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日:“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有盗窃发,安抚司遣三班使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民奔诉轼,轼投其书不视,曰:“必不至此。”散卒闻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

徙知徐州。河涨不时泄,城将败。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朝廷从之。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属文日数千言            属文:撰写文章

B.闻者始哗不厌            不厌:不停止

C.轼访其利害              利害: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

D.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谤    讪谤:恶意攻击别人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B.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C.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D.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指一种礼仪。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身体尚弱未壮,又称为“弱冠”。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主要管理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和接待外宾等;最高长官为尚书。

C.“丁母忧”指母亲去世。“丁”原指人丁,此处指儿女;居丧期间儿女不得行做官、婚嫁、庆典之事。

D.“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民向君主呈递的公文奏章的一种名称,用于向君主陈说请求和愿望。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初露锋芒,才识受到赏识。参加礼部考试,受到欧阳修的极力赞赏,被定为第一名;参加殿试,又中了乙科。

B.苏轼体察民情,减轻繁重徭役。当时徭役繁重,衙吏苦不堪言;苏轼修订衙规,可视情况而输送木筏,使害处减半。

C.苏轼极有谋略,消除作乱隐患。兵卒凶暴横行,杀人后畏罪逃散,并将作乱;苏轼知道后,欲擒故纵,将其绳之以法。

D.苏轼忠于职守,筑城墙讽时事。治理河患,过家不人,又请求朝廷修复旧城;对事关百姓而不便直言之事,借诗讽喻。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2)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

 

1.C 2.A 3.C 4.A 5.(1)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总是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2)他们把苏轼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处以死罪,罗织罪名,过了很久还不能判决。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代入法、排除法。 C项,句意为苏轼访查它的祸害。利害,偏义复词,此处指祸害。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本题,这段话的意思是:欧阳修因他才能识见都好,举荐他进秘阁。考试作策论六篇,过去人们应试不起草,所以文章多数写得不好。苏轼开始起草,文理就很清晰。 “荐之秘阁”省略句,应为“荐之于秘阁”,意为把他推荐到秘阁。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文义”的意思是“文章的义理”,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项。 故选A。 3.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丁原指人丁,此处指儿女”,解释错误。“丁”在这里是“遭遇”的意思,“丁母忧”为遭遇母亲的丧事。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被定为第一名”错误。原文说“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只是给了第二名,并非第一名。 故选A。 5.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基本上做到字子对译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注意:(1)书:名词用作动词,读书。辄:总是。语:说出。要:要害。 (2)死:形容词作名词,死罪。锻炼:酷吏故意加罪于人,罗织罪名。久之:过了很久。决:判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一片瓦都遮风挡雨,

林延军

台风过后,小院里零星洒落着破碎的红瓦,一片狼藉。父亲只穿着裤衩,光着肩膀,先是爬上铁大门,再攀上铁大门上面的门檐水泥板平台,父亲站在门檐,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瓦片、瓦刀、绳子和已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桶。只见父亲用绳子一头绑在水桶两端的耳朵,绳子另一端则远远地抛向屋顶,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直到将水泥浆桶等工具全部吊上屋顶,朝着屋顶修补的位置,一步一步挪过去。那时候已是深秋,天气转凉。

母亲回到屋里,我也跟着回屋。母亲站在屋里漏水或破瓦的位置,用竹竿对准屋顶轻轻敲一敲,再报坐标,欲通过这样的方式里外呼应,告诉屋顶上面的父亲,捅到的位置需要修补瓦片。父亲只能“闻声寻瓦”进行定位,但是,父亲几乎是凭感觉和之前在屋内数过大概的坐标来找位置,最终在目标位置多铺几块瓦片。

南方的瓦屋铺瓦,有“仰铺式”和“俯仰式”两种,我家老屋屋顶瓦片是采用后者铺设,两列瓦中间的缝隙,再用简瓦作俯瓦多铺一列压缝。四季轮回,周而复始,屋顶终究还是会漏雨。补瓦时,父亲在两列简瓦之间再铺一层新瓦片,凹面朝上,一片叠压着一片,瓦片两端再用水泥泥缝儿,这样“补瓦”才算完成,这时,补瓦用到的是“仰铺式”。

此刻,屋顶就像菜畦,瓦片就像生长在菜畦里的青菜,等待父亲挥刀动瓦“除虫”。“除虫”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衩,补丁这里一块,那里一片,又像武侠电视剧丐帮长老衣服的“袋子”。

南方的天气捉摸不定,刮台风、打雷、暴风雨隔三岔五,记忆中,父亲“补瓦片”也自然多了起来。有一次,父亲带上屋顶的瓦片不够,便在屋顶上呼喊母亲再递传几块瓦片上去,也不知道母亲是慢了还是不及时,父亲在屋顶上大发雷霆。我只是隐约地记得,那时候是凛冽的冬天,朝屋顶上看,只看到父亲的背,披着一件作为“工衣”的白衬衫。我站在小院里,虽然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是感觉阵阵发抖,风吹得更猛了。

只要来台风,屋顶就会漏雨、滴水,父亲又要爬上屋顶补瓦,每一次补瓦,父亲都会朝母亲发脾气。每次台风,老屋都会元气大伤,我无法忘记父亲补瓦片的姿势,也忘不了父亲在屋顶朝母亲发脾气的画面。这座屋顶补了又补的三间瓦房,便是我小时候居住过的老屋,似乎瓦片陪着我一起长大。

三间瓦屋在我的村庄,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有。像这种乡间的瓦,最平凡不过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找来具有凹槽的简瓦造“小船”,用一根棍子卡在简瓦里,再用绳子绑住棍子做牵引,简瓦前后没有做任何封闭就直接放在小池塘里,以为会浮起来,谁知道一放进池塘就立马沉了下去,后来只能拖着它在水里划来划去。现在想想,玩着不会浮水的“小船”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后来,父母做起小生意,我们家从农村搬到圩镇上居住,搬离了老屋。在城镇,抬头便是洋楼,基本很少看到瓦屋。从此,老屋开始变得空荡荡的,像被遗弃的孺妇,孤零零地待在村庄里。那年除夕,我们又回到老屋,只见小院里杂草丛生,长势逼人,最高的杂草已高过父亲的身高。当父亲和弟弟纷纷挥起锄头锄杂草时,我看到劳作时父亲的背,只是这次父亲的背已没有当年魁梧了。而瓦屋屋檐下悬挂着破瓦,瓦片在大门前也洒落一地,或长满青苔,或堆积厚厚的一层污垢,我忽然警醒,这是岁月的涤荡,是印痕,是沧桑,是衰老。

许多年后,我看过城市古典园林的绿瓦,看过乡村古屋的灰瓦,看过首都巍巍故宫的琉璃瓦,它们或风情万种,或残缺不堪,或庄严气派,从泥土的根脉里来,到绚丽的色彩里去。我读过唐朝诗人李商隐“一春梦雨常飘瓦”关于瓦如梦似幻的描绘,看过当代作家王剑冰《乡间的瓦》,领悟其对瓦的情憾。但是,我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瓦,是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煅烧而成的瓦。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我走在乡镇的路上,路旁有几个满头大汗的农夫在盖房,两个人在搬运着瓦片。我心想,现在乡镇建房不都是建洋楼了吗,怎么还有用到瓦的地方?走近一问,原来是建猪舍,此刻,我又想起当年母亲向父亲传递瓦片的情景。

其实,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归于尘土,每一片瓦都雨露均沾,每一片瓦都遮风挡雨,每一片瓦都肩负使命,与生活共舞,与岁月同行。多年以后,我发现父亲母亲的背就像老屋的瓦片,遮挡的是风雨,留给我的却是温暖。

(节选自《散文选利·下半月》2019年3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写到父亲每次补瓦都朝母亲发脾气,这是因为生活的贫困导致父亲脾气大,也说明父母亲的感情不太和谐。

B.作者搬离农村后很少看到瓦屋,有一年除夕回老屋,父亲在老屋锄草时苍老的背影,令作者感受到了岁月的涤荡与变迁。

C.文章以“我”的视角,叙写瓦屋的沧桑变化,串联起父母补瓦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D.文章开篇从父亲补瓦的往事写起,联想到见过的绿瓦、灰瓦与琉璃瓦,最后回到家乡的红瓦,以小见大地升华了文章主旨。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文段。

3.文中的“瓦”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是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起始称谓,且延用至今。时至今日,仍然看到其可以作为各种人物传记的通称,如人们习惯将成书的传记称作“某某传”。不过,如果从学科归属特别是从当代学术界关于“传记”概念存有争议的角度上看,古代的“传”和后来的“传记”以及“传记文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正如一些研究者对比中西方传记区别时指出的,“史传合一”是中国传记的特征,即“中国的史学是以人物传记为重心”,并且“把传记当历史来写”。可以说,“传”是中国古代史书特别是纪传体史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人考察前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和参考依据,这一写作情况决定其只能属于历史学科的范畴。

与“传”相同,“传记”一词也是古已有之。但从其表示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文字或文章、文体的角度来看,“传记”已涉及史学和文学两个范畴,并具有体裁意义。赋予“传记”概念全新解读、充分展现“传记”现代特征以及“传记文学”一词的顺势出场,则是20世纪的事情了。胡适在1914年9月23日留美期间的日记中最早提出了“传记文学”的概念。后来他在一次讲演中仍以“传记文学”为题,并开宗明义地指出,传记文学是当时最为缺乏的一类文学样式。郁达夫曾分别于1933年、1935年发表了《传记文学》和《什么是传记文学》两篇文章,倡导“一种新的解放的传记文学出现”来代替“刻板的旧式的行传之类”。两位倡导者在提倡“传记文学”的过程中,明显受到西方传记写作经验的影响,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传记书写在走向现代阶段过程中汲取了域外文化资源,现代的传记和传记文学在本质、写法、目的上都与古代的“传”有所区别,应在考察其变化的基础上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重新界定。

“传记”和“传记文学”是有区别的,且随着当代传记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明显。王成军在《中西传记诗学研究》中结合传记的发展和中西传记区别的基础上指出,传记文学不妨定义为“艺术地叙写真实人物生命旅程的文学形式”。他进一步阐明,“传记”名称,是个种概念,而“传记文学”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文体名称。也就是说,“传记”包括“传记文学”,“传记文学”隶属于“传记”,二者在泛指情况下可以通用;从严格意义上说,将“传记文学”称为“传记”没有任何问题,但将“传记”说成是“传记文学”则需要审慎地考察言说时的语境。

至此,“传记文学”在与“传”“传记”区别的过程中,终于显现出自己的特性:“传记文学”是传统的“传”和“传记”发展到现代的结果,融合了中西方传记写作的经验;“传记文学”以真实性为基础,同样需要经得起历史的、科学的检验,同时还因运用文学的手法而具备文学性、艺术性的特点;“传记文学”是历史和文学的有机结合,兼具历史和文学的特性决定其边界常常呈现难以固定的状态,需要以历史的眼光、具体个案具体分析;“传记文学”就创作本身而言,应当更倾向于文学,但这并不妨碍其在具体应用时有参考、借鉴之用,即含有文献史料的价值。

(摘自张立群《传记文学:“牵手”文学又“顾盼”历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是中国传记文学的惯用称谓,但从当代学术界关于“传记”概念存有争议的角度看,古代的“传”有别于后世的“传记”与“传记文学”。

B.“传记”一词在古代表示“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文字或文章、文体”,直到20世纪。才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解读,充分展现出现代特征。

C.胡适在其1914年留美期间的日记中率先提出了“传记文学”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传记文学是当时中国最为缺乏的一类文学样式。

D.王成军在结合传记的发展和中西传记区别的基础上,将“传记文学”定义为一种“艺术地叙写真实人物生命旅程的文学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古代的“传”有别于后来的“传记”以及“传记文学”为论证起点,逐层分析,最后总结出“传记文学”的特性。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对中西方传记进行区别,指出“史传合一”是中国传记的特征,“传”是中国古代史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C.文中引述了王成军在《中西传记诗学研究》中的说法,证明“传记”和“传记文学”是有区别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在剪裁上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全文阐释了传、传记、传记文学三个概念,而以分析传记文学的特点为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传记往往被当成历史来写,以《项羽本纪》为例,“鸿门宴”不仅展现了项羽、刘邦等人物形象,而且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

B.虽然“传”与“传记”均古已有之,但在学科归属上,前者只属于史学范畴,后者涉及史学和文学两个范畴,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C.“传记”与“传记文学”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二者范围大小不同,因此不可通用;具体使用哪个概念,应视言说时的具体语境而定。

D.“传记文学”是传统的“传”和“传记”发展到现代的结果,如果一篇传记将历史与文学有机结合,兼具历史和文学的特性,就一定是传记文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青春该有怎样的模样?百年前,新青年为救亡图存振臂一呼。

四十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一代新人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

今天,平均年龄30岁的中国航天科研团队,筑梦太空;“80后”古钟表修复师亓昊楠,十多年来在故宫默默地和蒙尘的文物打交道;快递小哥雷海为在摘取中国诗词大会桂冠后,又立下了“看遍名山大川”的人生新目标。

这些都是青春的模样。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李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天地就是空间,①______,这是我们把握现实的两大坐标。西方人也常常说,人是在生死之间的一个旅客。旅行是有不同动机的,②_______。中国以前的读书人赴考是要到京城去,这就是教育的旅行。孔子去拜见老子,司马迁为了他的史学大业,就到各地去搜集材料,这些都是为了教育。还有一种旅行是政治旅行,是不得已的,③_________。唐朝时韩愈被贬到潮州,宋朝时苏轼被贬到海南岛。宗教的旅行也叫朝圣。你到罗马,到普陀山,到宗教圣地去,都要跋山涉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