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苏轼《赤壁赋》一文的相关内容,围绕文中的句子“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以第一人称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少于80字。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着“天下第一行书”美称的《兰亭序》在书法界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兰亭序》不仅深受历代书法家的喜爱,____________。东晋之后诸多朝代的帝王都希望得到《兰亭序》,不过唐朝以后的君主是没有机会得到的,因为李世民在临终之前,就指名道姓要将《兰亭序》连同自己的尸骨埋葬于昭陵之中。由于昭陵一直没有被人挖掘,所以________________。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都不是王羲之的真迹,________________,这其中自然也不缺乏接近王羲手稿的临摹品,在诸多书法家的临摹品中唯独唐代的冯承素最像王羲之,通过冯承素的作品,我们也能够欣赏到《兰亭序》之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座山叫井冈山,她是信仰之山。
( )。走进井冈山,500里青山绿水 着她的美。井冈山,不仅是中国人心中魂牵梦绕的革命 ,更是见证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一座不朽丰碑。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透过那大量的历史文物或详实的历史资料,使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坚苦卓绝的战争年代。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 的反革命政变。为了挽救革命危局,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这里点燃。现在,作为红色旅游景点,前来井冈山参观游览学习的人 。
伫立于黄洋界,透过迷蒙的山色,我仿佛看见上个世纪那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里,老一辈革命家和红军战士们,为了革命事业,为了祖国和未来,在这片土地上,用鲜血和生命,用忠诚和信仰,书写了革命的大爱篇章。井冈山让我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段刻骨铭心的难忘旅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装点 圣地 骇人听闻 络绎不绝
B.装点 胜地 骇人听闻 不绝如缕
C.装饰 胜地 耸人听闻 不绝如缕
D.装饰 圣地 耸人听闻 络绎不绝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井冈山,地处赣湘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革命的摇篮,具有辉煌的革命历史和绮丽的自然风光
B.井冈山,地处赣湘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具有辉煌的革命历史和绮丽的自然风光,革命的摇篮
C.井冈山,具有辉煌的革命历史和绮丽的自然风光,革命的摇篮,地处赣湘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
D.井冈山,革命的摇篮,地处赣湘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具有辉煌的革命历史和绮丽的自然风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透过那大量的历史文物或详实的历史资料,使我仿佛又回到了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
B.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透过那大量的历史文物或详实的历史资料,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坚苦卓绝的战争年代。
C.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透过那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历史资料,我仿佛又回到了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
D.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透过那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历史资料,使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坚苦卓绝的战争年代。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小人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了秋天边塞的荒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咏怀(其一)
阮籍①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①阮籍:三国魏诗人。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以“不能寐”“起坐”写诗人的苦闷和忧思,以琴声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B.第三句写清澈如水的月光、吹拂在诗人的衣襟上的清风,渲染一种凄清的气氛。
C.诗人以“孤鸿”“翔鸟”自比,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寂苦闷。
D.最后一句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直抒胸臆,其忧思之情溢于言表。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四句的写景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B.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C.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D.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古人对名的解释和补充,成年时由父亲或尊长取定,一般用于自称。
B.隶书,产生于战国晚期,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
C.床,古代坐具,与“槌床便大怒”中的含义一样,也可指供人睡卧的用具。
D.序,通常用来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写作经过,也可用来介绍和评论本书内容。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行事率性。太尉郗鉴派人前来选婿时,王氏诸少“咸自矜持”,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B.王羲之性喜自然。他喜欢会稽山水,曾与当时的文人雅士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并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
C.王羲之书法精湛,被世人看重。在听闻王羲之向会稽孤居老姥求买鹅而不得后,山阴一位道士让王羲之替他抄一遍《道德经》来换群鹅。
D.王羲之自信轻狂。他自称其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不相上下;对与自己齐名的骠骑将军王述甚为轻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2)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