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为学校社团“书画社”拟写出下联。
上联:粉黛染山川秀色
下联:
请将下列划线句子改写成一组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的整句。
事物总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希望万事如意是不现实的。希望大路平坦笔直,却常常有岔路和崎岖,希望江河一泻千里,又有旋涡与逆流。有时企盼庄家茂盛丰收,却常常遭遇旱涝与虫害。在挫折和失败中人们往往希望人生幸福美满。
到传统村落保护,人们会想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很多人 在精神上、心灵上都拥有乡土情结。就像到了春节,那么多人,为了一张曰家的票而 这正说明,( )。关于保护传统文化村落的意义,已经 了。但不客气地讲,现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基本还处于呼吁和呐喊阶段。( );但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却应该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有必要指出,不是 所有的传统村落都要保护,而且保护也不是在那里。保护传统村落来不得丰点虚的,必须脚黯实地。今天,是时候放慢脚步思考如何把中华民族文化的根留住。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应该转化为方方面面的责任,特别是政府责任。只有把其纳入政绩者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问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由自主 颠来倒去 路人皆知 一成不变。
B.不由自主 辗转反侧 人所共知 原封不动。
C.身不由己 辗转反侧 人所共知 一成不变。
D.身不由己 颠来倒去 路人皆知 原封不动。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人们心灵最深处,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民间人士所能做的,也许只有呼吁和呐喊。
B.浓重的乡土情结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对于民间人土而言,也许只能呼吁和呐喊。
C.在人们心灵最深处,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对于民间人士而言,也许只能呼吁和呐喊。
D.浓重的乡土情结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民间人土所能做的,也许只有呼吁和呐喊。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从责任角度出发,甚至把其纳人政绩考核,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问题。
B.只有从责任角度出发,甚至把其纳入政绩考核,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现状。
C.只有把其纳人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
D.只有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才有可能扭转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局面。
(1)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怅恨和叹惋。
(2)苏轼“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和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共同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_______,____”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东溪
宋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注释:(1)梅尧臣(1002-1060),皇佑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皇祐五年(1053),诗人居母丧回到家乡,这首诗作于至和二年(1055)乡居时。(2)野凫:野鸭。(3)蒲茸:初生的菖蒲。(4)住不得:再不能停留下去了。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诗,写得意新语工,结构严密,体现了诗人浓郁的情趣。
B.首联写诗人专门乘舟到东溪去看水,一是说明东溪水好,再就是诗人自己“爱闲”,到了东溪,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不由地流连忘返。
C.颔联写了溪边景色,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可体现诗人的心情。前四字写景,后三字写意,有景有意,而意又饱和在情中,使景、情、意融为一体。
D.结句“情虽不厌”回应了首句的“发船迟”,“车马”是实写,“疲”是虚写,风景虽好,但不是自己的久居之地,表明诗人内心的冲突。
2.这首诗尾联的“不厌”之“情”蕴含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郃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
县召署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郃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
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郃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郃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郃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
安帝崩,北乡侯立,复为司徒。及北乡侯病,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将作大匠翟酺上合“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郃涉都侯,辞让不受。年八十余,卒于家。门人上党冯冑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节选自《后汉书·李郃传》)
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
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
C.其制稍异于前 门人上党冯冑独制服
D.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
2.下列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太守奇其隐德
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
D.秦以攻取之外 潜图大计,以安社稷
3.下列每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斯用兵之效也 李郃,汉中南郑人也
B.苟以天下之大 人莫之识
C.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
D.然今卒困于此 年八十余,卒于家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
B.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
C.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
D.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我国古代用以培养人才、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之后历代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
B.分野,古人依据星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
C.崩,指帝王或王室成员之死。古代中国不同阶层的人去世的说法不同,除“崩”以外,还有“卒”“不禄”“薨”等。
D.心丧,指古代弟子为老师守丧,不穿丧服,只在心中悼念;后泛指身无丧服或除去丧服后的深切悼念,如守丧一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郃博学却默默无闻。他继承父业,在太学游学,通晓五经,通晓《河图》《洛书》和占卜术,但外表质朴,并不被人知道。
B.李郃能依据星宿预测。他曾根据夏夜天上星星的移动推算出,在他负责的馆舍里住宿的两个人,就是朝廷派来找自己的人。
C.李郃有敏锐的洞察力。大将军窦宪娶妻,天下郡国送礼祝贺,李郃以拖延的方法使汉中太守的礼不能及时送达,最终太守没被窦宪牵连。
D.李郃非常受弟子尊敬。李郃八十多岁时在家中去世,他的弟子冯胄独制服,为他守心丧三年,这令当时的人们感到诧异。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2)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