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科幻的意义究竟是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科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回答“激发想象力”或者“激励人类探索未知”。但科幻的作用又不仅如此。好的科幻作品,仍然聚焦于“人”。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将科幻定义为“关注科技进步对人类影响的文学分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科幻作品开始提出一系列“如果”的问题。比如,如果人类或者你本人在真实世界面临这样的境况,会如何选择?也因此,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帕梅拉·萨金特将科幻定义为“思想文学”。

该如何避免陷入“我们会一直如此生存”的盲目乐观,或者“反正灾难终将到来”的盲目消极?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迅猛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和挑战?人类疆界不断拓展,我们该何去何从这些都是科幻探讨的重要议题。

科幻的“硬核”,并非预言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

(摘编自《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

材料二:

在中国电影史上,《流浪地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作品;即使在北美市场,《流浪地球》排片率也在节节攀升。《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中国电影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电影创作能力不断提升、电影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期待已久,《流浪地球》填补了多年来观众的期待。可以说,这部电影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化征程。相比同期上映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较为轻松戏谑的戏剧类型,《流浪地球》选择背负更深沉的题材与更宏大的叙事,选择用中国智慧改造世界、拯救世界,选择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进行深刻思考。

很多观众看完《流浪地球》最直观的感受是:太空何其广袤,人类如此渺小。恰恰是生命的速朽与有限,为人类追求不朽提供了永恒的意义。唯其如此,科技从物质层面、哲学从精神层面为人类预期了更加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未来。导演郭帆的硬科幻电影,正是建立在看似冷峻、冷酷、冷漠的科学理性基础上,对人类生命和宇宙法则进行的审慎思考。原著作者刘慈欣独特的具有东方式思考的文本,为《流浪地球》提供了宝贵的阐释空间,赋予这部作品与传统好莱坞商业科幻大片截然不同又弥足珍贵的中国科幻的精神气质。

相较于文学作品的理性和疏离,电影《流浪地球》增加了更多现实关注,增加了人性温暖与守 望相助。电影也将叙事集中在刹车时代后期和逃逸时代开始阶段,也就是“木星引力危机”。这样 的改编使得电影作品在视觉景观上更加集中地呈现地下城、地球发动机、环境突难、星际空间站和 木星等神奇景观,从而增强了影片的视觉震撼力和穿透力。父辈牺牲和家园情愫、人类普遍的人 性与中国式情感、“硬奇观”和“软感动”融合在一起,矛盾更加突出、更加集中,这是中国式科幻与 好莱坞同类影片的不同之处。

这部电影以情感救赎为核心,对小说的这部分内容进行大幅改编。在电影中,“流浪地球”的美学意象实际上变成了英雄主义式的“拯救地球”,虽然最终拯救地球的仍然是科技和理性,但理性背后推动主人公行动的是强烈的情感和意志。《流浪地球》核心特质是将极致的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相结合,对人类发展和未来命运始终饱含着深沉的关切。电影里的家国情怀,不仅局限于一家一国,而是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与全人类甚至整个宇宙严密契合,成就了真正诞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科幻。

(摘编自《中国科幻电影的类型突破》)

材料三:

4年筹备时间,100年编年史设计,2000多个特效镜头,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10000多件道具制作……《流浪地球》背后的这些数字,令很多被好莱坞大片“熏陶”多年的中外观众感叹:中国电影工业竟在不经意间达到如此高度。

文学艺术离不开生长的土壤,科幻电影也不例外。制作科幻电影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科学素养的支撑,反映的是电影工业乃至国家的综合实力。《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厚积薄发。诞生在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的这部电影,还“恰巧”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到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再到2011年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2017年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进入太空,中国不断向宇宙深处探索。不久前,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被世界称为“了不起的科技壮举”。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沃土。《纽约时报》发现了《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联想到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的时代背景,指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和科幻片领域都是后来者,但现在这种局面就要改变了”。

与令人叹为观止的情节和特效同样吸引外国观众的,还有《流浪地球》中体现的中国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很多国外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杨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美国科技新闻网站“临界点”表示,随着中国进军科幻大片,期待看到这个国家如何将自己独特的声音和才能带入全球市场。

《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曾说:“如果生在别的时代,可能不会成为科幻作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现在的中国充满未来感,也促进了科幻小说的繁荣。显然,这是充满现实感的未来感,它从现实中来----源自中国国力增强、经济日益繁荣的现实,源自中国科技实力、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现实。这样的未来感,随着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步伐,能够不断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和美好。

(摘编自《〈流浪地球〉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套路的突破》)

1..下列不能说明《流浪地球》的“中国科幻的精神气质”内涵的一项是

A.《流浪地球》在中国电影体制改革和创作能力不断提升、电影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化征程。

B.《流浪地球》选择了运用中国智慧来改造世界和拯救世界,倡导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C.《流浪地球》题材深沉,叙事宏大,借助原著作者刘慈欣小说中的东方式思考,使电影对人类生命和宇宙法思考有了阐释的空间。

D.《流浪地球》将人类普遍的人性与中国式情感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拓展到对全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关怀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意识到地球正面临着环境和资源的严峻挑战,这迫切需要科幻作家担起责任,聚焦于“人”,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B.《流浪地球》不仅满足了中国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的期待,而且在北美排片率节节攀升,主要是因其特效让人震撼,剧情催泪。

C.好莱坞科幻电影中“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套路让国外影评人产生了审美疲劳,使得《流浪地球》受到国外影评人的一致好评。

D.《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的“巧合”,联想到时代背景,国外媒体指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即将摆脱“后来者”的身份。

3.刘慈欣说“如果生在别的时代,可能不会成为科幻作家。”请简要分析他这样说的原因。

 

1.A 2.D 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面临技术、文化、伦理等挑战,这给作家的科幻创作开拓了视野和想象的空间,从而提出“另类”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使“现在的中国充满了未来感”,为科幻作品发展提供了沃土,为刘慈欣们提供了创作的机遇;同时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有利于作家们在科幻作品中发出独特的声音和才能。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项,答非所问,题干意在强调《流浪地球》不同于西方的、独有的中国特质,此项并不能说明“中国科幻的精神气质”的内涵,只是在说关于“电影”的问题。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A项,“迫切需要科幻作家担起责任”错,地球和资源面临的问题是科幻作品“探讨的重要的议题”, 同时只能提出“另类”的方案,并不是只靠科幻作家担起责任。 B项,“主要是因其特效让人震撼,剧情催泪”分析错误,原因很多,比如“相较于文学作品的理性和疏离,电影《流浪地球》增加了更多现实关注,增加了人性温暖与守 望相助”“4年筹备时间,100年编年史设计,2000多个特效镜头,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10000多件道具制作”等。 C项,对《流浪地球》受到好评的原因分析不正确。文中没有这个意思,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流浪地球》本身的原因,比如故事的现实意义、情感内涵、自作精良等。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结合材料一“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可概括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面临技术、文化、伦理等挑战,这给作家的科幻创作开拓了视野和想象的空间,从而提出‘另类’的解决方案”; 结合材料三“诞生在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的这部电影,还‘恰巧’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沃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现在的中国充满未来感,也促进了科幻小说的繁荣。显然,这是充满现实感的未来感,它从现实中来----源自中国国力增强、经济日益繁荣的现实,源自中国科技实力、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现实”,可概括出“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使‘现在的中国充满了未来感’,为科幻作品发展提供了沃土,为刘慈欣们提供了创作的机遇”; 结合材料二“原著作者刘慈欣独特的具有东方式思考的文本,为《流浪地球》提供了宝贵的阐释空间,赋予这部作品与传统好莱坞商业科幻大片截然不同又弥足珍贵的中国科幻的精神气质”可概括出“同时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有利于作家们在科幻作品中发出独特的声音和才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礼乐是儒家礼治主义者手中两张不可或缺的王牌。在所有的治国之术中,儒家从来都认为礼乐是最有效的政治手段。礼和乐是一件事中两个相辅相成的不同侧面:一是礼制的设立,它创造一种外在的社会规范形式,将人们的言行纳入一定的范式之中;二是以乐教为手段,通过陶冶人的内心情感来促使人们把礼制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

礼是一种外在规范。它首先要求的是言行端庄中正,无过无不及。然而如果单纯从形式上要 求人们言行端庄中正,那就难免会造成礼仪的程序化而无法将礼化作个体的自觉行动。此时,乐作为一种内在情感的陶冶方式就显得必不可少。因为儒家所推崇的和乐,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符合天道自然的和谐。只有那些内心平和中正,能固持本善之心的人才可能制作出这种和乐,而组成 这种和乐的一切形式,如适当的曲调、节奏等,都可以感发人的善心,从而使个体得以在一种愉悦的心态中自觉践礼。从这个意义上说,礼乐在政治教化中有内外之别,实际上指的就是礼乐分别 教化人们心的不同。

礼制的目的是要建立起一整套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尊尊卑卑的社会等级制度,其实质是“分”和“异”。但是光讲“分”和“异”,容易导致严重对立,于是需要找到一种使社会不同等级的人们能够彼此心灵交通,关系协调的手段。古人从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中得到启示,找到了“乐”作为和同万物的最佳方式。“乐”的实质是“和”,是“同”。《礼记乐记》对礼乐在区分与和合社会成员等级关系中的不同作用,作了极为详细的阐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礼的作用是“异”,乐的作用为“同”。所谓“异”,指的是一种等级差异。这种等级差异体现的是一种宇宙秩序,而且这种秩序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和谐的内部环境。造就这种和谐的内部环境正是乐的功能所在。乐之所以具有这种功能,是因为从本质上说,乐具有“流而不息,合同而化”的特性,可以直接指向民心之内。因而,为了让人们自觉践礼,统治者就必须“反情以和其志”,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应该“广乐以成其教”。

在社会等级制度下,礼与乐的政治功能也是完全不同的,正所谓“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仁近乎乐,义近乎礼”。通过乐的推行,可以从心理上起到调和社会各等级之间矛盾冲突的作用。处于社会各个不同等级的人们通过乐的奇妙作用,可以实现感情上的融通,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融和安稳的氛围之中,从而一定程度上减轻因礼义划分等级亲疏造成的社会成员间的隔阂与不和谐。当礼乐两种手段运用相得益彰时,社会政治就能够达到“礼义立则贵贱等,乐文同则上下和”的理想境界,于是儒家梦寐以求的社会政治状况也就真正得以实现了。

(摘编自力行《礼与乐:儒家治国方略中最有效的两张王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与乐是儒家治国方略中的两张王牌,被儒家认为是最有效的政治手段。

B.礼制创造一种外在的社会规范形式,它涉及人们社会活动的语言和行为。

C.乐教通过陶冶人的内心情感来促使人们把礼制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

D.礼的作用是“异”,乐的作用为“同”,因此,乐在日常生活中比礼更为重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观点,再论述礼与乐不同的职责、作用,最后强调礼乐并用的意义。

B.第二段围绕教化阐述礼与乐的作用,认为两者在教化中承担的职责并不相同。

C.文章基于礼、乐分别侧重于形式规范、内心和谐,提出了先礼后乐的施政策略。

D.作者多处引述古代典籍中关于礼乐的论述,对自己的观点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音乐的曲调、节奏里,善心都能得到感发,个体也会心态愉悦、自觉践礼。

B.想让人们自觉践礼,仅靠政治上得民心是不够的,还必须“广乐以成其教”。

C.乐教不仅能够促成感情上的融通,而且能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隔阂与矛盾。

D.礼乐运用相得益彰,社会成员贵贱等、上下和,是儒家理想的社会政治状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澄神静虑,端己正容。    ——欧阳询

②圆而且方,方而复圆。    ——项穆

③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苏轼

④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张怀瑾

⑤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王羲之

书法不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中新网12月18日电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2019年达到290万,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341万,首次突破300万。

报告显示,近年来研究生报名的热门专业为金融、法律、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等社科类专业,工科类专业的热度远低于社科类专业。但从本科及研究生就业情况看,社科类专业无论是就业率还是薪资待遇,表现均不如工科类专业。社会需求量更大的是理工科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

 

查看答案

下面一则《征稿启事》,其中标点符号、语法、用语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风格一致。

征稿启事

“XX教育”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热诚欢迎教育工作者为本刊撰写稿件。

(一)稿件须是未经发表的学术论著,文内请勿引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

(二)撰写格式必须执行本刊的编排规范。规范详见杂志文稿。

(三)如本刊认为稿件需要改动,将主动垂询作者,商量改动事宜。

(四)来稿三个月未被录用,有权对稿件另行处理。鉴于人力所限,本刊一般不予退稿,烦请作者自留底稿。

(五)欢迎将稿件投至本编辑部的电子信箱:XXXX@163.com

承蒙热心作者的大力支持,本刊得以不断发展,于此谨致谢,敬颂编安。

XX杂志编辑部

2019年10月25日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诗作《咏怀》。

B.《阿房宫赋》中“剽掠其人”的“人”,相当于“民”,是唐朝时期对平民的称呼。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

C.战国时除秦以外,六国都在崤山大散关以东,故称六国为山东。现今,山东为省名,因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

D.军,南唐至宋朝时的区划名称。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悠久,文言文中常见的区划名称还有道、路、府、州、县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