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过秦论 上篇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过秦论

上篇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中篇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B.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C.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D.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朱:即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辅助越王勾践破吴后,弃官到陶地经商成为巨富,号陶朱公。陶朱猗顿指巨富之家。

B.雍州:“九州”之一。其余八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战国时期楚国据有雍州之地。

C.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儒教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D.四海:古人以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九州之外即为“四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四海”则指天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涉是一个出身贫穷、身份卑微、才能一般的普通人,率领疲弊的士卒,却推翻了强大的秦国,是因为天下攻守之势已发生了变化。

B.九国之君地位高贵,军队强大,兵器锋利,谋臣策士众多,却败于秦国,作者以此衬托秦国的强大,为最后一段的议论“蓄势”。

C.秦王统一天下,结束了长期以来混战的局面,百姓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诚心景仰皇上,这是始皇保住威权,稳定功业的有利条件。

D.秦王怀着贪婪卑鄙的思想,只想施展妄自尊大的智慧,焚烧诗书古籍,首先以严刑酷法治理天下,然后才实施仁德信义,为时晚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5.两文都分析了“秦之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结论。

 

1.D 2.D 3.B 4.(1)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 (2)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实力,安定国家要重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 5.上篇指出秦王朝是不施行仁政而不能守住天下。中篇指出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本来处在很好的形势中,但秦始皇并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反而焚书坑儒,以暴虐治天下。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要求为画线句“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断句,句中“五霸既灭”是主谓句,表意完整,其后断开,排除BC;“令”是“令不行于天下”的主语,“令”后不能断开,“天下”后断开,意为“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排除AC;“是以”是固定结构,意为“因此”,常用于句首,所以“是以”之前断开,排除AC。译文: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着武力相征伐,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战事不止,军民疲惫。 故选D。 2.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四海:古人以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九州之外即为‘四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四海’则指天下”中“古人以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九州之外即为‘四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说法错误,应该这样表述:古人认为九州之外即为“四海”,又因古代人以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 故选D。 3.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类试题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核实情节,找到选项和原文的细微差别。 B项,“九国之君地位高贵,军队强大,兵器锋利,谋臣策士众多,却败于秦国,作者以此衬托秦国的强大,为最后一段的议论‘蓄势’”中“作者以此衬托秦国的强大”理解错误,作者用九国之师和陈涉做对比,是为了论证“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说明陈涉虽然处于弱势,但他顺应民意,实施仁政力量强大,最终灭掉了秦王朝。 故选B。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重点词语和句式: (1)兵:兵器、武器;揭竿:举起竹竿;云、响: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赢:担负、背着;而:连词,表修饰;景:通“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2)高:形容词作动词,重视;诈:诡诈;贵:形容词作动词,重视、看重;顺权:顺时权变;术:方法;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判断句式,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 5.本题考查概括作者观点态度并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分析概括作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评价。 上篇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意为“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作者表明自己的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意为“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指出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不施行仁政。中篇秦王朝建立,“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意为“在这个时候,应该保住威权,稳定功业,是安定,是危败,关键就在于此了”,但是“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意为“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所以“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意为“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很快就来到了”。由以上分析而得出作者的结论,注意用自己的话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一个画画的姑娘竟然将自己身体的病状与不断飘落的树叶联系起来,简直不可思议。琼珊就是这样的姑娘。“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难道大夫没有告诉你吗?”

“哟,我从没听到过这样荒唐的话。”琼珊的好友苏艾边作画边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数落她说,“老藤叶同你的病有什么相干?你一向很喜欢那株常春藤,得啦,你这淘气的姑娘。别发傻啦。”

琼珊仍然凝视着窗外:“又掉了一片。只剩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

“琼珊,亲爱的,”苏艾弯下腰对她说,“你争取睡一会儿,我要去叫贝尔曼上来,替我做那个隐居的老矿工的模特儿。”

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他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除了偶尔抹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他替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

苏艾在楼下那间灯光黯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她把琼珊的想法告诉了他,又说她多么担心,惟恐那个虚弱得像是枯叶一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牵连,真会撒手而去。

“什么话!”贝尔曼嚷道,“难道世界上竟有这种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落掉而想死?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种怪事。你怎么能让她脑袋里有这种傻念头呢?唉,可怜的琼珊小姐。”

他们上楼时,琼珊已经睡着了。苏艾把窗帘拉到窗槛上做手势让贝尔曼到另一间屋子里去。他们在那儿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接着他们默默无言地对瞅了一会儿。寒雨夹着雪花下个不停。贝尔曼穿着一件蓝色的旧衬衫坐在一口翻转过来权充岩石的铁锅上,扮作隐居的矿工。

第二天早晨,苏艾睡了一个小时醒来的时候,看见琼珊睁着无神的眼睛,凝视着放下来的绿窗帘。

“把窗帘拉上去,我要看。”她用微弱的声音命令说。

苏艾困倦地照办了。

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那是最后的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夜它一定会掉落的。我听到刮风的声音。它今天会脱落的,同时我也要死了。”

“哎呀,哎呀!”苏艾把她困倦的脸凑到枕边说,“即使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替我想想呀。我可怎么办呢?”

那一天总算熬了过去。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依旧依附在茎上。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屋檐上倾泻下来。

天色刚明的时候,狠心的琼珊又吩咐把窗帘拉上去。

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

琼珊躺着对它看了很久。然后她喊苏艾,苏艾正在煤气炉上搅动给琼珊喝的鸡汤。

“我真是个坏姑娘,苏艾,”琼珊说,“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

下午,医生来了,他离去时,苏艾找了个借口,跑到过道上。

“好的希望有了五成,”医生抓住苏艾瘦小的颤抖的手说,“现在我得去楼下看看另一个病人。他姓贝尔曼——据我所知,也是搞艺术的。也是肺炎。他上了年纪,身体虚弱,病势来得凶猛。他可没有希望了,不过今天还是要把他送进医院,让他舒服些。”

第二天,医生对苏艾说:“她现在脱离危险了。现在只要营养和调理就行啦。”

那天下午,苏艾跑到床边,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披肩,苏艾把她连枕头一把抱住。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小东西。”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末了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王永年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艾边作画边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装出”表明苏艾其实是很担忧琼珊的心理状态与病情,但又不愿让琼珊看出来。

B.“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一个“贴”字,意味深长,可以是叶子被风雨吹打“贴”到了墙上,也可以有其他原因。

C.“狠心的琼珊又吩咐把窗帘拉上去”,琼珊不顾与苏艾的友情,一心想着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的“狠心”是对生命的漠视。

D.“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披肩,这里的“毫无用处”暗指琼珊已经挣脱了生命困境,对生活有了情调。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亨利长于采用幽默、风趣、讽刺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领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

B.小说中的苏艾是线索人物,参与故事的发展,读者靠她的引领进入“欧·亨利式结尾”,从而获得一种对生命对艺术的感动与震撼。

C.小说中的琼珊遇到的生命危机,具有典型意义,告诉人们要有信心,要勇敢面对,而不能丧失希望,听之任之。

D.苏艾称琼珊“小东西”,表达了她对琼珊的强烈谴责,如果不是琼珊将常春藤叶与生命挂钩,贝尔曼就不会雨夜画叶子,也就不会得肺炎死去。

3.小说的结尾有什么特点?画在墙上的常春藤叶能带给人们哪些启示?

4.请以贝尔曼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点苏诗》卷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所写:“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

材料二:

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样的描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地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荷塘月色》)

材料三:

1927年7月,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扬州,他的两个孩子在扬州他的父亲那里。但他与父亲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闹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决。这样的心情表露在《荷塘月色》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贴近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曾说:“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的认识有点少见多怪,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

B.“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

C.“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

D.“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

2.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的一项是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者凭常有经验质疑朱自清“树上的蝉声”,表明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

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C.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对《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也要从伦理的角度。

4.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简要概括。

5.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这样的引用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40年,10月1日, 共和国迎来69周年华诞,人民日报推出暖心MV《中国有我》,MV《中国有我》唱到:四十年风雨路程,几万里万家华灯,应该有我!当然有我!因为我有中国,走遍天涯海角,都有港湾可以停泊。因为中国有我,一路风雨无阻,未来天空会更辽阔。

对“中国有我,我有中国”,你有怎样的思考或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

西瓜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等作用,因此被称为盛夏佳果。西瓜不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①___________________。西瓜含有多种美容化学成分,用西瓜汁擦脸或西瓜片敷脸,可以使你的皮肤保持洁白亮泽。②__________________,而钾是美丽双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多喝西瓜汁会让你获得漂亮的腿形。除此之外,西瓜还可以滋润头发。头发掉落或因烫发而发质干枯的人,不妨多吃一些。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一段文字,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雁是有灵性的,它只能选择适宜于它生存的环境;同时,大雁也无法改变它飞翔的天性,它们原是自由的鸟儿,为了生命的自由和自由的生命,远远地避开雁群,__________。

A.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飞走 B.飞走,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C.甚至不愿回来,飞走,远远地飞走 D.远远地飞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