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以“心中有光,脚下生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以“心中有光,脚下生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例文: 心中有光,脚下生路 人心中有障碍,就像大地因树叶的遮挡而有了斑斑驳驳。我们看见自己的前方有阴影,是因为我们的身后有阳光。 失意,就像是在记忆的长篇画卷中留下一笔突兀的墨。有人对此耿耿于怀,于是忘记了身边还有美丽的风景。乐观的人将墨痕改作一朵小花,不也成了记忆的点缀?冰心说人生如河,难免会碰到波折;人生如树,难免有风吹雨打。 在升入高中后,我总是闷闷不乐,来自学习的压力,来自老师的压力,甚至于来自三年后那升学考试的压力。 高中老师似乎更倾向于用压力来管制学生,激励学生,不停地暗示我们是直升进高中的,而不是考到高中的,我们比往届的学生差很多。老师的反复暗示着,就是在紧张的课堂上,也不忘插上那么两句,慢慢地,“差”似乎就永远定格在我们头上。 我的一举一动,似乎都被妈妈看在眼里,妈妈没有明说,只是在我狂怒时不停地安抚我,告诉我要把心静下来。又一次对着作业眼冒金星时,妈妈带我来到乡下后院,我惊诧地看着那片被火烧过的杂草丛,居然又有了一丛一簇的杂草冒了出来。 我看着妈妈,一脸疑惑,不知此行妈妈用意如何。只见妈妈弯下腰,拔起一根小草,笑着问,“你说,我将它们拔光,小草还会长出来吗?” 望着妈妈意味深长的笑容,我似懂非懂地摇摇头,“这杂草,无论你是烧光它,还是割光它,只要有阳光,它还会蓬勃生长。你明白吗?”我望着那一丛丛茂盛的杂草,突然明白了妈妈此行的用意,无论受到多少挫折,多少磨难,都要意志坚定,不能因眼前那小片的阴云而抱怨,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一定能拥有明天的阳光。 人生的路途是条直线,上面会有无数个点等着你去攻破,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多么艰难,永远不要放弃。虽然学校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压力,但我们可以去试着去化解压力,试着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只要前方有一丝阳光,就绝不能放弃。   有人说“我悲伤的时候,窗外是晴天,我的心情却是雨天;我快乐的时候,窗外是雨天,我的心情却是晴天。”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快快乐乐地生活呢?心中有光的时候,每一天都是晴天。 心中有光,脚下生路。亲爱的朋友,千万不要因为挫折放弃希望。连太阳上都有调皮的黑子,小小的困难又怎会掩盖我们的光芒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写作的关键就在于要确定“光”的本体是什么。“心中有光,脚下生路”中的“光”可以是“理想”“榜样”“信念”“乐观”等等。确定了“光”的含义,“脚下生路”的意思也就不难理解了,可以是“生活的途径、办法”,也可以是“转危为安、转败为胜、转迷茫为清晰的机会”。 立意: (1) 理想让人不惧现实黑暗。 (2) 信念让人不怕道路漫长。 (3) 榜样给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4) 心中有光,聚力生长。 素材: (1)理想就是人们对规律,特别是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和自觉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对于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和道路的确立。这是一个人是否理智、是否成熟的根本标志。古往今来,凡是有所作为的人无不注重人生的理想、目标和志向的确立。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倡导人们要“立大志”、“修人品”,并强调“志当存高远”。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 (2)无数事实证明,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凡中看到伟大,在困难挫折中充满信心,在暂时失败中坚信胜利。而如果缺泛崇高理想或者没有理想,就会像一只没有明确航向的小船,在生活的海洋里随波逐流,不是被大浪抛往礁后,便是被潮水弃在沙滩。 (3)李白没为摒弃仕途而烦恼,相反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文天祥没有因为被元兵捉住,难逃一死而烦恼,他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杜甫没有为茅屋破损而烦恼,还高歌“高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榜样在我身边,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要善于观察,取长补短,好好学习榜样们身上的优点,使自己也成为别人的榜样。 (5)孙治方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的光辉典范。1956年,他发表了题为“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著名论文,被指责为“宣传修正主义观点”。他没有退缩,而是更刻苦地钻研、调查,着手《社会主义经济》这一世著的写作。1964年的“四清”运动中,他被撤去职务,遣送下乡劳动。“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他又成为“重点斗争对象”。他对此早有准备,他说:“名誉毁掉,人毁掉,但观点绝不改变,我要坚持到底。”1968年4月5日,康生亲自下令,把孙治方投入监狱,在7年的囚禁生活中里,他以特殊的方式构思着《社会主义经济论》的提纲。他说:“我要为真理活下去,要在死之前把自己的见解留下来,让人民去作公正的判决。” (6)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 ——松下幸之助 结构层次:文章题目“心中有光,脚下生路”紧扣要求;作文以比喻开头讲述道理,“大地因树叶的遮挡而有了斑斑驳驳”,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斑斑驳驳”是因为“背后”有光,从而揭示“光”便是乐观的精神;接着以“失意,就像是在记忆的长篇画卷中留下一笔突兀的墨”“夜再黑,黑不过人心里的白”引出两段,摆事实,讲道理,充分论证了“即使人生充满挫折,那不变的乐观也会像一束光一样,在人生的出口等待他们战胜黑暗”;之后写“有人说‘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质量’。而我认为,人生的质量就在于你能够从生活中体会到多少”进一步论述“乐观”的必要性;最后以幽默的口吻呼吁大家乐观面对生活,首尾呼应,强调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高校用车申请审批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用车申请审批流程图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校园之声”一篇广播稿的片段,请找出其中五处语言表达的问题并作修改。

高一新生入学后开展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这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内容涉及到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等各方面。为检测阅读效果,我校语文组正在举行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心得”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全校学生(尤其是文科强化班同学)拨冗相助,截至期终考试前一天收到的稿件达200篇之多,作品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新媒体时代。深度调查报道成为稀缺内容。新媒体时代流行“浅阅读”,消息类的信息满天飞,传言、流言乃至谣言屡禁不绝,传统媒体陷入传播的沼泽地一-当传统媒体在次日依旧刊发昨日网络信息的时候,传统媒体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成为   ▲   。但是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真相、真理乃至内幕需求对于人们一直存在巨大的空白,这也构成了传统媒体潜在的巨大机遇。

但过去数年,(▲)为了使主流宣传跟上并适应新媒体的节奏步伐,媒介融合的步伐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是人们会发现,很多机构的媒介融合,更多的是在传播技术和采编程序方面进行融合,而在更重要的领域,融合   ▲   。近年来,传统媒体的深度调查报道进入低潮期,不少传统媒体砍掉新闻生产力的“重器”以自救,这如同上市公司为了短期账面好看而杀掉“现金牛”,本质是   ▲   ,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动力机制,加剧了传统媒体生存状况的   ▲   。但是一个可喜的迹象已经出现。经历数年行业整体性的低徊之后,一些强势的传统媒体正在回归,而且选择了深度报道的突围路径。比如《扬子晚报》近年来重点打造了“紫牛”新闻,既利用了传统媒体的人才优势,又搭上了新媒体的东风,可谓是新日融合,道术兼济,人们有理由期待一个媒介融合的深度报道,在更高的层面,初心归来。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真相、内幕乃至真理的需求对于人们一直存在巨大的空白,这也构成了传统媒体潜在的巨大机遇。

B.真相、内幕乃至真理的需求对于人们一直存在巨大的空白,这也构成了传统媒体巨大的潜在机遇。

C.人们对于真相、内幕乃至真理的需求--直存在巨大的空白,这也构成了传统媒体巨大的潜在机遇。

D.人们对于真相、内幕乃至真理的需求一直存在巨大的空白,这也构成了传统媒体潜在的巨大机遇。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如人们所目睹的那样,新媒体时代的兴起,伴随了传统媒体的衰落。

B.正如人们所目睹的这样,新媒体时代的兴起,伴随了传统媒体的衰落。

C.正如人们所目睹的那样,传统媒体的衰落,伴随了新媒体时代的兴起。

D.正如人们所目睹的这样,传统媒体的衰落,伴随了新媒体时代的兴起。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明日黄花  进退维谷  寅吃卯粮  江河日下

B.昨日黄花  进退维谷  杀鸡取卵  世风日下

C.明日黄花  举步维艰  杀鸡取卵  江河日下

D.昨日黄花  举步维艰  寅吃卯粮  世风日下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远方的游子思念家人但又无法归家的感慨。

(2)韩宜在《师说》中揭示了士大夫之流在“年龄”、“道德、学间”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而耻学于师的缘由,这缘由是“______________”。

(3)《六国论》中,苏洵认为齐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______”。而燕国虽然小却在最后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事咏菊

冯时行(注)

寒花冷艳为谁发,霜露泠冷只汝侵。

弱质向人如有托,清香绝世本无心。

会逢仙老收灵药,不用骚人费苦吟。

十载岂无陶靖节,东篱萧索待知音。

(注)冯时行,南宋诗人,为政有突出成就。因主张抗金触忤秦桧,受排挤冷落僻地十余年。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刻画了寒菊冷艳高洁孤独赢弱的艺术形象,表达了诗人不甘被遗弃的积极心态。

B.这首咏物诗,构思上运用了象征手法,托物言志,诗中典故的运用也恰到好处。

C.诗歌描写了寒菊所处的恶劣环境,这是对诗人当时身处严酷的政治环境的艺术刻画。

D.诗中出现了仙老、灵药等宣传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积极意义。

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