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离骚》写作年代问题,宋代以前基本是清楚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离骚》写作年代问题,宋代以前基本是清楚的。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少卿书》均明确记载: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刘向《新序》更是明确指出:“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秦国患之,使张仪之楚,货楚贵臣上官大夫,内赂夫人郑袖,共谮屈原。屈原遂放于外,乃作《离骚》。”也就是说,屈原《离骚》是在怀王十六年被放逐后所作。可以说,这是宋代以前楚辞学界的普遍看法。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继承了太史公和刘向的看法,认为《离骚》的内容是屈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而朱熹《楚辞集注》则提出《离骚》并非屈原“逐”后所作而是“疏”后所作。尽管朱熹提出的实际是个伪命题,因为与司马迁同时代的孔安国曾经明确指出,在先秦时代,“疏”是“放”的一种形式;但是,由于朱熹肇端发疑,明人汪瑗、清人蒋骥等骚学名家相继对此加以发挥,以致其后在《离骚》写作年代问题上的歧见更显纷纭。《离骚》写作年代竟然成了一个大难题,严重影响着楚辞研究的深入。

不过,经过近几十年的激烈争辩,问题越来越清楚,即屈原于怀王十六年放逐后作《离骚》这个观点应该是最符合历史记载的。有些学者曾经借口“文本为重”,提出过一些质疑,如作品中的“江南地名”“叹老心情”等,但早在20世纪,汤炳正等骚学名家均已对这些质疑一一反驳。而且,恰恰是《离骚》的文本有力地证明,《离骚》作于怀王时期。《离骚》中明明白白写道:“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屈原列传》等史料证明,对屈原“数化”,即时而信任,时而猜疑的,是怀王,而非顷襄王。因为顷襄王一直没有重用屈原,根本不存在“数化”的问题。

屈原是在楚怀王十六年作的《离骚》,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这个写作时间是在秋天。清人李渔《闲情偶记》有云:“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离骚》通篇未言“冬”。言“春”者仅有两处,曰“溘吾游此春宫”“春与秋其代序”。“春宫”是建筑名词,“春与秋”泛指时间。言“夏”者亦只有两处,而两处的“夏”均指朝代名。但是,《离骚》实实在在地写到了秋天的景物:“纫秋兰以为佩。”“夕餐秋菊之落英。”这两处之“秋”,确实是指季节。从情理上讲,屈原不可能在其他季节来讲“纫秋兰”或“餐秋菊”,因此,只能理解为“即景生情”。

《礼记·月令》载云:孟秋之月,“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不可以赢”;仲秋之月,“乃命有司,申严百刑”,等等。这些记载均证明,古代判决罪犯一般都在秋天。“屈原放逐之“放逐”,据《尚书》所载,是所谓“宥五刑”的一种手段,其判决时间当然也在“仲秋”。《离骚》作于被判放逐之际,因此创作时间也自然是在秋天。

(节选自周秉高《<离骚>写作年代新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离骚》创作于屈原被放逐之后,这是宋代之前人们一致的观点,在当时并不存在争议。

B.朱熹对“逐”“疏”的含义缺乏了解使《离骚》的写作年代误判,直接导致楚辞研究难以深入进行。

C.《离骚》的写作年代在近代众说纷纭,但其作品于怀王十六年屈原被放逐之后是最符合历史记载的。

D.探究《离骚》的写作年代,不能只以文本为依据,一些学者从作品中“江南地名”等出发,就犯了错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题,基本按照历史先后顺序论证了《离骚》写于屈原放逐之后。

B.文中列举汪瑗、蒋骥等对《离骚》写作年代的错误认识,意在告诫人们对名家也应存疑。

C.文中列举的例子、引用的典籍,既增强了可信度和说服力,又与论述的对象紧密相关。

D.在论述完《离骚》作于屈原放逐之后,文章进一步论证了《离骚》写于秋天,行文思路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刘向、王逸虽然生活年代不用,但都认为《离骚》是在楚怀王年间屈原被放逐后所作的。

B.《屈原列传》等文献明确记载屈原时而被信任,时而遭猜疑是在楚怀王时期,这与《离骚》文本相印证。

C.即景生情是古代咏物诗常用的手法,《离骚》虽出现春、夏、秋、冬四字,但真正写到的季节只有秋季。

D.由《礼记月令》可知古代一般在秋天判决罪犯,而“放逐”属于“宥五刑”之一,因此《离骚》当作于秋天。

 

1.C 2.B 3.C 【解析】 1.试题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文中说“这是宋代以前楚辞学界的普遍看法”,选项说成了“人们”,扩大了范围。B项,“直接导致”说法有误,原文说朱熹只是“肇端发疑”,而“明人汪璦、清人蒋等”对此加以发挥则起到推波助的作用,所以不能说是“直接导致”。D项,“不能只以文本为依据”错误,前后逻辑关系有误。文中说”恰恰是《离骚》的文本有力地证明,《离骚》作于怀王时期”。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国庆阅兵仪式上,“米秒不差”的空中仪仗队、浑然一体的整齐步伐、肉眼难察的车速误差……受阅部队军威雄壮、气势如虹。现场与屏幕前的观众,无不被这样的“阅兵精度”所震撼。那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与操作,却有着无比精细的要求,背后是智慧与技能的交融,更是责任担当与极致追求的飞跃。

精准,是阅兵仪式的“名片”,何尝不是我们干事创业的要求。凡事满足于“差不多”,最终只会是“不及格”。看大国重器,精度0.003毫米的航空产品零件、误差18毫米的航天器手控交会对接怎么来的?正是大国工匠吹影修尘的技艺、航天员精益求精的掌控,刷新着“中国精度”。非凡的成就,往往缘于对丝毫的较真、对精准的执着。

综合上述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请用简短的话概括下面这段新闻的内容,不超过35个字。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中明确指出:“毫无疑问,电子烟有害。”即使是支持电子烟的研究者,也只是强调电子烟相比卷烟危害性低,但究竟低多少并无明确说法。而纽约大学进行了全球首例实验,以探明电子烟所含尼古丁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电子烟造成老鼠患上肺癌,并面临患上膀胱癌的风险,破坏了它们的DNA。研究人员因此得出结论,电子烟对人类也可能“非常有害”。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柚子虽好,___。柚子偏于寒凉,为生冷之物,空腹吃易损伤牌阳。______,中医认为水果湿气重,如果无法正常排出去,会导致人体的阳气受困,尤其是脾阳受困,导致脾的功能失常,运化不利。吃柚子,________(如午饭后,间隔一段时间更好),一般一天不要超过1/4个。而脾胃虚寒的人群或是幼儿、老人,近期出现腹痛、腹泻的人群,更不宜多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兴机场距离北京市中心比较远,到天安门的直线距离46公里,距离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50多公里。(   )?

高铁、城际、地铁、高速公路,记者________了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前往大兴机场。最快的当属打“高的”。旅客可以乘坐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雄城际铁路到达机场,大兴机场也因此成为世界上首个高铁下穿航站楼的机场。还有时速160公里的地铁大兴机场线、廊逐城际同步投入使用。

到达航站楼地下层后,可以看到16条轨道交通在此汇集设站,换乘十分高效。乘坐站厅内的大容量扶梯,能直接抵达航站楼的出发层。航空旅客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区域控制在约500米左右宽、100米左右进深的范围内,压缩了换乘距离。

入出发层,________的“凤凰展翅”内部空间________。支撑航站楼的不是普通的直立柱,而是曲线曼妙的C形柱。柱顶是多面玻璃构成的透明采光面,柱身是与屋顶一致的金黄色,8根C形柱撑起了核心区18万平方米的屋面。阳光从柱顶倾泻下来,即使在无人工照明的情况下,整个候机楼也被照得亮堂________。这背后,是建设者们攻克超大平面材料运输等诸多世界级难题而实现的。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么远的距离,交通还便捷吗

B.距离如此之远,有直达的交通工具吗

C.距离这么远,应该交通不便吧

D.只要交通方便,距离完全不成问题吧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        栩栩如生        一览无余        干净

B.体验        美轮美奂        一览无余        明净

C.体验        栩栩如生        一望无际        明净

D.经历        美轮美奂        一望无际        干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航空旅客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区域控制在约500米左右宽、100米左右进深的范围内,缩短了换乘距离。

B.航空旅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的区域控制在约500米左右宽、100米左右进深的范围内,压缩了换乘距离。

C.航空旅客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区域控制在约500米宽、100米进深的范围内,缩短了换乘距离。

D.航空旅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的区域控制在约500米宽、100米进深的范围内,缩短了换乘距离。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3)古人常借酒来抒发情怀,如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写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上饮酒作诗,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来写感慨人生而洒酒祭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