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7月11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7月11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这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津和支撑能力取得了断的突破。

据“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介绍,它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技破冰能力,可实现极区原地360°自由转动。双向破冰均具有以2-3节船速连续破1.5米冰加0.2米积雪的能力,舰部破冰能实现在20米当年冰冰脊(含4m堆积层)加20厘米雪层不被卡住,可实现无限航区包括极区航行和作业。

该船融合了国际新一代考察船的技术、功能需求和绿色环保理念,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雪龙2”号作为科考破冰船,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能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洽,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物理海洋、海洋化学、生物多样性调查等科学考察,进而成为我国开展极地海洋环境调查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

这艘极地科考船交付后,将正式加入我国极地考察序列,开展船载科考设备调试等工作,计划今年下半年和“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共同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

(摘编自陆雪苑《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今交付使用》,《人民日报》2019年7月11日)

材料二:

今天上午,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考察任务,顺利返回上海码头。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于2018年11月2日从上海出发,先后4次穿越西风带,总航程30800余海里,其中冰区航行2102海里,历时131天。

今年1月19日,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区航行中,“雪龙”号因受浓雾影响与冰山碰撞,船艏桅杆及部分舷墙受损,无人员受伤,船上设备运行正常。科考期间,考察队克服了碰撞冰山后带来的各种困难,在科学考察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是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自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任务以来,“雪龙”号已先后22次奔赴南极、9次驶向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到今年为止,“飞雪龙”号服役时间已达25年,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

此外,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了解到,“雪龙2”号今年也将完成交付,并开始执行极地考察任务。“雪龙2”号将成为未来我国开展极地海洋环境与资源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

(摘编自解敏《克服碰撞冰山困难,“雪龙”号安全返回上海码头》,东方网2019年3月12日)

材料三:

“中国‘雪龙’号实施的救援近日占据各大媒体的头条,各国媒体对中国在南极活动的报道相较几个月前更中立了。”美国媒体称:在这一连串牵动人心的遇险和救援行动中,中国“雪龙”号扮演了迄今当之无愧的主角。这是一艘中国科考船,肩负着前往建立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的任务,但收到1俄罗斯南极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受困求救信号后,“雪龙”号义无反顾前往出事海城,以其科考船的能力面对已被俄船脸证的破冰难度和各种风险。“雪龙”号这次救援表现了中国的国际合作精神的一个缩影,表明了中国人很愿意自己的国家融入国际社会,成为负责任的成员。

中国在极地位置争先赛中属于后来者,但其对南极的兴趣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而持续增长。最新的科考站将是中国在南极洲的第五个科考站,这也将超过一些先于中国进入南极的国家。能取得这样的进展,除了归功于中国持之以恒地投入巨资参与极地勘探和研究外,还得益于美英等国因资金受限以及将科研勘探让位于其他国际事务而回撤。

一项国际条约暂停了所有针对南极洲的领土诉求,事实上将其划为科学保护区。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在上月召开的极地年会上表示:“这为快速发展中国的极地基地提供了宝贵机会。”新西兰梅西大学讲师马克兰藤嘉说:“中国将是少数几个在南极洲地区拥有多个基地的国家之一。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南极洲的主要力量。”

(摘编自王晓雄译《外媒:“雪龙”号出发,中国也加入极地权力游戏》,《环球时报》2017年11月9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了新突破的“雪龙2”号交付后,将独立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的任务。

B.“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自首次科考以来,已经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其装载的相关设备,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

C.救援俄罗斯考察船有很大的破冰难度和各种风险,但中国“雪龙”号科考船义无反顾前往救援,充分体现了国际合作精神。

D.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对南极的兴趣更浓,不断投入巨资,先后建起了五座科考站,已经成为拥有基地最多的国家和南极洲勘探和研究的主要力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雪龙2”号是全球首次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冲撞破冰能力和全球航行能力的极地破冰船,能满足无限航区要求。

B.“雪龙”号服役时间已达25年,足迹遍布五大洋,曾22次奔赴南极,9次驶向北极,是我国执行极地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的重要基础平台。

C.“雪龙”号扮演了时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救援的主角,这表明了中国对自己尽国际义务的态度,愿意融入国际社会,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成员。

D.外媒称,中国虽然是极地争先赛的后来者,但取得的成就将超过先进入的国家。这主要是英美等国因资金紧张造成的。

3.这三则材料都是围绕中国极地科考船展开的,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C 2.D 3.材料一,侧重介绍了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考察船“雪龙2号”的设计理念、性能,以及即将执行的任务。材料二,侧重介绍了南极科考船“雪龙号”的船载装备,科技含量,以及完成科考任务的情况,重在功能。材料三,侧重介绍了南极科考船“雪龙号”科考对于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以及救援俄罗斯考察船所表现出的中国负责任态度和担当国际义务的能力。 【解析】 1.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A项,“将独立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的任务”理解有误,由材料一 “和‘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共同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可知,并非“独立执行”。 B项,“其装载的相关设备,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是错误的。由材料一“‘雪龙2’号作为科考破冰船,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能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洽,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物理海洋、海洋化学、生物多样性调查等科学考察”可知,原文没有谈到“其装载的相关设备,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这一事实,属于无中生有。 D项,“已经成为拥有基地最多的国家”是错误的。由原文“这也将超过一些先于中国进入南极的国家”“中国将是少数几个在南极洲地区拥有多个基地的国家之一”可知,中国在南极拥有多个基地,但没有说到基地数量是不是最多,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C。 2.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明确具体的考核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D项,“这主要是英美等国因资金紧张造成的”是错误的。由原文“能取得这样的进展,除了归功于中国持之以恒地投入巨资参与极地勘探和研究外,还得益于美英等国因资金受限以及将科研勘探让位于其他国际事务而回撤”可知,中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英美等国因资金紧张,属于以偏概全。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即可作答。从材料一第三段“该船融合了国际新一代考察船的技术、功能需求和绿色环保理念,县备全球航行能力,能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雪龙2’号作为科考破冰船,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能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洽,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物理海洋、海洋化学、生物多样性调查等科学考察”等处可看出,材料侧重介绍了“雪龙2号”的设计理念、性能,以及即将执行的任务。材料二第二段“‘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是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自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任务以来,‘雪龙’号已先后22次奔赴南极、9次驶向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等处可看出,材料侧重介绍了“雪龙号”的船载装备,科技含量,以及完成科考任务。从材料三第一段“是一艘中国科考船,肩负着前往建立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的任务,但收到‘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受困求救信号后,‘雪龙’号义无反顾前往出事海城,以其科考船的能力面时已被俄船脸证的破冰难度和各种风险。‘雪龙’号这次救援表现了中国的国际合作精神的一个缩影,表明了中国社会对自己尽国际义务所持态度”等处可看出,材料侧重介绍“雪龙号”科考对于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以及救援俄罗斯考察船时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的进化是非线性的,是可以断裂和迅速消亡的。历史上一些伟大文明的消亡就是明证。所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抵御单极化和文化整合效应,也是我们应当积极支持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文化整合效应,已经导致许多传统文化的消亡,导致许多文明形态的边缘化。以某些大国为代表的强势文化的统摄力和冲击力,引起了全球许多国家的高度警觉。这两年我们常常听到关于“文化安全”的讨论,就是一种防御策略和姿态。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有了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倡导。

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是这么表述的: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就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宣言》还说,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呈现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主流社会和管理阶层所关注的。以前人们多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评判其高下雅俗,并分别予以对待,这有其历史的理由。现在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看,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各有自身的特色和存在的价值,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它们是守法的、文明的,其文化权利都是平等的。目前我国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不仅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建立信仰之间的互相尊重,这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要条件。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提倡对民族文化作同情的理解和增强文化包容精神,提倡民族理性,防止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抑制民族主义狂热与偏激,以利于民族平等和团结和睦。社会主义社会绝不是一个在思想文化上清一色的社会,而应是文化领域多元和谐的社会。一方面,社会在政治原则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和尊严;另一方面,社会又能把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给各族人民的特色文化提供自由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使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尊重差异”,从广义文化的视角看,并不是遵循文化相对主义或倡导多元文化主义而固化、甚至扩大差异;“包容多样”,也不意味着容忍、放纵任何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因素。如果我们只看到表象差异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就会陷入否定人类统一性的泥淖;如果我们只追求形式统一的同一化和普同化,就会落入否定人类多样性的陷阱。

(摘编自商文莉《文化相对观下的文化多样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伟大文明的消亡,促使我们积极支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B.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必不可少,因此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C.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以前人们多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评判民族文化,并加以区别对待。

D.要实现民族的平等,就必须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和建立信仰之间的互相尊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不同角度,阐述了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B.文章用引证法论证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及其价值,增强了论述的权威性。

C.文章将文化相对论与进化论进行了对比,以突出人类观念的发展进步。

D.文章论证了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和方法,以提醒人们不要误入歧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强势文化的巨大冲击和威胁,只有倡导文化多样性才能保护各国的文化安全。

B.从文化相对论角度看,各种文化应享有平等权利,因为它们各有特色和存在价值

C.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文化整合效应对传统文化的杀伤力,是倡导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背景。

D.在社会主义社会,各族人民的文化都能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获得自由同等的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得(通“德”,感恩)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亚米契斯)

父母也需要孩子的尊重,幸福的父母也需要孩子去成就。而现实中很多人却忽略父母的感受,以为对自己的父母就可以在态度、言语上随意任性,在行为上肆意违忤;还有人以追求平等为由否定尊敬父母的传统,以追求自由为名忽略父母的期待。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

光刻胶被日本、欧美公司垄断。前五大厂商占据了全球光刻胶市场87%的份额。而日本的JSR、东京应化、日本信越与富士电子材料四家公司的市占率总和就达到72%。受行业技术壁垒高、国内起步晚等影响,目前国内企业在技术上远落后于日、美等国际大厂,光刻胶自给率仅10%。庆幸的是,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实现光刻胶的突破,北京科华、苏州瑞红(晶瑞化学子公司)、飞凯材料、广信材料、容大感光等厂商已经在不同领域逐步推进国产替代,南大光电、上海新阳也重金投入193nm光刻胶的研发及产业化。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能量和营养过度,及运动量不足是大家认识比较清楚的两个因素,________。肥胖儿童在心理方面有不正常的表现,他们常常会在非饥饿状态下进食。例如,有的孩子看见食物就想吃,有的孩子喜欢边看电视边吃,有的孩子在情绪不好时通过吃来调节情绪,还有的临睡前一定要吃东西才能入睡。这些进食行为不是出于机体的营养需要,____________,是由不正常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营养摄入过剩。他们有时出现自卑、压抑、敏感,并常有占有的欲望,_____________,加之又缺少运动,从而产生肥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立足本土的艺术博览会的代表,第十四届“艺术北京”博览会于“五一”期间在京举办。艺术博览会作为画廊展览、销售最集中的平台,可谓艺术品一级市场的“晴雨表”。因此,通过回顾艺术博览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      中国艺术品一级市场的成长足迹,也可直观感受到艺术如何从殿堂走向大众。1993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国内原本沉寂的艺术品交易      活跃,社会对于艺术品的需求      增长,第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应运而生,并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艺术品的“广交会”,首次由国家拨款模式艺术博览会向引入市场机制转变;参展多元主体,包括国内及部分国际画廊、画院、画商、艺术家等;展览内容丰富,中国画、油画、书法、民间美术等          。作为中国第一个以主动开放市场、提供公共平台为宗旨的艺术博览会,(      ),吸引了全国大批对艺术感兴趣的人群,艺术品交易也较为活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窥    逐步    逐渐    一应俱全

B.一探    逐步    逐渐    面面俱到

C.一探    逐渐    逐步    面面俱到

D.一窥    逐渐    逐步    一应俱全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艺术博览会具有开创性意义

B.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C.中国艺术博览会抢占了市场先机

D.参展艺术品丰富多样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艺术博览会由国家首次拨款模式向引入市场机制转变;参展主体多元

B.艺术博览会由国家拨款模式首次向引入市场转变机制;多元主体参展

C.艺术博览会首次由国家拨款模式向引入市场机制转变;参展主体多元

D.艺术博览会首次引入由国家拨款模式向市场转变机制;多元主体参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