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孝的普适性首先是因为它产生于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和爱慕之情。只要人类继续生存繁衍,就需要父母,就会产生孝。现代社会虽然“先意承志”式的赡养有违人格自由和独立,但我们仍可将孝转变成一种和谐的亲子之情,即用契约关系调节成年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过这种契约关系不仅是利益的交换,还是利益和感情的对等,也就是用“父慈子孝”式感情对等来主导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和责任,从而避免家长制和家庭成员间的过度依赖和寄生。当然,有人可能反驳东亚之外的社会并不强调孝,特别是欧美社会,其社会发达程度高于中国。这种反驳并不能否定这些社会存在孝的情感。相反,在这些社会中,年迈的父母也常常以子女能够给予经济资助和精神关怀而骄傲,变相地说明他们也需要孝。而且,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别人的关心和认可以获得生存的意义。儒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孝不但维持了家庭的温情,而且增强了家庭成员的社会生存能力。
其次,孝是仁爱他人的开端和基础。只要我们崇尚友爱和谐的社会关系,就必须从爱父母开始。基于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因为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父母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最为关键,恩情最深,如果不爱父母,则这个人爱别人也值得怀疑。因此,孝是仁之根源,所有爱人的情感都是在孝之上生长和累积起来的。孝的推广就是将对父母的爱推及于家庭、家族以外的人和物。西方人施爱的对象仍然是从父母子女开始,而不是陌生人,尽管其家庭成员的关系不主要是用孝来调节。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说,只要人类家庭存在,只要人类还有爱他人之心,作为爱父母的孝的情感就会自然生起,而且外溢到家庭之外。
最后,孝与忠是两种不同质的社会关系,孝没有导致忠的必然性。因此,从批评君主专制的角度来批评孝是比较牵强的。“君明臣忠”“君义臣行”要求君臣以义或理相合,君不义不明,臣可以弃之而去。“父慈子孝”要求父子以仁爱相合。纵然原则上父不慈,子可以不孝。现实中父子关系往往因为血缘亲情的作用,而不会像君臣关系那样容易破裂。血缘上的亲近虽然可以通过“拟亲情化”扩展到君臣关系,但这种扩展毕竟是一种虚拟,经不起感情和利害变故的冲击。
明白了忠、孝的区别,我们就可以将儒家的家庭伦理从政治中分离出来,以孝来调整家庭成员的关系和美化风俗,而以契约和法律来调整官员与民众的关系,而避免那种“父母官”的专制倾向。
(摘编自谭明冉《孝的普适性与宗教性》)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运用驳论的方法,通过反驳对立观点来论证孝是一种普适性情感。
B.作者以儒家的“仁”为依据,证明了西方社会同样存在带有普适性的孝。
C.作者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将孝与忠进行对比,从而证明孝比忠更具有普适性。
D.对于孝的普适性,文章逐层分析,层层递进,最后点明孝的现实指导意义。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现代社会和谐的亲子之情的“先意承志”式的赡养不利于人格的独立。
B.欧美社会中老年人需要子女的经济资助与关怀,实质上也是一种契约关系。
C.西方人施爱的对象始于父母子女,这一点迥异于儒家提出的“仁”的概念。
D.血缘亲情无法真正通过“君明臣忠”的“拟亲情化”关系扩展到君臣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爱人”之心不但催生爱父母的孝,同时也推广到了家庭、家族之外。
B.“父不慈,子便不孝”的命题不成立,因为父子关系可以经受得起某些冲击。
C.只要父母子女之间建立起权利和责任关系,就能避免家庭成员间的寄生状态。
D.“父母官”专制倾向的产生,与混淆了家庭伦理与官员、民众的政治伦理有关。
下列全部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一组是( )
A.《论语》《左传》《孟子》《吕览》 B.《庄子》《墨子》《战国策》《韩非子》
C.《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韩非子》 D.《诗经》《老子》《墨子》《孟子》
下列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祭祀以时 ②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③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④暴见于王 ⑤其何以行之哉
⑥不吾知也 ⑦至,则行矣 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⑨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⑩君子笃于亲
A.①②⑧/③⑦/④⑤⑥⑨/⑩
B.①⑩/②⑧/③⑦/④/⑤⑥⑨
C.①⑩/②④⑧/③⑦/⑥⑨
D.①②⑧/③⑤⑦/④⑥⑨/⑩
下列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A.苟为后义而先利 B.饭蔬食饮水 C.庶民子来 D.求也退,故进之
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富而可求者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有杀生以成仁
C.卒之东郭墦间 望之不似人君
D.则齐国其庶几乎 不得志独行其道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B.生而知之者,上也
C.民之归之,由水之就下 D.往送之门,戒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