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序”亦作“叙”,或称“引”。一般写在书籍...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序”亦作“叙”,或称“引”。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B.《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其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其体例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D.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年号纪年法。既望,农历十六。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古代历法中的年号纪年法”理解有误。“壬戌”为“干支之一”,而非古代的年号纪年法。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B.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D.吾意久怀忿,汝其得自由           君既为俯吏,守节情不移

 

查看答案

下列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固不也                    沛公起

B.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取之

C.料大王士卒以当项王乎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D.秦武阳色变恐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_________”“桑之落矣,_________”两句,借叶子由鲜嫩至枯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2)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表达自己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描绘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画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船夜援琴

[注]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注]援琴:弹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弹琴,诗人没有流露出自伤的情绪,而是在琴声中放飞自己的情绪。

B.首联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样,都善于用月光营造某种氛围。

C.全诗四六、八句押韵,颔联与颈联对仗工整,富有音乐美,与诗的内容和谐一致。

D.前四句描写场景,并反映出诗人的贫穷身世,后四句感事抒怀,升华了诗的主旨。

2.全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昌㝢,俨望。父攸之,位侍中。昌㝢少而清靖,独立不群,所交者必当世清名,是以风流籍甚。仕宋为尚书仪曹郎、建平景素征北南徐州府主簿,以风素见重。母老求禄,出为湘东太守。还为齐高帝骠骑功曹。昌㝢在郡,景素被诛,昌㝢痛之,至是启高帝理其冤,又与司空褚彦回书极言之。高帝嘉其义。历位中书郎、王俭卫军长史,俭谓昌㝢曰:“后任朝事者,非卿而谁?”临海王昭秀为荆州,以昌㝢为西中郎长史、南郡太守,行荆州事。明帝将践阼,先使裴叔业赍诏昌㝢,令以便宜从事昌㝢拒之曰国家委身以上流之重付身于万里之事临海王未有失宁得从君单诏邪即时自有启闻须反更议叔业曰:“若尔便是拒诏,拒诏,军法行事耳。”答曰:“能见杀者君也,能拒诏者仆也。君不能见杀,政有沿流之计耳。”昌㝢素有名德,叔业不敢逼而退。上闻而嘉之,昭秀由此得还都。昌㝢后为吏部尚书,尝有一客姓闵求官。昌㝢谓曰:“君是谁后?”答曰:“子骞后。”昌㝢团扇掩口而笑,谓坐客曰:“遥遥华胄。”昌㝢不杂交游,通和泛爱,历郡皆以清白称。后卒于侍中、领骁骑将军。赠太常,曰简子。

(摘编自《南史·何昌㝢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昌㝢拒之曰/国家委身/以上流之重付身于万里之事/临海王未有失宁/得从君单诏邪/即时自有启/闻须反更议/

B.昌㝢拒之曰/国家委身/以上流之重/付身于万里之事/临海王未有失/宁得从君单诏邪/即时自有启闻/须反更议/

C.昌㝢拒之曰/国家委身以上流之重/付身于万里之事/临海王未有失/宁得从君单诏邪/即时自有启闻/须反更议/

D.昌㝢拒之曰/国家委身以上流之重/付身于万里之事/临海王未有失宁/得从君单诏邪/即时自有启闻须/反更议/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文中指表字,旧时的人于本名外,取与名含义相关的字以表示德行、特性等。

B.王,文中指封建时代的最高官爵,可以封给皇族或有功的大臣。如建平王、临海王。

C.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奖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昌㝢为人清白,有好名声。他年少时卓尔不群,与有清白名声的人交往,从不乱交朋友,为人通达和悦,有爱心,为官声誉很好。

B.何昌㝢知遇感恩,重情重义。他曾在建平王景素手下任职,景素受害后,他非常痛心,上奏皇帝,写信给司空褚彦回,陈述景素的冤情。

C.何昌㝢受到重视,担任要职。他因风流素雅而被看重,临海王昭秀让他代理荆州事务;他曾担任吏部尚书等职;他曾被人称为是执掌朝政的人。

D.何昌㝢为人正直,不惧权势。何昌㝢拒绝了裴叔业的要求,不惧裴叔业的威胁,还表示不惜杀了裴叔业,最终裴叔业不得不退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帝将践阼,先使裴叔业赍旨诏昌㝢,令以便宜从事。

(2)昌㝢团扇掩口而笑,谓坐客曰:“遥遥华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