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甲)赴东都别牡丹 令狐楚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

阅读下面的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甲)赴东都别牡丹

令狐楚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乙)和令狐相公别牡丹

刘禹锡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注释)大和三年(829)三月,令狐楚由长安赴洛阳,临别作《赴东都别牡丹》;被贬的刘禹锡写诗相和。

(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写自己已经十年未回京城家中,这次刚到,旋即又赴洛阳任职,传达出了诗人的无奈。

B.甲诗连用“上”“出”“望”三个动作,蕴含着诗人在花开之际不得不赶赴东都的不舍之情。

C.乙诗用“莫道”两字点破“两京非远别”的错误认识,用否定句式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情感。

D.两首诗都以牡丹入题,通过对牡丹形色的细致描写,借物抒怀,道出宦海沉浮的个人感慨。

(2)作为“和诗”,乙诗与甲诗哪些方面相“和”?

(3)这两首诗的末句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1)D (2)乙诗与甲诗押同样的韵(或韵脚的音韵一样);两首诗都围绕令狐楚别牡丹之事来描述、抒怀。 (3)甲诗的末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重新任用自己的期盼;乙诗的末句表达出了诗人对友人面临孤独处境的忧虑,抒发了对友人以及自己前程的担忧。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通过对牡丹形色的细致描写”错误,两首诗都没有对牡丹的细致描写。D错误。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首先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作为“和诗”,乙诗与甲诗哪些方面相“和”,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概括。 甲诗的韵脚是“花、家、华”,乙是的韵脚是“花、家、涯”,韵脚的音韵一样。甲诗的题目为“赴东都别牡丹”,乙诗的题目为“和令狐相公别牡丹”,由此可知两首诗都围绕令狐楚别牡丹之事来描述、抒怀。 (3)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甲诗末句“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写作者十年不见家里的牡丹开花,没想到临开花又要去东都赴任,因此心里惋惜不已,就连上马都要不断回首观望,期盼着什么时候能够重新回来,再次欣赏牡丹的娇艳姿态。委婉双关,既描述对牡丹的不舍之情,言外之意,更是对自己的仕途感到彷徨郁闷,因而借赋诗牡丹排泄心中的郁积,看得出诗人非常失落,又充满渴望,表现了诗人对朝廷重新任用自己的期盼。 乙诗末句“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的意思是:不要认为长安和洛阳不是远别,春天到了,门外到处春花无数。李商隐这首和诗,看起来平淡,明着谈花,天涯何处无芳草,洛阳也可以观赏,要以平常心对待。其实深含警策,寓意深远。令狐楚离开朝廷,远离朝廷纷争,未必不是好事。虽然两京不远,然而在那时,“朝承恩,暮岭海,一去君侧,宠辱转移,特顷刻间耳。”不管在哪里,到处都有纷争,稍不留意就会失宠被贬,因此一定要时刻警醒。李商隐这首诗,饱含真情,委婉含蓄,既宽慰了老师,同时又委婉的建议令狐楚不要太在意仕宦的得失。乙诗的末句表达出了诗人对友人面临孤独处境的忧虑,抒发了对友人以及自己前程的担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述睿,赵州人也。曾祖昌宇,膳部郎中。祖舜,监察御史,父齐参,宝鼎今。述睿少与兄克符、弟克让,皆事亲以孝闻。既孤,俱隐于嵩山。述睿好学不倦,大历中,转运使刘晏累表荐述睿有颜、闵之行,游、夏之学。代宗以太常寺协律郎征之,转国子博士,历迁尚书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述睿每加恩命暂至朝廷谢恩旬日即辞疾却归旧隐。

德宗践祚,以谏议大夫银章硃绶,命河南尹赵急伯诏书、玄束帛,就嵩山以礼征聘。述睿既至,召对别殿,特赐第宅,给以厩马,兼为皇太子侍读。旬日后累表固辞,依前乞还旧山。诏报之曰:“卿怀伊挚匡时之道,有广成嘉遁之风。养素丘园,屡辞命。朕以峒山问道,渭水求师,亦何必务执劳谦,固求退让!无违朕旨,且启心。”述睿既恳辞不获,方就职,久,改秘书少监,兼右庶子,再加史馆修撰。述睿精于地理,在馆乃修《地理志》,时称详究。

而又性谦和退让,与物无竞,每亲朋集会,尝恂恂然似不能言者,人皆敬之,时令狐峘亦充修撰,与述睿同职,多以细碎之事述睿,述睿皆让之,竟不与争,时人称为长者。

贞元四年,命赍诏并御馔、衣服数百袭,往平凉盟会处祭陷殁将士骸骨,以述睿性精悫故也。九年,疾上表,请罢官。诏不许,报之曰:“朕以卿德重朝端,行敦风俗,不言之教,所赖攸深,未依来请,想宜也。”

述睿再三上表,方获允许,乃以太子宾客赐紫金鱼袋致仕,放还乡里。仍赐帛五十匹,衣一袭。故事,致仕还乡者皆不给公来,德宗优宠儒者,特命给而遣之。贞元十六年九月卒,年七十一,赠工部尚书。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命河南尹赵惠伯诏书、玄束帛      赍:带着

B.养素丘园,屡辞命                秩:俸禄

C.多以细碎之事述睿                侵:侵凌

D.未依来请,想宜也                悉:全部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召对别殿            其身也,则耻师焉

B.无违朕旨,且启心    尔其无忘父之志

C.,改秘书少监      胡为乎遑遑欲何

D.疾上表              愿十五城请易壁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述睿每加恩命/暂至朝廷谢恩/旬日即辞疾/却归旧隐

B.述睿每加恩/命暂至朝廷谢恩/旬日即辞疾/却归旧隐

C.述睿每加恩命/暂至朝廷谢恩/旬日即辞/疾却归旧隐

D.述睿每加恩/命暂至朝廷谢恩/旬日即辞疾/却归旧隐

4.以下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主人公美好品德的一组是(    )

①皆事亲以孝闻      ②好学不倦                  ③就嵩山以礼征聘

④兼为皇太子侍读    ⑤述容既恳辞不获,方就职    ⑥尝恂恂然似不能言者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孔述睿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他和兄弟们都不热衷功名。在父亲去世后,他们一起隐居在山中。

B.孔述睿德行和学识受到刘晏的赏识,在他的荐举下,孔述睿被皇帝征召,开始走上仕途的道路。

C.皇帝每次任命孔述睿官职时,他都先答应然后再求辞归,说明他既有学而优则仕之心,又有归隐之情。

D.孔述睿受到两朝皇帝的恩宠,官职不断变迁。放还乡里时,得到多种赏赐;死后被授予尚书一职。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旬日后累表固辞,依前乞还旧山。

(2)述睿精于地理,在馆乃修《地理志》,时称详究。

(3)故事,致仕还乡者皆不给公乘,德宗优宠儒者,特命给而遣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立论的生命不是对论点被动的追随,而是让论点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得以确立、深化,从理性上来说,论证过程并不是寻找论据的过程,而是具体分析的过程。

具体分析的论证要坚持全面性原则。所谓全面性,不仅在矛盾两方面,而且是在矛盾的多方面。它要求把同一个问题放在不同的关系中去考虑,如果不这样,光凭一点感想、一得之见,是完不成论证任务的。报刊上不少评论文章之所以不具学术性,缺乏科学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论证没有论文所要求的全面性。

具体分析的论证更要坚持层次深化性原则。全面性并不等于面面俱到,不能对各个方面都一视同仁,否则,表面上的全面,实质上可能导致表面性,导致论证的肤浅。肤浅的原因,往往从分类开始。例如,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培养写作兴趣》,文章一开头就提出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激活素材。方法是:第一,关注生活,仔细观察;第二,丰富生活;第三,课文引路;第四,课外阅读。分门别类,像流水账一样写了许多,但是没有提出问题,更没有分析深化论证。比如,学生关注生活了,也仔细观察了,可他还是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怎么办?问题在哪里,没有提出来阐述。接下去写丰富生活,带学生去进入大自然,由此写出来的还像流水账一样呢?这里依然没有深挖就转向了下一个方法。作者似乎根本就忘记“为什么要培养”的问题了,各个点之间只有表面的并列,没有内在的逻辑层次。这就是所谓的“开中药铺”似的罗列,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看来篇幅不小,却是论证深化的障碍。

所谓层次深化性原则就是把论点在具体分析中得出初步结论,然后不断进行再分析,在层次上不断深化,在这方面,苏洵的《六国论》表现得最为典型。世人认为六国之灭是战败于秦,他认为恰恰相反,是不敢战而败:“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在强敌面前不敢战,总是割地求和,削弱了自己,种下了失败的种子,文章的精彩,不仅在于论点精辟,也在于主动提出对论点不利的论据,然后加以分析,使之转化有利于自己的论点,从而深化自己的论点。他的第一层深化是“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个国家并不是每一个都制地求和的。苏洵的分析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不求和的,因为别人求和了,失却了强大的同盟军。第二层深化是:齐国并未向秦国割地求和,不也是灭亡了吗?苏洵论证是:因为五国在被侵凌的时候,齐国见死不教,等到五国都垮台了,齐国也就不能自保了,第三层深化是:燕赵两国敢于和秦国抗衡,最后不是也灭亡了吗?苏洵的分析是:小国屡屡战胜大国,这是确凿的事实。可惜的是,赵国把李牧将军诛杀了。这个事实恰恰说明,不是战而败,而是敢战的战略不能坚持下去,说明敢战之败优于不敢战之败。

总之,抓住论点的实质,对论点要进行多层次深入地分析论证。

(选自孙绍振《用具体分析统率“三要素”》,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论证过程是运用论据等进行具体分析,使论点得以确立、深化的过程。

B.论证的全面性原则要求把同一个问题放在不同的关系中去考虑。

C.论证中如对问题的各个方面都一视同仁,易导致表面性,使论证肤浅。

D.论证中的“开中药铺”似的罗列,看来篇幅不小,其实是错误的思路。

2.下列关于《崇尚英雄,争做先锋》议论文的论证部分,最能体现“层次深化性原则”的一项是(    )

A.英雄有舞刀弄枪的高手→英雄有脚踏实地的凡人→英雄应是新时代的模范

B.英雄撑起了历史的天空→崇尚英雄是民族的基因→英雄精神仍是今天的源动力

C.英雄富有担当精神→英雄有默默奉献的精神→英雄亦有人间的大爱情怀

D.做英雄要双跟注目家园→争先锋要关注学习质量→做先锋要关注学习成绩

3.下列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A.有理性的具体分析的论证,必须坚持论证的全面性原则或论证的层次深化性原则。

B.《培养写作兴趣》如果避免各点之间表面的并列,有内在的逻辑层次,那就是好文章。

C.《六国论》最精彩之处在于提出对论点不利的论据,通过分析转化来深化自己的论点。

D.抓住论点的实质,对论点进行多层次地分析论证,是符合论证的层次深化性原则的。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君子”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因为君子有利人利天下、成人之美、周而不比、有礼知耻等内涵。下列各项中的“君子”没有这种内涵的一项是(    )

A.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品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

B.(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D.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伴随着新中国70周年,张伯苓先生“爱国三问”教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南开人。

B.叶嘉莹先生在国内几十所大学讲过课,吃住行都是自费,这些大学从来没花过一分钱,也从来没付她报酬。

C.耗时近一年,与国内外多个工程师团队合作,历经千余次调试、试验、论证,“狗不理”研制出专用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D.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如果已经到了较高的层次,却依然沉湎低层次的享乐,这无疑就是“追求低级趣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如苍翠挺拔的参天大木,枝叶繁茂,深深扎根于广的民族文化的土壤里。戏曲花园既有京昆大戏的国色天香,也有地方戏曲的(    )。戏曲艺术带着中国人世代承的文化基因,刻着时代变迁的历史印痕,唱着古不变的家国情怀,动起文化经济的车轮前行。天津素称“戏曲大码头”,有“京评梆”三大剧种,但今天有点风光不再。源追本,稀缺的是舞台,紧缺的是宣传。我们急需搭建好的平台,打破以往(    )的桎弃陋习,予年轻人提供磨练、成长的机会;要(    )宣传持续发力,使观众给力,只有多方齐心协力,才能赢得市场的青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广mào)    xié)带     承

B.juàn)刻    yǒng)唱   gèn)古

C.qiào)动    )源     桎

D.bìng)弃    gěi)予    青lài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春暖花开    论资排辈    督促

B.花红柳绿    论资排辈    敦促

C.花红柳绿    论长说短    督促

D.春暖花开    论长说短    敦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