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位于武陵山深处的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曾是个典型的贫困村,2013年,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仅有1668元。也就是在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个小山村,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5年过去了,十八洞村发生的变化令人眼前一亮,在这里摸索出的脱贫经验,也帮助湘西州的许多贫困村,改变了模样。
要脱贫就要发展产业,这在湘西州已成为共识。在湘西农业科技产业园的十八洞猕猴桃基地,村民们正在绑枝,以确保长出来的猕猴桃均匀受光。十八洞村人多地少,当初,扶贫工作队带领村民,在这里流转了1000亩土地种植猕猴桃。村民们用政策支持的扶贫款入股,与龙头企业合作经营。如今,这千亩猕猴桃已经两度挂果,村民也两次拿到了分红。仅此一项,2018年给村民带来收益88.5万元。今年,这些猕猴桃将进入盛果期。就在这个92平方公里的产业园里,目前有48家企业进驻,他们直接或间接带动的贫困人口,达到5.1万人。2017年2月,十八洞村实现整体脱贫。2018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28元,比2013年提高了7倍多。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十八洞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十八洞摸索出的产业扶贫模式,在湘西州得到了推广、复制。
精准扶贫5年多来,湘西州通过推广十八洞的“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产业发展模式,让产业发展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更紧密更有效。全州三分之二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实现增收,83%的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
(摘编自2019年04月02日央视网)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求真务实,精准扶贫,将全国人民,尤其是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将扶贫工作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高度,以“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村、一户、一人”为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实施了一系列扶贫计划。“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思想的精髓,包涵了扶贫对象、帮扶方式和精准管理等各环节,用精准理念贯通了扶贫开发全过程。以精准识别和精准管理解决扶持谁的问题,以“三项制度”来解决谁来扶的问题,以“五个一批”来解决怎么扶的问题,以动态管理解决如何退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精准,为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肖锐《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理念和践行理路》)
材料三:
2013年至2018年,六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减少了将近9个百分点。建档立卡贫困村从12.8万个减少到2.6万个,有10万个贫困村已经脱贫退出了。全国832个贫困县已经有153个宣布摘帽,2018年预计还有280个左右要脱贫退出。之所以说是预计,是因为现在各省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对这些计划退出的贫困县进行检查、验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宣布。
(摘编自2019年2月20日中国政府网)
材料四: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脱贫攻坚工作有关情况吹风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欧青平在会上指出,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国务院常务会已经明确,2019年减贫目标是要完成1000万以上的减贫任务,实现300个左右贫困县的摘帽。主要抓好七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深入推动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二是抓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解决;三是做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等各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四是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防止返贫;五是深化东西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六是加大扶贫投入和监管力度;七是加强脱贫攻坚的总结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摘编自2019年2月25日人民网)
1.下列对“精准扶贫”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体现了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关心贫困群众”的执政理念。
B.“六个精准”“三项制度”“五个一批”分别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是精准扶贫思想的精髓。
C.对贫困村建档立卡,对计划退出的贫困县进行检查验收,是精准扶贫中动态管理的具体措施,体现了扶贫工作中的精准管理。
D.我国精准脱贫工作成效显著,2013年以来我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减少了将近9个百分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稳定的脱贫,全面的小康,对十八洞村来说,是正在展开的现实。正因为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十八洞村才有了今天的变化。
B.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全国各部门、各地区切实贯彻执行精准扶贫方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
C.“要脱贫就要发展产业”,湘西州推广复制十八洞村的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5年多来全州83%的贫困村已经实现集体脱贫。
D.实践表明,十八大以来,经过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中国走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3.以上四则材料指向的都是脱贫攻坚,但每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分别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在一个知识快速迭代、信息大量过剩的时代,我们正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认知能力。随着世界第二十四个读书日到来,读书再次成为一个受人关注的公共议题。
②近年来,图书销售额不断攀升,2018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①规模达894亿元,同比增长11.3%,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书正在被消费者带回家。但购买书籍或者拥有书籍本身,并不等于认真看了、消化吸收了。把书当成一种摆设,书里的世界自然也就擦肩而过。
③诗意人生,不应该是空有其表的外壳,而要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在,更要有“书卷多情似故人”的精神体验。为什么要读书?一位网友的回答有意思:看到美景时,其他人只会说“厉害了”,然后拍照发朋友圈时,你却因为心头闪现的那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感动。诚如所言,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书籍不应是任人摆布的装饰品,也不该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品,而要成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日用品。
④“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说到底,在一个知识快速迭代、信息大量过剩的时代,我们正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认知能力。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很多简单、重复的工作将被机器取代,每个人都面临着“重新发现自己”的挑战。一个人不可能终身都依靠某种一成不变的本领,也不可能只是作为信息的接受者,而应该不断让自己具有“算法”所不具备的想象力、判断力与认知能力。这都需要通过阅读来实现。
⑤换句话说,通过阅读,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能应对未来。这也是建设书香中国的题中之义。如今,线上市场依然火热,实体书店逐渐回暖,一些图书馆成为城市地标,小图书甚至在精准扶贫中书写“大文章”……这意味着,“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的夙愿正在加快实现。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与群众需求还不相适应,一些做法仍然在制约阅读率和阅读量的提升。例如,有的农村书屋平日里大门紧锁、无人问津;有的学校图书馆建了、图书买了,但不向学生开放。换个角度看,让这些闲置的图书“动起来”“活起来”,就能成为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重要推动力。
⑥一位作家说道,“如果有一天,我独自漂流在茫茫大海上,我会选择一本书为伴”。相信这种陪伴,一定是透过纸张的心灵对话、超脱言语的灵魂共鸣。不妨在这个书香四溢的季节,打开一本书,遇见一个新的世界和自己。
注:①码洋: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
(摘编自盛玉雷《通过阅读提升认知能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个公共议题,随着世界第二十四个读书日到来,读书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B.诗意人生应在空有其表的外壳上加上“腹有诗书”的内在和“书卷多情”的体验。
C.阅读不仅能在润物无声中培养人的气质,而且能培养想象力、判断力与认知能力。
D.线上市场依然火热,实体书店逐渐回暖等现象意味着书香中国的建设效果初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便旗帜鲜明地点明观点,这是论述类文本典型的开门见山式写法。
B.作者强调阅读能提升认知能力的必要性是以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为背景的。
C.第⑤段例举一些农村书屋和学校图书馆的问题证明文化设施的建设并不重要。
D.本文紧紧围绕观点综合运用例证法等多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论证结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很多工作都将被机器取代,每个人都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自身与时俱进的能力和水平。
B.近年来,图书销售额的不断攀升,说明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能做到借助真正的阅读来提升认知能力。
C.看到美景时,只会说“厉害了”的人和心头会闪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而感动的人,他们在反应上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D.作者引述“如果有一天,我独自漂流在茫茫大海上,我会选择一本书为伴”这句话证明了阅读对于一个人的生命非常重要的观点。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孔子认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这样的人才方可谓之“成人”。中国古代男女成年行冠礼或笄礼,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材料二)英国孩子到16岁,家长会为他(她)举办“成人礼”。有的仪式安排在祖辈安息的墓地,让孩子聆听关于家族发展的历史,发表“成人誓言”,有的是场充满挑战的旅行,还有的是学做菜、做家具、盖房子,体会生活的不易。
(材料三)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委员建议,以国家立法形式规范“成人礼”仪式,以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观念教育,把仪式特有的庄重感转化为感动和鼓励,成为学生的精神力量。
作为高中学生,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以“京剧”开头,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5字。
京剧是徽剧在吸收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生活中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和旦行;男女都有文、武、老、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有的人粗犷豪放,有的人机巧滑稽,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划分出了净行和丑行。在京剧舞台上,唱腔和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一出完整的戏,其实就是表演者根据这些程式把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京剧那五光十色、形态生动的脸谱,那精致华美、色彩艳丽的服饰,令人目眩神迷。
下面是某校园广播站《名著导读》栏目的一则广播稿,其中有四处表达不得体或出现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哈姆雷特》(西方戏剧),作者系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全剧共分五幕,有二十场之多,全部是围绕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而展开。为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校广播站将播出专题节目,为大家解读这部戏剧,到时将开通热线,由李华老师为同学们解答相关问题。敬请关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薜荔”是古诗文中__________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到“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__________,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袭,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碧绿的藤条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有诗云“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薜荔、___________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司空见惯 同流合污 袅袅婷婷 心驰神往
B.层出不穷 随波逐流 袅袅婷婷 爽心悦目
C.司空见惯 随波逐流 亭亭玉立 心驰神往
D.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亭亭玉立 爽心悦目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B.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C.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薜荔抒情。
D.古代文人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若是晴朗的夏日,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B.若是天气晴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
C.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
D.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