。

④对于草木、庄稼和一些小生灵,惊蛰是一道关,霜降也是一道关。这两道关,一个主兴,一个主衰,可谓一阳一阴,一道一魔,它们配合得多么默契!在我看来,惊蛰的那一记霹雳,无疑是春天提炼出的一颗灵丹,那些沉睡的草木、庄稼和小生灵们,就着甜丝丝的雨水服下去,嘴巴咂呀咂的,一个个如灵魂附体,仿佛刹那间,一切该醒的都醒了,就连落在房顶瓦沟里的小小草籽也不肯错过机会。此时沉寂已久的村庄和田野,到处眨动着惺忪的小眼睛,到处弥漫着慵懒的呵欠声。至于霜降,我想它更像是秋天念出的一句黑色的咒语。一语既出,该谢的,得谢,该落的,得落,没有什么好通融和商量的,即使心怀不满与怨恨,也不得不委曲求全,姑且抱着“留得青山在”的态度,暂时蛰伏下来,或者远走他乡吧。

⑤不知你留意过没有,霜降之夜总是出奇地静,一切生灵都缄默不语,就连絮絮叨叨的风婆子也闭上了嘴巴。是的,草木、庄稼和一切生灵也该静一静了。伫立在霜降之夜无涯的寂静里,呼吸着清冽的空气,我们不难从这大静大美之中,隐隐感悟到天道的伟大。

⑥这使我想起一桩往事。那是政治闹猛的年代,我和祖父在豆青河畔看管生产队里窖藏的红薯。霜降那天晚上,我半夜起来解手时吓了一跳,乖乖,满地的银霜!当我咝咝呵呵重新回到窝棚时,祖父自言自语地说,落霜了。然后诡秘地笑笑,说,豆子,爷爷考考你,你说这世上谁最伟大?我想了想,说道:“是哪个伟人吧?”祖父摇摇头,小声说出“时令”二字。我一时没听明白,感到祖父的话有些不可思议。他说睡吧,到了我这把岁数你就会明白的。

⑦祖父对时令是敬若神明的,他常常因为播种的时间问题与生产队长发生争执,每次他总会说,二十四节气虽然不会张口说话,但它心里比什么都清楚。人是糊弄不了它的。

⑧祖父后来是不是霜降时走的,我已经记不清了,但他跟所有的人一样,的确是在该走的时候走的,连一声叹息也没有留下。如今他的坟茔就匍匐在豆青山的荒草丛中,好安静啊。

(取材于许俊文《节气》,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在文章开头慨叹节气的转换难以阻止,结尾处又写道祖父悄无声息地离开人间。全文笼罩着浓郁的悲凉。

B.作者对惊蛰、霜降这两个节气重点描述,因为它们在时令的变化中体现了大自然的盛衰之道。而其他节气则略写。

C.作者在第③段中批叛了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他们不尊重自然,只要心血来潮就会轻举妄动,做出破坏自然的事情。

D.第⑤段中,作者描写出霜降这一节气的特点是静。人类的听觉捕捉不到风声和其他自然的声响。万物肃穆而庄严。

E.本文通过对农村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来表现节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以及愿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怀。

2.文章第一段说“一场铺天盖地的白霜便突然降临了”,而第二段又说“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作者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3.请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4.文章在⑥⑦两段回忆了祖父的言行,其作用是什么?

 

1.AC 2.不矛盾。“突然”是在强调节气转换的迅捷,岁月流逝的快速;“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是在说节气转换是有规律(路数)的,而且是有征兆的,有铺垫的。意思对即可。 3.①运用比喻修辞,将惊蛰比作一颗灵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惊蛰具有唤醒沉睡中的自然的力量。②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万物以人的动作或灵性,生动地表现了它们在惊蛰到来后从冬天的休眠中苏醒,又恢复勃勃生机的情景。③表达了作者对隐形的自然力量的赞美和敬畏。 4.①内容上,回忆了祖父的话语、行为和对节气态度祖父的形象代表了普通劳动者对时令节气(自然规律)充满了敬畏;②结构上,承上启下。以这段往事证明了作者感受到的“大静大美”中的“天道的伟大”,也感悟到祖父生前尊重自然规律,离开的时候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③文章借助祖父的态度点明主旨:自然规律是值得敬畏的,也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全文笼罩着浓郁的悲”错误,作者写节气难以阻止和祖父离开人间,都是在表达对自然和生命规律的感悟,本文富有哲理,意境幽远,不含有浓郁的悲凉; C项,“批叛了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原文无此意。 故选A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重点语句的含义的分析理解能力。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解答本题,先要读文本,分析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主旨。再将句子还原到文章中,根据“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义。首先回答“不矛盾”,然后结合文本分析理由。这两句话分别在第一段段末与第二段段首,第一段通过写“立秋”到“霜降”的节气给人的感受“像坐话题使得,止都止不住”“我们又不得不跟着它们一步步地往岁月深处,哪怕后退半步也是不可能的”强调了节气转换、岁月流逝的迅速;第二段通过“比如风,它来的时候也是有路数的”说明节气转换是有规律的;又通过“就说惊蛰吧,也不是陡然的一声响雷这么简单。据我多年的观察,惊蛰也有着怀柔的一面。在它到来之前,常常会有几个暄透的好日头,笑容可掬的样子,把藏匿于瓦砾、枯草里星星点点的残雪悄悄消融掉,再把僵硬的泥土弄得酥软了,然后才是一记重雷”说明节气转换是有征兆,有铺垫的。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什么情感,还要结合具体文章看有无独特的效果。本题主要从修辞手法的运用角度赏析。“惊蛰的那一记霹雳,无疑是春天提炼出的一颗灵丹”描绘惊蛰这一节气唤醒自然的力量,运用了比喻修辞;“沉睡”“服下去”“嘴巴咂呀咂的”,把“草木、庄稼和小生灵们”人格化,赋予它们人多的情态、动作,是运用了拟人修辞。 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的能力。分析某个情节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结构方面考虑与前后文的关系,是否有照应、铺垫,是否是承上启下。内容方面则需要考虑主旨、感情、形象方面的作用。从内容上分析,祖父是普通劳动者的代表,他的特征也是普通劳动者的特征,祖父认为时令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表达了他对节气的敬畏;从主旨上分析,文章第五段断尾写到“伫立在霜降之夜……天道的伟大”,第六段开头写“这使我想起一桩往事”,由此可知第六七段中描述祖父的言行与“天道”有关,而这“天道”就是以祖父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的心跳,也是本文的主旨——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结构上分析,这两段为第八段写祖父顺应自然规律在该走的时候离世做铺垫,进一步表明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3)杜甫在《登高》中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存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移居(其二)①

[东晋]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②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③,力耕不吾欺。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北宋]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注)①《移居二首》是陶渊明从隐居上京的旧宅,移居浔阳南里(今江西九江城外)之南村村舍后不久所作。此诗为这组诗中的第二首。②将:岂。③纪:经营

(1)下列对《移居》一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秋”两句写诗人新迁南村,常登高赋诗。士大夫常有的雅兴,此时又增添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B.“过门”两句写诗人与邻人,常互相亲切地招呼,相聚在一起。如果有酒,大家便一起斟酌品尝。

C.诗人与邻人平时各自忙于农务。农闲时会彼此想念,即使很晚也会聚在一起倾诉对艰苦劳作的厌倦。

D.诗人在结尾处,强调了他在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之后感悟到的人生真谛,这使全诗的意蕴更加丰富。

(2)请结合《移居》全诗,说明诗人在劳动之余感受到了哪些乐趣。

(3)同样涉及田间劳作的话题,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则书写了另一幅场景。请简要分析苏诗颔联所使用的艺术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劝学》)

(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学记》)

(三)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身耳。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懒营馔,欲而惰裁衣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            槁:枯

B.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C.又从而        庸:归功

D.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节目:项目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寒                其身也,则耻师焉

B.又从而怨            不知东方既白

C.叩之小者则小鸣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D.是犹求饱懒营馔        臂非加长也,见者远

3.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皆进学之道也。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月出于东山之上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蚓无爪牙之利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B.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C.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D.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5.对以上三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文字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继而论述了学习在提高人的素质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B.第二段文字中,作者提倡在求学时,要做“善学者”和“善问者”,这样就能更有效地解决学习问题。

C.第三段文字中,作者强调容易学会而又值得推崇的技艺就是读书。广泛涉猎书籍可以助世人安身立命。

D.这三段文字,围绕“学习”的话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发。只有第一段文字使用了比喻和对比论证。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中国的读书方法与意义

①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现代社会的诸多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因此,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②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③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④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⑤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节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古人读书方法有关内容的理解,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人们特别重视如何读书。这与他们对读书的目的和意义的理解是分不开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以及朱子的“涵泳”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的读书方法。

C.王国维主张的读书方法是要“入乎其内”并“出乎其外”,这样才能拥有更深刻的体悟和更高的境界。

D.到了明代,读书人为了科举求官,从小就接受反复的训练,读书的方法已不再贯彻“经世致用”的思想。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朱子读书法》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化而来的。

B.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并不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知识体量的总量也非常小。

C.陈善对读书的方法有精辟的见解,他将“见得亲切”与“用得透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D.古人通过读书,扩充了自己狭隘的生命体验,也使自己当下的生命与文化灌注到古书中。

3.本学期,同学们进行了《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以下学习活动,与本文第二段中的“入书法”不能对应的一项是

A.检索费孝通先生的生平、主要学术成就及社会贡献等情况。

B.了解《乡土中国》的写作年代、创作背景以及相关的评价。

C.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努力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

D.写一篇调查报告,反映今日乡村文化生活或风俗习惯的变化。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学习成语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写下了以下几个结论。其中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司马青衫”用来形容极度悲伤,出自《琵琶行》。作者白居易为唐代诗人,字乐天,曾倡导过“新乐府运动”。

B.“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出自《赤壁赋》。作者苏轼为北宋文学家,字子瞻,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C.“锲而不舍”现常比喻做事有恒心,有毅力,出自《劝学》。作者为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D.“传道受业”指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出自《师说》。作者为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被苏轼赞誉为“文起八代之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